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迪庆州退牧还草工程的成效与存在问题分析

2022-11-25齐布次里

花卉 2022年10期
关键词:迪庆牧民草地

齐布次里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林业和草原局草原监理站,云南 迪庆 674402)

0 引言

迪庆州是云南省的重点牧区,丰富的草地资源是人们可以做到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三江并流”、“香格里拉”圣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金沙江、澜沧江流域的重要生态屏障。随着我国近些年来的发展理念开始不断转变,生命共同体已经代替了过往的粗放式经济发展。迪庆州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生态为先的发展理念,不断强化草地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通过人工种草和毒害草治理等措施及落实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促进工程区草原植被恢复,草原生态系统得以修复,加快转变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减轻天然草原放牧压力。

1 迪庆州草原基本情况

迪庆境内分布有大面积的天然草地,巨大的在资源储备将会为生物基因的丰富带来帮助。因此,雪山草甸的美妙景象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来到香格里拉,也是水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维持的重点地区,是实现金沙江、澜沧江上游固土保水的重要基础[1]。从具体的资源类型来看,该地区由于拥有多种自然环境下形成的众多不同类型地理区域,生物丰富性还是比较明显的,也是青藏高原生物的重要聚集区。虽然在面积分布上来看,不足青藏高原的20%,但却拥有着超过85%的生物种类。总的来说,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自然环境共同造就了植被类型丰富、生态系统复杂的地理特点。从2019 年的相关数据来看,迪庆州的天然草原面积已经超过了上千万亩,在全州的国土面积占比已经超过了30%,人均草原面积也已经超过了30 亩,居于云南省首位。从植被和地形分布来看主要包含了高寒草甸、暖性灌草丛、热性灌草丛和山地草甸4 大类型。

2 2021 年迪庆州退牧还草工程取得的成效

2021 年迪庆州完成实施了人工种草41 万亩、毒害草治理18.45 万亩,退还的牧草面积达到了近60 万亩,投入的工程款也已经达到了上千万元,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2]。

2.1 在生态效益方面

(1)草原植被培育,生态环境优化。从相关监测数据来看,通过实施草原生态建设项目,提高了地表植被覆盖率,改善了草原生物群落结构,草原生态系统蓄水保土功能得以增强,山洪和泥石流等草原生态灾害明显减少,区域性反常气候和灾害性天气明显缓解,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草原产草力和生物储备能力明显提高,草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迪庆草地资源已得到了有效地保护和合理利用。

(2)减弱温室效应破坏,碳汇聚更加理想。草地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还是比较强大的,土壤和职务以及调落物是实现碳循环的重要基础,将会对气候变化带来决定性影响。通过针对性的开展退耕还草活动,使得草地碳聚集功能可以有效减弱全球变暖的不利影响。从这一点来说,该项活动的展开无论是对我国生态环境的维持还是国家安全都起到了正面的影响。

(3)水源保养能力提升,水土流失情况得到改善。通过该工程的实施,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得到了充分展现,能够有效减少地表径流量从而增加土壤含水量,避免水土流失的现象发生。草地生态系统的作用之一就是有效改善土壤的营养质量问题,通过有机物含量的进一步增加实现土壤特性的改变,从而实现地表水蒸发量的减少,这就使得土壤蓄水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加。总的来说,草原生态系统的维护将会减少自然灾害现象的出现,从而使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含水量的明显提高[3]。除此之外,由于湿度的进一步增加,将会对一个区域内的小气候进行有效调节,从而实现自然灾害发生频率的有效控制。

2.2 在社会效益方面

(1)增加群众收入,促进生态扶贫。工程的实施建设累计投入劳动力约144115 人次,项目区群众、特别是贫困户通过直接参与工程建设获得了报酬,增加经济收入的同时,真正实现了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同步发展,真正做到脱贫致富,为生态文明的建设和乡村振兴的共同发展,打下了一个可靠的基础,这就为社会的不断发展提供了巨大支持。

(2)提高自然年灾害抗击水平,实现地区社会可持续发展。工程的实施可有效保护和恢复了生态环境,从而增强了项目区抗灾救灾能力,保障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了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

