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背景下构建模块化课程的价值与路径探究
——以《Excel财务管理应用》课程为例

2022-11-25周晓瑜

科技资讯 2022年22期
关键词:模块化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周晓瑜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常州 213164)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存储和计算能力的大幅度提升,数据应用逐渐渗透到生活中的每个角落,世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迎来了大数据的崭新时代。数据驱动社会向前发展,从设计到生产,从运营到管理,全方位助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实现转型升级,可以说,大数据正在重新定义社会的未来。在这一背景下,教育行业亟须进行自我革命,以适应社会发展的新业态,满足产业升级的新需求,着力提升大数据相关技能以及大数据思维能力。2021年3月12日,教育部印发《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教职成[2021]2号文),高等职业教育专科和本科财务会计类的专业全面更名,原会计专业改为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财务管理专业改为大数据与财务管理,名称的改变意味着专业核心素养和职业技能的转变[1],数据处理技能成为会计专业职业素养的重要内容。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将致力于培养具备会计财务专业理论知识、大数据分析处理技术、计算机人工智能等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综合为一身的新型高端复合型会计人才。在这一目标指引下,针对高职会计专业模块化课程开展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不但是对传统会计教育模式的创新,也是提高学生综合专业素养的有益探索,更是契合大数据时代需求、培养现代化会计人才的必然之举。

1 模块化课程的内涵

模块化课程的实践探索始于国际职业技术教育,以模块技能培训(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s,MES)和能力本位教育(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CBE)为代表的模块化教育模式,在将岗位任务或职业能力作为划分标准进行模块化教学的课程模式改革上做出了方向性的指引。围绕着模块化课程的实践,国内学者了大量的研究。但对于其具体定义,尚未达成共识,该文的研究主要基于学者代勇的观点,该学者认为:课程模块化是以课程的教育教学、管理功能分析为基础,在充分考虑课程编制和课程实施要求的基础上,将课程内容分解为合理的课程模块。各教学组织或教学机构根据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选择合适的课程模块进行组合,或者开发新的课程模块进行组合,从而达到快速开发新课程或改善老课程的目的[2]。

2 大数据背景下构建模块化课程的价值

2.1 有利于课程内容的动态扩容,跨界融通

大数据及智能化技术的发展直接影响了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部分传统会计工作逐步被财务智能化所取代,能够对海量、多种类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并根据行业、企业的具体要求,快速而专业地做出财务决策,创造新的价值成为企业对财务人员的核心诉求。这意味着会计教学不但要立足会计理论基础知识,还要培养信息素质、提升数据处理能力,同时要兼顾管理、金融等具体岗位相关专业的知识,而且授课内容要与生产前沿的新技术、一线岗位的需求保持同步[3]。传统的高职会计专业已经形成了一套知识体系完备的课程体系。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成熟而逻辑结构严谨的课程内容对于夯实同学的专业基础有很大的帮助,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形成了知识壁垒,在现有的课程体系中,不但增加的新内容很难融入,删减也会破坏原有知识体系的闭环完整性。但在模块化课程体系下,模块间相互独立,可以根据社会发展最的新动态,及时增加新的模块,或对原有模块进行部分更新。模块内部的知识点设置则打破传统课程体系桎梏,紧紧围绕完成具体工作任务这一中心,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跨课程、跨学科的梳理整合,做到有的放矢、多而不乱地跨界扩容。

2.2 有利于深度推进校企协同育人,提升人才素养

通过加强校企合作,推进产教协同育人,可以持续提高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的适应性[4],满足大数据背景下社会对高素质复合型技术人才的需求,提升人才素养。在实现企业需求与学校培养有机对接的过程中,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和适用性是双方的聚焦点[5],由于课程体系的设计和搭建对人才培养的实效起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成为校企合作育人的核心环节。但在具体的实践环节中,由于学校教育倾向大行业就业的普遍适用性,而企业更加强调与自身业务需求高度契合的针对性有效培养,往往很难顺利协调,阻碍了合作育人向更深层次推进。构建模块化课程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益尝试,学校可以通过设置“通识模块”,以满足大部分财会岗位对于会计人才的普遍需求,而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用人需求,设置“专识模块”,针对行业特征,提升专项能力。两个模块内容共同助力提升人才培养的适用性,在宏观层面做到了兼顾企业和学校的不同利益取向,在微观层面,两部分独立模块内容,通过具体工作任务的穿插引领,形成了逻辑缜密、相互支撑的辅助关系,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融通,对于推进校企合作育人向更深的层级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3 有利于激发学习的内生动力,增强学习实效性

