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贵港市稻虾综合种养现状与发展对策

2022-11-26黄广杰

科学养鱼 2022年8期
关键词:稻虾种养小龙虾

黄广杰

(贵港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广西 贵港 537100)

贵港市位于广西的东南部、广西最大的冲积平原-浔郁平原,土地平坦、水源丰富,浔江、黔江、郁江三江交汇,水系发达。辖区内河道纵横,大小河流106条,自然水利资源十分丰富,是难得的小龙虾养殖发展优势产区。

2021年贵港把稻虾综合种养产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抓手,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全力打造“中国富硒小龙虾之乡”,实现全市50万亩稻虾综合种养产业发展目标。经过近一年,全市稻虾综合产业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进一步探索适合全市的产业发展模式,促进稻虾产业持续、稳定、健康、高质量发展,笔者就产业发展现状报告如下。

一、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截至2021年底,全市共流转土地12万亩,招商引资已签约种养面积10.5万亩,建设完成稻虾面积5万亩,投放种虾数量55.5万千克。全市共有大小32家稻虾综合种养企业建成投产,预计2022年全市鲜虾产量可达到5000吨,产值3.5亿元。全市水产品产量累计约20.94万吨,同比增长3.97%。具体有以下特点。

1.反季节上市 全国小龙虾产地主要分布在江苏、安徽、湖北、湖南等地,这些地方小龙虾大量上市时间大多在5月左右。贵港市的小龙虾恰好在4月底前上市销售完毕,与小龙虾主产地错开上市,具有一定价格优势,同时填补了小龙虾12月至翌年4月的市场空档期,具有较好的市场竞争力和养殖经济效益。

2.养殖模式 2018年以来,贵港市稻虾综合种养产业开始逐步发展起来,至2021年稻虾综合种养产业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大部分企业都是以沟坑模式为主,即繁养一体模式。稻虾田建设是在养殖区域内侧开挖3~4米宽、1.5米深的养殖环沟,加高加固外田埂,在养殖外围还要加装防逃、防盗网,稻田改造成本较高。一般在8-9月投放种虾,视水源情况每亩投放30~50千克,10-12月交配产卵孵化出虾苗,来年2-4月陆续捕捞种虾、成虾上市销售。该模式能够有效解决养殖小龙虾苗种来源问题,同时还可以销售多出的一部分虾苗。小龙虾产量较高的基地亩产可达150千克以上,产值过万元,经济效益非常可观。沟坑模式对从事养殖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并且养殖时间和第一季水稻种植时间冲突,实现两季水稻种植任务有一定难度。

平养模式(也称冬闲田模式)是在沟坑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充分利用当年11月至翌年的4月中旬,即水稻收割至水稻种植前的空档期进行小龙虾养殖。养殖规模可大可小,投资成本相对沟坑模式较低,只需在原有的外田埂上加高至田面30厘米以上,即可以满足稻虾养殖蓄水要求。一般在2-3月投放虾苗,4月底前捕捞上市销售完毕,亩产50~75千克。该模式养殖周期短、见效快,不影响两季水稻种植、不破坏原有耕地的地形地貌,经济效益比较可观,群众比较容易接受和复制,是示范带动产业发展的新模式。

二、存在的问题

1.产业发展规划布局不合理 在开展土地流转工作时,没有充分考虑地块是否有充足水源、是否适合发展稻虾产业、发展规模多大、路沟渠水电用房如何布局、是否符合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等问题,只关注年度产业发展目标任务能否如期完成。导致部分已选址基地水源不足,产业布局不合理,已流转的土地土质、位置等不适宜稻虾养殖发展,已经开挖好的稻虾田因没有水源无法进行投苗养殖。

2.稻虾养殖田埂开挖不规范 目前大部分企业来自湖南、湖北等地,项目推进前期,企业按照自己原有经验施工,出现了沟坑超宽、田埂超宽、施工不规范等问题,甚至沟坑占比超10%。

3.部门缺少联动、监督指导不足 产业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之间协调配合不够,单靠农业农村部门牵头开展工作,对推动全市稻虾产业工作不利。水利设施建设同稻虾产业发展不匹配,如水渠渗漏、淤堵、泵站维护不到位等造成养殖用水困难,稻虾基地生产、看护用房、分拣场地等设施农业用地使用问题及招商政策、人才引进等方面工作协同不到位。