(3)加强意识形态培育,提高生态环境保护能力。退牧还草是生态建设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的实施能够提高人们对于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知,从而更好的维护我国生态环境。

(4)提升全民素质,推动社会发展。在工程建设实施中,管理部门人员、林草业科技工作者、干部职工和广大群众通过科技推广、业务技能培训和生产实践,管理水平、专业素质、科学技术和工作能力等得到全面提升。

2.3 在经济效益方面

(1)工程实施后,中央预算内资金直接投资11000 万元进行项目建设,直接地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2)随着项目区及周边生态环境的改善,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更好的资源和保障,促进地方旅游业的大力发展,进而带相关产业,产生可观的间接经济效益。

3 退牧还草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3.1 前期准备不充分,忽视了牧民思想认识和观念转变的问题

对于草原上的牧民而言,放牧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收入的渠道。从这一点来说,很多散养的牧民对于退牧还草的理念并不能够认可,甚至还会出现严重对立的情况。总的来说,思想意识的不到很难使牧民在多个方面进行考虑,也不利于正确认识相关理念,从而引发偷牧现象的出现[4]。总的来说,观念上的差异将会导致该项工程收到巨大阻碍,并不能够达到人们的预期效果。

3.2 工程实施区域自然条件受限

由于自然气候因素,项目实施区均属高寒山区草甸,在建设过程中因山高坡陡、交通不便,二次搬运距离远、成本高,投入的人力和物力增大,但项目资金投入少,导致了施工难度大及成本不够,从而影响整个项目的投入计划,而每一个地区的草原生态治理能力是完全不匹配的,和实际需求并不能够做到有效匹配。

3.3 工程区外草原退化趋势明显增强

草原退化趋势不断增强的主要原因是退牧还草工程区外草场条件同样较差,工程实施后,这部分草场缺少投资和管护,有些地区为了保障工程区内的综合治理效果将草原鼠害治理等公共投资更多地投入在退牧还草工程区内,造成区外草场生态条件退化;同时,工程区内减少的牲畜有些转移到区外,超载过牧更加严重,草原整体减畜数量有限,监督执行难度大。

3.4 退牧还草工程建设内容单一

从目前的工程内容来看主要分为人工草种植和毒害草治理两部分内容,建设项目较少,并未形成一个有效的工程体系。该工程和减畜是有着密切关联的,这种情况下会对牧民的生活经济来源造成巨大影响,有的生活难以继续维持。除此之外,牧民的个人技能并不是特别强,再加上语言的巨大,这些差异导都会致产业结构调整将会面临巨大阻碍,难以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这加剧了偷牧现象的发生,导致草原植被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3.5 牧民养殖成本的增加

在过往的畜牧业发展过程中,牧民的养殖方式拽是沿草而居,最主要的投资往往是用于牲畜的购买,并不会在饲料和养殖场所投入太多资本。而随着该项工程的进一步推广,牧民的养殖方式也在发生巨大变化,从过去的草场养殖转向规模化畜牧养殖,整体养殖成本不断增加。随着近年来市场竞争越来越严重,为了达到更高的养殖效率,牧民在养殖过程中私自进行放牧养殖,导致退牧还草工程很难有效落实。

4 退牧还草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加强宣传,提高农牧民对“草原生态保护理念”的认识。以树立草原生态新建设理念为契机,通过转变牧民养殖放牧模式,加强草原资源监管和草地利用规划,有效降低了草场载畜量及草地违法侵占行为,减轻了草场生态压力,同时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实施了畜牧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管理模式升级等措施,让草食畜存栏数在减量的同时草原资源得到有序平衡的开发和利用,有效控制超载畜现象的同时因草地质量提升而让牲畜产肉量产犊率、产奶量明显提高,牲畜抵御疫病能力明显增强,牧区社会更加和谐。

