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发展观在农村初中语文教育中的实践与反思

2022-11-26郭启帆

关键词:科学初中语文农村

郭启帆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芒宽民族中学 云南保山 678031)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总体经济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我国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投资也在逐渐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农村地区教育事业的改革也迈出很大的一步。但是在教育事业取得进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比如,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脱节、教学形式主义现象严重等。经过农村教育的实践或者对其细致考察,我们就会发现农村地区教育事业任重而道远。党的第十七大明确提出的科学技术发展理念,是新趋势下促进中国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的全新的重大发展理念,更是中国教育事业可继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指导思想。正确认识并积极践行科学技术发展理念,对于农村初中语文教育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在农村地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第一个基本要义是蓬勃发展,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特点是整体协同与可蓬勃发展,基本方式是整体统筹并重。在推进课程教学现代化的实践中,贯彻科学发展观,将有助于进一步贯彻新课程的改革,促进终极目标的实现。中学语文教育新课程中,进一步明确树立“基础知识与能力、学习流程与方式、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基本要求,养成独立主动、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科学发展观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对于农村的教学大有益处,一方面促进教师自我修养的提高、教育理念的更新以及教学方式的转变,“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能得到更好地落实,和谐、平等的教学新局面最终也必定会形成;另一方面,还可以促进农村文化改革向更深推进。此外,贯彻科学发展观,还能够促进城乡教学间的高效互动,推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本土化开发,进而建立富有农村特点的初中语文教学[1]。

二、农村初中语文教育的现状

落实十七大指出的具体要求,全方位深入地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人们重新辩证地分析我国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司机问题。盘点我国过去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历程,我们看到了这些年农村语文教育中取得的成就,在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现代大背景下,农村语文教育也逐步淡化落后的应试教育观念,逐步趋向于向科学合理方向蓬勃发展,总之农村基础教育的整体思路与时俱进,逐步跟上新课程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在教师方面,广大农村老师的教育思路已经取得了显著的变化,以往的“填鸭”教法,“棍棒”教学已经逐步摒弃;在学生方面,“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已经逐步进行转调,中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已开始“软硬兼攻”(“软攻”即语文学习注重赏析、感受、体会等;“硬攻”指语文的学习强调“双基”练习,重在实效)。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盛行的“读书无用论”,也曾一直深深影响着中国农村的教师们,但是在新时代的再教育背景下,教育者的思想也逐步转变过来,对自我进行了重新定位。当下农村语文教师更加清晰明确语文教育目标,学生们的学习的指向性日益明确。农村语文教学的内外条件,在近些年也获得了很大的提高。教学体系内的语文教学氛围也相比之前有了很大的转变,如城市学生“手拉手”教育活动,市先进(骨干)老师“送教下乡”社会活动等都给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带来了新鲜的血液;“农远”建设工程的实施、学校规范化建设工作的逐步深入等,也都促进了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事业的蓬勃发展。此外,由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村通工程的开展等外部环境,也为农村语文教学提供了良好发展条件。

展望未来,农村基础教育者们仍然不能掉以轻心,看到进步也不能忽略问题。虽然教育者对应试教育已经有了思想上的转变,但并没有根除,在个别地区应试教育思想还是挺突出的。学校课堂上存在着“以本唯本”“舍本求末”两个极端,前者一味啃教材,后者则曲解新课程标目标,对课本的使用浅尝辄止,以至偏离教学内容。课堂的“花台子”现状突出。农村语文教育除了学校教育方面的问题,还有家庭教育的缺失。由于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骤增,中小学生们也跟着“躁动”起来,“留守儿童”由于缺少有效的家庭教育更易养成不良习气[2]。此外,农村的许多物质、人文等特色教学资源无法得以合理使用,农村语文教科研的机制不实、气氛不热、力量不够也是当下难以忽视的重大问题。

三、目前在农村初中语文教育中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客观环境分析

革新语文教学方法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需要,同时实施科学发展观也是进行语文教学方法革新的有效途径。但是在农村语文教学中实施科学发展观改革绝非是一蹴而就的,在推动科学发展观实施改革的过程中必然也会面临着非常多的阻碍,而这种阻力一部分来源于历史因素及其相应的体制因素。还有一部分来源于教师本身的思想缺陷。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农村语文教师的努力,他们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在努力地接受再教育,转变思想,为科学发展观在农村语文教育中的实施做出贡献。因此唯有通过全面剖析在农村语文教学中实施科学发展观的阻力和进步,才能更有效地处理教育实施中的各种问题。

1.阻抗性因素

(1)传统说教方式的影响

在当今农村语文教学中,仍然有部分的语文老师“不知疲倦”地给中小学生“灌输”知识,只想要成为语文科目的“图书馆”,却忽略了学习者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漠视学生实际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教师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教师讲什么,而学生就记什么,完全无需独立思考和选择。这部分老师没有考虑学生学习需要动机与情感,不重视处理学生的现实问题,也没有人文关爱意识。上述问题,均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相悖。

(2)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

理论教育很重要,但是我们又不能完全照抄。因为实践中的问题是形成理论的根源,理论解决不了所有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当前教育理论和实践的脱节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当前的教育理论并不是那么完善,造成了农村语文教育的管理机构过于的机关化,不少教学论研究学者也一味注重和追求农村语文课堂教学的规范化,但是忽略了农村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比如硬件设施的缺乏,阅读资源匮乏,教学设备落后,教育理念落后等。一方面一些科研人员只热衷于教育理论,力求在理论上标新立异,因而语文教学研究领域的新概念、新观念层出不穷,可是实际上能够真正的在农村地区语文课堂教育中落实的教学方法很少,造成了理论无处施展。

