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创心肌做功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2022-11-24李依峣张衍涛李艳玲邢长洋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22年9期
关键词:左室心室心肌

鲁 元 李依峣 张衍涛 李艳玲 桑 毅 邢长洋

近年来, 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speckle tracking echocardiography, STE)技术不断发展, 其通过对回声斑点的追踪计算心肌实时运动和应变, 从而评估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 尤其是整体纵向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 GLS)已被大量研究[1-3]证实是评价亚临床左室收缩功能损伤最敏感、可靠的指标。然而, STE技术仍存在一定局限性, 后负荷的增加会使整体心肌应变降低, 导致评估心肌功能的准确性、有效性下降[4]。基于此, 临床将STE与无创拟合的心内压力曲线相结合, 提出无创心肌做功, 克服了单纯心肌应变指标的负荷依赖性, 能够对心肌做功参数进行定量分析, 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CRT)中有重要的作用[5]。本文就无创心肌做功在CRT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一、无创心肌做功介绍

1.无创心肌做功的概念:心室压力-容积环可反映心肌氧耗量, 但其存在有创、操作复杂、对环境和操作者要求高等不足[6-8]。近年来, 有学者[9-10]在左室功能测量过程中考虑到后负荷的影响, 将STE技术与左室压力变化情况相结合, 提出无创心室应变-容积环, 根据心脏运动过程中心内压力与心肌应变的变化曲线, 即压力-应变环(pressure-strain loop, PSL), 计算心肌做功参数, 并通过动物实验证实其与有创心室压力-容积环测得的心肌做功参数相关性很好(r=0.99), 可准确地反映心肌功能。另有研究[11]发现PSL评估局部心肌做功与MRI检测结果相关性较好(r=0.71,P<0.05)。因此, 与传统的有创心室压力-容积环比较, PSL不仅能够评估整体心肌做功, 其在评估局部心肌做功和无创性方面也更具优势。

2.无创心肌做功相关参数:目前无创心肌做功可以获得以下参数, 具体包括:①整体心肌做功指数(global myocardial work index, GWI), 为从二尖瓣关闭到二尖瓣开放期间左室PSL的曲线面积, 即心肌整体的收缩功;②整体有用功(global constructive myocardial work, GCW), 为心脏收缩期对射血做出贡献的功, 即射血期心肌细胞缩短和等容舒张期心肌细胞伸长的做功之和;③整体无用功(global wasted myocardial work, GWW), 为心脏收缩期对左室射血无贡献的功, 即射血期心肌细胞伸长和等容舒张期心肌细胞缩短的做功之和;④整体做功效率(global myocardial work efficiency, GWE), 为GCW与GCW和GWW之和的比值。

3.无创心肌做功参数的影响因素:无创心肌做功相关参数在正常人群中主要受性别、年龄和负荷状态的影响。Manganaro等[12]应用无创心肌做功对226例健康受试者[平均年龄(45±13)岁, 男85例, 女141例)]进行研究, 结果显示静息状态下女性GWI和GCW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林静茹等[13]研究结果显示, 正常成人负荷状态GWI、GCW、GWW均大于静息状态, GWE小于静息状态,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在负荷状态下, 男性GWW低于女性(P<0.05), 但静息状态下无创心肌做功参数无性别差异。

二、无创心肌做功在CRT术前选择、疗效评估和术后随访中的作用

CRT是在传统起搏方式的基础上增加了左室起搏, 即通过双心室起搏的方式治疗心室收缩不同步患者。该方法可使左右心室恢复同步起搏, 减少二尖瓣反流, 增加心脏搏出量, 改善心脏功能。其适应证包括:①缺血性或非缺血性心肌病;②充分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后, 心力衰竭心功能分级为Ⅲ级或无需卧床的心功能分级Ⅳ级患者;③窦性心律;④左室射血分数≤35%;⑤QRS波群时限≥120 ms。无创心肌做功凭借其在心肌运动和耗氧量评估上的优势, 在CRT术前选择、疗效评估和术后随访中展现了良好的应用潜力, 为CRT的精准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了重要信息。

