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探究

2022-11-24贺旭东

智慧农业导刊 2022年15期
关键词:农田水利农田节水

贺旭东,刘 胜

(榆林市榆阳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事务中心,陕西 榆林 719000)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在实际的种植生产过程中,许多地区依然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从这一方面出发,相关部门与组织机构,应当重视起现阶段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农田水利建设工作。我国土地辽阔,农田种植区域分布较广,但在水资源的分配方面存在着不均衡的问题。由此需要强化农田水利工程之中的节水灌溉工作,以此来更好地满足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需求。

1 现阶段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分析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农业整体发展水平得到了相应的提升。在这一发展背景下,国内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前农业生产发展的实际需求,将农田水利工程中的节水灌溉技术进行了一定的推广,试图利用这种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最终经济效益。从当前的农业发展状态进行分析,国内相关工作人员在对农田水利节水灌溉进行推广与建设工作时,整体工作的展开方式,从原本的政府推动政府主导,逐渐转变成了农户推动农户主导的方式。这一推进主体的转变,使得农业生产现代化建设的速度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但是从整体农业发展水平与生产资源方面来看,国内许多地区在进行农作物的种植生产工作时,依然存在着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情况。这种情况的长期存在,会直接影响到当前区域的农业生产总量以及农业生产工作者自身的经济收益。如果想要提升一个地区的实际经济收益与农业生产总产量,需要将农田水利工程之中的节水灌溉技术进行现代化的推广与建设。相关工作者需要重视起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水资源灌溉合理性问题,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到最大化,以此来满足农作物生长对于水资源的需求,并减少灌溉过程中对于水资源的浪费。

目前国内在推进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工作时,对于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方面,已经进行了一定的推广,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取得了相应的成效。从本质上来看,当前农田水利工程之中的节水灌溉技术,是按照不同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对于水分的相应需求,并结合农作物生长地区的实际气候条件、降水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计算,以此来将相对较为有限的灌溉水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并通过现代化的农田水利工程,来实现水资源的调配工作。将节水灌溉技术进行科学规范且合理的应用,不仅可以改善当前农作物种植生产过程中水资源相对短缺的问题,还可以将水资源的灌溉效率进行进一步的提升,改善农作物生产种植过程中存在的各类灌溉缺陷,以此来不断促使农作物茁壮生长,提高最终的产量。

2 农田水利工程灌溉技术存在的问题

2.1 节水灌溉技术存在不全面的问题

现阶段,国内的农田节水灌溉系统,依然处于起步阶段,整体发展时间相对较短,与国外相比依然存在着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其中,存在的最为广泛的问题,便是整体节水灌溉系统设计方面的科学性问题。如果节水灌溉系统缺乏科学性,不但无法完善对灌溉水资源进行高效的利用,还会使得农作物无法及时获取相对较为充足的水源,从而降低整体的生产产量与质量。

许多地区在对农田节水灌溉系统展开设计工作时,往往无法对当前所在地区的农业种植生产用地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工作,对于当地的灌溉方式、气候条件、水资源分布以及农作物生长需求等内容,存在不明确的情况。比如,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受到地形的影响,农田在分布上相对较为零散,单独的农田往往面积相对较小,多呈现梯田形状,因此在高度方面也有着一定的差异。这类情况的存在,使得农田水利工程在进行节水灌溉系统的设计工作与建设工作时,存在着诸多困难。

另一方面,当前国内许多农田灌溉技术工作者,在对不同的地区进行农田灌溉系统设计时,没有对当前的农田地形进行勘测。如果想要最大限度地取得农田灌溉技术推广的实际成效,需要相关工作者在正式进行设计工作之前,对当前农田灌溉系统建设区域进行地形的勘测工作,将所得到的数据应用到农田灌溉的实际设计之中,以此来提高农田灌溉技术的环境适应性与科学合理性。进行这一方面的工作时,相关工作人员还需要明确,对农田进行地形与地质的勘测工作时,不可以只停留在表面,需要将目前已有的数据进行更进一步的分析,以此来减少由于设计偏差而产生的各类资源浪费问题。

2.2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作缺乏有效的管理

对农田进行现代化的灌溉工作时,往往需要相对较为复杂且完善的流程,以此来最大限度地保障整体灌溉能够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求。而对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作进行建设时,如果没有对农田灌溉的实际内容进行相应的管理,则会使得农田灌溉建设过程出现相对杂乱的情况,无法完全发挥节水灌溉技术的真正成效。并且,在许多地区,进行农田节水灌溉建设工作时,并没有对当前施工内容进行充分完善的管理工作,参与建设的相关人员缺乏有效的管束。甚至部分工作者自身并没有具备完善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知识,对于施工机械的使用不够熟练,施工效率相对较为低下。

2.3 农田水利灌溉技术适用的范围尚待调整

在当前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农作物进行现代化的节水灌溉工作,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最大限度满足农作物生长对于水资源的需求,并在这一基础上减少灌溉过程所浪费的水资源,提高灌溉水源的利用效率。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如果能够获取到充足的水资源,将直接影响到农作物自身的最终产量与质量。然而在当前社会发展阶段,国内的多数农业种植区域,均位于农村地区,由农村居民进行自主化的种植生产管理。此时在农村地区进行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往往会出现农民对节水灌溉技术不能完全掌握问题。许多农民受到自身文化程度的影响,对新型农业生产技术的掌握速度较慢。这类情况的存在,使得农民在对节水灌溉技术进行应用时,极易出现操作失误的情况,进而产生水资源浪费的问题。