(2)提高转向财政基金的支持力度,工程建设内容的进一步优化。从产业分布来看,迪庆州是云南省畜牧业的重要发展支柱,丰富的草地资源是整个州赖以发展的重要基础。从这一点来说,草原牧区建设将会是重点工程,三农问题也需要得到进一步解决,也就是要想办法增加牧民的人均收入。这就需要进一步提高中央政府的财政支持力度,通过增加生态环境影响比重的增加,进一步提高生态重点区域的资金支持能力[5]。总的来说,重点地区的经济将会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影响。也就是说,要形成一个长久有效的发展呢机制,特别是要关注牧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以及对本身生活经济来源的巨大影响,确保在实行退牧还草以后仍然可以有一定的经济收入来,从而有效保障日常生活的稳定。这就需要制定出更符合农牧民生活现状的方案,确保草原保护工作顺利进行的同时不减少农牧民经济收入,充分实现退牧还草与农牧民经济的双向进步。

(3)加强对林草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将依法治国及生态保护的理念贯穿到林草管理工作各个领域,真正做到用规章制度和法律体系来对日常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约束,真正做到依法管理,从而避免行政权力的随意使用。从这一点来说,需要在日常工作中针对实际情况制定可操作性的工作方案,并通过做制度透明度的进一步增加,真正做到合规办事。除此之外,公众的参与也是十分关键。这需要想办法让牧民主动参与到该项工程当中,并通过环保知识的宣传,使人们的环保意识有所增强,行为习惯被进一步改变,有效提高生态环境保护质量。

(4)增加牧民的养殖知识以及草原认知。由于牧民的养殖知识和草原保护意识的匮乏而出现了诸多问题,有关部门应积极推进牧民养殖知识培训,灌输草原保护理念,最大限度地提高牧民的思想意识,增强牧民的草原保护能力和意识。为更好地配合退牧还草工程的开展,有关部门要及时掌握牧民的思想观念,改善牧民的传统观念,宣传保护制度,全面提高牧民的养殖知识和草原保护能力。让牧民充分意识到退牧还草的重要性。相关部门要定期开展相关技能培训,提高牧民集约养殖的效益,提高实际养殖技能,另外定期举办相关养殖比赛,进行养殖评比,进一步激发牧民集约养殖的积极性,充分建立高效的集中养殖工作,将退牧还草工作有效落实,确保更严格的草原保护。做好草原保护工作,增加牧民经济收入,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可持续发展道路。在新时代发展的今天,更要重视环境保护,为此,在实际退牧还草的工作中,要充分重视牧民的思想建设,从而更好的落实退牧还草工程,各有关部门要全面提高政策的保护力度。

(5)增加对于牧民的资金补助。有效推进退牧还草项目的实施。有关部门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加大扶持力度,全面实现集中养殖,并提供资金激励,积极鼓励相关牧民开展集中养殖。向牧民普及养殖知识,最大限度提高实际操作效率,更高效地建立退牧还草并加强监管,同时开展集约化养殖,确保牧民不会出现散养,认真做好退牧还草业务,保护好草原。在退牧还草工作中,政府还要加强对牧民放牧养殖的监管,对经常出现问题的牧民开展思想教育,纠正错误,提高牧民的认知能力,确保退牧还草工作顺利发展。

(6)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只有通过对退牧还草工程实施情况进行全面综合评价。退牧还草真正意义是本着生态优先的原则,现阶段我国对退牧还草项目的验收大部分是地方部委的自查,由于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很难反映项目的具体情况,也很难对项目进行全面详细的评价。对此,可以借鉴退牧还草领域学者专家的意见,构建和运用多维度、多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评价内容包括退牧还草完成情况、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5 结语

退牧还草工程的实施是目前扭转我州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举措。工程实施以来成效显著,但在工程实施、管理机制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改进。此外,仅将退牧还草工程的重点放在限制牧民畜牧业生产活动等环节,在退牧还草工程实施过程中未能广泛征求牧民的建议,对退牧户的生存发展缺乏足够的考虑,造成了退牧还草地区的牧户生计困难,因此以上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我州的退牧还草政策可能会难以持续。

猜你喜欢

迪庆牧民草地
迪庆州喜迎党的二十大 优秀美术作品选登(一)
云南迪庆 留住美丽乡愁,绘就雪域高原的“诗和远方”
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对牧民的影响探析
Laughing song
商人买马
草地
手机媒体的使用与藏区稳定研究*——基于迪庆藏区田野调查的阐释
迪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浅析
一片草地的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