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班级管理中惩戒教育的实施对策研究

2022-11-24刘玄冲

新课程 2022年8期
关键词:惩戒规则班级

刘玄冲

(甘肃省靖远县东关小学,甘肃 靖远)

学校、教师对学生的保护和管理问题,特别是对学生实施惩戒教育问题,是当下学校、教师热议的话题。《中小学惩戒教育规则(试行)》(以下简称《规则》)的推行,为小学班级管理中惩戒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参照标准。本文对小学班级管理中惩戒教育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以《规则》为基准,提升小学班级管理中惩戒教育实施水平提供了可行性策略,以期对当前小学班级管理中惩戒教育的实施提供参考。

一、小学教师实施惩戒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把惩戒教育等同于体罚,惩戒目的偏离教育

当前,小学教师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实施惩戒教育的最大误解是将惩戒教育等同于体罚。惩戒教育重视其行为所具备的教育性和教育价值。其教育价值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积极向上,不管采取哪种惩戒行为,均是为了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并对其良好习惯进行培养。(2)惩戒教育所具备的教育价值表现在具体的实施中。首先,惩戒行为应该合规范、合法、合理。其次,以人为本,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发展作为基本宗旨,确保惩戒行为能够和教育规律相符合,结合教育心理学知识,对惩戒行为予以正确的指导,满足学生在身心发展以及心理方面的特点,尊重、爱护、保护学生的心灵,最终达到让学生知错、改错的效果。根据教育的深度,惩戒教育的实施路径可以分为两种,分别是浅层次的惩戒教育和深层次的惩戒教育。浅层次的惩戒教育是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约束,这种惩戒是为了改变或限制学生的外在行为,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深层次的惩戒教育是为了对其进行道德教育,使学生能够意识到并自发纠正自身的不良行为。

(二)惩戒对象泛化,缺乏惩戒教育后的反思

在班级管理实践中,有时就算合理惩罚了学生,也不一定可以获得好的效果,这就需要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惩戒后第一时间进行反思,在反思中明晰帮助学生纠错的路径,从而进一步内化和深化惩戒效果。面对班级纠纷,如果是学生的原因,教师应耐心指导,并逐步引导学生,从而切实发挥惩戒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此外,当前大多数小学教师很少关注惩戒教育后的做法。这种只重视惩戒过程不重视惩戒后果的教育,是一种不完善的惩戒教育,其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教师在实施惩戒教育后需积极落实对学生的帮扶指正。帮扶转化策略主要有:(1)惩戒学生后务必要第一时间和学生进行谈心,把其中的利害告诉学生,讲清楚自己对其进行惩戒的原因,要态度诚恳,让学生理解并明白老师是爱他的,是关心他的。惩戒后的谈话能使师生关系得到有效的联结,师生之间相互理解。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成功的保障。(2)若班主任没有足够的时间和学生深入沟通,可以采用学生写自我检讨的方法。学生在检讨中要说清楚为何犯错、犯了什么错,针对这一事件,自己有何态度,同时在今后遇到相似问题后应如何处理等。这种做法对学生内化和更正自己的行为极为有利,可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三)教师对惩戒教育知行不一

当前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实施惩戒教育还面临对惩戒教育知行不一的问题。部分教师虽认可惩戒教育在班级管理中落实的必要性,但在实际班级管理过程中却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不敢将惩戒教育落到实处。我国义务教育法以及试行的惩戒教育相关规则肯定了教师具有惩戒权,即教师作为学校管理者依法享有教师惩戒权。再者,部分教师在实施惩戒教育的过程中明知禁止体罚却仍体罚,这样的惩戒教育失去了其本身应有的教育意义。惩戒教育不仅与法律相关,也与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息息相关。小学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改进育人思想,提升专业能力,探索有效的惩戒教育手段,以提升育人效果。

二、小学班级管理中惩戒教育的实施对策

(一)厘清惩戒教育和体罚的规则边界,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

惩戒教育的本质是教育行为,偏离了教育目的、失去了对学生保护的初衷、违反了《规则》对学生的惩罚都是应该被禁止的。小学教师在实施惩戒教育时需明确惩戒教育和体罚的规则界限,树立正确的惩戒观。惩戒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立德树人。教师在实施惩戒教育时应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意识,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权、身心健康权和受教育权,以客观心态与饱满热情看待每一位学生。此外,教师在实施惩戒教育的过程中,要有法可依,要依德而为,做到惩戒教育以《规则》为准绳,不越规、不违德,同时做到实施惩戒教育与实施《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相统一,真正使惩戒教育执行主体、规则、程序、执纪等相关行为合乎规范,从而让惩戒教育既发挥对学生的教化作用,又不侵犯学生和家长的合法权益。

