APP下载

抓紧线路跳闸治理牛鼻子守牢高质量发展基本盘

2022-11-27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枣强县供电分公司

农电管理 2022年10期
关键词:供电所变压器供电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枣强县供电分公司 冀 洋 王 谦

实施背景

作为供电企业,保障人民群众可靠供电既是担当之举,更是应尽之责。在电力输变配3个环节中,县级供电企业作为配网运行的主体,加强配网跳闸治理、提高供电可靠性是工作的重中之重,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1)从行业属性来讲,供电公司作为公共服务企业,确保人民群众可靠用电是最大的政治任务。要履行好保供电、保民生的重要责任,就要最大限度不跳闸、不断电。(2)从企业管理角度来说,配网运行是1项基础性、系统性的关键指标,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旦发生线路跳闸,查找故障和恢复供电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同时影响成百上千户客户用电,工单数量增多,因停电引发的服务事件风险进一步增大,将直接或间接拉低运维管理、营销管理、优质服务、供电所管理等4类14项指标及更多分项指标,最终影响县公司业绩考核、综合评价和同业对标。(3)从枣强电网现状来说,枣强是农业大县,受历史原因,农排配变和农业线路数量多、设备旧,配网基础薄弱,近年来虽然经过部分升级改造,但电网抵御恶劣天气的能力依然不足,季节性、时段性的跳闸数量较高。因此,加强配网跳闸治理、降低线路跳闸数量成为公司的首要任务。

总体概述

国网枣强县供电公司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深刻认识跳闸治理在公司发展中的重大意义和重要作用,将线路跳闸治理作为与上级工作一体部署、千线穿针的有效结合点,作为提升电网质量、夯实管理基础、推动指标升级的共同着力点,通过抓紧线路跳闸治理这个牛鼻子,提升配网可靠运行水平,实现一升促联升,一强带百强,进一步守牢企业高质量发展基本盘。

在线路跳闸治理中,国网枣强县供电公司结合省市公司“四降一升”“清网”“控投诉”“降跳闸”等工作部署,大力开展“降跳闸”专项行动,并将其作为1项基础工程、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贯穿始终,着力打造无设备缺陷、无线下树、无重过载线路和台区的配网“三无”管理标杆。“降跳闸”专项行动坚持“强化保障、固化机制,突出重点、精准施策”的工作思路,从跳闸多发、频发的线路入手,逐一深入现场查原因、找对策、定措施。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加强线路跳闸治理经验总结和推广应用,形成以组织和考核“两个保障”“2+4”巡视消缺、“3+3”故障治理为主体的综合体系,为跳闸治理实施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参考。自“降跳闸”专项行动开展3年以来,10 kV线路故障数量分别较前一年下降14.59%、16.46%、28.14%,3年累计下降48.73%,连续21个月未发生频繁停电投诉事件。

实施过程

强化组织和考核“两个保障”,压紧压实各方责任

强化组织保障,落实责任分工。成立由公司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降跳闸”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降跳闸”重点事项,定期听取工作汇报,研究解决重大问题,确保“降跳闸”工作高效推进。以巡检分离试点建设为契机,在运检部下设配网运行管理小组,人员由运检部配网管理人员和供电所划转人员组成,负责对供电所巡视、消缺、跳闸治理等情况进行检查、指导、评价、考核,确保“降跳闸”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全面落实配网设备主人制,加强线路负责人筛查选用,优先选取责任心强、配网运行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对因管理原因造成线路故障多且长期治理未见成效的线路责任人进行更换,同时要求线路责任人不得与台区经理兼任,严把人员入口关和工作质量关。

强化考核保障,实施精准考核。制定出台《2022年配网线路故障考核办法》,实行“单位计分、个人奖励”双线月度考核机制。在单位考核方面,每月按照供电所发生线路跳闸的数量进行扣分,对保电期间跳闸、60日内故障停电2次及以上、单次线路故障时间超过6 h的加倍扣分,对巡视工作和故障治理落实较好的供电所给予加分奖励。在个人考核方面,在广泛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改变以往只按照线路故障条数进行考核的情况,充分考虑线路设备数量和运行状况等因素影响,根据10 kV线路长度和绝缘化程度、线路所带变压器和开关数量等情况赋予相应难度系数,通过加权平均得出线路管理基准值,并以此作为线路管理奖的发放依据。新办法改变了以往考核“一刀切”的局面,考核更加公正合理,线路负责人的主动性、积极性进一步增强。

