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值型内部审计功能实现相关问题探析

2022-11-24李伟江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2年17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部门财务

李伟江

(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广西 梧州 543000)

0 引 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企业显性竞争优势已被逐渐弱化,取而代之的是从内部治理中获取新的竞争优势。在企业各项治理手段中,内部审计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近些年,我国很多企业已经开始着手强化内部审计在企业发展中的应用,且已初显成效。但基于传统理念的内部审计缺乏增值功能,其远离企业价值链,审计手段及模式相对滞后,致使其无法在企业创造价值中体现优势;而增值型内部审计以增加企业价值为目标,其要与企业形成更加密切的合作关系,不仅要寻找问题更要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在企业发展中扮演着“军师”角色。

1 当前内部审计尚未实现增值型审计的原因分析

1.1 内部审计定位不准确,无法实现增值功能

当前,我国一些企业尚未建立完善的增值型审计制度,使得企业审计活动的增值功能不能完全发挥。内部审计要在企业治理中发挥增值作用必须要在制度层面以及组织设置上建立起有益于其发挥效能的环境。很多企业在实际运营管理中,治理层及管理层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不重视、定位不准确。首先,治理层往往只以监管部门或第三方的外部审计结果作为业绩考核的最终依据,而外部审计通常主要关注的是企业历史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公允性,忽视了内部审计可以参与企业治理的全过程,能够在治理活动的前期和中期发现问题、反馈意见和提出改进建议,实现内部审计的增值功能;其次,大多数管理层只关心预先设定可量化的绩效考核指标的完成情况,认为内部审计工作只会使其实施管理的流程复杂化,增加工作量,不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首要目标;最后,部分企业虽然设置了内部审计部门,但将其设置在财务部门之下,执行一些侧重查缺补漏的财务复核工作,由于缺乏独立性,内部审计流于形式,更不用说实现增值功能。

1.2 内部审计的目的和方式单一,缺乏增值有效性

传统的内部审计通常是围绕财务报表数据的真实性、业绩考核指标的完成情况以及业务流程的合法合规性开展的,而且多采用定期、事后的方式实施审计工作。被审计的业务部门很有可能在审计开展之前突击完善财务会计凭证及相关事项来应付监督检查,在这种审计模式下,审计人员与被审计部门只有在审计工作开展后才会进行沟通,很容易使得被审计部门萌生抵触心理或出现冲突。其次,内部审计人员的审计报告内容比较单一,为了避免自己承担责任或者避免与相关部门产生矛盾,审计人员往往不愿意在审计报告中就其发现问题的危害程度或未发生但很有可能发生的风险问题作出职业判断,并对相关问题进行差别报告,发表独立、客观的审计意见,从而无法使企业管理人员对企业中存在或潜在的问题有正确的认识并制订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1.3 增值型审计的范围不明晰,未能充分发挥增值职能

因为传统的内部审计的目的和方式单一,内部审计主要是通过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审核,确保核验会计凭证及财务流程的合规性,杜绝财务纰漏从而达成增值目的。但这近似于守株待兔的审查方式往往只能在事后发现问题,然后部门采取补救措施以减少损失。因为内部审计部门没有参与企业运营管理,使得内部审计无法从源头对企业内部实施全面监督,无法充分发挥其增值职能。具体表现为:第一,对企业的风险控制审查不足。企业的风控机制是否可靠、有效能够直接影响企业的价值实现。但很多企业内部审计并没有核查风控系统是否能有效识别风险,是否在风险识别中存在遗漏;在系统识别出风险时,其采取的应对措施是否及时有效;第二,未覆盖企业内部控制系统[1]。内部审计没有针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环境、内部控制执行过程以及内部控制的监督情况实施审计,使得企业管理层无法对内部控制的设计及运行有效性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掌握,企业通过内部控制实现增值的效果无法得到保障。此外,企业管理层没有在其他非财务决策前获取内部审计部门独立的意见,不能有效发挥内部审计的咨询服务职能。

1.4 企业缺乏完善有效的增值型内部审计保障机制

企业增值型审计保障机制的不健全,难以推进内部审计工作。主要表现为:其一,审计人员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增值型内部审计已经从传统的财务审计转变为企业运营管理的全覆盖审计。但很多企业在吸收和培养内部审计人员时,仍然只侧重其财务审计能力,而对企业运营管理等其他方面不做过多要求,使得内部审计人员在对企业经营管理业务实施审计的过程中无法准确把握重大风险点,专业水平不足尤为明显。其二,内部审计部门成员结构不合理。在传统的内部审计理念中,审计组成员都是以财务审计人员为主,缺少管理、法律、工程技术等专家,使得企业内部审计的效果和质量大打折扣,无法从专业角度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内部审计的增值功能无法得到发挥。其三,审计信息化建设不足。内部审计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基础性统计工作,尽管很多企业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信息化系统,但往往是以财务或行政审批流程为基础,缺乏审计相关要素和模块,不利于审计工作的高效进行。

2 促进增值型内部审计功能实现的策略建议

2.1 建立健全的增值型内部审计制度

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应该是全面系统的,其必然要涵盖企业为满足发展所赋予内部审计的新要求。所以,内部审计不能仅停留在对财务及账目的审查核验,同时,要发挥对企业内部控制、公司治理、风险评估等一系列涉及企业价值创造的管理工作的导向作用。首先,需要在企业层面制定内部审计的规章制度,明确审计部门的宗旨和独立性,并保障其独立性不受损害,主要表现为内部审计部门不依附于其他任何部门,只对董事会或最高领导负责。其次,要赋予内部审计部门执行内部审计工作所需的必要的权限,内部审计应参与企业的战略目标及重大决策制定活动的全过程,可以充分发表意见,帮助制定或建议制定一些关键决策指标,供管理层参考制订相应的方案流程。要让企业管理人员,尤其是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能够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的重要性,为企业内部审计营造良好的审计环境。最后,企业应当引入外部审计作为监督力量,从市场视角为企业内部审计提供专业监督指导服务,同时结合外部审计成果来对内部审计进行综合考评,评价企业内部审计是否为企业的价值提升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以便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工作。

