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体“三资”管理插上“数字翅膀”

2022-11-25

农村财务会计 2022年2期
关键词:财务公开三资村级

□ 李 玲

近年来,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通过制度重塑、流程再造、信息互联,有效解决了乡镇审批流于形式、监管部门无法实时掌握动态、数据的逐级汇总效率低下、现金管理制度不规范等问题,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提质增效。

资金审批实现“零跑腿”。搭建莲都区农村“三资”管理系统,全区208个行政村的村级账务及资产、资源全部纳入系统管理,实现区、镇联网,实行电子记账。村级报账员通过客户端上传支付凭证,发起支付申请。支付申请由村监委会主任、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社长审核后,乡镇(街道)“三资”办根据系统设置的审核流程按金额大小分级把关审核,支付金额5万元以下由代理会计、“三资”办副主任审批,5万元~10万元的,增加“三资”办主任审批,10万元以上再增加乡镇(街道)“三资”领导小组组长复审环节。审批流程结束后,代理出纳通过银行网银支付系统直接支付,从源头避免申请金额与支付金额不一致的风险。同时,移动端审批方式多样。开通了网页版、“三资”系统、浙政钉端三个审批途径,方便各环节审批人员操作。自“三资”管理系统上线以来,已完成网上审批笔数30余万笔,金额达223.61亿元。

“三资”监管实现“零距离”。运用互联网技术,给“三资”监督插上科技的翅膀,实现监管“零距离”。一方面,村级资金网上支付实现过程可控、全程留痕,并与“小微权力”管理系统进行关联,如工程类审批要通过“小微权力”系统审核提交后,才能提交“三资”管理系统审批。审批流程全线贯穿、全过程闭环管理的模式,提高了权力使用透明度,增强权力监督有效性,推动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另一方面,建立预警机制,根据各村实际情况设置预警项目,对应收款、经营合同、账务处理等进行监测预警。如村级本年计提福利费为10万元,支付福利费金额超过10万元,系统会自动监测预警;串联资产台账、产权交易等资产资源管理环节,建立经营合同动态管理,对定期应收未收账款进行预警。将日常大额资金使用、工程项目、非生产性开支等列为监管重点,使日常监测有的放矢。

财务公开实现“零距离”。莲都区积极探索财务“双公开”新举措,为方便村民对于村务公开信息的获取,在各村设立财务公开专栏的基础上,增设财务公开“赋码”,通过设置一村一码,村级代理会计于每月15日前上传上月财务公开报表,村民通过扫描二维码实时查询村务、财务信息。自实现“赋码”公开以来,平台访问量达25万人次。实现了财务公开由单一形式向复合形式转变,由静态公开向动态公开转变。农村财务“双公开”制度的实行,打通了农村财务监督的“最后一公里”,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最大限度地缓解了基层矛盾,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数字系统服务实现“零障碍”。一方面,开设电脑端和手机端两个应用入口。电脑端只需输入网址就可就地进行办公,改变了以往其他“三资”系统需要通过下载软件、进行各种配置后才能登录的复杂操作。手机端则嵌入在浙政钉中,避免业务人员和管理者安装新软件,更加便捷。另一方面,开展“三资”管理制度与系统操作技术培训。定期组织乡镇(街道)“三资”管理人员、村级财务工作人员、财务监督人员学习“三资”管理相关办法和“三资”数字系统操作方法。建立业务“三资”数字系统指导工作群,第一时间解答村级财务审批出现的各类问题,方便村报账员快速掌握线上报账方法。

猜你喜欢

财务公开三资村级
村级义务消防队值得一试
加强农村“三资”管理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伊川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探索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基于财务公开理念的农村财务管理问题分析
能寻下好产业,看得见恓惶人——蒲城依托“村级社”破解“空壳村”
广州:农村集体“三资”交易全程上网
关于农村“三资”管理现状及相应对策分析
加强村集体“三资”管理的措施分析
浅析军队财务公开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