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手联弹《萨丽哈》的创作特征及音乐分析

2022-11-25谢丁

南北桥 2022年15期
关键词:触键维吾尔族和弦

[ 作者简介 ]

谢丁,女,湖北武汉人,武汉传媒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钢琴演奏与教学研究。

[ 摘要 ]

随着钢琴二重奏在钢琴教学中逐步受到重視,其学术价值、研究价值也在不断提升。而具有中国民族风味的四手联弹钢琴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独特的审美意蕴,这在钢琴二重奏教学中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学习内容。本文通过对中国风格四手联弹作品《萨丽哈》的创作背景、创作特征及音乐分析进行归纳总结,以期加深其他学习者对该作品的理解,为钢琴演奏者在实践中提供理论依据。

[ 关键词 ]

民族风格;四手联弹;音乐分析

中图分类号:J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2.15.053

随着钢琴音乐民族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民族风格二重奏作品的创作也呈现出初步的繁荣,产生了诸多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四手联弹钢琴作品。而新疆独具文化特色、地域特征的民间艺术,也吸引了众多作曲家创作出别具特色的钢琴作品。这些作品通过民族语汇和丰富的音乐内容,塑造出生动、贴切的音乐形象。例如由祝恒谦作曲、罗小平改编的钢琴四手联弹作品《萨丽哈》,结合了浓郁的地域特色、时代特色,将新疆维吾尔族独特的音乐魅力与艺术风情展露无遗。

该曲是根据维吾尔族音乐改编创作的中国钢琴四手联弹作品,是中国钢琴音乐的珍贵宝藏,也是中国钢琴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曲家在作品中充分发挥了新疆维吾尔族音乐的特点和风格,体现了我国钢琴音乐在多元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方面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同时也让更多的钢琴演奏者了解这部作品,让他们进一步直观地了解新疆维吾尔族的民族特色与音乐文化,加深了他们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解,促进民族融合与民族团结。

1 四手联弹《萨丽哈》的创作背景

《萨丽哈》最早取材于歌曲《萨丽哈最听毛主席的话》,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被改编为弦乐四重奏。罗小平将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改编成钢琴四手联弹,本曲具有浓郁的时代色彩而又不乏民族特色,其热烈奔放的主题、丰富的音响层次和多变的音乐形象使得乐曲真挚而感人。该曲选自《中国风格钢琴重奏作品精选》曲集,在音乐改编上,织体层次丰富多彩,旋律编配得优美动听,音乐形象也刻画得生动得体,多声部合奏出的音响效果也显得饱满、立体。在乐曲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四手联弹增加了钢琴声部,再现了优美的新疆民歌旋律,并结合了钢琴的音色及音响特征将民歌中的滑音用钢琴的装饰音来表达,用连续变换的节拍、快速的音程体现管弦打击乐的效果。钢琴四手联弹以一架钢琴的多声性能展示了更多的趣味性、技术性,加强了民族色彩,使原本热烈奔放的音乐更具感染力。

2 四手联弹《萨丽哈》的创作特征

2.1 灵活鲜明的节奏特征

很多民族音乐作品的节奏取材于本土民间歌舞的节奏。在该首四手联弹中,作曲家将独具特色的新疆维吾尔族民间舞蹈节奏灵活、巧妙地移植、改编到钢琴音乐中,通过变化发展使之更具民族风味。该曲的音乐主题具有鲜明的表现力,作曲家利用新疆维吾尔族节奏特征进行创作,使乐曲富有动感,把音乐中的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维吾尔族的舞蹈是新疆民族舞蹈风格中的典型代表,生动反映出新疆人民积极向上、乐观生活的真实写照。作曲家在这首独具风情的二重奏改编曲中,描绘出了新疆维吾尔族人民热闹、欢乐的舞蹈场面。所以在创作的过程中,作品运用了大量富有活力、弹性的舞曲节奏来刻画生动的人物形象并体现个性特征,例如乐曲中穿插各种切分音、附点节奏的运用,这些大多在描绘维吾尔族人民载歌载舞中舞蹈步伐的节奏。除此之外,采用的休止符,是对舞蹈中突然停顿的造型与动作的描绘;三连音和均匀快速的十六分音符的运用,则是体现了舞者的小碎步动作等等。

