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豆类作物红根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控对策

2022-11-25周世明

农村百事通 2022年16期
关键词:枯萎病豆类根腐病

由于豆类作物根系较弱,如果遇到根腐病、炭疽病、枯萎病等的侵染或重茬种植,就会发生红根病。豆类作物发生红根病后,植株下部叶片变黄、变薄,茎干变细;拔出植株,就会看到主根系呈红褐色,毛细根系很少,严重时植株萎蔫死亡。如果没有对红根病及时采取措施加以防控,时间一长,就会出现整株枯萎死亡,给种植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对此,现就豆类作物红根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控对策介绍如下:

1.发生原因

(1)生理原因。重茬种植豆类作物,土壤中的病菌繁殖速度加快,营养元素失衡,阻碍其根系正常生长,极易引起红根病暴发;土壤耕作层浅、板结,就会造成土壤透气性差,满足不了根系生长对土壤环境的需求,容易发生红根病;浇水过多,豆类作物出现沤根,也会诱发红根病;施用过多化肥,豆类作物会出现烧种、烧根现象,引起红根病暴发;土壤温度过高或过低,豆类作物根系会受到伤害,根系生长困难,容易诱发红根病。

(2)病害原因。由于豆类作物根系较弱,抗逆性差,容易受到病原菌侵染,引起根部病害,导致植株萎蔫死亡。豆类作物常见的根部病害有:枯萎病、根腐病、炭疽病等。由于土壤是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每克土壤中有数亿个病原菌,这些病原菌大都分布在豆类作物根部周围,容易引发红根病。例如:炭疽病暴发时,豆类作物茎干上就会出现红色凹陷斑,土壤湿度较大时,还会溢出粉红色黏稠物,最后形成红根病;根腐病暴发时,豆类作物茎干基部叶片变黄,产生褐色斑点,过后病菌逐渐蔓延到侧根和主根部位,最后形成红根病;枯萎病暴发时,豆类作物根部变成红褐色,暴发红根病。

2.防控对策

(1)做好农业防治。一是深翻土壤。每隔2~3年,对豆类作物种植地块深翻1次,每次深翻30厘米以上,加深土壤耕作层,提高土壤含氧量,使土壤疏松肥沃,利于豆类作物根系扎深,增强其抗逆性,减少红根病的发生。二是施足底肥。施底肥时,要以有机肥为主,主要施牛粪、羊粪等,因这些粪肥养分含量较低,不会烧坏豆类种子和根系;如果施鸡粪、鸭粪,必须提前腐熟。腐熟方法为先在鸡粪、鸭粪中喷复合生物菌肥,然后充分翻匀,再建堆腐熟。等鸡粪、鸭粪腐熟到无臭味时,即可施用。这样就不会导致豆类作物烧种、烧苗。腐熟后的鸡粪、鸭粪作底肥施用时,用量为鸡粪、鸭粪3500~4500公斤/亩+过磷酸钙20公斤/亩+高钾复合肥30公斤/亩,然后适量施用硼肥或生物菌肥,以起到改善土壤环境的作用,增强豆类作物的抗逆性,减少红根病的发生。三是适时定植。在豆类作物育苗期间,播种17天后、秧苗有1片真叶时,即可开始间苗和定植,确保秧苗主根生长良好,增强抗逆性,减少红根病的发生。

(2)做好生物防治。豆类作物定植前,用木霉素、枯草芽孢杆菌等处理豆类种子或秧苗,增加土壤中有益菌的数量,使土壤保持生态平衡,减少豆类作物根部病害的发生。在豆类作物定植缓苗后,要浇1次药液水,用1亿个活孢子/克的枯草芽孢杆菌微囊粒剂500克+3亿个活孢子/克的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500克+0.5%几丁聚糖水剂1000克,兑水稀释后浇灌在豆类植株根茎部位,调理土壤,促进生根,减少病原菌数量。后期每月浇灌1次,提高豆类作物根系抗病能力。

(3)做好农药混配使用。采用生物菌剂与其他农药混配使用,能防治豆类作物红根病。例如:用枯草芽孢杆菌与恶霉灵农药混配后,喷雾在即将种植豆类的地块,枯草芽孢杆菌菌体在土壤中会产生枯草菌素、制霉菌素、多黏菌素、短杆菌肽等有益物质,对致病菌或内源性感染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防止细菌性土传病害的发生;而恶毒灵能消灭大部分病原菌,对真菌性病害有很好的防治作用,为生物菌剂的增殖创造了条件。枯草芽孢杆菌与恶毒灵农药混配使用,能有效提高豆类作物红根病的防治效果。

(4)做好化学防治。一是种子包衣。豆类种子播种前,每公斤种子用10%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毫升,药剂先用0.4公斤水稀释,然后倒入种子中充分搅拌均匀,晾干后即可播种;或每公斤种子用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3毫升,加水稀释后,倒入种子中充分搅拌均匀,晾干后即可播种,能有效预防根腐病的发生,同时,也可减少豆类作物红根病的发生。二是药液浸盘。豆类种子用穴盘育苗的,可在定植时,用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200倍液,取15升药液倒入长方形容器中,再将穴盘放入药液中浸透,可有效预防枯萎病、根腐病等的发生,也可减少豆类作物红根病的发生。三是药剂穴施。豆类作物为直播栽培的,在播种时,先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份+50份干细土,充分混匀后,穴施在豆类作物根茎附近,用药量为1.5公斤/亩,能有效预防根腐病、枯萎病的发生,也可减少豆类作物红根病的发生;豆类作物是育苗移栽的,在定植移栽时,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0克+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700克+干细土5公斤,充分搅拌均匀后,穴施在豆类作物根茎附近,能有效预防根腐病、枯萎病的发生,也可减少豆类作物红根病的发生。四是药液灌根。在豆类作物红根病发生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3%多抗霉素水剂700倍液,或15%恶毒灵水剂500倍液,或50%氯溴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900倍液等,轮换浇灌在豆类作物根茎附近。在豆类作物出苗7天后浇灌1次,定植缓苗3天后浇灌1次,浇灌药液量为250毫升/株。五是药液喷雾。如果是炭疽病引发的豆类作物红根病,可在发病初期,用70%代森联水分散粒剂700倍液,或20%噻菌铜悬浮剂550倍液,或25%嘧菌酯悬浮剂1300倍液,或25%溴菌腈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轮换喷雾,每隔7天喷雾1次。苗期喷雾2次,结荚期喷雾2次,即可防治豆类作物红根病的发生。

猜你喜欢

枯萎病豆类根腐病
瓜类枯萎病抗性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关注 | 豆类的消费风险提醒
番茄萎蔫膨果慢 当心根腐病
辣椒枯萎病生防木霉菌T21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不同药剂对青稞根腐病的田间防效评价
黄瓜穴盘苗期枯萎病抗性鉴定方法及枯萎病胁迫下的生理响应
大豆根腐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缅甸政府计划将缅甸豆类拓展到中国市场
多吃扁豆少得糖尿病
豆类食品的营养物质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