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掘传统文化资源 充实价值认知

2022-11-26

理论学习与探索 2022年2期
关键词:人心孔子价值观

王 蒙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北京 100020)

我们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力不断发展,生活方式不断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可以说中国正在日新月异地发展。但是在这种面貌一新、前景看好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纠结和新的问题,一些令人感到忧心忡忡的事情。譬如干部作风问题尤其是贪污腐败,社会上一些冲击道德底线的事件,也包括一些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道德问题,以至于我们的传媒需要不断讨论:如果碰到一个老人摔倒在地上,应该不应该把他扶起来?似乎现在这已经成为一个大的问题。

这未免让人感到忧心,使我想起了孔子的一句名言,他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意思是:“不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不讲究学习,听到正义之事不去实践,知道不对的地方但是不去改,这是我所担忧的。”

这是一种什么忧虑呢?用一个传统的词讲,这是一种对世道人心的忧虑。生活中我们有很多忧虑,比如说蜗居带来忧虑,婚姻引起忧虑,环境污染也引起忧虑。但是除了这些忧虑以外,孔子认为人最应该忧虑的是什么呢?是世道人心!我们想不到,孔夫子在2500年前说出来的这些话,也仍然适合于现在,我们今天仍然有这个问题。即使我们的生活水平在提高,生产在发展,改革开放也在往前推进,但是世道人心如果老是出现问题的话,我们不可能不忧心忡忡。

在这种情况之下,党中央高度重视当今的世道人心问题,高度重视我们的精神生活,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讨、宣扬与教育,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一方面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另一方面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能不能使我们对价值的认知更丰富、更充实、更深刻、更心贴心,这是目前值得我们大家讨论的问题。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它的依据是什么呢?这个价值观不是想提就能提的,好话还有很多,比如谦虚、谨慎、廉洁、孝顺等。但是,核心价值观的这些提法,并不是单纯地从理论上,或者是从书本典籍里,或者是从国外的说法上得来的,它的根据是历史、文化、生活,是人民,尤其是人心。人心里面本来就有一种价值观念,有对于好坏、善恶、美丑、真伪评判的一杆秤。核心价值是从人心当中提炼、挖掘、概括出来的,然后又经过社会精英,经过中央,经过许多有志于培育世道人心的人士的研究,使我们核心价值观能够概括得比较准确,比较合乎实际,能够成为社会的凝聚力,成为我们民族的一个凝聚点,成为我们的社会共识,成为我们社会认知的一个最大公约数,成为我们的生命线,就是我们能够分清好坏、善恶、美丑、真伪。

所以我们要想把核心价值倡导好、讲述好、讨论好、学习好、践行好,就得想办法去探索人心,发掘人心,优化人心。价值认知要到我们心里面去找,而不是从文件上找,不是从书本上找,更不是从海外的说法里去找,要从我们自己的灵魂里面去找!我们人心里面价值的积淀、价值的基因,已经成为我们价值选择的根基,甚至变成了我们中国人的一个本能。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了我们一代又一代,对人心的影响,潜移默化、陶冶熏染教育,可以说是无法估量的。所以我提出一个口号,叫做“人心可用”。

我们要看到人心当中积极的东西,看到人心当中善良的一面,与现在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接起来,就可以大有希望。这些东西离不开我们传统文化的影响和熏陶,不管我们对传统文化做过多少批评,做过多少反省,但是实际上在人心当中传统的影响仍然还明晰地存在着。人心中的积极因素是我们倡导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人心中的积极因素来源于中华传统文化,来源于五四时期开始的新文化,还有以井冈山、延安为代表的革命文化。今天我们应该阐述这样一种观点,就是要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五四以来以民主、科学、爱国为代表的新文化,和以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为符号的革命文化,整合起来,而不是对立起来。

一、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深入人心

近现代以来,由于我们国家碰到了前所未有的情况和挑战,传统文化也遭受了巨大的挑战和考验。有识之士对于我们传统文化中的某些停滞和封闭,以及带来的严重问题,做出了严肃、沉痛的反省和批判。国人在吸收世界现代文明的基础上,尤其是在吸收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的基础上,正在完成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我们吸收马克思主义反省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这是事物的一个方面;将吸收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对接起来,这是事物的另一方面。所以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大家都已经看到了,这已经是我们的共识。而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全球化,还有迅速发展着的文化的地域化、民族化、本土化也正在结合起来。一方面,我们要吸收全世界各种好的东西,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路上不管碰到多少问题,都不能停止。另一方面,我们在坚持革命的文化、批判的文化、雄辩的文化的同时,还要向复兴与创新的文化、渐进与包容的文化、正能量的文化发展。我们现在更提倡的是建设,更提倡的是正能量。过去在我们很多政治运动里面都强调“破”字当头,但是今天,包括核心价值观的讨论,我们是“立”字当头,目的不是简单地为了推翻某些东西,而是要在推翻、否定某些东西的同时,来寻找最值得珍贵的东西是什么,值得大讲特讲的东西是什么,我们人心当中最美好、最积极的东西是什么。