固化“2+4”巡视消缺机制,确保隐患缺陷应消尽消

强化“定期+特巡”2项巡视,做到点面结合、不漏死角。

线路巡视是及时发现设备隐患缺陷的重要途径,也是保障可靠供电的前提和基础。为此,国网枣强县供电公司建立“定期+特巡”互补的巡视模式,并结合优化管理和电子科技等辅助手段,全面提升巡视质效。

加强定期巡视。供电所结合日常工作任务,合理安排当月巡视计划,线路负责人实行“一人一周一线”,供电所实行“一所一月全覆盖”,确保供电所全部线路每月巡视1遍。巡视中线路负责人逐杆开展全面排查,填写隐患缺陷表,巡视计划、隐患缺陷表报运检部备案。巡视中加强配网巡检App 应用,实现巡视人员轨迹的自动录入和现场“三张照片”(线路杆号照片、线路通道照片、设备本体照片)远端上传,运检部配网运行管理人员通过调取配网巡检App后台数据,了解线路负责人巡视开展情况,并结合现场检查对供电所提出考评意见。截至2022年5月,完成全部119条线路配网巡检App应用全覆盖。

加强特殊巡视。在做好定期巡视的基础上,结合季节更替和天气变化,针对性安排线路特巡,进一步提升电网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和水平。特巡按照“三必须”开展,即恶劣天气前、线路故障后、缺陷消除前必须开展巡视,线路巡视结果做到树障、鸟窝、异物、高压用户缺陷“四清楚”。建立恶劣天气提醒和预警机制,运检部设专人实时关注天气变化,在大风、雨雪发生前2天在微信群发布特巡提醒,供电所集中力量提前1天对所有10 kV线路开展全线路巡视,及时清理线路鸟窝、线下异物等潜在隐患,将线路跳闸风险降到最低。

实施分级分时四级消缺模式,构建全方位立体防护体系

根据巡视发现隐患缺陷的紧急和严重程度不同,实施现场处理、带电作业,定期检修、线路改造四级消缺模式,以最小的资源和人力成本实现最大治理效果。

现场处理消缺。在巡视过程中,供电所巡视人员随身携带绝缘杆、专用刀具、熔丝等常用工具和材料,对随时发现的树障、鸟窝、异物、藤蔓以及变压器勾丝等一般隐患现场进行处理。

带电作业和零点作业消缺。针对巡视人员发现的跌落开关烧坏、引线线夹断裂和绝缘子损坏接地等危及线路安全运行的紧急情况时,第一时间联系运检部带电作业班消缺。通过零点作业的方式,开展线路局部绝缘化改造、加装隔离开关绝缘护套,将鸟筑巢造成的跳闸风险降到最低。

定期检修消缺。对于电杆轻度倾斜、杆身裂纹等演进缓慢、在一定时期内未对线路供电安全造成较大危害的隐患以及数量较多、具有潜在危害的家族类设备缺陷,列入“一患一档”和待消缺台账,利用春秋季线路检修统一消除。同时将所有高故障线路全部纳入检修计划,做到每杆必到、每杆必登,确保不漏一处隐患和缺陷。

线路改造消缺。对于线路老旧、卡脖子、变压器重过载等需进行改造的设备类隐患和缺陷,由属地供电所逐一核实确认后上报运检部。运检部牵头召开线路改造评审会,会同发展建设部、调控中心、营销部等相关部门和供电所进行逐一评审,结合故障情况和设备现状,确定线路改造的必要性和合理性。通过评审的线路改造项目列入项目储备库,按照轻重缓急实施改造。

构建“3+3”故障治理模式,以精准施策实现故障高效治理

在“降跳闸”工作中,国网枣强县供电公司紧抓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坚持“突出重点、精准施策”的工作思路,在全面分析故障现状和跳闸原因的基础上,对故障数量最多的10条线路进行重点治理,并同步开展树障清理、鸟窝清理、线路质量提升“三项行动”,建立督帮评“三项机制”,达到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全面压降的效果。

开展电网强基固本“三项行动”,提升线路健康运行水平。

开展树障清理专项行动。通过对近年线路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因树障引发的线路跳闸占总数的40%以上。为此国网枣强县供电公司将树障清理作为降跳闸的关键一招,在公司范围内开展树障清理达标竞赛活动,设置线路达标专项奖,对树障清理达标的线路进行奖励。每周动态更新红蓝榜,各单位挂帅揭榜,在树障清理中比速度、比进度,营造相互追赶、快速推进的浓厚氛围。为实现树障彻底清理,2021年11月—2022年3月联合政府共同开展电力线路树障清理“百日攻坚”行动,促请县政府出台《关于开展电力线路树障清理“百日攻坚”行动的通知》,县政府组织住建、发改、交通、纪委等部门和各乡镇召开动员会,明确各相关单位任务和职责,形成政府主导、乡镇执行、供电所配合、纪委监督的树障治理长效机制,有效解决县城区树木及部分个人树木砍伐难的问题。实施过程中,建立县政府-公司、乡镇-供电所、村委-线路负责人日汇报、日对接机制,持续推进工作进度,协调解决疑难问题,其间共砍伐移栽树木16400余棵,确保了线下树应清尽清。

