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时代高校思政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2022-11-26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阿依古丽克尤木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17期
关键词:网络时代思政政治

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阿依古丽·克尤木

网络信息化遍布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教育领域,高校肩负着为社会输出人才的重任,必须结合时代的变迁调控教育方向,凸显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人才的培养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这就对教育的先进性与科学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网络时代高校教师应重新审视思想政治工作特点,力求教育的与时俱进性。为进一步分析在网络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接下来重点对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展开分析。

一、网络时代高校思政工作特点分析

(一)信息资源实现共享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网络时代信息传播途径更加广泛,相较于传统教育而言,互联网信息更具共享性特点,这就意味着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能在互联网查找相关信息,也可以输出相关信息,大量的信息可以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野,拓展教育空间。基于网络时代信息资源的共享性优势,高校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教育空间,将信息资源的教育价值在教学中充分凸显。具体来讲,现阶段高校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在网络平台挖掘大量的优质教育资源,更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实施教育。在网络平台中,教师可以实时了解学生的思想意识,结合学生的思想波动与情绪变化设计针对性教育方式,确保思想政治工作在信息资源共享中全面落实。与此同时,信息资源的共享性优势还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并有效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思想政治问题。

(二)思政工作更具针对性与实效性

网络时代能有效地帮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使其具有共享性及集成性特点,进而最大限度地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更加趋向于社会化。具体来说,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可以在网络平台与当地相关部门互通信息,取得教学方面的联系,如此一来,不仅可以促使社会各个群体参与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来,还能在不同群体的辅助下提升高校学生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度。网络时代关联教学成果是传统教学难以达到的,这或许是因为互联网本就是一种虚拟世界,教学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且互联网资源的广泛性远超于课堂教学。与此同时,高校学生也可以在互联网平台发表自己的观点言论,分享心情,而这些内容正是教师教学的关键,围绕学生的实时动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可以提升其教育针对性与实效性。

(三)促进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由于网络环境是虚拟的,这就意味着个体之间在网络环境中是平等的,很显然网络时代将教师与学生推向了平等的地位。这一教育环境的改变将会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师生关系更是会在网络平台的作用下逐步升温,教师给予学生的印象不再是传统的权威不可冒犯,而是平易近人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开展的先决条件,和谐的师生关系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兴趣,也会使这一教育更具意义与价值。

二、网络时代高校思政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网络信息化或干扰思政教学

互联网技术在我国发展已经趋近于成熟,但是网络管理依然处于起步阶段。大学生虽然知识储备丰富,但是缺乏足够的社会经验,信息辨别能力弱,加之互联网信息传播途径广泛,传播速度快,其中不乏不良信息对学生的思想造成影响。思想政治工作本就是润物细无声的,难以立竿见影,但是网络平台的负面资源对学生的影响是直观的,这就意味着在新时代网络文化思潮的冲击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较大的考验。单凭网络平台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这一特点就可以得出结论,教师的正面引导难以赶得上网络平台负面影响,这或导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难以有效发挥其育人作用。学生对海量的信息难以辨别真伪,甚至会在网络环境的影响下导致对思想政治工作产生怀疑,尤其是面对网络信息与课程教学内容出现分歧的情况下,学生或受到网络资源的影响,这对课程教学内容无疑是重重一击,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三观教育。

(二)网络虚拟化或干扰思政教学

结合现阶段高校学生的普遍现状分析,大部分学生缺乏足够的自控能力,尤其是在网络时代,互联网资源遍布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各个方面,学生对互联网的依赖性愈来愈强,部分学生沉溺于互联网虚拟世界无法自拔。从调研中了解到,学生在生活中多依附于网络环境,除了上课之外,学生的私下生活社交较少,多沉浸于网络中,部分学生刷剧、部分学生玩游戏、看抖音等,很少将课余时间用在学习中。网络时代的到来致使学生之间交流互动有所减少,极大地降低了学生课外活动与社交频率,这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与思想意识的发展是不利的。而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学生的主观意识,一旦脱离学生的认可度,思想政治工作就会流于表象。但是现阶段学生普遍依附于互联网环境,崇尚虚拟世界,格外关注外来文化,而这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践行与弘扬带来了沉重的打击。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我国的传统课程,同样受到了新时代文化思潮冲击,如何有效应对互联网这一虚拟环境夯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现阶段全体教师亟须研究的课题。

