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提出的条件与意义

2022-11-27廖良初张卓娅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建党理想初心

廖良初,张卓娅

(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1325)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提出的伟大建党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产生的宝贵精神财富,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开拓前行。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之源、力量之源。本文试从伟大建党精神的提出条件、逻辑内涵、重大意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能弘扬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一、伟大建党精神提出的条件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提出的伟大建党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它的提出有着特定的实践基础和现实条件。

(一)中国共产党自身发展与壮大是伟大建党精神得以提出的现实基础

一百年前,一群热血的青年人高唱着国际歌,在多个思潮和主义中坚定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创建了中国共产党。纵使只有寥寥数十名党员和不健全的地方组织,纵使被白色恐怖所笼罩、被敌人奉为异类和赤匪而赶尽杀绝……中国共产党人毅然决然地坚守着内心的信仰和理想。党的伟大先驱李大钊在临刑前慷慨陈词:“共产主义在中国,必然得到光辉的胜利!”[2]农民运动大王——澎湃,放弃富家少爷的优越生活,坚决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他领导农民斗地主、打土豪、分田产。有人称:“他靠理想活着、工作着,最后也为理想欣然死去。”[3]无数英烈不怕牺牲、敢于斗争,用热血与青春践行着自己的初心与信仰,用生命和意志谱写出一曲曲红色的精神赞歌。

共产党人不负人民,不负时代,带领劳苦大众穿越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踏上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新征程。在此过程中,党的组织不断壮大,革命火种越烧越旺,同志们心中的信仰弥坚而不动摇,红船精神光大发扬。党从最初的50 多名党员发展到今天拥有9500 多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执政大党,并带领中国人民昂扬阔步迈进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正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发展与壮大,伟大建党精神才得以在发展壮大中充分显现。

(二)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成功是伟大建党精神得以提出的实践前提

精神来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得以升华。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彰显出伟大建党精神。1921年至1949年,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面对白色恐怖的笼罩,面对凶残狠毒的敌人,没有被吓到、被杀绝,而是坚守信仰、披荆斩棘、不怕牺牲、敢于斗争、揩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体,从地上爬起来,救国民于水火,挽民族于危亡,最终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949年至1978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守江山、建家园,开始朝着繁荣富强的目标奋斗。面对各方面的严峻形势,中国共产党采取稳健措施,满怀信心迎接一个个挑战。纵使探索过程中充满着艰辛与曲折,独立自主、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创业精神依然让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

1978年至2012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开启了伟大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华民族实现了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2012年至今,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中国人民正在从富起来向强起来的目标奋进。

纵观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风雨兼程、成就卓著,这为伟大建党精神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三)中国共产党人对建党精神的理论探索为伟大建党精神的提出作了理论准备

伟大建党精神是对中国共产党在百年辉煌征程中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理想锻造的崇高精神的科学总结。对这一精神的淬练,有一个理论探索过程。以“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为例。中国共产党人对“初心”的理论探索,始于2016年7月1日。这天,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 周年大会的讲话中,第一次提出“不忘初心”这个概念。在此次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4]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要求:“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推动全党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5]2017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重回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追溯党的根脉,解读党的初心,对全党进行了一次生动的党课教育和深刻的灵魂洗礼。

2019年5月底至2020年1月8日,中国共产党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进行主题教育的同时,我党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理论探索也在不断推进和创新,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6]2021年2月20日,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学习党的百年历史,就要从建党之初开始。学习建党精神,就要研究伟大建党精神。正是在以上理论探索和时代要求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讲话中,第一次提出了伟大建党精神。

二、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及内在逻辑

伟大建党精神,指的是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在建党之时形成的“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革命精神。这种精神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经过几代人的传承和发扬,其内涵具有严密的内在逻辑,构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科学体系。

(一)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之源

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共产主义是理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通过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最终实现人类解放、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理想和信仰。”[7]毛泽东说:“共产党人决不抛弃其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8]

信念决定成败,理想指引方向。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坚守理想,科学对待真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党史,辉煌征程,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成为中国人民的主心骨和领路人,为什么能够取得一个个辉煌的成就,就是因为他们在真理、理想和信念的指引和激励下,有了奋斗目标和前进动力,并永不迷失方向。

(二)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之基

一个政党是否能够坚守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是决定这个政党生死存亡的关键。中国共产党在建党之时,就打下了要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精神根基。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风雨飘摇、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旧中国。她一经成立,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9]百年历程,我党走过万水千山,沿着梦想起航的地方,开天辟地、敢为人先,始终如一,践行着初心与使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

初心易得,坚守却难,何况还要经历千难万险、枪林弹雨的严峻考验。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矢志不渝,披荆斩棘,最终改天换地,创造人间奇迹,改变旧日的中国,靠的就是践行初心、担当使命这一牢固的根基。

(三)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之气

共产党人的精气神就是“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初就面对着极其艰难复杂的环境、惨无人道的敌人,要想取得胜利,必须要靠不怕牺牲的精神和英勇斗争的品质。

