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与磁共振在藏毛窦诊断中的应用

2022-11-25张伟帅

医疗装备 2022年21期
关键词:窦道毛发磁共振

张伟帅

永安市立医院超声科 (福建永安 366000)

藏毛病主要包含藏毛囊肿以及藏毛窦两种类 型,其中藏毛窦仅有窦道形成,而伴有感染和化脓情况时则会形成藏毛囊肿。藏毛窦属于皮肤的空腔或小孔,一般处于臀缝上方或是附近,其中可有毛发、污垢或皮肤碎片。该病好发于青壮年,一般是青春期至40岁之间,且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1]。当前,临床对藏毛窦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认为可能与久坐、机械压力、衣服摩擦以及毛发作用等相关。受上述因素影响,会导致皮肤损伤以及毛囊破坏,皮肤内毛发以及碎屑堆积,引起机体异常免疫反应。该病发病后临床表现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在未发生感染时,患者可无不适症状,仅有臀缝上方或附近局部皮肤凹陷,且能够观察到藏毛窦小孔以及开口[2];当发生感染时,则会引起肿胀、疼痛以及发红等表现,甚至还会有液体或脓液流出。因在临床表现方面类似于肛瘘等其他疾病,故藏毛窦在临床上极易被误诊。临床对于肛瘘和藏毛窦的处理方式存在较大差异,且治疗不当还会导致疾病反复发作,因此,治疗前的有效诊断尤为重要。影像学检查是临床诊断藏毛窦的常用方式,其中超声与磁共振检查在临床上较为常用,但当前关于两种检查方式诊断效果的对比尚无相关研究,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检查方式的合理选择[3]。为提升藏毛窦诊断水平,本研究选择48例疑似藏毛窦患者,对其分别开展超声及磁共振检查,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1 月至2022 年1 月我院接收的48 例疑似藏毛窦患者,男43 例,女5 例;年龄6~33 岁,平均(23.25±3.47)岁。所有患者均出现骶尾部包块,有疼痛感,部分有红肿表现,部分能够触及波动,或是观察到脓肿反复破溃不愈,在骶尾部中线部位能够观察到不规则小孔。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接受超声及磁共振检查。(1)超声检查:选择三星HS70A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以及体表高频探头和腔内探头,将体表超声探头工作频率设定为3~12 MHz,将腔内超声探头工作频率设定为4~8 MHz,检查时协助患者呈左侧卧位或俯卧位,将髋关节以及膝关节微屈,观察病变部位、范围、内容物、性质、是否形成窦道、与直肠间隙和肛管的位置关系以及周围组织声像图特点。(2)磁共振检查:选择飞利浦MR Achieva/Intera 磁共振成像系统,信号接收选择8通道腹部相控阵线圈,检查时协助患者呈平卧位,扫描序列依次是轴位和矢状位T2加权成像、矢状位T1加权成像、矢状位抑脂T2加权成像,其中,轴位T2加权成像重复时间为3 000~3 500 ms、回波时间为120~160 ms、层厚为3 mm、层间距为0.3 mm、矩阵为256×256,矢状位T2加权成像重复时间为2 292~3 100 ms、回波时间为120~140 ms、层厚为3 mm、层间距为0.3 mm、矩阵为256×256,矢状位T1加权成像重复时间为400~495 ms、回波时间为8~11 ms、层厚为3 mm、层间距为0.3 mm、矩阵为256×256,矢状位抑脂T2加权成像重复时间为2 500~4 000 ms、回波时间为60~80 ms、层厚为3 mm、层间距为0.3 mm、矩阵为256×256;之后通过患者右侧肘静脉注射钆喷酸葡胺注射液(广州康臣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272,规格:7.04 g/15 ml),药物剂量为0.2 ml/kg,注射速度3.0 ml/s,在输注药物后开展抑脂T1加权成像增强扫描,其中重复时间为400~600 ms,回波时间为8~11 ms,层厚为3 mm,层间距为0.3 mm,矩阵为256×256。以上检查全部图像资料交由2名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影像学医师阅片,明确病变部位、范围等情况。

所有患者均开展手术治疗,并实施病理检查,将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

1.3 观察指标

比较超声与磁共振诊断藏毛窦的效能,并分析藏毛窦的超声及磁共振图像特征。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病理诊断结果

48例疑似患者,经手术病理诊断42例(87.50%)为藏毛窦,6 例(12.50%)为其他疾病。

2.2 超声与磁共振诊断结果

将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超声与磁共振诊断藏毛窦的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及准确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3。

表1 超声诊断藏毛窦的结果(例)