三、网络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对策研究

(一)辅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

在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先决条件是辅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充分发挥这一教育的育人作用。互联网在我国发展时间并不长,尤其是广泛应用于教育的时间更是短之又短。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而言,互联网更像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教学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但是,结合高校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互联网带来的负面影响处于可控制范围内,教师的主要工作职责就是合理把控网络环境,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辅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的传统学科,自始至终教育的核心内容就是培养学生的价值观,鼓励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笃行、知行合一。传统学科的教学重点是发挥其思想与精神层面的影响确保学生在时代的进步中不能忘本。换言之,就是在思想政治学习中坚定文化自信,树立远大理想,践行莲花的君子精神,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基于思想政治的育人作用,高校在实践教学中需要结合教育现状不断创新与完善教学模式,采用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学习需求的教学方式,只有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才能确保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获得学生的认可,在认可中实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辅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性内容,教师必须将其视为教育核心,确保学生的三观不受网络环境影响,只有坚定学生的学习立场,才能确保思想政治工作获得良性教育成果。

(二)改善网络思政教育空间

现阶段,高校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已经将教育目光投向了网络教学,也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网络思政教育既拓展了教育空间,也极大地开发了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现阶段全体教师亟须研究的教学空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依附于网络平台,是网络时代新兴起的一种教育方式,既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又能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提升教育实效性。结合当前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大部分高校一月一次,还有部分高校半年实施一次网络教育。这样的教学频率会导致部分网络教育问题在没有得到充分解决的同时会暂且搁置,这一搁置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关系着课程学习层面,更关系着学生的期末总复习。加之在问题的积累中学生的部分知识或难以及时内化,在长期得不到内化的情况下,搁置的知识点就成为学生的思想政治知识盲区。为改善网络教育部分缺陷,笔者认为高校在网络平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应开发网络软件实施教学,在相关软件中布置作业任务、登记学生考勤,将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相互结合,引导学生足够重视网络课程教育。高校思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自主开发教学软件,或者利用现有的教学软件,将考勤应用于线上教育,与学生的学分挂钩。与线下教学一样,学生在线上必须签到,出勤率必须在90%以上,这样会使网络教学更加系统。在网络时代背景下,要想避免互联网资源影响教育效果,教师必须科学利用互联网资源,充分发挥其教育优势,用互联网的积极影响覆盖其消极影响。

(三)优化网络思政教育团队

落实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难以脱离教师的科学引导,教师对学生的导向性作用远大于知识教学。故此,高校在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同时,必须将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学能力、教育理念等视为教学之首,只有优化师资队伍,才能确保思想政治工作有效落实。在网络时代,大部分高校走上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路径,而网络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更高,走好网络教育之路的前提是优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师资团队,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同时夯实教育基础。关于优化网络思政教育团队,高校可以实施线上培训,一方面邀请专业人员培训教师,并结合高校的教育实际情况从教学理念、教育内容、教学方式等角度培训,在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同时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另一方面高校可以倡导教师在网络平台自主采集有价值的教育资源,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补齐自身的教育短板,并将新教育资源尝试融入实践教学中,并在教学中反思改进,发挥其教育价值。无论从哪一方面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是现阶段高校亟须解决的内容。尤其是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与学生并不处于同一空间,要想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的教学方式格外重要,在传输理论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对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培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团队是当前高校应放在首位的任务,只有在实践中将教师的教学素质与专业能力持续提升,才能在加强教师思想政治素养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四)开展网络道德建设

道德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思想政治教育部分内容或来源于道德范畴,开展网络道德教育也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关键所在。加之道德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先决条件,它不像法律那样规定学生应该如何做,而是立足于学生的主观意识,尊重学生主体是否愿意做。基于道德与思想政治的内在关联,高校可以构建道德规划的方式对大学生上网浏览信息和网络平台的匿名发言等行为进行规范,以此为窗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在网络时代下,道德是学生抵抗不良信息的内在动力,也是实现“出淤泥而不染”的核心基础。道德产生了思想政治教育又来源于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工作开展与实施中不可忽视的内容。在具体教育实施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关注学生在网络平台的操作,并以道德为核心引导学生文明发言,明辨是非。首先尝试以道德约束学生的网络行为,其次尝试与相关监管部门合作,实施观察学生的网络动态,一经发现不良使用网络的学生,及时对其进行惩罚与引导,全方位管理确保学生走好网络使用道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侧重于学生的主观意识,道德教育同样不强求,故此高校教师在对学生制定相关惩戒措施时需要刚柔并济,恩威并施,避免过于严厉降低了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积极性。与此同时,笔者认为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还应建立预警管理体系,安排专业人员实时监督高校网络动态,关注学生的网络活动趋势,对有可能流入网络平台的负面信息资源及时切断,从源头避免负面信息对学生的影响。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网络时代背景下,不良信息对学生的影响极大地干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化解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落实思想政治教育是现阶段全体高校教师亟须研究的课题,也是高校应充分重视的内容。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宏观挑战可以划分为网络信息化与虚拟化两个层面,结合这两方面的挑战本文主要从辅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改善网络思政教育空间、优化网络思政教育团队、开展网络道德建设四方面展开了论述。

猜你喜欢

网络时代思政政治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保你平安]网络时代的真相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网络时代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