1.术前选择:Zhu等[14]对40例拟行CRT的心力衰竭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研究, 结果显示左室应变-容积环可为预测CRT应答提供有效信息, 且基线检查时评估间隔心肌的GWW有助于CRT患者的选择。Riolet等[15]应用二维STE和PSL对249例接受CRT治疗的患者进行分析, 发现术前GWW<200 mm Hg%与CRT无应答及全因死亡风险相对增加有关, 提示对于射血分数改善的心力衰竭患者, 检测GWW有助于CRT术前选择。另一项对166例拟行CRT患者的回顾性研究[16]发现, GCW≤888 mm Hg%的患者发生心源性死亡的风险较GCW不在此范围的患者大大增加,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疗效评估:一项关于200例接受CRT患者的前瞻性多中心研究[17]发现, 应用心肌做功参数预测CRT患者的疗效优于QRS形态、QRS持续时间、心尖摆动及收缩拉伸指数。这与曹司琪等[5]研究结果一致, 表明无创心肌做功相关参数可评估CRT患者的心肌做功情况, 并可预测其疗效, 具有重复性好、可行性高的优势。另一项关于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研究[18]显示, 无创心肌做功参数可以评估CRT改善左室功能的情况, 通过恢复心肌运动的同步性, 可在不增加整体左室氧化代谢的前提下提高心肌效率。

3.术后随访:Galli等[19]对97例心力衰竭患者进行CRT, 术后6个月随访发现63例患者对CRT有应答, 其GCW(>1057 mm Hg%)较无应答者显著增加,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GWW>384 mm Hg%是与CRT应答相关的唯一参数, GCW>1057 mm Hg%结合GWW>384 mm Hg%对识别CRT有应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100%)和阳性预测值(100%), 但可能由于房室不同步、室间不同步导致其敏感性(22%)、阴性预测值(41%)和准确性(49%)均较低。文献[20]报道, GCW<1057 mm Hg%可筛选85%的CRT无应答者, 其阳性预测值为88%。另有研究[21]对CRT患者随访过程中的GWW和GWE进行评估, 证实左束支区起搏能有效改善心功能、机械同步性和机械效率, 是一种极具前景的CRT方法。另一项关于106例接受CRT的心力衰竭患者的研究[6]显示, CRT前和治疗后6个月分别应用PSL分析整体和节段性(室间隔和侧壁)心肌做功指数, 74%的患者(78例)出现CRT应答, 基线检查时CRT应答者的GWI和GCW均高于无应答者,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表明无创心肌做功相关参数能较好地预测CRT疗效。有学者[22]比较CRT前后患者的GWE发现, 左室GWE<75%与全因死亡率降低独立相关(风险比0.48, 95%可信区间0.25~0.92,P=0.027)。此外, 室间隔无用功和左室壁运动评分指数也被证明为CRT应答率降低的显著预测因子[23]。

三、无创心肌做功的局限性

首先, 其依据STE获得心肌应变, 对图像质量要求较高, 并非所有患者均能获得满意图像;其次, 无创心内压力曲线是通过外周肱动脉血压拟合心内压获得的, 当存在主动脉狭窄、左室流出道梗阻时, 该方法不再适用;最后, 理论上心肌做功应当使用室壁应力, 心内压力是一种替代手段, 由于无创心肌做功未考虑室壁厚度而无法获得室壁应力, 因此与理论上的做功概念并不完全相同。现阶段国内外心肌做功的相关研究仍相对较少, 临床广泛应用有一定困难。

四、总结和展望

总之, 无创心肌做功克服了STE的负荷依赖性, 能更好地评估左室功能, 在CRT术前选择、疗效评估和术后随访等方面均展现出独特优势。未来需针对现阶段不足进行改进和更多的临床研究, 有助于无创心肌做功的完善和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左室心室心肌
华南农业大学发现番茄多心室形成调控的新机制
超声心动图对不同主动脉瓣病变患者主动脉瓣置换前后左室功能变化评估价值研究
卡维地洛联合尼可地尔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分析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超声诊断心肌淀粉样变性伴心力衰竭1例
起搏器周期性心室过感知现象
心肌桥是什么病?
查出“心肌桥”怎么办
控制心室率,有效疗房颤
探究分析左室假腱索与心电图异常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