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世今生话颐和
——颐和园简史图说

2022-11-26秦雷

晚晴 2022年6期
关键词:颐和园皇家西湖

文/秦雷

颐和园原名清漪园,始建于清朝乾隆十五年(1750年),在1860 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法联军焚毁,1886 年重建,1888 年正式更名为“颐和园”,是慈禧太后的长居之地和晚清中国的政治中心。颐和园面积300.8 公顷,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古建筑3000多间,是现世规模庞大、保存最为完整的中国古典皇家园林之一,馆藏可移动文物近4 万件,几乎全部是宫廷旧藏。可以说,颐和园是一座历史、文化和艺术的殿堂。

清漪园之前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地区,自然风光秀丽,人文历史悠久。从辽金时开始,随着环境的开发,吸引了大量的金人来此聚居。金贞元元年(1153 年),金 代 第 一朝皇帝完颜亮在附近修建行宫。元代著名宰相耶律楚材及其家族的墓地修建在瓮山东南,即今日颐和园内耶律楚材祠及耶律铸墓所在地。

明代,瓮山人家傍山、小具池亭、糙槔锄犁、咸置垣下,酷似江南风景。聚居在西湖北岸的瓮山人家,约有百余户,大多为江南迁京的农人,种植大片水田,呈现出一派自然、恬淡、淳朴的村野风情。经过元明两代的不断修葺,湖泊一带出现10处著名的景色和10 座著名的寺庙,成为声名远播的游览胜地。

瓮山泊水脉主要源于玉泉山及西山一带的泉水,金代章宗时曾形象地将趵突的泉水与汇聚的湖泊厘定为燕京八景中的“玉泉垂虹”。元灭金后定都北京,以金朝的大宁宫为中心,建成了规模宏伟的大都城。为解决城中水源,将瓮山泊西的玉泉山泉水开凿金水河为皇家专用的供水系统。大都从江南运物资均要通过漕运,在元朝著名科学家、时任督水监郭守敬的倡导下,经过周密的地形测量,完成了修白浮堰凿通惠河的水利工程。惠河工程根据郭守敬的计划,从昌平引来白浮泉水,通过修建白浮堰拦汇沿途渚水,流注瓮山泊。再从通惠河下游渠道将水导入高梁河上源,然后流进都城,往南汇入大运河,彻底解决了江南至北京的漕运交通。

文昌阁的北侧有耶律楚材祠和耶律铸的墓地。耶律楚材做过元朝的宰相,是历史名臣,死后按其遗愿迁葬在“玉泉东瓮山之阳”。乾隆修造清漪园时,将墓地圈入了园内,重新为耶律楚材修建祠堂,塑造金身。1998年,在耶律楚材祠的东南又挖掘出耶律楚材次子耶律铸及其妻妾的墓葬,确定了此处为耶律楚材家族的墓地,此考古发现对研究颐和园的历史及园林的建立有重大意义。

颐和园万寿山的山体在金、元时期因山麓魁大,凹秀似瓮形被称名瓮山。又一说法,见于孙承泽《春明梦余录》:有一老父在凿山时掘到一个石瓮,大于常瓮许多倍,瓮上雕凿着怪异的花纹,瓮中藏着数十件物品。老父拿走了瓮中的所有东西,而把瓮放在山的西面,立下谶语“石瓮徙,贫帝里”。明代嘉靖年间瓮果然不知去向,物力也渐耗而贫,而传说中能预知天下的神奇石瓮,成为瓮山山名的发源之一。

明代的西湖,经过历代劳动人民的辛勤耕耘,环境更加美丽,环湖修筑许多寺庙,并出现“泉液流珠、湖水铺玉、平沙落雁、浅涧立鸥、葭白摇风、莲红坠雨、秋波澄碧、月浪流光、洞积春云、碧翻晓照”等10 处极具诗情画意的景色。

每年春四月,草绿柳青,踏郊游赏西湖景成为京城百姓生活中一项不可缺少的民俗活动。“西湖景”被誉为“壮观神州第一”,成为北京西北部著名的游览胜地。

由于西湖景色优美,逐渐变成统治者游玩享乐的场所。明宣宗朱瞻基在玉泉山下修建望湖亭以观赏西湖风景,明武宗朱厚照在西湖边修筑钓台。

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神宗朱翊钧从十三陵祭陵回銮,临幸西山, 登龙舟顺西湖而下, 先期派人关闭下流水闸,使水与岸平。一时间,西湖白波淼荡,一望十里,非常壮观。与“西湖十景”同时骈丽的还有“西湖十寺”人文景观,十座寺庙中尤以玉泉山脚下的功德寺和瓮山上的圆静寺最负盛名。

功德寺创立于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在西湖西北岸,初建时名“大承天护圣寺”,是元明两代兼有行宫性质的寺庙园林。庙宇规模宏伟,建筑华丽,被称为“西湖寺”。

圆静寺始建于明朝中叶,耸立于瓮山中部的山峰上(今排云殿位置),虽然没有皇家行宫的奢华宏丽,但其踞山面湖的气势和绝妙的观景方位被后来的园林造景所借鉴。

乾隆时期,瓮山圆静寺内住着一位出名的僧人无方,他能书善画,交友高雅,曾与清朝著名的大画家郑板桥诗文唱和,亲密无间。郑板桥到圆静寺探望无方,留下了“一见空尘俗,相思已十年”的诗句。