作品在节奏上,巧妙地运用塔吉克族、维吾尔族舞曲的节奏型,例如将诸多切分、附点与前八后十六的节奏型进行巧妙的组合。作曲家将维吾尔音乐中的“麦西来甫”节奏贯穿到四手联弹的创作里,通过极具动感且富于律动的节奏型,描绘出维吾尔族舞蹈热情、奔放的特点,使得该首作品在音乐表现上,富有强烈的节奏律动感。

2.2 丰富多彩的民歌旋律

作为音乐风格表现的最基本要素,旋律的取材是极为重要的。中国传统音乐中线条美是十分显著的特征,中国传统音乐早在民间音乐发展时就以单声部旋律为主,主要强调音乐的横向流动及变化,旋律表现时追求线条的流畅以及传统音乐的声韵、特色。而这首四手联弹改编曲中,旋律主题大部分来源于民歌以及器乐曲的改编,而这些民间音乐旋律优美,特点鲜明,这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中国钢琴曲主题旋律的发展。作曲家在创作这首四手联弹作品时直接采用较为完整的民歌旋律作为作品主题并加以发展。《萨丽哈》的主题旋律取材于古老的塔吉克族民歌,作曲家将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歌,创造性地运用、移植到四手联弹创作中。例如作品呈示部的主题取材于民歌的旋律,作曲家采用16分音符以此来模拟歌者流畅的声线,从而表达、宣泄内心深处的独特情感。另外展开段主题,由高声部热情、活力的旋律和低声部典型的维吾尔族舞蹈伴奏音型构成,富于动感的律动节奏与如歌流畅的旋律相互交映,生动展现出维吾尔族人民热闹欢腾、载歌载舞的生活场景。

2.3 独特巧妙的和声运用

该曲在创作上不仅继承、发展了传统的和声功能,并与本民族调式音阶相结合,创造性地谱写出一系列独具表现力的和声。中国二重奏作品在钢琴上创作,就需要考虑到钢琴的多声性这一特点。钢琴本就是西方乐器,其最能体现和声的特点,在创作中就需要考虑中国传统音乐的线性特征如何在钢琴创作上得以发展,并且中国传统的民族调式体系有别于西方大小调体系,要将中国独具特色的和声音调与钢琴音色完美融合。选择和创作出与原始旋律兼容的民族和声,并进一步将和声民族化、本土化,具有独具特色的中国风味,是该作品的一大特色。所以中国钢琴作品在和声的运用上不断推陈出新,不再局限于一些传统的原位三、七和弦。例如该四手联弹作品中使用了诸多半音变化与增二度音程,这种色彩性和声生动地刻画和模仿出民族打击乐器不协和的音响效果,从而深化和凸显出乐曲所表现的民族风格。另外,在乐曲展开段,通过一系列离调、副属和弦进行连接,使得音乐层次生动且和声色彩有多样化的变现。

3 钢琴四手联弹《萨丽哈》的音乐分析及演奏提示

引子:1~9小节为该曲引子部分,如歌的旋律拉开乐曲的序奏。前两小节的序奏柔美而流畅,高声部齐奏的旋律在mp的力度中开始,触键要注意突出E这个延长音,手指下键速度不宜过快,以贴键的方式将每个音弹深,通过重量在指尖的转移,将每个音符连贯弹奏。

