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根管显微镜配合超声技术用于牙体牙髓病患者的临床价值

2022-11-25刘琼谢晓梅

医疗装备 2022年21期
关键词:患牙牙髓牙体

刘琼,谢晓梅

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 (福建厦门 361003)

牙体牙髓病为口腔科常见疾病,主要由微生物感染、化学刺激等因素引起的炎症所致,如不及时治疗,牙髓长期持续受刺激会导致炎症加剧,严重者可发生牙体缺损、脱落。根管治疗术是现阶段牙体牙髓病的常用疗法,可对发生感染、坏死的牙髓组织进行清除并使根管内部保持无菌状态,但该疗法往往在肉眼直视下操作,容易因超填、欠填或器械操作不当引起系列并发症[1]。根管显微镜是现代根管治疗技术的代表性设备,因具有放大视野、提高照明度的功能逐渐被各大医院应用。超声的扫查不受成像分层的限制,能追踪病变,还能利用声流、空化作用全面清除深部已感染的牙髓组织[2]。为探讨根管显微镜配合超声技术用于牙体牙髓病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本研究对于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104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予以分组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3 月至2021 年3 月于我院就诊的104 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2 例。试验组女22 例,男30 例;年龄37~79 岁,平均(50.51±4.50)岁;病程2~10 个月,平均(4.46±1.12)个月。对照组女24例,男28例;年龄38~81岁,平均(49.69±4.42)岁;病程2~9 个月,平均(4.20±1.09)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符合《临床口腔科学》[3]中牙体牙髓病的相关诊断标准; X 线片显示根管内有异物、根管狭窄;无根管治疗药物过敏史。排除标准:合并鳞状细胞癌、腺性上皮癌等其他口腔恶性肿瘤;牙体组织严重缺损,无法修复;患牙无保留价值。

1.2 方法

治疗前,两组均常规拍摄牙X 线片,明确患牙牙髓及牙体病变情况。

对照组予以常规根管治疗术治疗:清除腐坏的牙质及坏死的牙髓,冲洗、充填根管。

试验组予以根管显微镜配合超声技术治疗:指导患者取仰卧位,施以局部麻醉,在YH-X-4C 型手术显微镜(镇江亿华光学仪器有限公司,苏械注准20202060872)下观察患牙结构,包括牙质、牙髓及遗漏根、根尖断面等,评估患牙牙神经的保留价值;对于腐质接近牙髓但并未露髓患者,可在清除腐质后留存牙神经,封消炎药后观察14 d,期间未出现不良症状即可在显微镜辅助下进行根管充填;对于露髓或封消炎药过程中出现严重刺激痛等不适症状患者,拔除牙神经,在显微镜下明确遗漏根管位置,配合超声技术将腐坏牙质及坏死牙髓彻底清除,疏通已发生钙化的根管,并再次施以根管治疗。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应激反应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两组桡静脉血3 ml,予以离心处理(转速:3 500 r/min;时间:10 min),分离上清液待测,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样本内皮质醇(cortisol,Cor)、肾上腺素(epinephrine,E)、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水平。(2)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急性炎症反应、软组织化学损伤、残髓炎、牙根折断,统计总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应激反应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Cor、E、NE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or、E、NE 水平均较治疗前低,且试验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应激反应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应激反应指标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Cor 为内皮质醇,E 为肾上腺素,NE 为去甲肾上腺素

组别 例数 Cor(μg/L)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 52 65.38±8.55 56.11±7.02a对照组 52 64.47±8.50 60.78±8.12a t 0.544 3.138 P 0.587 0.002组别 例数 E(pmol/L)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 52 451.82±21.51 397.90±15.41a对照组 52 453.49±20.53 408.53±16.45a t 0.405 3.401 P 0.686 0.001组别 例数 NE(μg/L)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 52 60.37±8.15 48.63±5.49a对照组 52 61.15±8.20 51.32±6.52a t 0.487 2.276 P 0.628 0.025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细菌是牙髓牙体病的重要致病因素,细菌可经牙体缺损处、牙周及血液侵入牙髓,对局部产生长期持续的刺激,使牙髓发生炎症,表现为咬合痛及自发痛[4]。目前,根管治疗是牙体牙髓病的首选治疗方案,该疗法在清除牙体及牙髓病变组织后,使用专用材料充填根管,能够避免微生物持续感染根管内部。然而,常规根管治疗术往往在肉眼直视下进行操作,难以对深部腐质进行全面清除,容易遗漏根管及牙髓神经,导致牙髓炎症复发,诱发疼痛应激。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后的Cor、E、NE 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表明与常规根管治疗术相比,根管显微镜配合超声技术在减轻牙体牙髓病患者应激反应方面更具优势。究其原因为:根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通常为2~30倍,能够帮助操作者发现肉眼难以分辨的细微结构病变,精准去除感染、坏死牙髓组织,并在清除腐质的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健康牙体组织损伤[5];另外,显微镜放大视野的功能还可以帮助操作者发现深部遗漏根管、疏通阻塞根管;超声的机械效应所引起的超声振动可以有效清除牙髓深部污垢层与牙本质碎屑,避免牙髓受残留细菌感染而诱发炎症,由此减少疼痛、应激反应[6]。常规根管治疗术中容易因器械操作不当对周围健康软组织造成损伤或引起牙根折断等系列并发症。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表明根管显微镜与超声技术联合用于牙体牙髓病患者中能够预防并发症发生。究其原因为:根管显微镜可以根据需求选择放大倍数,有助于观察细微的解剖结构,检查牙体微裂的存在,区分髓室底及牙本质壁,减少器械损伤;超声波的高频振荡作用能够有效去除已发生钙化的腐质,且对牙面的损伤极小;根管显微镜配合超声技术能够有效清理受微生物感染出现病变的患牙组织,提高根管治疗效果,从而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7]。

综上所述,根管显微镜配合超声技术用于牙体牙髓病患者中不仅能减轻患者应激反应,还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猜你喜欢

患牙牙髓牙体
牙髓可以再生吗
激光治疗牙体牙髓牙周病临床应用价值探析
不同根管填充程度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
重度牙周炎牙齿的牙髓治疗时机及牙周牙髓联合治疗对重度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用椅旁树脂嵌体/高嵌体在对第二磨牙远中龈下缺损进行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橡皮障使用情况在牙体牙髓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分析多次法根管治疗术与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在牙体牙髓病中的效果差异性
牙周炎对口腔种植修复效果的影响
磨牙牙隐裂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保留价值分析
意向性牙再植在重度牙周炎待拔患牙保留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