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教师思维形态及德行操守问题之现状与应对措施刍议

2022-11-24马岩松

理论界 2022年8期
关键词:师德师高校教师师德

马岩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远大计出发,多次就师德师风建设以及教师队伍建设发表重要讲话,对广大人民教师寄予厚望。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明确要求“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凸显了人民教师在教育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并直接指出了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强调师德师风建设水平直接决定着立德树人的质量。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的保障,更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保障,社会主义高校要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将其作为长期的使命任务,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稳步、扎实地展开各项工作,不断提升师德师风建设科学化水平。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1.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近年来从国家层面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文件。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18处提到了“师德”;2019年,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对全面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各行各业都需要不断输送德才兼备的人才,而作为这些人才培养的园丁,教师是教育第一线的重要“生产者”与“创造者”,所以说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关键在教师。教师的思维形态与德行操守影响着教育环境与教育质量,教师的综合素质与业务水平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要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将对教师的整体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2.高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在经济文化高速发展、教育需求不断扩大的今天,高校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成为当代教育发展的重要要求。教师队伍作为高校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对于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决定性作用。首先优秀教师队伍是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高校的主要工作任务就是教学,而教师是承担教学任务的责任主体,是将知识转化为教学成果的直接环节,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将会完成更多知识能源转化,会使知识转化更有效、教学成果更丰厚、质量更高。其次教师是高校科研队伍的主力军,可以推动高校实现内涵式发展,不断增进高校发展前进的动力。近年来,我国高校已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型,这也是我国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要实现高校内涵式发展,必须提升科研能力,加大科研力度,加速科研成果转化,而这些必须是依靠教师队伍实现的。无论从教学还是科研角度来看,教师队伍建设都是高校活力的源泉,提升高校教师整体素质与实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才能为高校增加内部活力,增强发展动力,为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工程打下基础,提供坚强保障。

3.提升教师队伍能力与素质的需要

师风,指的是教师行业中的风气习惯、崇尚追求;师德,指的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与生活中展示的道德品质与人文素养。〔1〕要提升高校教师队伍素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绝对是首要环节,更是必要环节。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有助于完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师队伍,教师是高校工作的主体,只有建设积极向上、阳光、正能量的教师队伍,才会对学校整体工作与学生的成长产生积极影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有利于打造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教师队伍,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对理想上、业务上健康、正面的追求,从道德品质与行为方式等方面提高综合素质与能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科研氛围,对于大学而言,打造奋进有力的和谐的学校氛围,形成良好的同事关系、师生关系、合作关系、竞争关系等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只有不断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才能形成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身正行端、德高为范的教师队伍,才能在工作中形成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为高校的良性发展增加动力。

4.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学生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坚持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是高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育人目标的实现需要高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崇尚师德,铸造师魂,是推进教师队伍专业化成长的基石。高校要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在全体教职工中牢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坚持立德树人、思想引领,进一步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的核心问题,进一步增强广大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光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做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良好师德师风的一个基本表现是,形成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教师应与学生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良好师德师风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在精神与道德层面形成对学生的良好影响与引导,教师的行为直接影响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树立,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好学生的人生榜样,对他们形成正确的教导与影响。

二、师德师风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部分高校的师德师风制度建设需进一步完善

依照国家相关文件、政策,部分高校结合本校实际,相继出台了诸如《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师德师风评优量化考核指标》等系列文件,但从总体上看,部分高校有关师德师风建设的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

2.部分高校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尚未形成

长效机制的建立和有效运行需要高校内部多个部门之间的联动与配合。从调查的情况来看,部分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可供参考的成熟经验,还处于不断探索的新阶段,需要一个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这样一个循环反复、不断优化的过程,并在工作实践中结合本校实际不断地加以完善。

3.个别教师的名利思想严重、职业信念弱化

当今高校的教师不仅要承担日常教学工作,还要在本学科领域完成一定的科研任务。目前高校教师在评奖评优、职称晋升、荣誉表彰等方面,科研指标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由于“趋利效应”的影响,势必促使在教师中出现重科研、轻教学的错误思想,导致个别教师对教学工作敷衍,缺少了爱岗敬业的精神和教书育人的责任感。

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对策分析

1.党建引领,夯实师德建设基础

完善校院二级师德教育学习机制,以党委中心组学习、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党员组织生活会、“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为依托,聚焦教师的理想信念、家国情怀、职业价值,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教师头脑,通过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相结合,集中学习、分组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办法,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师法》《高等教育法》《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通过学习深刻领会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总体要求,明确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力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着力点,深入把握将师德师风建设要求贯穿教师管理全过程的要求,使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2〕加强教师党支部建设,推进“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把教师党支部建设成为团结凝聚党内外教师的坚强堡垒,发挥好教师党支部在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涵养师德方面的重要作用,牢固树立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党员教师要做表率、树标杆,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影响、带动其他教师,从而推动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开展系列警示教育活动,切实增强遵守《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时刻保持清醒的意识和高度的觉悟,坚守师德底线;建立定期谈心制度,校领导班子成员、各二级单位负责人定期和普通教师进行交心谈心,及时发现和疏导教师心理、心态上出现的问题,积极防患于未然。