A段:第4小节通过快速三十二分音符级进下行,音乐进入欢快,明朗的主题。在弹奏高声部这种热情、奔放的旋律时可采用颗粒性的触键方式,将手臂、手腕的力量贯穿于手指第一关节,手腕保持平稳,同时在快下键时把指尖力量集中,通过指尖的灵巧、迅捷触键产生瞬间的爆发力。利用指尖反弹的力量可使声音表现出良好的颗粒性及流畅感。第10小节处,音乐进入第一主题。此段主题热情欢快,具有强烈的舞蹈节奏感。乐曲低声部的低音伴奏部分以柱式和弦织体为主,轻快活泼,刻画出精神抖擞、欢腾跳跃的舞蹈形象。弹奏这一组连续断奏和弦时要灵活运用腕部力量,指尖的下键、离键速度要快,在低音声部始终要保持轻盈,灵动的伴奏形象。29小节处出现了重复的二句式,第一句在中音区以三十二分音符快速跑动,第二句在高八度上进行旋律的模进。69小节高声部旋律和73小节低声部旋律呈现倒影关系,高低声部中的交相辉映使得音乐更加流畅而富于动感。此处的音乐形象是轻盈而灵动的,演奏中手指触键动作不可过大,在反复音型的弹奏中,演奏者也要兼顾指间肌肉的放松,关节处尽量避免生硬,手指的第一关节也要保持灵敏的触感。左手的伴奏声部音与音之间有较大的跨度,演奏此处需注意每个音都要下键清晰。演奏者不仅需要良好了触键技能,还需兼顾声部之间的对比,要清晰表现出跳音的活泼灵巧。演奏这部分的连音时,节奏一定要弹奏得均匀,音符要是自然而清晰地流动出来的,手腕要随着线条的流动性而控制自如,将作曲家想表达的维吾尔族特点鲜明的舞蹈节奏和自然柔美的舞姿表现在作品中。

B段:乐曲从85小节处进入展开部,调性从a小调转到B大调,音乐情绪由热烈奔放的第一主题转为歌唱、抒情的第二主题,从而形成鲜明的形象对比。主题由高声部动人的旋律和低音声部流畅的十六分音符分解和弦、琶音织体构成,曲调悠扬而抒情,柔美而富有流动感。此段的和弦织体弹奏要求声音如流水般延绵不断,通过手腕的横向转移做画圆的动作,用以维持声音和力量的黏度。同时左手的和弦保持连奏,手掌需要保持支撑的状态,切勿塌陷。在合作双方演奏连奏和弦时,弹奏者要用心去体会声部的层次区别、每个声音之间、声部之间努力做到“血脉相连”“交相辉映”。这部分歌唱性触键是乐曲演奏重点,高声部的和声变化多样、旋律起伏不定,作为半音化平稳进行的高声部旋律线条,演奏者在表达如此真挚感人的旋律时要具备良好内心的歌唱感。其高声部抒情性乐句用“歌唱性”触键方式弹奏,通过臂力用指肚将声音推至键底,触键要深,音色要求圆润、柔和;下键速度不宜过快,通过深厚、延绵的连奏将齐奏的旋律流畅奏出。作曲家在该段通过独特的琵琶音音型表现出了强烈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征,体现了作曲家对音乐独特的审美要求。其中,低声部伴奏音型在演奏时,要注意手指的张力并快速触键,力量均匀且富有弹性,分解和弦的跳音匀称地铺垫在旋律下方,最终通过指尖轻快地触键和手腕轻盈的推动下,更刻画出悠然自得的主题意境。

低音声部中,通过延绵、流动的分解和弦织体与高声部交相呼应。这部分的演奏需控制好主旋律与内声部之间的声音层次。左手弹奏二分音符的主旋律音色要集中而饱满,右手伴奏部分由始至终贯穿着密集的三十二分音符琶音及分解和弦音型,弹奏时要流畅自如,把握好每个分句的呼吸。指腹以轻柔的贴键触键方式弹奏,通过大臂横向带动手腕来连接音符,音色要柔美舒畅。分别演奏高低声部的演奏者,在弹奏这段旋律时需要掌握好旋律和伴奏的平衡感,主要将高声部歌唱性旋律与低声部动力性节奏型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再现段为107小节至结束,音乐材料源于A段,调性由A大调转为a小调,通过12小节的连接,进入主题再现。随着音型织体的加厚、声部的增多、音乐力度的加强,音乐情绪也逐渐高涨。147小节处,织体以饱满的八度柱式和弦构成,随着气宇轩昂的节奏在强有力的音响上将乐曲推至高潮。这段旋律在演奏上有较高的难度,演奏者可将身体与大臂的力量通过手指的支撑将琴键推到底,声音要饱满而深沉。切分音节奏要准确,右手要跟着旋律的起伏来做出和弦力度上的变化,注意右手不停地有落提和跳音持续进行着,在弱拍上的和弦要弹得轻快一些,体现出力度的对比。整体上要表现出热烈、激昂的气氛,左手的落提与断奏要非常富有律动感,同时也要注意力度的控制,不可演奏得笨重。148小节至结束的三十二分音符快速音群,使音乐在华丽、震撼的音响效果中结束。

