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渝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研究

2022-11-25刘军跃罗章梅李军锋

中国集体经济 2022年34期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

刘军跃 罗章梅 李军锋

摘要:2020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国家战略。高新技术产业的协同发展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崛起的重要路径。文章通过对成渝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要素分析,结合高新技术产业结构及优势产业的测算,探究制约两地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的关键因素,进而提出了加大成渝地区高新技术研究投入、优化科技创新人才服务、加大科创人才激励和加快建设科学装置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

一、引言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此举旨在通过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在此战略背景下,推进成渝地区产业协同发展,是在西部形成重要增长极的重中之重。高新技术产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促进成渝两地高新技术产业的协同发展不仅能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集聚水平,而且对成渝地区有效整合资源、合理布局产业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形成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更具重要意义。

二、文献综述

目前对产业协同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不同产业间的协同发展。李宁通过对天津市的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协同发展研究,发现两产业协同发展不均衡。第二,产业内部各个行业间或者各要素间的协同发展。刘英基分析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产业高端化的协同发展情况,发现制度创新尚未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要求,从而提出了相关建议。第三,不同地区同一产业的协同发展。孙芳等对京津冀三地进行区域比较优势分析,从而探究农业在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的路径。可以看出,学者们对于产业协同的研究均为考察各个子系统在发展过程中的协同情况,探究如何实现“1+1>2”的模式。

尽管关于产业协同的研究取得了较丰富的成果,但是如何推动成渝两地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的问题还缺乏深入思考。因此,本研究拟基于成渝两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要素、产业结构及优势产业的现状,探究制约两地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的关键因素,进而提出成渝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三、成渝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分析

(一)成渝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要素分析

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人才储备、研发投入和创新主体是其发展的基本要素。

1. 成渝地区高新技术产业人才储备现状

第一,成渝地区高新技术科研机构人员数量少,但增长速度快。2013~2019年,成渝地区科研机构人员由19108人增加至43517人,年均增长率为14.70%,高于全国年均增长率(9.93%)、京津冀(0.68%)和长三角地区(4.41%)。与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相比,成渝地区的科研机构人员较少,但是其年均增长率超过了长三角、京津冀及全国,说明成渝地区高新技术产业正在大量吸引人才,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第二,重庆高新技术科研机构人员与四川差距大,但增速较快。2018年,重庆高新技术机构人员才突破万人,但四川已达3万多;2019年,重庆高新技术机构人员为12535人,四川30982人,两地差距明显。2013~2019年,重庆的科研机构人员由4654人增长至12535人,年均增长率为17.95%,高于四川(13.55%)和成渝地区(14.70%)。尽管重庆与四川差距大,但重庆正在积极追赶四川。

第三,成渝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高端复合型人才少。2018年,成渝地区共有“两院”院士76人,总体人数是京津冀的9.6%、长三角的19.8%。院士中,重庆16人,仅占四川(60人)的26.67%。成渝地区共有國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43人,其中重庆46人,仅占四川(97人)的47.42%。当前成渝地区高端复合型人才总体数量少、质量弱,重庆与四川相比更弱。

2. 成渝地区高新技术产业投入现状

第一,成渝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引进技术经费少,但增长速度较快。2013年,成渝地区引进技术经费支出为16901万元,远低于京津冀地区(123680万元)和长三角地区(224211万元),但近年来,成渝地区对高新技术引进加大了投入,正在积极追赶发达地区。2013~2019年,成渝地区引进技术经费支出由16901万元增长至43704万元,年均增长率为17.16%,高于全国(11.08%)、京津冀(-16.18%)和长三角(-4.05%),具体数据见表2。

第二,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引进技术经费支出与四川差距较大,但增速较快。2019年,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引进技术经费支出仅9057万元,四川已高达34647万元,但2013~2019年,重庆年均增长率为52.36%,高于四川(13.53%)、成渝地区(17.16%)。由此可以看出,近年来,重庆在高新技术引进上正在加大投入,缩小与四川的差距。