也有人提出来,说是从鸦片战争以来,传统文化就屡遭挫折,屡遭批判,屡遭嘲笑,因此我们的传统文化很悲惨,甚至中国人已经忘掉了自己的传统文化。其实情况并非如此。在班固的《汉书·艺文志》里面就引用了孔子的话,他说“礼失而求诸野”。孔子说,表面上看周礼已经不存在了,已经失落很多了,但是在野的老百姓当中并没有流失。也就是在广大的老百姓当中,仍然还保留着古道热肠等古老而美好的人际关系的文明。其实中国就是这样的,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不是说批判一下、骂一下、叹息一下就没了,它不会的。

我们可以随便举一个例子。以地方戏为例,忠孝节义的思想经常有之,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深入人心。戏里面忠奸是分明的;有节操的人和投机分子是非常分明的;讲正义、讲道德、讲义气和卖友求荣、卖主求荣的卑劣小人、奸臣还是分明的。老百姓很讲究这个。我们现在讲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这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人认为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每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是权力合法性的来源,“为政以德”这是孔子所倡导的。我们现在讲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这样的干部路线仍然为人民所认同;艰苦奋斗、勤俭持家仍然被人民所肯定;清正廉明、刚正不阿、劝善诫恶仍然被人民所拥戴,感恩图报也是中国的传统;“涓滴之恩,当涌泉相报”,每次看到这个话,我都几乎落泪。清廉的故事就更多了,还有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些观念都是中国人喜欢的,流芳百世。

中华文化仍然是一个富矿,从中能够开垦出更多资源,能够丰富我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体悟。我们可以从儒家的仁政、王道,即政治文明中加深对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理解;从恕道、礼制、老庄的学说中加深对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理解;从仁的教育、美德的重视中加深对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理解。

二、传统文化是有待于进一步开发的重要精神资源

社会发展这么快,变化这么快,但我们精神上的资源并没有很好地开发,所以出现了世道人心的问题。发展以后,人们到底是更可爱了还是不可爱了,我们无法不面对这样的诘问。这方面我们可以从传统文化中挖掘出很多精神资源。

第一,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中华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理念,古代的中国梦就是大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是《礼记·礼运》篇里讲的“大同”,是2500年前非常高级的中国梦。这个中国梦是什么梦,是直接通向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梦。不仅孔子儒家学说这样讲,道家学说同样也有类似的讲法。“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认为,有余的应该稍微往下压一压,要帮助那些弱势的人和群体,这个也是通向社会主义的思想。老子此话客观上带有为被压迫被剥削阶级说话的性质。天下大同的观念,落实为我们的价值认证的共同性,甚至于它是整个中华民族团结起来的一个重要的理念。孙中山先生当年的理想,也提出来“以建民国,以进大同”,他也把“大同”当做最高的理想。

第二,价值在哪里?传统在哪里?我们讲道德、讲仁义,它是一种心性之学。首先学什么呢?首先要学着把我们的心治好,把我们的心培养好,把我们的心陶冶好,把我们的心塑造好。价值成为心性,心性充满价值认定,达到高度的自觉和自律,达到慎独的状态。即便是一个人独处,也要用自己所信奉所接受的价值观来行事来选择。如果建立了以仁义为特色的心性,它就从根源上消除了荒谬,消除了反人类反社会的种种可能,消除了黑暗和愚昧。

从小到大,由内及外,从家庭、从孝悌开始,做到忠恕、恭谨、诚信,以仁统领精神走向,用孔子的话就是“吾道一以贯之”。用马克思的话,就是目标始终如一。一个是从结构上看,仁义道德是核心;一个是从发展上看,对于仁义道德的坚持恒久如此,这都叫做一以贯之。以一个核心的观念把价值选择、价值坚守贯穿起来。

我们当今的价值倡导与核心价值观的研讨和发扬,成败的关键在于能不能把我们所提倡的观念与人民心中的好恶臧否、真情实感结合起来。价值观不能仅仅是一个讨论的话题,更不能仅仅是一个举手表态的话题,而是一个心性的话题。难道你不追求和谐而是追求恶斗?难道你不坚守仁义而是要纵容狠毒?难道你不捍卫自由而是乐于压迫或被压迫?难道你不希望爱国而是诅咒自己的家国家园?所以价值观的关键在于,把宣扬的观念与人民心中好恶臧否的真情实感相结合。

而为了和人心相结合,就要从传统文化中开掘资源,而同时又能够做到像小平同志所说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们所寻求的价值,不是自己封闭起来的价值,不是一个浅显的价值,而是带着这些价值,带着我们这种美好的心性向全面小康发展,向改革开放发展,向现代化发展,不是停滞,不是复古,而是开拓与创新。