2.2 实施多元化审计手段,提高审计效能

传统的内部审计手段及方式较为单一、生硬,不利于全面发现企业中的问题,更不能为企业提供解决问题的优化策略,内部审计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的同时,其作用也无法有效发挥,这是一些企业内部审计被边缘化的主要原因。内部审计必须从自身职能要求出发,努力钻研出一套有效审计手段,提高审计效能,为企业实现增值提供基础保障。首先,内部审计应营造良好的审计环境[2]。审计部门应与企业中所有部门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在企业日常运营中审计人员应随时与部门管理人员进行积极有效沟通,并注意与部门营造良好的审计沟通氛围,避免部门对审计工作产生抵触情绪,使部门充分认识到审计的重要性,争取其对审计工作的支持。其次,审计工作应该是渗透式的,内部审计在不同业务、不同阶段中发挥的作用不尽相同,如在准备阶段介入,提供业务关键指标参考;也可以在业务实施中途介入结束前退出,反馈运行情况并及时修正缺陷,持续与部门管理人员共同探讨审计目标、审计标准、审计内容、审计程序等。最后,内部审计应采用多样化的审计报告方式。内部审计应根据重要性及危害程度高低对审查问题进行分级管理。对于一些流程问题或可立即解决的轻微问题,可采用口头形式进行报告;对于一些重大的问题,需要根据具体的性质和类别等撰写不同格式的审计报告,如递呈给最高管理层的报告需要简明扼要,对一些涉及公司经营的审计报告,其参考数据要尽可能详尽细致,以便部门制定改进措施。

2.3 明确审计范围,突出审计中增值职能的发挥

企业实现增值不仅要依靠高效的财务管理,更要依赖企业的内部管理效能。企业内部审计要对企业治理实施有效监督,可以进一步完善治理能力,从而实现内部审计的增值功能,进而实现企业的价值提升。所以,内部审计要进一步扩大审计范围,其范围除了要涵盖传统审计理念中的对企业财务会计的审查,还要包括对企业风控管理、内控管理等治理手段有效性的审查。通过对上述内容的审查,发现企业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可能造成的危害,提出改进意见及办法,提高内部审计为企业带来的增值效应。下面将对企业风控管理系统及内控管理的具体审计内容进行说明。

2.3.1 风控管理的内部审计

首先,内部审计要对企业风控系统实施审核评价。内部审计要审核企业的风控系统能否将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准确识别,审查是否有未被识别的风险。要分析风险识别遗漏的原因。其次,企业风控系统在识别风险因素后要制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企业内部审计要对应对措施进行审核,确保应对措施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3]。另外,内部审计还要综合评判风控系统进行风险识别、预警、执行的有效性,并要做好详细记录,为未来优化风控系统提供数据参考。

2.3.2 内部控制管理的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要对企业内部控制实施审核,评价内控制度的制定以及实施是否满足企业价值提升的需要。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依据。内部审计要审核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确保内控环境有利于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内部审计要审核企业是否有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确保各部门之间信息是否对等;内部审计要对内控的执行过程实施审计,确保内控的有效性;内部审计要审查内控绩效考核情况,帮助企业管理层掌握内控的实施效能,并对内控提出优化意见,从管理上实现企业价值提升,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增值效能。

2.4 建立完善高效的审计保障机制

完善的审计工作保障机制,能够有效提高内部审计的工作效率,充分实现对企业营运管理的增值作用,为内部审计优化人员结构,提高审计人员业务水平,为企业提供多样化服务。做好企业内部审计保障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完善内部审计人员结构。企业在招聘内部审计人员时,要充分考虑本企业的发展现状及战略目标,科学控制不同专业审计人员的数量。合理安排公司各技术岗位审计、法律审计、管理审计、财务审计等人员的比例。其二,实施持续有效的审计人员在岗培训,针对不同专业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性格特点,对其适当进行其他领域相关知识的培训,确保其能适应增值型内部审计的职能要求,以满足审计增值功能为目标。其三,在企业现有信息化系统平台加入审计信息模块。打通企业内部审计与各部门的沟通渠道,帮助实现审计与企业财务及其他部门之间信息互通,达成信息对等目标,便于审计工作的实施。还可以有效提高审计效率,避免审计人员利用大量时间及人力完成基础性重复性工作,同时,杜绝因人为因素造成的数据偏差。其四,对内部审计部门执行独立的薪酬体制与绩效考核目标,避免内部审计人员的薪酬奖励或绩效考核与企业各被审计部门挂钩,有效保障内部审计人员发表独立客观的意见。其五,优化人员晋升制度,在企业各部门员工晋升考查中,优先考虑曾在内部审计部门从事内部审计工作并出色完成审计任务的员工,让更多的员工积极参与内部审计,改善内部审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

3 结 语

随着经济日趋多元化发展,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也在不断更新,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滞后使得内部审计的效能无法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增值型内部审计是对传统审计的良好创新与发展,这一全新理念不仅帮助企业促进价值实现,更为审计本身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我国内部审计起步相对较晚,特别是在实现其增值功能过程中,经验较为缺乏,我国企业应借鉴国外先进的理论和成功案例,通过完善审计理论,提高审计技术手段,从而突出审计优势,巩固自身地位,强化审计结果的应用,加快实现增值型内部审计功能,进而提高企业治理水平,精准防范控制风险,最终实现企业的价值提升。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部门财务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水利财务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7部门
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