表2 磁共振诊断藏毛窦的结果(例)

2.3 超声及磁共振图像特征

藏毛窦的超声图像特征:在骶尾部皮下软组织内能够观察到不均质地低回声或无回声,边界清晰度不佳,形态不规整,内回声不均,无包膜,部分能够观察到液性无回声区,部分能够观察到单条或多条细线样强回声(病灶内存在不规则细线样强回声属于特征性变化);但仍有部分患者出现慢性过程,有频繁破溃以及流脓表现,使得在检查时未能探及毛发回声;部分能够观察到低回声或无回声包块沿皮下呈管道状走形,皮肤破溃患者可出现窦道。

表3 超声与磁共振诊断藏毛窦的效能比较(%)

藏毛窦的磁共振图像特征:病灶出现在骶尾部皮下脂肪层,能够观察到病灶与皮肤相通,呈现窦道样结构,在第5骶椎至第3尾椎水平臀间裂皮肤部位有窦道开口,窦道在骶尾处皮下,并向上走形,为管状结构,走向迂曲、形态不规整,长度2.8~7.2 cm,且窦道有较厚管壁,在抑脂T2加权成像上为高信号,在T1加权成像上为低信号,当管腔中不存在积脓或积液时,抑脂T2加权成像及T1加权成像均呈低信号,周围能够观察到软组织水肿;增强扫描管壁能够观察到显著强化,在轴位上出现环状强化;当窦内积脓时,抑脂T2加权成像提示高信号,T1加权成像提示稍低至稍高信号,对于伴有感染且局部有水肿表现的患者,窦道与四周软组织增强扫描显著强化。

3 讨论

藏毛窦并非遗传性疾病,而是后天获得性疾病。当前,临床普遍认为久坐、机械压力、衣服摩擦以及毛发作用是引起藏毛窦的主要因素。若久坐,受皮肤摩擦的影响,会导致该部位毛发钻入皮肤内;运动时臀缝皮肤处于绷紧状态,在皮肤间隙会有负压吸引形成,同时还会导致毛发更易夹在深处皮肤并向下穿透;另外,机体会将进入皮肤的毛发当作外来侵入,从而引起免疫反应,而复杂的免疫反应会在毛发四周形成病变,进而发展为藏毛窦[4]。该病常见于毛发浓密的青壮年男性,而臀部经常受伤、臀间裂过深、肥胖以及皮脂过度的患者,一般会由于急性感染就诊,可有骶尾部急性脓肿,若脓肿破溃后会有慢性窦道形成,且窦道数量可是一个或多个,在挤压时会有稀淡且存在臭味的液体流出[5]。该病属于慢性皮肤问题,病情可能会持续存在,轻症可一直无临床症状,病情严重可能会有反复感染发生,对患者生命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及时诊断并采取有效措施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当前,手术是治愈藏毛窦患者的主要方式,但若在术前将其误诊为一般感染,实施局部切除残留或切开引流处理,可能会导致频繁手术而不愈,故选择有效的诊断方式尤为重要[6]。本研究结果显示,将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超声与磁共振诊断藏毛窦的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及准确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检查操作简便,检查费用低,可多切面且直接观察藏毛窦病变情况,清晰提示病变内部回声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进而提升诊断效果[7-8]。磁共振检查对软组织具有较高的分辨力,能够多参数且多方位成像,进而获得良好的诊断效果[9]。需要注意的是,在对藏毛窦患者进行超声与磁共振检查时,为保障诊断效果,还需同肛周脓肿、肛门直肠瘘、皮肤疖肿、毛囊炎、化脓性汗腺炎以及骶尾部畸胎瘤等疾病进行有效鉴别[10]。

综上所述,在藏毛窦的诊断中,超声与磁共振检查均能发挥重要作用,其中,超声检查操作简便,费用低,可作为首选影像学方法,必要时可联合磁共振检查,以提升诊断效能。然而,本研究亦存在一定不足,受研究样本量较少等因素的影响,两种检查方式在诊断效能方面未见明显差异,可能会对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故今后还需扩大样本量、延长研究时间,对超声与磁共振诊断藏毛窦的价值进行深入分析。

猜你喜欢

窦道毛发磁共振
一种磁共振成像谱仪数字化发射系统设计
常见专业名词缩略语及符号(Ⅰ)
结核性窦道治疗中负压封闭引流置管方式的改良及护理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Chapter 2 A cheerful chat
富血小板血浆凝胶联合新型敷料治疗慢性窦道的临床效果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疑似野人毛发
腹部手术后腹壁窦道形成原因及处理
慢性窦道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