开展鸟窝清理专项行动。针对每年春夏期间因鸟害造成线路故障多发的情况,在每年2月底至5月底组织开展防鸟害专项行动,坚持防治结合,将鸟害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1)提前预防。在鸟害高发区域的裸导线杆塔和绝缘导线耐张(带隔离开关)、T接杆塔(带隔离开关)等提前加装驱鸟器、安放驱鸟剂,在鸟害严重的区域安装绝缘挡板和隔离开关护套。为提高防护等级,对隔离开关引线、分支引线等线路重点部位进行绝缘化改造,通过零点检修的方式对因鸟害引发的15条线路开展绝缘化改造,更换绝缘引线767处。(2)及时治理。加大巡视和治理力度,在每次降雨前1天集中人员对所有线路存在的鸟窝进行全面清除,并将清理后的鸟窝带离现场或就地烧毁,降低再次筑巢的风险和速度。每年5月底前集中开展1次全面遗留鸟窝清除工作,为迎峰度夏打好基础。

开展线路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按照“精准聚焦、一体改造”的原则,优先将故障最多的10条线路、停电较多的村和台区纳入线路改造项目储备,实施整线路、整村改造,避免分散改造造成的漏洞效应,确保改造1条、见效1条。同时对近年配网工程已完工但未及时投入使用的线路和变压器进行全面梳理,加快新建线路切改进度,投运线路15.57 km,变压器28台,线路健康水平进一步提升。开展轻、重载变压器轮换治理,对负载率长期未达到50%的变压器和重过载变压器进行分类汇总,建立轮换台账,按照实际用电需求对变压器进行重新匹配调整,共治理重过载变压器23台次,盘活闲置变压器容量1200 kVA,既避免了变压器容量的浪费,又减少了因变压器重过载烧毁引发线路跳闸的风险,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建立帮督评“三项机制”,提高工作执行力和穿透力

建立结对帮扶机制。建立公司、部门、供电所结对帮扶机制,对跳闸数量最多的10条线路分解落实到人,公司领导班子每人分包1条高故障线路,运检部分包跳闸数量最多的供电所,各所长分包供电所跳闸最多的线路,并与线路责任人同考核。结对帮扶领导深入现场一线查找问题,在供电所召开降跳闸现场分析会,深入了解并协助解决存在的问题,实施共同治理。

建立过程督导机制。针对线路跳闸治理工作实时周督导、周调度,运检部配网运行管理小组每周赴现场开展实地检查,形成工作周报,在每周例会上对供电所上周及累计跳闸数量进行统计排名,对线路跳闸较多、降跳闸措施进展缓慢的供电所进行通报,指标落后的供电所说明具体情况。

建立评价考核机制。将跳闸治理作为干部员工履责评价、评优评先和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工作成效纳入单位负责人年度述职报告。设置年度专项奖,对工作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并优先入选年度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举办跳闸治理工作讲评会,供电所所长逐一上台讲解并接受点评,全面总结降跳闸取得的工作成效、经验亮点和不足之处,确保了跳闸治理的持续稳步推进。

工作成效

自“降跳闸”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国网枣强县供电公司相关指标持续向好,10 kV线路故障数量累计下降48.73%,重过载、三相不平衡配变数量下降69.53%,95598工单数量下降73.87%,连续21个月未发生频繁停电投诉事件。2021年在河北南网98个县公司综合评价中排名第4,衡水地区排名第1;在衡水供电系统2021年月度业绩考核中排名第1,宅城供电所获评“中国金牌供电所”。

猜你喜欢

供电所变压器供电
大型建筑照明末端线路供电距离问题探讨
基于配电带电作业的供电可靠性提高有关思考
新增后备柴油发电机组及严重事故机柜专用UPS电源后对电厂部分应急电源失电影响
理想变压器的“三个不变”与“三个变”
供电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全能型供电所基础管理
变压器经济运行分析与应用
变压器经济运行分析与应用
浅议党群工作在供电所发展中的作用
浅议党群工作在供电所发展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