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在《中药鉴定技术》课程教学中的探索

2022-11-26董术发徐美佳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2年9期
关键词:天麻中医药药品

董术发,刘 鹏,韩 双,徐美佳

(黑龙江职业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2020年5月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本质,专业课程要与思想政治课程同向而行,把多种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融合,实现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中国作为具有优良传统的文明古国,一直都非常重视育人。“育人”先“育德”,教师除了要传道授业解惑之外,更要培育学生的“德”,要注重育人育才的有机统一,才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才。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就要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只有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注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中医药是祖国的瑰宝,是中华民族千百年医疗实践的结晶,也是世界优秀文化的精华。在中医药发展与进步过程中不断受到中华优秀文化的给养,形成了独一无二的中医药文化。中医药产业一直是我国医疗卫生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基于中药创新的发展路径推动了行业整体的壮大,为中医药产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医药发展高度重视,在十九大报告中专门提出,要“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这一论述为我们在新时代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提供了依据、指明了方向。

2000年以来,中医药为防治非典和冠状病毒发挥了巨大贡献,在畜牧业中应用的也非常广泛,而中药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医疗效果。《中药鉴定技术》课程思政建设要紧紧围绕中医药文化素养、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系统进行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中药鉴定技术》是中药制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又是中药检验、中药验收、中药调剂等岗位的职业特定技能,能为大众健康和畜牧业提供优良的药品,该课程还可以培养学生牢固树立严格检控中药质量的思政观念。将“课程思政”融入到《中药鉴定技术》课程,以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态度宣传中医药在控制新冠疫情中发挥的作用,除了可以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责任意识,还可以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去伪存真、认真履职的职业道德和工作作风。

1 发掘《中药鉴定技术》蕴藏的课程思政内涵

课程思政建设要明确课程的培养目标,深入挖掘《中药鉴定技术》课程思政元素,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严谨的工作态度、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对树立学生科技自信、民族自信具有极大的意义。教师要充分挖掘课程中蕴含的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践行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牢固树立法治观念等思政元素,并在授课过程中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采用适当的方法深入融入,使思想政治教育“无痕”地融入到课程教学中。

1.1 感同身受,追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在讲到显微鉴定技术时,向学生们介绍我国生药显微鉴定尤其是粉末生药学和中成药显微分析的奠基人徐国钧教授,利用显微鉴定技术鉴定出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茅香、高良姜等9味药材,特别是利用显微鉴定法成功分析出“灵应痧药”的成分,打破了“丸散膏丹,神仙难辨”的说法,开创了国内外利用显微分析鉴定中成药的先例,填补了中国中药鉴定的空白,激发了学生对专业知识探究的热情,提升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达到了良好的课程思政教育效果。

天麻作为常用的中药,具有息风止痉、平肝潜阳、祛风通络的作用,曾经有这样一句谚语“天麻天麻,天生之麻,老天爷播种,土地爷发芽。人想栽活,那是白搭。”说明天麻难以人工繁殖。当讲到天麻时,播放“南天麻之父”周铉的纪录片,讲述周铉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摸清了天麻的生长规律及生活史,发现了天麻生长过程中必不可少萌发菌和蜜环菌,并成功培育出来,实现的天麻的人工繁殖,改写了天麻不能种植的历史。周铉因此有了“中国天麻有性繁殖法的创始人”和“南天麻之父”等称号。使学生在观看纪录片的同时感受老一辈中医药人对中药事业默默耕耘、极致专研的职业精神,培养学生对待工作严肃认真的职业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1.2 学习中药历史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医药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世界的繁荣发展产生了积极意义。作为中药制药专业学生应当主动传承中医药知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更好地为人类进步、人民健康服务。

当讲到具体中药时要向学生介绍名字的由来,以及该中药的历史文化知识。如讲到三七的鉴定时,除了向学生介绍三七的名字由来之外,还向学生宣传三七的历史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1999年文山被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为中国三七之乡;2002年文山三七成为第一个获得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中药材品种;2015年文山三七成为中国第一个获得道地保真药材认证的中药材品种。向学生介绍三七的来源、产地、采收加工、鉴定方法、化学成分、功效及三七的质量等级,使学生在学习三七鉴定知识的同时,传承中药三七的文化知识。

1.3 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的观念,自觉践行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 学生在毕业以后大部分都会从事和药品有关的工作,在学生中宣扬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至关重要。要牢固树立“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利用自己的知识与技能尽心尽力尽职为公众提供药学服务和药品、平等对待患者、以质量为第一的思想,保证公众用药安全、有效、经济、适当。

让学生自己分析案例,总结药品从业人员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如观看同仁堂《安宫牛黄丸》视频,理解炮制虽繁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含义,体会同仁堂选料上乘的文化精髓,在以后的工作中养成尊重生命的观念,自觉践行药品从业人员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