2.强化责任落实,健全规章制度

高校要做好教师思想政治与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顶层设计和科学谋划,严格落实“党委书记和校长为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制,成立由学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从校党委、二级党组织,到基层教工党支部”的三级师德师风建设组织领导体系。〔3〕建立健全有关师德师风建设的考核制度、学习制度、宣传教育制度、民主监督制度、档案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涉及师德师风的学术不端、教学事故、违规使用科研经费等实施细则,形成较为完备的师德师风建设系列规章制度。要由上到下层层联动,抓好落实,党委班子成员要进一步压实责任,以身作则,以上率下,不断提升对自身的要求;党委组织部、宣传部要强化宣传引领,进一步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在教师心中的重要地位;党委教师工作部要定期指定工作方案,坚持长效机制与重点任务相结合,切实全面做好管理;各系班子要认真执行各项相关制度,坚持对教师做好宣传教育,协助大学各管理部门做好工作推进与落实;纪委与学术不端管理机构要做好长线监督,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推动早日形成师德师风建设的良好环境。

3.典型引路,加大师德宣传力度

高校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握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舆论导向,也为广大高校教师营造良好的师德建设舆论氛围。充分利用学校网站、公众号、校园广播、条幅等各类宣传途径,多方位、多角度加大师德建设的宣传力度,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楷模”等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观看优秀典型事迹报告会和专题片,讲好师德师风故事。组织开展师德标兵和师德师风建设先进个人的评选活动,树立和表彰师德先进典型,弘扬新时期教师教书育人、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优良传统,增强教师职业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大力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总结教师在教书育人工作中的先进经验,传递教师正能量。

4.严格管理,完善评价考核奖惩机制

严格规范师德考核评价机制,从呵护教师职业成长、维护教育公平的角度,不断创新师德师风评价标准,形成师德师风评价全程化、长效化、立体化系统,为教师从教生涯全程全面服务。要进一步完善师德评价系统,强化发展与问责双重功能,严格考察教师的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素质,在日常工作中严把政治关、道德观、廉洁关,把师德表现作为招聘考核、教师资格准入、职称评审、表彰奖励、评先推优等方面的首要要求,牢固树立师德师风建设在教师职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评价主体不仅要包括学校层面的领导、相关领域的专家、高校教师、学生,还应邀请社会其他组织或者学生家长参与其中,从多个角度、多个维度出发,作出综合性评价,并将评价结果纳入教师的成长档案,使其贯穿高校教师管理和职业发展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师德考核评价在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进程中的引领和导向作用。科学运用评价结果,要使师德师风评价结果成为影响教师利益的重要指标,推动建立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和师德档案,对师德失范行为实行“一票否决制”,用制度的刚性约束教书育人行为。〔4〕

强化师德监督机制,健全师德失范行为通报警示教育制度,建立多种形式、行之有效的师德投诉举报平台,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要及时发现和规劝,督促当事者端正认识,及时纠正。构建多元监督体系,自觉接受学生、家长、社会对师德师风建设的监督举报,畅通师德师风投诉渠道。有针对性地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治理活动,加强师德违规问题的查处和通报,严格执行师德违规行为零容忍,保持师德师风建设的高压态势,持续推动形成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5〕

注重师德激励,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各类评比优先考虑的条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依据《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本校教师师德师风行为的正面规范和负面清单。通过正向激励与反向约束相结合的双向管理,促进师德师风建设。首先,对于正向激励方面,要突出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在教师评价中的地位。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高校教师的第一标准,在高校教师评奖评优、晋级晋升、职称评聘、年度考核过程中始终坚持教师的师德表现为首要条件,对于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还应该给予必要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例如,可以在岗位聘用、职称晋升、荣誉表彰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还可以在学习深造、进修培训等方面为其提供优先机会。在精神奖励方面,要持续选树宣传教师优秀典型,以重大节日为契机,对其进行表彰,组织受表彰的先进典型教师作专题报告,开展交流座谈等,传递教师的正能量。

严格师德失范惩处,坚决杜绝出现师德禁行的行为。制定具体细化的教师职业行为负面清单,对于不良的思想或行动苗头,要及时规劝纠正。对于有违师德的不端行为,要做到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坚决实行高校教师师德“一票否决”制度,对师德失范行为零容忍,并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理。使广大高校教师真正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共同营造高校风清气正的良好学术生态和育人环境。〔6〕

结语

师德师风建设是教育工作一个永恒的主题,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抓全年”“全年抓”“长期抓”,要常抓不懈,钉牢钉实,让师德师风建设与日常教育教学相伴而行、贯穿始终。高校要立足新时期师德师风问题的新表现、新特征,探索创新师德师风建设的新方法、新内容、新途径,把师德师风建设与学校党建工作结合起来,与学校改革发展结合起来,与学校日常工作结合起来,渗透到教育教学管理各环节,不断创新工作理念,探索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的规律特点,找准与教师思想的共鸣点,善于运用教师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增强师德建设的针对性、贴近性和实效性。广大教师要深刻认识领会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切实铸牢“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打造政治素质坚强、道德品质过硬、职业操守纯正的“忠诚、肯干、廉洁、有为”教师队伍,以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自觉把立德树人与铸魂育人贯穿教育教学工作全过程,真正成为引领学生厚植家国情怀和成长成才的引路人。■

猜你喜欢

师德师高校教师师德
关于师德建设的若干思考
新时期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实践路径
高校教师团队知识共享的保障机制研究——以南审国际贸易学专业团队为例
高校教师岗位聘任制改革问题与对策探讨
致良知与师德
谨防师德师风失范
江永:“码”上举报 师德师风问题
浅谈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内化及其促进机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