(二)加强教师执纪能力的培训,提高教师实施惩戒教育的能力

教师是实施惩戒教育的主体之一,教师的执纪水平决定着班级管理的综合水平。学校应将惩戒教育培训常规化,进一步培养教师的规则意识,提升教师的沟通能力,从而凝聚更大的教育合力。教师在实施惩戒教育的过程中,应正确理解惩戒,制定合理的奖惩制度,倾听学生的“声音”,控制情绪。此外,教师应注意惩戒教育的及时性,发现学生犯了错误或行为不当后,应及时对他们进行教育,并注意惩戒的适度性。惩戒之后,教师应注意追踪惩戒是否有效。教师可以从两个维度评估惩戒过程是否发挥了教育功效。一是惩戒后学生的错误行为是否受到抑制或消除,二是惩戒后学生的认知和态度是否向着更高的道德水平发生了变化。此外,在惩戒教育后,教师还应关注、安抚学生的消极情绪,并鼓励受惩戒的学生改正错误的行为并变得更好,重建学习的自信心。

(三)因材施教,提升惩戒教育的灵活性

在班级管理中实施惩戒教育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性格差异和错误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科学教育。例如,在对性格孤僻学生进行惩戒教育时,教师要考虑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尽可能采用鼓励教育。此外,在针对不同情况选择和实施惩戒教育时,既需要考虑学生的差异,又要确保没有违反公平原则。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不良行为采取惩戒,比如,课堂爱说闲话,打扰同学听讲,可以采取取消发言惩戒;损坏学校、班级公共财物的可以使用赔偿惩戒;“三操”动作做不到位的,可以采用留下练习惩戒,等等。最后,惩戒教育的强度必须灵活,当采取惩戒教育时,教师往往会产生误解,认为惩戒教育越重就越有可能使学生的行为向好的方面发展,但事实并非如此。若对惩戒教育予以错误的使用,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而且无法达到应有效果,甚至让他们走向歧路。对此,教师需要对惩戒在教育中所处的地位予以正确的理解,惩戒并非让学生服从老师、向老师低头,而是让学生敬畏规则,最终向规则低头,这是基于人权平等的教育方式。总之,在惩戒教育实践中,教师应结合学生年龄、性格特点,惩戒教育的时间、间隔与强度,切实制定个性化惩戒教育方案,进而充分发挥惩戒教育对于规范学生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作用。

(四)运用多种惩戒教育方式,提升惩戒教育的实效性

教育惩戒主要是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或行为,达到健康发展的目的。因此,需要教师运用具有教育意义的惩戒方法。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不同违纪情况,班主任可以考虑运用以下惩戒方式:(1)愉悦他人惩戒。即针对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偶尔迟到等情况,班主任可以让学生站起来表演节目、唱歌或讲笑话等。课后班主任需要针对出现此情况的原因进行询问,及时给予学生有效帮助。“愉悦他人惩戒”对当事学生能起到及时提醒的作用,同时也不会伤害学生的自尊。(2)说明书惩戒。此方法是以魏书生老师的“说明书”为借鉴,和“检查书”让学生把自己犯错的原因和保证今后应怎样做有所区别,“说明书”主要是让违纪学生把自己犯错前、中、后的心理活动写出来,在写的时候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自主改正。此方法在高年级中较为适用,因为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规则意识。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应针对学生做错的事,以谈话或者书信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明白如何做这件事才是正确的,让学生明白是非,并知道以后遇到这样的事可以用哪些正确的方法去解决。(3)劳动惩戒。对不遵守规则的学生可以要求放学后留下做值日,为班级打扫卫生来弥补自己的过失。通过多种惩戒教育方式的灵活运用,可以进一步提升惩戒教育的实效性,充分彰显惩戒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

惩戒教育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社会群众热切关注的问题,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与相关法律的不断健全,小学教师应改变陈旧的惩戒观念,提高对法治的认识,关注惩戒的实体和程序,将惩戒的目的、原则内化为教师的个人职业道德。在班级管理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道德水平与观念素质,采取多元化的惩戒教育策略,促进良好班级氛围的形成,使惩戒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到理想状态。

猜你喜欢

惩戒规则班级
忘却歌
班级“无课日”
撑竿跳规则的制定
班级“四小怪”
把握好教育惩戒的“度”
班级英雄
让惩戒教育有章可循
也谈“教育惩戒权”
奥斯卡的规则变了!
让规则不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