在双方合奏处理音乐细节中,该曲除驾驭各种丰富的演奏技巧之外,还需注意对中国民族作品中气韵的把握。作为每一首音乐作品的灵魂体现,“气”指一种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韵”表现的是某种事物的内涵,两者之间贯穿结合,却又存在区别,缺一不可。而《萨丽哈》作为一首充满民族文化特点的四手联弹作品,要求演奏者在演奏音乐时,把握音乐节奏,与自身气息保持一致,要融入自身情感,表达出音乐内在的气韵,这种体现出来情景,无法用感官感知。而且演奏音乐不能只注重技巧,使音乐演奏成为一个不带感情色彩的、冰冷的演奏过程,无法引起倾听者共鸣,达不到令人满意的演奏效果。此外,演奏者要充分理解音乐作品,注重乐曲的整体演奏效果。

4 结语

对中国风格四手联弹作品的研究是我国钢琴重奏艺术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钢琴二重奏的合作不仅要求演奏者具备优秀、精湛的弹奏技术,更需要有与他人良好合作、协调沟通的素质。在中国钢琴教育体系中,钢琴二重奏音乐是一个分支内容,这种独特的合作性演奏形式在塑造综合音乐素质、表现特色技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这个追求和谐的过程中,高校钢琴二重奏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具备宏观调控重奏音乐结构的能力、重奏表演的各种协作技术与各种音响塑造能力。不仅如此,演奏双方对总谱、分谱的全盘控制和音响调配,把握纵向声部层次的空间感和横向乐句流动的乐句感可以更有利地建全立体声部多维发展的概念。

通过促进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创作及二重奏教学内容的完善,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掌握重奏音乐中国民族风格的表现技巧,而《萨丽哈》这首独具中国民族风格的四手联弹改编曲,是我国钢琴二重奏作品的优秀代表之作。作曲家将别具风格的民歌旋律及生动活泼的舞曲节奏,巧妙地运用、借鉴到四手联弹创作中,充分展示出作品所蕴含的独特创新精神和浓郁的民族个性。该作在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保持民族风格等方面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趣味,也为我国四手联弹曲目在世界的广泛传播提供了可能性。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 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M].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9:4.

[2]江晨. 心有灵犀一点通——我眼中的四手联弹和双钢琴演奏[J]. 钢琴艺术,2012(1):22-23.

[3]赵晓生. 钢琴演奏之道[M]. 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6.

[4]罗小平. 中国旋律钢琴四手联弹曲集[M].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6.

[5]葛德月,宋工一. 钢琴教学论[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3.

[6]黄桦. 四手联弹演奏技巧初探[J]. 音乐时空,2014(11):114.

[7]钱智凌. 四手联弹在高师基础钢琴课教学中的运用[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122-124.

[8]王育华. 中国钢琴作品中民族乐器音色的运用及演奏[J]. 音乐探索,2008(3):71-74.

猜你喜欢

触键维吾尔族和弦
属七和弦解决在配和声中的应用研究
常用的六种九和弦
现代音乐中常用的吉他和弦及图表
维吾尔族手艺人
苦练和弦勇闯难关
钢琴演奏与教学中的触键技巧探究
试论钢琴演奏中触键对音色表现的影响
Ad36感染对维吾尔族肥胖患者progranulin表达的调节作用
浅析钢琴触键技巧对音色的影响
一位维吾尔族老人的关爱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