1.4 学习法律法规,牢固树立法治观念 依据国家颁布的药品标准依法进行鉴定是中药鉴定技术的特点,药品标准是一种技术规定,药品的生产、流通、使用、检验和监督管理部门都需要共同共同遵循。国家颁布的药品质量标准具有法律的效力,生产、销售、使用不符合药品质量标准的药品是违法的行为。

在讲到药品标准时向学生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规,使学生树立牢固的法治观念,时刻注意要遵守法律法规。在鉴定时,除了要求操作规范以外,一定要依据现行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或其他药品标准出具药品检验报告,将国家法律法规时刻牢记在心,培养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1.5 引导学生了解世情国情,提升文化自信 让学生利用自身所学知识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和学生关注度高的主题进行自主探讨分析,教师进行总结,让学生了解世情国情。比如预防新冠疫情的“三药三方”(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血必净注射液和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可要求学生根据所学,讨论“三药三方”的鉴定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中药鉴定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社会责任感,以如盐化水、如春在花般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专业和思政教育。同时向学生宣传中药“三药三方”中的连花清瘟胶囊已在巴西、印尼、加拿大、新加坡、老挝等15个国家以“中成药”、“药品”、“食品补充剂”等身份注册获得上市许可,彰显中医药在抗疫中的突出作用,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2 修订课程标准,完善课程考核方式与内容

依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药鉴定技术》课程标准,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融入课程思政目标,完善课程考核方式与内容。建立“课程与思政”同行、“线上线下”并重、“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最终实现“知行合一,素能共育”的目的。过程性评价时要求学生观看视频或是分析案例,根据视频和案例撰写总结收获并按时上交。终结性评价时将课程思政内容融入到考核中,在考核时将“一企业由于仓库管理人员管理不善,导致有大黄、黄柏两种粉末状药材标签丢失,作为鉴定人员请思考利用哪种方法进行鉴定最合适?这种鉴定方法中大黄、黄柏有哪些特点?你从此事件中应有哪些启示?”等问题作为考试内容,既对学生的专业知识进行考察,又对学生的课程思政内容进行考察。

3 建立《中药鉴定技术》在线资源课,并设立课程思政资源库

梳理《中药鉴定技术》各章节知识点,深入发掘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建立在线资源课和课程思政内容资料库,课程思政内容资料库包括药品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宣传片、道地药材宣传片(如人参、三七、当归、天麻等)、各种中医药纪录片、中药人物传记、案例等视频及文件资源。

例如,学生观看《中国药典》(2020版)宣传片,感悟中药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最严,即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的总体要求,完善了药典,强化了药品质量全程管理的理念,提高了我国药品标准水平,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体现了中药人的责任和担当。

4 创新教学方法,引领学生自觉接受思政教育

在《中药鉴定技术》教学中,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教学方式,广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观看人物传记、《中华本草》、《本草中国》等纪录片感受中医药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课上让学生谈及自己观看视频的感受,引起学生们的共鸣,在知识传授中做到“如盐化水”般的将课程思政教育融入其中。如讲授青蒿时,介绍屠呦呦翻阅古籍发现青蒿治疗疟疾,经过多年的探索与研究从青蒿中提取到青蒿素,帮助世界人民抗击疟疾而获得诺贝尔奖的事迹,让学生们谈谈自己的看法或撰写心得体会,增加学生对中医药的文化自信。

利用好线下专业课程兴趣小组,既能提升学生技能为中药传统技能大赛选拔选手,又能延申课程思政教育,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鼓励学生深入药店、广场、社区等场所,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常见的中药材造假、掺伪、染色等违法行为,以及中医药法律知识及常用的中药鉴定方法。[7]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制作公众号,向大家宣传中医药、中医药法、药品管理法等小知识,将将课程思政教育内容不断延伸到课外,增强学生专业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

在实训室或走廊悬挂中医药古代名人的画像、相关专业的拓展知识,如中医药历史人物、中医药诗词对联谜语、中药十八反、十九畏等中医药历史文化知识,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不知不觉的继承中医药传统文化,增加学生的文化自信,潜移默化的进行思政教育。

5 总结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将课程思政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融入专业知识的传授中,实现“三全育人”(全员、全程、全课程),把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人格养成等思想政治教育导向与专业知识与技能有机融合,实现显隐结合,是每一个课程都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从挖掘《中药鉴定技术》课程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修订课程标准并完善课程考核方式与内容、建立《中药鉴定技术》在线资源课并设立课程思政资源库、创新教学方法,引领学生自觉接受思政教育等方面总结了《中药鉴定技术》课程思政建设的经验,为以后中药制药专业其他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帮助。

猜你喜欢

天麻中医药药品
是不是药品说明书里列举不良反应少的就是好药、列举不良反应多的就不是好药?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欢迎订阅《基层中医药》杂志
《家庭中医药》老读者请注意
《家庭中医药》老读者请注意
欢迎订阅《基层中医药》杂志
在药店购买药品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药品保存细解读
天麻无根无叶也能活
天麻蜂蜜膏,头痛失眠都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