(3)教学评价机制滞后

当前在城乡教育体系中,检测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还是考试,以成绩定学生是否优秀。这种考评体系是非常不利于科学发展观的。农村教育者们热衷于教授和考试,表现在语文中,就是要求学生们背诵教材中的考点,轻视课外阅读,漠视学生的阅读需求和阅读感受;在语文写作教学中更是重视背诵范文,轻视观察和真情感受,漠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阅读兴趣。这种急功近利的教学方式,很大程度上是违背学生们学习规律的,只看到了一时的成绩,忽视了学生们的长远发展。

(4)语文教师自身因素

教师自身的原因是制约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很不重要的因素。很多农村学校教师因为硬件的落后,教师的热情也就不高,教师的自我进取、自我学习精神不佳,科学发展观的观念落后、自我修养不高、教学方式单一,这诸多方面存在的问题都直接影响到了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步伐。教师方面的阻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有些教师试图改变教育观念,遵循科学发展观,以“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去实施教学,但是到实际教学中,往往是“牧羊式”教学,完全放任,教师并没有真正的充当起教学引导者的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不起来,思维激发不起来,自学的时候遇到问题解决不了,反而产生畏难情绪,教学效果无法得到保障。二是教师忽略了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受到硬件设施的限制,去选择性的处理教材,有些与学生生活相差甚远的文章,比如有关科技题材的霍金的《宇宙的未来》、有关都市题材的课文等或被删去,或被换掉。处理教材的标准都是看该课文能够联系到学生的生活实践,却忽视了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探索,而这种现象也都是和新课标精神不符的。

2.有利因素。

(1)目前社会对科学发展观的重视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在全党进行深化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战略决策,在此之后全国上下立即引发了广泛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大浪潮。在全国各个学校科学发展观的活动正开展得如火如茶,而全体老师们也经过了一次思想上的盛大洗礼。他们在进一步掌握科学发展观的同时,也更加紧密结合了农村初中语文教育实践,重视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2)年轻教师实验意识强烈

青年教师是中国当代教育变革中的活跃因素,而年轻老师则成为现代教育变革的先锋和主力军。年轻一代老师相较于中国老一代老师,有着更加开放和更趋于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心理架构,对新事情、新观点的容纳力和接纳能力更强,实践意识和改革意识也更强。这就更有利于科学发展观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

四、农村地区初中语文教师实施科学发展观教育的主要策略

1.思想教学:以树立科学发展观为核心,全面提升语文老师的政治思想管理水平

纵观我国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状况,发现唯有贯彻科学发展观,才能实现真正地进行我国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巨大改革。农村学校初中语文教师工作以应科学发展观为指引,学校应坚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为核心,统筹协调影响农村语文教学诸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同时培养学生们良好的语文习惯,并深入发掘农村学生的语文学习潜力,以推动学校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把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贯穿到教学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中去。识字与书写、朗读、作文、口语交际、综合性练习等各个方面,只要都体现了以人为本教育的理念,学生的语文素质必然能全面的提升。此外,在学校的课前预习流程、课内的教学流程、课后的指导流程等各个环节只有都体现了以人为本教育的理念,也才能切实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效能,从而提高了学生们对基础知识的巩固、运用能力和创新。坚持狠抓我国农村初中语文课程体制改革,利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利于教师主动、合作、探究型教学方法的养成,利于教育"三维"教学目标的完成。我国农村初中语文课程体制改革,一应当着重突出强化教育者之间的互动,使教师们实现更公平的对话;二应当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创设更适合自身的发挥空间;三应当进行形式丰富多样的课堂主题实验教学活动;四应当建立健全多元评估制度,以提升老师们的教学质量,唯有狠抓课堂改造,方可真正将科学发展观的教育精髓落到学生实处。立足农村,充分运用各种教学资源,走出独具特色的语文教学之道。农村中特有的政治、历史、地理,以及特有的民风民俗等都是十分重要的人文资料,广大语文老师都可共同发掘,并整合成册,自编农村课本,让它更好地服务于语文教学。

2.能力创新:顺应了科学发展观的需要,进一步丰富了语文教育的能力结构

语文教学工作能够取得实效,和老师的能力结构有着很大的联系,其中最主要是教学方式。方式正确,事半功倍;方式不妥,甚至劳而无获。首先,为了顺应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语文教育单纯、传统的教学方式也就必须向着更加多元、现代化的科学教学模式,进而以求达到教育的最优化效益。例如:为了适应信息技术全球化发展而需要利用网络教育,或者借助于现代化的科学手段,就可以优化信息技术、网络空间,以便掌握新知识,从而实现教育的目的。其次,确定课堂目标的主体是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根据学生学习的过程、状态以及程序,适时适度地调整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的目的。最后,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了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语文老师要解决好以下几个的辨证关联:主动与导引的关联,生存与教学的关联,超脱与守本的关联,意识与情感的关联,目标与战略的关联,发生与预设的关联,流程与效果的关联,怀疑问难与认识积累经验的关联,以及传承与创造的关联。[3]上述几个相对关系中又包括了两个层面,对于矛盾双方都应当以整体的、彼此关联的、彼此相互渗透的辨证观念来看待,才不失片面与偏颇。

结语

综上所述,科学发展观是当代初中语文老师们所应该拥有的教育思想,这个理念既是学校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良好的渠道,也是该校提升自己的办学品质最行之有效的措施,但是全面实施科学发展观的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所以,我们应该积极地寻求办法来促进科学发展观的发展,从而促进我国农村总体教育水平的全面提升。

猜你喜欢

科学初中语文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沉浸式教学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科学拔牙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