构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而学习者的主动性在新知识习得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模块化课程在激发学生学习内生学习动力方面也优于传统课程。在传统课程体系下,学习的目标可能被同学们解读为这节课的内容听懂了、作业会做了、考试及格了、考证通过了等。这种较为模糊且相对长线的目标,对习惯在学习中处于被动状态的同学缺乏吸引力。而模块化课程以具体工作任务下达的形式,每节课布置明确的短期学习目标,同学们更容易通过阶段目标达成获得成就感,进而激发内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学习实效性。同时由于打破了原有的知识体系,所讲即所用,所以即使基础相对薄弱的同学,也能够很快融入。

3 大数据背景下构建模块化课程的路径——以《Excel财务管理应用》课程为例

结合《Excel财务管理应用》课程的教学实践,针对会计专业在大数据背景下模块化课程构建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构建路径。

3.1 打造专业的师资团队

专业的师资队伍是大数据时代模块化课程构建的关键主体要素,因此要畅通提升渠道,打造专业的师资队伍。目前,会计专业教师虽然专业素养过硬,但大都是在传统课程体系的培养下成长起来的,加之大数据技术应用是较新的学科体系,因此存在知识结构较为单一、大数据基础较为薄弱等问题,这些问题亟须解决。会计教师大数据与会计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

3.1.1 企业脱产实践

通过实际的工作倒逼教师快速掌握利用Excel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的技能,在这个过程中既能切实了解企业的真实需求,及时调整课程的培养目标,准确定位,还可以积累丰富的教学素材,优化教学内容,为课程的建设提供极具操作性的智力支持[6]。

3.1.2 参加专项培训

通过学习、交流汲取最新的大数据与会计的研究成果,打破学校教育时滞于学科发展的常态,做到契合企业需求的同时更具有前瞻性。

3.1.3 聘请外聘教师

请企业工作经验丰富的财务工作者及优秀的同行教师担任外聘教师,参与模块课程的设计和教学,提升教学内容的实效性,并通过随堂听课、教研活动等形式与之深入交流学习,取长补短,有效避免思维固化和惯性教学。

3.2 编制“活页式”教材

适配的教材是大数据时代模块化课程构建的关键客体要素。在大数据背景下,课程的模块内容一直处于动态更新的状态下,传统教材很难做到与之同步更新,需要在教材形式上有所突破,《Excel 财务管理应用》课程结合模块化课程的特点在“活页式”教材开发上做了一些尝试。教材分为以下两个部分。

3.2.1 模块任务

目前《Excel 财务管理应用》根据典型的职业工作内容设计了收支管理、工资管理、进销存管理、财务报表制作、动态图表展示五大模块,模块内细化具体任务,任务下附有具体操作,以具体操作还原工作流程,推进任务完成,达成模块培养目标。该部分可以看作是简明的“任务单”。

3.2.2 知识点索引

索引部分更像一本工作手册,以具体的操作名称作为目录,按照目录显示页码打开即可找到完成该项操作的多种方法以及具体步骤。在模块化课程的授课实践中,需要教材的第一、第二部分共同参与,譬如在工资管理模块中,企业年薪工资计算任务下,同学们可以在教材的第一部分,找到该任务的导读、达成目标,以及具体操作要求,其中具体操作是以引入缺失信息、同类数据进行合并计算、将统计区域的数据进行转换等概况性指令形式出现的。

具体的操作完成方法步骤需要到教材的第二部分进行查询。以“将统计区域的数据进行转换”这一具体操作为例,首先在第二部分的目录区找到“数据区域转换”这一项,按照页码就可以找到“多列合并为一列、一列拆分为多列、多行多列转一行、多行多列合并为一个文本”等一系列数据区域转换的操作方法,同学们对照本次任务的具体要求,对“多行多累合并为一个文本”的内容进行学习即可。同时,每种操作方法旁都配有相应的在线课程资源网址二维码,供同学们在课后进一步系统复习、提升使用。