4.水源保障不到位制约稻虾产业发展 有关部门为加快推进稻虾产业快速发展,通过对现有的农业灌溉设施进行修补完缮,新建电灌站、修建加固水利和水渠等措施以保障生产用水。但由于资金落实不到位、泵站选址等问题,工作推进不够顺利畅通,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稻虾产业生产用水需求。

5.本地苗种供应不足、繁育技术落后 全市稻虾企业大部分是2020年建成投产,种虾投入主要靠湖南、湖北等从外地引进,运输时间超10小时以上,导致成活率低、运输成本高。2021年全市投放种虾的企业面积有限,没有种苗繁育基地。另外受气候条件、技术水平等影响,繁育虾苗数量有限,出苗时间受气候影响很大,种苗规格、质量参差不齐。为提早出苗、出好苗、批量出规格苗,工厂化育苗是发展趋势,目前还没有相关企业掌握工厂化育苗技术。

三、发展建议和对策

1.培育一批虾苗繁育基地,解决虾苗紧缺问题 通过与广西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广西水产技术推广站等单位开展产业项目合作,共同研究解决小龙虾种质资源质量优化、长途运输、种苗繁殖、工厂化育苗等方面的技术难题。各县市区要积极培育一批种苗繁育种子基地,统筹政策、土地、资金、项目等各方力量投入基地建设,确保区域内小龙虾苗种供应充足,满足产业发展对苗种的需求,尽快破解苗种供应不足的产业发展瓶颈。筹备小龙虾工厂化育苗车间,解决虾苗生产环境因素影响,做到上市早、规格整齐、质量好,突出全市小龙虾反季养殖产业发展优势。

2.打造产业示范区,推广一批成熟养殖模式在大力推进稻虾综合种养产业发展同时,积极打造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创建工作,以示范区创建为发展目标,在稻虾基地建设初期提前做好谋划和准备,以核心示范区打造促进稻虾产业提档升级发展。各县市区农业农村部门要总结本地区成熟的稻虾产业养殖模式、经营模式等在本地区推广示范,通过企业示范带动家庭农场、农户参与稻虾养殖经营发展,把稻虾产业培育发展壮大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产业来抓,发挥稻虾产业的发展优势。

3.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依托现有资源,加大稻虾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积极引进和培育稻虾综合种养新型经营主体,扩大稻虾产业发展规模,提高小龙虾品质,拓宽产销对接渠道,构建产销对接利益联合体,使稻虾养殖产业链有序、高效发展。进一步推动稻虾综合种养产业发展与美食餐饮、特色民宿、休闲垂钓、科普教育和节庆文化等旅游业态充分融合,着力打造小龙虾养殖—加工—电商—出口—餐饮全产业链,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

4.扶持打造一批本地企业品牌 加强贵港市稻虾品牌建设,大力推进“贵港富硒小龙虾”公共品牌建设,提升“贵港富硒小龙虾”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知名度和认可度。成立贵港市富硒小龙虾协会,鼓励支持稻虾企业开展无公害小龙虾、富硒小龙虾认证和小龙虾“稻虾米”品牌创建,生产建设一批具有贵港地方特色、优质安全、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知名稻虾产品。鼓励企业加强品牌宣传推介,积极参加各类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和产品质量评比活动,不断提高产品市场认知度和美誉度,让“贵港富硒小龙虾”誉满全区,唱响全国。

5.以科学创新引领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园、产学研基地 稻虾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建议在全市范围建立多个产学研示范基地和博士、院士工作站,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引进最新的科研技术成果应用到生产实践当中,提高产业化发展水平,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建议各县市区政府规划产业发展园区,将冷链、加工、销售交易中心、饲料、物流等纳入产业发展规划,通过招商引资、政策扶持等引进企业来贵港投资发展,为产业发展注入更多新的发展动力。

6.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建议政府将土地治理、高标农田建设、水利设施建设等项目,统筹资金支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稻田改造建设、苗种繁育、品牌宣传培育等方面。各职能部门要加强沟通合作,明确分工,细化任务和措施,协调有关土地政策、水利建设、信贷服务机制,优化产业政策环境,引进社会资金投入稻虾产业发展,共同推进稻虾综合种养产业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稻虾种养小龙虾
大通湖流域稻虾种养尾水分析与治理对策
稻-鳖-鱼生态种养技术要点总结
魏巍
小龙虾
江西省国营恒湖综合垦殖场稻虾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四川省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多点开花
山区稻虾综合种养技术要点
小龙虾
袁善楚
小龙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