第三,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投入水平低。2019年,成渝地区研发经费支出额为2036784万元,其中重庆688633万元,仅为四川(1348151万元)的51.08%。成渝地区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1.20%,是长三角的28.9%、京津冀的71.7%,研发投入强度比长三角低约1%、比京津冀低约1.6%,成渝地区高新技术产业投入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3. 成渝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主体现状

第一,成渝地区高新技术科研机构数量少,但增速快。2019年,成渝地区的高新技术科研机构数量560家,低于京津冀(608家)和长三角(6338家),但近年来,成渝地区高新技术科研机构数量增速快。2013~2019年,成渝地区的科研机构数量由294家增长至560家,年均增长率为11.34%,低于全国(12.27%),但高于京津冀(3.45%)和长三角(5.16%)。总体来看,虽然成渝地区科研机构数量有所增加,但总体数量仍处于落后位置,具体数据如表3所示。

第二,成渝地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少。2019年,成渝地区高新技术企业3441家,仅为京津冀地区(18989家)的18.12%,为长三角(19489家)的17.66%。成渝地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少,且与发达地区差距明显,尚未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第三,成渝地区国家级高新区数量少且发展水平低。2019年,成渝地区国家级高新区12个,高于京津冀地区(7个),但从高新区工业总产值来看,成渝地区高新区工业总产值为13447亿元,低于京津冀地区17444亿元。尽管成渝地区高新区的数量比京津冀地区多,但发展水平低于京津冀地区。与长三角地区相比,成渝地区国家级高新区数量为长三角(34个)的35.3%,高新区工业总产值也远低于长三角地区(64953亿元),进一步说明,成渝地区高新区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成渝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结构分析

为进一步分析成渝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结构及优势产业,现运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和区位熵进行测算。

1. 方法介绍

(1)结构相似系数法。

分析不同区域之间产业的相似情况,目前学者们主要运用的是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对产业间的结构相似程度进行测算。计算公式如下:

Sij=■xikxjk/■(1)

其中,xik表示i地区第k部门(共有n个行业部门)产业增加值在i地区总产值中所占比重;xjk表示j地区第k部门总产值在j地区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Sij表示i和j两个地区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Sij的值介于0~1。当Sij=0时,表明i和j两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完全不同;当0<Sij<1时,表明两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存在一定程度的趋同;当Sij=1时,表明两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完全相同。

(2)区位熵法。

区位熵是哈盖特(P.Haggett)首先提出,通过衡量区域内某地区产业的专业化程度来筛选优势产业,计算公式如下:

LQik=■(2)

其中,L■表示第i地区第k行业的工业总产值(该地区共有m个地区,每个地区有n个行业),LQik表示第i地区第k行业的区位熵。L■表示第i地区第k行业的规上企业的就业总人数,LQik表示第i地区第k行业的区位熵。

2. 成渝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结构分析

按照2017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分类》,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包括医药制造,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信息化学品制造等六大类。为了解成渝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结构情况,将这6类行业的主营业收入代入公式(1)计算出2004~2019年重庆市与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如表4所示。

结合表4和图1可以得出结论:成渝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结构相似系数整体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产业结构趋同现象越来越显著。2004~2019年,两地的高新技术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整体呈现出上升趋势,最高在2018年达到了0.95以上。尽管在2004年和2011年出现了下降趋势,但在2006年最小也达到了0.6,说明两地的高新技术产业结构相似度极高。

3. 成渝地区高新技术优势产业分析

为进一步分析成渝两地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情况,结合成渝两地高新技术产业细分产业的区位熵进行分析。将高新技术产业的六大细分产业的平均就业人数代入式(2),计算出2004~2019年成渝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细分行业的区位熵值,如表5所示。