“西湖十景”与“西湖十寺”,是清漪园历史上园林草创的萌芽。

清漪园时期

清漪园出现在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繁荣时期,史称“乾隆盛世”。时年,在北京西北郊有5 座大型皇家园林:畅春园、圆明园、玉泉山静明园、香山静宜园、万寿山清漪园,史称“三山五园”。清漪园是“三山五园”中最后建造的一座,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倾心建造的最后一座皇家园林。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 清 漪 园 完 工, 用 银四百八十九万余两,仅为建筑工程工料花销之一部分。

清漪园建成后,经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朝皇帝御临,据《起居注》《奏案档》记载,乾隆皇帝到过清漪园132 次,留下1500余首咏园林风景的诗文。嘉庆皇帝入园265 次。道光皇帝入园142 次。咸丰皇帝入园41 次。

此时的清漪园仅为御苑, 皇帝从未在园中居住。《清高宗御制诗》中有“何处燕山最畅情,无双风月属昆明”之句,说明清漪园是乾隆皇帝在北京西北郊“三山五园”皇家园林中得意的压卷之作。

清漪园是在自然的山水框架里,一次性规划、一次性连续12 年不间断施工,立足于一个大园子的结构,用高阁、长廊、长堤、大岛、长桥一些大尺度并具有很高造景观赏性的园林建筑物,结构成气魄宏伟、色彩浓丽、金碧辉映,处处刻意突出皇家气派的宫苑,并以此在“三山五园”中独树一帜。

清漪园充分利用昆明湖和万寿山南部形成的开阔景界,于前山中央部位营构起宏丽壮观的建筑群,并于沿湖一带点缀以长廊、高阁、大岛、长桥,形成前山前湖大山大水,楼阁巍峨的辐射景观,同时利用后山坡缓林幽、后河狭窄曲折的特点,在后山中央部位建筑佛寺,并因地制宜,垒石造峡,分建园中之园,形成了后山后湖小山小水、宁静幽雅的内敛景观,从而使清漪园呈现出前山前湖气魄大,御园气质重,后山后湖意境深,山林意味浓的独特风格。

在造园艺术上,清漪园因袭了传统的帝王园林造园风格,如仿汉武帝太液池中的三仙山,于昆明湖筑三大岛,园内东建文昌阁供文昌帝君,西造宿云檐奉关圣帝君,典型地体现了东西文武、文武辅弼的帝王思想。同时吸取了各地私家园林之精华,如佛香阁取法杭州六和塔,惠山园取法无锡寄畅园,西堤六桥取法西湖之苏堤六桥,香岩宗印之阁取法西藏三摩耶庙等。这些因袭仿借之处,不是简单的抄袭复制,而是度其势、有其意,又不舍己之所长,以所仿景物之神髓与清漪园具体条件相结合,重其神肖而不求形似,从而使清漪园成为集中国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的皇家园林。

在造园设计上体现了可贵的整体精神和总揽全局的思想。清漪园以绵延起伏的西山为远景,以静明园、圆明园、畅春园、静宜园为借景,昆明湖沿岸不设宫墙以将园外的田畴、村舍、园林纳入自身的景观体系中,园内园外浑然一体,从而构成了一个以“三山五园”为主体的和谐统一的园林组群。

颐和园时期

1861 年,遭受战争失败和御苑被焚巨大羞辱的咸丰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病死,此后,慈禧太后开始登上了晚清政治舞台。到光绪十二年(1886 年),已经两度“垂帘”的慈禧已经52岁,光绪皇帝也到了“亲政”的年龄。慈禧晚年安乐的要求与光绪独立掌权的愿望,共同促成了清漪园的重建。由于此时的清廷内外交困,财力匮乏,遂不惜挪用海军军费等款项修园。

1888 年3 月,光 绪 发布谕旨,改清漪园旧名为颐和园。颐和园工程持续了10年,1895 年由于甲午中日战争被迫结束。

颐和园工程完全继承了清漪园的山形水系、规划设计,大部分建筑的选址甚至名称都未予改动。但由于历史情势、国家财力、使用功能以及造园者文化素养的差异,颐和园对清漪园在承袭中也有所改易。

在中国古典皇家园林的颠峰之作——京西“三山五园”被毁灭后,随着封建帝制的日趋没落和行将覆灭,传统的皇家园林已经丧失了其再生的土壤,因此恢复了清漪园最主要和精华部分的颐和园,无疑成为中国古典皇家园林这一形态最后的绝笔。

清漪园时期,乾隆帝不在园中居住。颐和园作为慈禧太后颐养冲和之所,自光绪十七年起,慈禧开始居住颐和园,几乎每年夏季都来园居住,慈禧在此生活起居、处理朝政、接待外宾、举办庆典和祭祀活动等。

从德和园大戏楼建成的光绪二十一年开始直到光绪三十四年,在这14 年间,慈禧在颐乐殿听戏达300 余次。德和园大戏楼成为当时演出京剧剧目最多的皇家戏楼,一大批民间名伶的唱做技艺得到进一步锤炼和规范,对后世京剧流派的形成影响巨大。而且由于慈禧经常赏赐王公大臣在德和园听戏,流风所及,上行下效,一时京剧成为都中时尚,极大加速了京剧在社会上的流传。就舞台而论,将德和园称之为“京剧的摇篮”,也不为过。

猜你喜欢

颐和园皇家西湖
北京颐和园
시후 ( 西湖), 야간 개장 재개
皇家游泳池
西湖的六月十八夜
颐和园中的『园林博物馆』
颐和园
当西湖遇上雪
丹麦皇家图书馆
比利时皇家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