第三,仁、德、礼、义、廉、耻的治国思想。“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仁政与礼治的提倡,王道与霸道的区别,这对我们今天仍然有很大的意义,这正是我们所讲的政治文明。中国过去说,“身正则天下正”。我们国家历史上虽然在权力的制衡方面没有一套监督的成功经验,我们一直都在讨论怎样能够实行有效的监督,对权力的监督。但是看中国的历史,中国的道德监督、文化监督仍然是存在的。不要以为皇帝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是这样的。如果看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你们会大为惊奇,皇帝其实很难办,他有时候想解决一件事儿,底下老臣跪一片,全反对。所以这种文化监督、道德监督是中国政治的一个特色。当然,不能满足于此,我们还必须有法制的监督、权力的监督。仅仅是对于道德的强调,不足以解决我们面对的许多问题,但是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古代说“身正则左右正,左右正则朝廷正,朝廷正则天下正”,就说明我们一直要求执政者能够起道德的示范作用,我们认为执政者首先有教化的义务,这是中华政治文明的核心主题,就是执政要教化、要示范。今天来说,越是干部越要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老子也讲“行不言之教”,也就是今天人们所说的身教胜于言教。权力要关在法律与制度的笼子里,也要关在道德与文化的笼子里。传统文化中在这方面的一些美好的词句、说法和思想太多了。比如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还认为能做到“博施于民而能济众”,那就是圣人。老子也是最反对贪腐、纵欲,他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老子还说“我恒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日慈,二日俭,三日不敢为天下先”。慈就是爱民,俭就是节约。“不敢为天下先”,老子说的是权力系统,就是在老百姓还没有认识和尝试,没有足够的经验的时候,上边不要出什么么蛾子。仁政王道,虽然不能完全符合现代化社会的需要,但也不能用虚无主义对待,而是要从中挖掘好的东西。

第四,中庸之道。中庸之道就是事事恰到好处,准确正常,过犹不及,用现在的语言来说,就是反对极端主义,反对恐怖主义。

第五,“反求诸己”,从我做起。看到有些人,对公共交通、食品安全、医患关系等大骂一通,但是自己做得怎样呢?从来没有反思过。孟子说“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孔子说要“见其过而内自讼”。意思是如果看到什么事做得不好,先自己内心进行思想斗争,自己来告诉自己应该怎么做,不要碰到点不好的事就先骂别人。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做到做不到是由自己决定的,不是由别人决定的。这个让我联想到法国哲学家萨特,他说,每个人都有自由选择的可能,你选择、你存在、你负责。

《诗经》中有“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有人以为这是爱情诗,孔子把这个诗解释成个人修养的诗。孔子说,“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他用这个唐棣之华,也就是一种美丽的花来比喻美德,他认为,你自己还没想还没追求就说那个花远得不得了,其实你要是向往,这个花就在你心中开放了,你就离美德不远了。

冉求对孔子说,我不是不喜欢你说的那些道理,我力气不够,实现不了。孔子回答得很好:“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意思是,如果力道不足,只实行了一部分,是可以的。可是你压根儿就没做,我的要求你并没有开始做起来,怎么能说力量不够呢?孔子的这些说法,特别可贵。我们古代先贤在这些方面的说法还有很多,这些对我们的启发都非常大。

三、把弘扬传统文化与改革开放创新结合起来

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中深入人心、深得人心的价值认知,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中爱人、济众、亲民、义理、仁政、温良恭俭让的内容,它们有助于我们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中国人理想的政治文明。天下为公、恭谨、礼制、信义、忠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内容,有助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实现。

但是我们不是复古,不是照搬传统,不是向后看,不是否定五四新文化运动,更不是否定革命文化,也不能把弘扬传统与面向现代化对立起来,我们是以发掘传统文化资源的路径充实与丰富我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知。这本身既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的丰富,也是对传统文化创造性的发展与转化,它使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进入一个新高度。

总体来说,以上所讲可以归结为四句:“人心可用、世道可兴、传统可取、开拓可新”。首先我们要相信我们的人心,相信我们的人民,相信我们的民族,我们人心当中能挖掘出最美好的东西,能和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对接与吻合,这样我们的世道,我们的社会主义,就会更加兴旺与发达。我们的传统是可取的,其中有许许多多能够感动、教育、说服我们的美好东西。我们的目的不仅仅是重复老话,背三字经,或者是穿汉服,我们并不是向后看,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对传统文化的精华,包括传统文化的缺陷不足,都要有一个符合我们现代标准的认知。我们的目的还是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为了我们伟大的民族复兴的成功。所以我们的目的仍然在前面,应该向前看。

猜你喜欢

人心孔子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自由
自由
最冷不过人心,最暖也不过人心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价值观(二)
软糯甜美 俘获人心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