本文依據2009~2019年区位熵平均值大于1且在11年期间6年及6年以上区位熵大于1的产业确定为优势产业,其中2009~2019年区位熵平均值大于2的为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产业。基于以上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成渝地区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数量少。历年来,成渝地区高新技术优势产业主要有:医药制造业(1.53)、航空航天器制造业(2.02)、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1.99),其中仅有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区位熵平均值大于2,是成渝地区唯一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产业,但是重庆在该行业的发展,不仅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与四川差距很大。

第二,成渝两地的共有优势产业数量少,且部分优势产业的比较优势呈下降趋势。成渝两地的共有优势产业共2个,分别是医药制造业和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历年来,虽然成渝地区医药制造业的区位熵值大于1,表现为优势产业,但自2018年,重庆的医药制造业区位熵值跌破1,在全国范围内产业竞争力逐渐降低。同时,四川医药制造业的区位熵值也呈下降趋势,未来可能不再是优势产业。在历年发展中,成渝两地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变化不大,但相对医药制造业发展比较平稳,总体保持着成渝两地优势产业的地位,且重庆在该行业的发展略强于四川。

第三,成渝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均衡。从2009~2019年成渝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区位熵均值来看,高新技术产业的六大细分产业中,成渝地区有医药制造业(1.53)、航空航天器制造业(2.02)、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1.99)三个细分产业在全国范围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其中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的竞争力具有比较优势。然而成渝地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0.64)、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0.84)和信息化学品制造业(0.50)三个细分产业的区位熵均值均小于1,特别是信息化学品制造业的区位熵值远小于1,在全国范围类不具有竞争优势。因此,成渝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优势产业与落后产业并存,发展并不均衡。

四、成渝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问题与障碍

(一)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要素不足

成渝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本要素基数小,导致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动力不足。与京津冀、长三角等发达地区相比,成渝地区科研机构人员、高端复合型人才数量不够,尚未起到承接发达地区、先进地区人才的作用;成渝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研发投入少,与发达地区差距大,缺乏对高新技术创新和研发足够的支撑;成渝地区的高新技术创新主体数量不足,对高新技术产业尚未达到很好的承载效果。科技创新对于成渝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至关重要,核心技术和重大科技突破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关键内容。然而,成渝地区现有的人才储备、创新投入及创新主体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要素难以推动核心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成渝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成渝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第一,成渝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结构趋同,协同难度大。成渝两地高新技术产业的结构相似系数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产业结构趋同现象越来越显著。这可能会导致两地在相对优势产业的发展中形成恶性竞争,增加两地协同发展的难度。

第二,成渝两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待进一步提高。除医药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两地共有的优势产业以外,两地在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化学品制造业的发展上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与四川相比,重庆在航空航天器制造业方面没有深厚的发展根基,但与航空航天器制造业配套的制造业并不差,因此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总的来说,成渝两地的高新技术产业优势产业重复度不高,错位发展更容易实现协同发展。

第三,成渝两地高新技术优势产业的比较优势越来越不突出,下降趋势明显。2009~2019年,成渝地区在医药制造业的发展一直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以上(区位熵值均大于1),但自2018年,重庆的医药制造业区位熵值跌破1,在全国范围内不再具有竞争优势,同时四川的区位熵值仍呈下降趋势。

(三)产业协同发展体制机制有待完善

在推进成渝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过程中,成渝两地在产业统筹规划、沟通协调、协同攻关方面还缺乏深入和全面的思考和行动。

第一,成渝两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缺乏统筹规划。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十四五”新的发展时期,成渝两地均已编制各自的“十四五”发展规划,但对于成渝双城经济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尚缺乏统筹规划安排。加强成渝两地创新规划和制度统合,对于两地高新技术产业的协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二,成渝两地高新技术产业间的沟通协调机制有待完善。成渝经济区是典型的跨行政区区域规划,是涉及不同行政区划的经济功能区,因此建立完善的沟通协调机制至关重要。在当前成渝经济圈建设的大背景下,两地已经开展了范围广泛、形式多样的政府、园区等层面的合作,但在高新技术产业相关沟通协调机制方面还缺乏相关的交流载体。