活页式教材,在形态上与模块化课程灵活、可变的特征高度吻合,“两元化”的设置,保证了模块任务部分与知识点索引部分在统一整体的情况下,又各自独立,可以随时根据需要进行更新、补充,实现与技术发展同步地成长。在逻辑内容上,打破了学科体系思维,强调知识点与实践之间的匹配性,“学以致用”色彩更加明显。在使用上,具有很强的实务性、操作性、工具性,与模块化课程提高教育实效性的宗旨一脉相承。在配套上,不但可以对接微课视频、拓展链接,习题测试等信息化配套教学内容,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的互动融合[7],而且可以实现多学科的知识综合调用,满足模块化课程动态扩容的需求。

3.3 细化课堂实施环节

模块化课程的落地不但要有科学的顶层设计,更要依赖符合学情的课堂实施。

只有把握住课堂这个师生交流的平台,才能将模块化课程的理念变为现实,实现最大限度引导同学成为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适合大数据时代需求的复合性会计人才的目的。因此,细化课堂实施环节是大数据时代模块化课程构建的关键实践要素。《Excel 财务管理应用》课程为了充分发挥模块化课程的优势,在实际授课时从掌握学情、引导同学主动成为知识构建主体、针对性地满足个性化需要等方面入手,将实施环节分为了以下3个阶段。

3.3.1 发布讨论题目

在职教云学习平台发布3~6 个讨论题目,并根据提交速度和正确率等后台数据,对同学们的学情进行初步了解。

3.3.2 指导分组学习

依据初步学情数据将同学们为若干小组,一般6人左右为一组,分组时尽量做到兼顾不同学情,各组间整体水平相近。此时导入模块化任务,单项任务完成最快的同学作为组长,在指导老师确认操作无误的情况下,组长化身“小老师”,记录小组其他成员的成绩和排名,小组间以最后完成同学的速度计排名。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每个模块课程内都下设若干任务,且各任务间相对独立,相当于每次课同学都有若干次从零起跑,担任组长的机会,短时高频的强化肯定与模块化课程任务引领的理念与相结合,进一步激发了学习的内生动力。而在组长的带领下,小组成员为了更好地取得团队名次,必然会相互交流和帮助,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同学提供了一个知识输出的渠道,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实现了知识的实践内化,这也与模块化课程注重实践的出发点高度一致。

3.3.3 提供可选任务,满足个性化需求

经过两个阶段的授课,教师对大家的需求和学情有了进一步了解,此时就要充分利用模块化课程灵活、兼容的特点,为同学提供个性化的可选任务,以动态图表制作模块为例,在完成透视表中制作分析图、普通表格中制作动态图等基础任务之后,可以解锁制作市场销售动态图、预算执行情况动态跟踪分析图表、搭建经营资产、资本结构模型这3个进阶任务,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以及掌握程度,选择以上涉及市场营销、财务管理、金融等相关专业的任一具体任务继续完成,并将成果作为作业提交。相关知识点既可以在活页教材中查询,也可以通过扫描教材上的二维码链接,在职教云线上学习平台上找到相关的微课视频。教师通过答疑、作业点评,对同学进行针对性辅导。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实现了模块化课程的动态重组,在有限的时间内,将不同学科的知识目标性输出,充分发挥模块化课程的实效性。

4 结语

大数据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发展在给会计行业注入新的活力的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国家的事业要从国家、社会发展的需求出发,不断推进专业教学改革。落实到会计与大数据专业层面,结合行业、企业要求与专业教学内容,实现多学科、多课程、多技术之间的相互融合,探索构建构模块化、递进式的课程体系,为逐步形成更加完善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教学体系助力是极具实践意义的探索。该文以《Excel财务管理应用》课程为例,总结了在模块化课程构建中的一些实践经验,希望能为切实提高同学的专业能力、职业素养,培养适应大数据时代的新型会计人才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

模块化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重卡内饰模块化技术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用模块化思维打造组织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会计专业学生学习成效构成要素——基于五年制高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医学类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新经济下会计专业就业困境与突破——以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1+X”证书制度下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困境和突破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