3 当前农田水利工程中常用的节水灌溉技术

在当前农业生产发展阶段,节水灌溉技术属于国内农业发展提升整体生产质量与资源利用效率的一种重要方式。从灌溉方式上来说,可以将现代化的节水灌溉分为喷灌、滴灌、渗灌与管道灌溉等几种类型。不同的灌溉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能够对不同区域与不同品种的农作相匹配,从而提高农作物的最终生产产量与质量。

3.1 喷灌技术

在对农作物进行现代化的灌溉工作时,如果当前灌溉地区地势相对较为平缓,属于平原地区,则可以选用喷灌的方式,来进行大面积的集中灌溉工作。能够通过专门的喷灌设施,来定时定量地对农田进行灌溉。喷灌技术的铺设原理,是将喷灌机器内部压力增大,利用机器内部的压力作用,将内置卷盘进行带动,利用管道来将水源进行从高到低的喷洒工作。

国内当前所使用的喷灌技术,能够有效地节约水资源,并在这一基础上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过去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虽然方便快捷,但大部分水源会蒸发而产生严重的浪费。并且,如果对农田进行长时间的大水漫灌,还会使得农田内部出现持续性的水土流失问题,并不利于现代化的保水保田的生产工作。将喷灌技术进行合理的应用,不但能够提高当前灌溉工作的实际成效,还可以促使农田减少水土流失的情况发生。并且对农作物进行喷灌工作时,还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将小气候进行调节与改善,能够对多种作物使用该方式,灌溉覆盖面积相对较广。

现阶段国内所使用的喷灌技术,大多会应用在相对较为平整的平原种植地区,以此来提高单个喷灌设施的覆盖面积。喷灌节水技术从整体上来看,并不具备非常复杂的机械结构,因此对喷灌设施进行搭建工作时,搭建效率相对较高,操作难度较低。从国内目前已有的喷灌用地种植实际成效来看,喷灌的整体灌溉效率相对较高,能够有效满足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对于水资源的需求。而在对喷灌设施进行铺设与搭建工作时,往往需要在农田间进行灌溉管道的相应铺设,以此来保障喷灌工作的正常进行。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占用农田面积,从而降低农田种植的实际利用率。

另一方面,农业生产从业者对喷灌技术进行相应的铺设与搭建工作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根据当前农田的实际种植情况来进行铺设方面的更改,以此来更好地适应当前农业生产对于水资源灌溉的相应需求。如果当前需要进行灌溉工作的农田面积相对较小,则可以选用微喷灌技术,将水资源的灌溉进行更为精准的控制。现阶段微喷灌技术的主要利用方向是需水量相对较高的农作物。比如温室之中的花卉或者蔬菜种植。应用喷灌技术,不但提高温室内部湿度的稳定程度,还能够对温室内的气温进行一定的调节。

3.2 滴灌技术

在当前农业种植生产技术发展的过程中,滴灌技术属于一项相对较为新颖的灌溉技术与方式。整体而言,滴灌技术同样是将水的压强进行充分利用,属于一类低压灌溉技术,也是目前灌溉效率最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最高的一种节水灌溉技术。这种节水灌溉技术,可以满足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对于水源与营养物质的需求,利用相应的管道,将水源与肥料以滴浇的方式输送到农作物根部。滴灌技术在对农作物进行灌溉时,往往会将水资源与肥料通过管道来进行输送,从而减少了输送过程中水资源蒸发与浪费问题,进一步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从铺设方式与搭建方式上来看,国内目前常见的滴灌方式,可以分为移动式、固定式与半固定式。对这些类型进行相应的使用时,可以根据当前所在区域以及种植农作物的实际水资源需求来进行一定的调节,以此来更好地进行灌溉工作。目前国内所使用的滴灌技术,在具体操作上通常会选用机械自动化的方式。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减少灌溉工作中对于劳动力的投入,提高实际灌溉效率。与传统灌溉方式相对比,现代化的滴灌技术能够有效缩短灌溉所需时间,降低灌溉成本。

但是从滴灌技术的整体使用方面来看,当前滴灌技术依然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例如,在对农田进行滴灌技术的应用时,通常利用的是滴灌管道内部所具备的毛孔,来对灌溉水源进行相应的推送。但是在实际的水源输送过程中,输水毛孔经常会被异物堵塞,从而无法进行输水,对农作物产生负面的影响。针对这一方面的问题,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滴灌管道进行一定的升级,为滴灌管道添加滤网,以此来将水源中的杂质滤除,减少堵塞情况的发生。

3.3 渗灌技术

渗灌技术作为当前技术发展阶段之中的一项新型节水灌溉技术,对农作物进行渗灌工作时,需要将负责水资源输送工作的管道铺设在地下,利用这些管道,将水源直接送到农作物的根部。从整体使用方式与成效上来进行分析,渗灌技术的使用周期相对较长,能够在长时间内持续工作,且后期维护成本相对较小。由于渗灌是将水资源直接输送到植物的根部,因此,几乎不会受到蒸发作用的影响,能够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渗灌技术从整体上来看,适用于对多年生作物,对其进行相应的铺设工作,以此来源源不断地为这类作物提供高效且持续的灌溉工作。

4 结束语

对农作物进行现代化的灌溉工作时,需要重视起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与研究工作,将各类灌溉方式与灌溉技术充分运用,不断提高农作物的最终产量与质量。

猜你喜欢

农田水利农田节水
论述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的要点
水资源平衡调度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农田水利渠道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现状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