第三,成渝两地高新技术产业的协同攻关机制有待形成。成渝地区作为国家未来发展战略的新的增长点和基石,成渝地区在高新技术产业战略布局基础上,要着力打好核心技术攻坚战,突破核心技术,形成成渝两地双城经济圈的核心技术优势。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两地迫切需要建立协同攻关机制,但该机制目前还未完全形成。

(四)对策与建议

第一,加大成渝地区高新技术产业技术研究投入。加大对核心技术研发的投入,确保核心技术紧握手中,力促核心技术攻关,打造科创“新引擎”。首先,依托域内科研机构、骨干企业、关键平台,搭建一批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开展重点领域技术研发联合攻关;其次,针对高新技术企业重点“卡脖子”技术清单成立专研部门或团队;最后,联合区域内强院、强所、强校、强企,打造高新技術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系,建立项目(企业)“孵化—加速—转化”培育链,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国家科学中心,支持两地基础研究中心或基地建设,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夯实基础。

第二,优化科技创新人才服务,加大科创人才激励。完善瞄准高端人才的“塔尖”政策和针对青年人才的“塔基”政策体系,滚动实施创新领军人才、创业领军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团队等人才专项。建设一批国际人才社区、青年人才社区等各具特色的人才集聚地,为人才提供住房落户、子女就学、配偶就业、医疗保障等方面便利。争取设立中科院院士联络处,实施院士带培计划,实施引进高端外国专家行动计划,深入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财政科研项目用于人才激励支出等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量管理,从而推动成渝地区企业落实科技成果转化政策。

第三,加快建设大科学装置和高新技术创新平台。依托成渝两地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超前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聚全球高端创新资源,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联合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积极争取建设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同时,聚焦产业革命的新趋势,突出两地特色产业技术创新需求,创建一批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第四,做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布局。在深入了解成渝两地高新技术产业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的基础上,根据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定位主导产业,实现两地高新技术产业错位发展,资源良性循环。打造重庆向西、成都向东的“一廊”产业联结带,推进融入重庆主城、成都市高新技术产业体系,快速做大电子整机、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成套装备等产业规模,形成成渝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枢纽,与此同时,抓好重点行业在区县的产业链延伸,形成“多点”互补支撑的产业体系。

第五,先行先试,协同做强现有的传统优势产业链。择优遴选成渝两地双城经济圈内的传统优势产业,协同做强产业链。着眼于成渝两地具有区域发展优势和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择优遴选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轨道交通、汽车、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重点产业,率先实现区域分工与产业协作,为跨区域产业协同积累经验。

第六,建立两地定期科技创新工作会商制度。为优化成渝地区协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时了解两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概况,需建立两地科技创新工作会商制度,有助于对两地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规划做出实时优化,完善《成渝地区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图谱》,在把握技术路线基础上推动两地高新技术产业协调发展。同时,成渝共同推进科技合作与交流,共同举办科技交流大会、科技人文交流大会,为协同打造科创合作中心提供制度支持。

参考文献:

[1]尹涵.长江经济带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障碍及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12):6-7.

[2]陈婷,郑宝华.产业协同研究综述[J].商业经济,2017(03):49-53.

[3]魏丽华.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问题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8.

[4]赵广华.产业集群供应链协同管理体系构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18):53-6.

[5]敬雅.京津冀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

[6]宋立楠.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7.

[7]李宁,韦颜秋.天津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6,35(06):12-6.

[8]刘英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产业高端化协同发展研究——基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的实证分析 [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32(02):66-72.

[9]孙芳,刘明河,刘立波.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区域比较优势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5,36(01):63-70.

*本文系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智库课题“成渝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研究”(课题编号:2020KXKT02)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重庆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刘军跃为通信作者)

猜你喜欢

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科技金融创新研究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科技金融创新研究
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探讨
探讨体育产业与全民健身协同发展
山东省旅游产业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协同发展探析
浅谈惠安县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思路对策
贵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
资本市场发展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出口产品升级的影响研究
中美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政策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