百年历史是奋斗历史。要奋斗就会有牺牲,不怕牺牲,就要英勇斗争。不管是党建立之初,还是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之中,无数的英烈们为国为民,为理想信仰奋不顾身,进行着长期不懈、无私无畏的斗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就充分道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

毛泽东在回顾中国革命胜利时认为:“中国共产党以自己艰苦奋斗的经历,以几十万英勇党员和几万英勇干部的流血牺牲,在全民族几万万人中间起了伟大的教育作用。”[10]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改革建设时期,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人民之所以能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打败一个又一个敌人,不断走向胜利,靠的就是这样一种“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精气神。

(四)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之的

“的”就是目的,是为之奋斗的目标。中国共产党人的目的就是对党忠诚和对人民负责的统一。对党忠诚是每个党员在入党时面对党旗的铮铮誓言,是中国共产党具有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源泉。“天下至德,莫大于忠”,[11]对党忠诚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高洁品德。有了忠诚,才会不轻易妥协。对党忠诚,要求生死考验不改志,功名利禄不动心,千难万险不阻行。

毛泽东认为共产党人要把对党忠诚和人民忠诚统一起来。他说共产党“应该提起自己的无限的积极性和忠诚”[12]。他认为:“我们对人民是忠诚的,我们有决心有能力同人民在一起把祖国建设好”[13]。新时代,“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充分地继承了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培育弘扬的伟大建党精神,把对党忠诚和以人民为中心的精神发扬运用到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14]习近平强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15]这充分体现了伟大建党精神的一贯传统和现实要求。

三、伟大建党精神的伟大时代价值

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集中体现了共产党人高尚的政治品格、伟大的精神追求、强大的力量支撑、优良的精神风貌,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集中体现,是百年大党饱经磨难而风华正茂、继往开来、开拓进取的伟大精神谱系,是读懂中国共产党人的梦想与追求、情怀与担当、牺牲与奉献的一把“金钥匙”,彰显着伟大的时代价值。

(一)伟大建党精神构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征程中无数革命者用生命和理想锻造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精神谱系的高度凝练。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艰难的峥嵘岁月到今日的辉煌征程,中国共产党人敢于追求梦想,勇于担当,牢记使命。无数革命先烈用青春和热血开启征程,传承着一个个伟大的红色基因,奏响着一曲曲胜利的凯歌。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弘扬着伟大建党精神,在百年的奋斗征程中不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习近平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16]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是指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形成了一系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精神。这些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表现和深度发展。

(二)伟大建党精神锤炼了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

伟大建党精神锤炼出了共产党人鲜明的、高尚的政治品格。从建党之初开始,中国共产党就心存马克思主义真理,心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凝聚成了气势磅礴的精神力量。百年风雨,我党形成了初心不改,使命勇担,对党忠诚,敢于直面各种复杂严峻的形势,勇于斗争牺牲,坚持党性原则,坚守人民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的政治品格和英雄本色。习近平指出:“坚定的信仰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政治品格,也是我们党的独特政治优势。”[17]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新生产力的代表,秉着依靠人民,为了人民的初心与使命,锤炼出伟大的政治信仰、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永不改变、不负人民的政治方向。未来,我们要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不懈努力,伟大建党精神锤炼出的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将继续发扬光大,历久弥坚,成为中国共产党人走向胜利和辉煌的宝贵精神财富。

(三)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力量支撑

伟业的成就不是一朝一夕轻轻松松就可以完成的,更何况中国共产党所担当的使命是中华民族改天换地、翻天覆地的伟大复兴,这就需要强大的力量支撑。伟大建党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百年奋斗的力量源泉。

中国共产党诞辰于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极度贫困落后的旧社会,并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地肩负起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在布满荆棘、磨难和牺牲的百年征程路上,是伟大建党精神一路支撑着无数共产党人不怕流血与牺牲,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勇敢前行,才谱写出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四)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创造伟大成就的制胜法宝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根脉与灵魂;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与宗旨;不怕牺牲、英勇斗争,锤炼了中国共产党的风骨与品质;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品格与价值追求。一百年来,正是由于伟大建党精神的指引,中国共产党才能把“一盘散沙”的中国人团结在一起,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再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我们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成就。

历史进入新时代,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些伟大成就和巨大变化,凝聚着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长期牺牲奋斗的结果。伟大建党精神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创造伟大成就的制胜法宝。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伟大建党精神是我党未来征程中打开密码锁的一把“金钥匙”。中国共产党要想始终记得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始终做到谦虚谨慎、不懈奋斗,始终做到永不变质、代代相传,始终得到人民的拥护与支持,就必须赓续红色血脉,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猜你喜欢

建党理想初心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建党百年礼赞
伟大建党实践孕育了伟大建党精神
建党百年颂
庆祝建党百年(五阙)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永远的初心
论“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