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理性看待转基因 加快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

2022-11-24江枝英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

江西农业 2022年9期
关键词:转基因产业化作物

文/江枝英 (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转基因技术发展和生物育种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做出重要指示批示。2020 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尊重科学、严格监管,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2022 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在严格监管、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快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步伐,有序扩大大豆玉米应用试点。江西省作为全国粮食主产省之一,全省农业农村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要站在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的高度,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上来,态度鲜明、主动担当、勇于作为,为加快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做出积极贡献。

一、科学理性对待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产品

(一)转基因技术是当今农业科技发展的前沿

当今世界,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正在加速推进,而转基因技术作为生物育种的重要方面,是迄今为止全球发展速度最快、应用范围最广、产业影响最大的现代生物技术。转基因技术是指利用工程技术将一种生物的一个或多个结构明确、功能清楚的基因转移到另外一种生物体内,以获得新的性状,培育新品种。比如,将微生物体内的抗虫基因转入棉花、水稻或玉米,培育成对棉铃虫、卷叶螟及玉米螟等鳞翅目昆虫具有抗性的转基因棉花、水稻或玉米。转基因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医药、工业、农业、环保、能源等领域。目前广泛使用的人胰岛素、重组疫苗、抗生素、干扰素和啤酒酵母、食品酶制剂、食品添加剂等有很多都是转基因产品。

(二)转基因技术在全球得到广泛推广应用

从1996 年全球商业化种植转基因作物开始,20 多年来,全球农业转基因生物产业化快速发展。面积快速扩大。由1996 年的170万公顷扩展到2019 年的1.9 亿公顷,全球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中79%的棉花、74%的大豆、31%的玉米、27%的油菜都是转基因品种。国家迅速增加。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由1996 年的6 个增加到2019 年的29 个,加上批准进口的42 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商业化应用的国家和地区达到71 个。作物种类增多。全球批准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已增加到32 种。

目前,我国批准大面积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只有棉花和番木瓜,批准允许进口的转基因作物有大豆、玉米、棉花、油菜和甜菜,已育成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190多个,累计推广5 亿多亩。累计已获得生产应用安全证书的作物有耐存储番茄、改变花色矮牵牛、抗病辣椒、抗虫水稻、植酸酶玉米、抗虫耐除草剂玉米、耐除草剂大豆、耐除草剂玉米(以上作物均未种植)和抗虫棉花、抗病番木瓜等。2021 年,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了转基因大豆和玉米的产业化应用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大豆除草效果在95%以上,可降低除草成本50%,增产12%;玉米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可达95%,增产6.7%至10.7%。

(三)转基因生物安全风险可控已有科学定论

农业转基因技术是中性的,需要进行严格的安全评价和有效监管,这是世界各国加强转基因安全管理的通行做法。

从科学角度看,农业转基因技术安全性包括食用安全和环境安全。根据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制定的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估标准,包括对转基因产品食用的毒性、致敏性,以及对基因漂移、遗传稳定性、生存竞争能力、生物多样性等环境生态影响的安全性评价。通过安全评价、获得政府批准的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就是安全的。全球大规模商业化种植转基因作物已有20 多年,迄今为止未发生一例被科学证实的安全问题。

从国际上看,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在充分研究后得出结论,目前上市的转基因食品都是安全的。根据500 多个独立科学团体历时25 年开展的130 多个科研项目,欧盟委员会2010 年发表报告得出结论,“生物技术,特别是转基因技术,并不比传统育种技术更有风险”。

从应用实践上看,转基因技术1989 年开始应用于食品工业领域,目前广泛使用的啤酒酵母、食品添加剂等,很多都是转基因产品。自1996 年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以来,全球70 多个国家和地区几十亿人口食用转基因农产品,没有发生过一例经过科学证实的安全性问题。

二、正确把握转基因技术研发应用的重要意义

在生物育种产业化即将迈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我国大力推进以发展转基因技术为核心的农业生物育种技术,将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我国种业振兴注入强有力的新动能。

一是推进转基因技术研发应用,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我国是粮食生产和消费大国,粮食供需总量基本平衡。但由于受到人口增长、资源约束、气候变化等因素限制,粮食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大豆、玉米等产品总量缺口将会持续扩大,而转基因技术是提升我国大豆、玉米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手段。目前,我国已获得生产应用安全证书的耐除草剂大豆,可降低除草成本30元/亩以上,增产10%以上,亩均增效100 元。已获得生产应用安全证书的抗虫耐除草剂转基因玉米,抗虫效果达95%以上,比对照玉米产量可提高7%~17%,减少农药用量60%。转基因等前沿技术新突破将为保障粮食安全注入新动能。

二是推进转基因技术研发应用,有利于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从全球范围看,转基因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发达国家都把转基因技术作为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的重要方面,纳入国家战略。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加强了生物育种领域功能基因的挖掘和利用,拥有的水稻、小麦、玉米等作物转基因专利数量超过全球总数的70%。我国建立了完整的转基因育种技术体系,研发能力进入世界第一方阵,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瓶颈。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原创不足,亟需大力发展转基因技术,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

三是推进转基因技术研发应用,有利于推进我国种业振兴。转基因技术具有明显的技术优点和带动性、先进性,可以加快对农作物品种抗性、品质、产量等多种性状的协调改良,在缓解资源约束、保障食物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拓展农业功能方面显现巨大潜力。农业生物育种技术研发应用已成为一个国家农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发展转基因技术对于推进我国生物育种、打赢种业翻身仗具有重要意义。

三、依法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

当前,我国转基因技术研究与应用在战略、法律、科技、行政和舆论五大方面已经具备了良好基础条件,实现了产业上有需求、应用上有品种、安全上有定论、管理上有保障、舆论环境上有较大改善。我省将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农业农村部和省委省政府生物育种产业化的决策部署,强化学习,严格管理,科学宣传,加快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

一是深入学习,提高共识。省农业农村厅将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纳入党组中心组专题学习内容,统一全厅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组织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农业科研单位、种子企业等开展专题学习,全面提升农业农村系统干部、农业科研人员对生物育种产业化的科学认知。

二是强化监管,确保安全。落实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属地管理制度和研发“第一责任人”职责。强化研究试验监管,对辖区内农业转基因研究试验检查全覆盖。强化品种审定环节检测,严防转基因品种冒充非转基因品种进行审定。强化种子生产经营监管,严查转基因种子非法加工销售。强化加工企业监管,对农业转基因加工企业全部进行现场核查,确保进口农业转基因生物全部用于原料加工。

三是加大宣传,营造氛围。依托江西农业大讲堂下基层宣讲、高素质农民培训、农技人员培训等载体,紧紧依靠宣传主渠道,积极运用新兴媒体,大力开展转基因科普知识宣传引导。组织各级农业农村部门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广泛开展转基因科普进农村、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为加快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创造良好氛围。

猜你喜欢

转基因产业化作物
西南铝某6×××系汽车板实现产业化
覆盖作物及其作用的研究进展
未来航天员的“神菜”——转基因莴苣
中国农业科学院揭示大塑料和微塑料对作物生长发育和土壤健康的潜在影响
转基因,你吃了吗?
经受市场考验,汉服步入产业化进程
吉林省省级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单位名单(第一批)
地下作物
广电媒体产业化前景的三种期许
红色动漫的经济价值与产业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