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索

2022-11-23赵树元

教育界·A 2022年27期
关键词:人教版算式小学生

【摘要】阅读贯穿小学数学学习活动,学生理解数学概念、解答数学问题,均离不开阅读。小学数学教师应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文章依据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阅读现状,分析小学低年级数学阅读的特点与价值,根据学生存在的粗心大意、思考不足等问题,提出了趣味阅读、联想阅读等策略,以期帮助教师采取更科学的教学方法培养低年级学生数学阅读能力,促进低年级小学生基于数学阅读的高效学习。

【关键词】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作者简介:赵树元(1979—),男,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清源镇新地中心小学。

数学学科中包含大量抽象概括的科学语言,这决定了阅读能力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时,应引导学生通过独立阅读、独立思考获得数学知识与素养。因此,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目标明确地锻炼、培养低年级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使他们逐渐能够通过自主阅读准确把握有价值的数学信息,为其现阶段数学学习与日后数学实践奠定坚实基础。

一、小学低年级数学语言特点

(一)语言简洁

新课标指出:“数学是对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作为传递科学思想的最佳载体,数学语言的简洁特点尤为突出,比如以简洁的+、-、×、÷符号表示加减乘除关系,以简洁的“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等表示运算关系,以简洁的图形说明数学现象或问题等。

(二)图文互译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材的图文互译特点同样十分突出,观察人教版小学低年级数学教材不难发现,该部分教材的图形运用十分丰富,有许多呈现数学信息的情境图。在情境图中,不仅有图形,也有文字,图文并茂,符合低年级小学生认知思维水平,学生能在短时间内理解教材信息。同时,以情境图为主的图文互译教材,将部分数学题目转化为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能够让小学低年级学生感觉到数学知识的趣味性,提高学习兴趣,为教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创造了便利条件[1]。

(三)贴近生活

小学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新课标也强调,数学课程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材也体现了贴近生活特点,且注重对学生生活经验的调动与运用[2]。学生在阅读数学教材时,需要根据生活经验认识和理解信息,由此他们会逐渐学会用生活的思维分析数学的问题,这样也能够很好地提升他们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所遇问题的解决能力。与此同时,贴近生活的小学低年级数学阅读,还有助于教师落实核心素养教学。

二、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阅读现状与成因分析

(一)粗心大意,未形成阅读习惯

低年级小学生刚刚开始系统地学习数学知识,尚未充分理解数学阅读的含义,亟待培养数学阅读习惯。这些学生通常会在数学阅读中出现粗心大意以至无法准确捕捉数学信息的问题。此外,部分教师与家长在监督低年级小学生进行数学学习时,存在帮助学生读题的行为,这会使他们在无形中养成依赖他人读题的习惯,使得学生阅读能力培养效果不够理想。

[案例1]教师引导学生完成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6 ~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中的“猜数游戏”。

猜数游戏:算一算,涂一涂。(按得数涂一涂,黄色是9,黑色是5,绿色是10)

部分学生在阅读题目时,忽略了题目中的“涂一涂”与括号内的信息,没有按照要求涂色,而是直接将计算结果写在了小房子和小树的空白处。

类似失误,在小学低年级学生完成数学题时常常可以见到,这说明了培养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不善思考,对文本一知半解

思维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需要经历螺旋上升的过程。在小学低年级,大多数学生尚不具备快速思考与高效思考的能力,这是教学中出现学生对文本一知半解现象的主要原因[2]。

[案例2]教师引导学生完成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6 ~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中的“做个加法表”。该题目由5个算式组成,题目中要求每个数只能用

一次。

“做个加法表”:把0、1、2、3、4、5、6、7、8、9十个数填在(  )里。每个数只能用一次。

(  )+(  )=(  )+(  )=(  )+(  )=(  )+

(  )=(  )+(  )

由于缺少对题目的思考,部分学生在理解题意时产生偏差,出现了在不同算式括号内填写相同的数字、填写的数字无法使算式相等关系成立等问题。

由案例2不难看出,低年级小学生尚未掌握正确的数学阅读方法时,其面对相对复杂的题目容易出现错误。教师应当在引导学生完成这类题目时,放慢脚步,着重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和思考能力。

三、小学数学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对策

从当前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學阅读能力的培养现状来看,教师应当从培养阅读习惯、传授阅读思考方法两方面推进教学。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而言,养成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是其数学阅读能力提高的必然条件。当然,要培养数学思维尚未形成、意志力较差的低年级小学生的阅读习惯,教师不仅需要激发其数学阅读兴趣,更需要持之以恒地进行渗透和引导。根据人教版小学低年级数学教材的特点以及低年级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现状,笔者认为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采用以下五点策略改进教学。

(一)着重教学趣味,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小学生的情绪多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学习活动本身的有趣与否,是影响学生学习态度与效果好坏的重要因素。教师应打造朝气蓬勃的教学环境,发挥环境的正面影响,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产生阅读兴趣,养成主动进行数学阅读的习惯[3]。

例如,教授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一共有多少”板块时,教师可以设计“读一读,数一数”数学游戏活动。

[案例3]数学阅读游戏:读一读,数一数

活动目的:让学生理解1 ~ 5的加法,完成对加法算式的阅读,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与能力。

活动过程:1.教师通过板书或课件出示一个加法算式,如3+1=4。2.教师利用教具小棒解释算式含义—先拿出3根小棒,再拿出1根小棒,两次拿出的小棒放在一起,是4根小棒。3.教师通过板书或课件出示其他加法算式,如2+2=4、1+2=3等。4.学生模仿教师,利用教具小棒,根据算式中的加法关系与数字提示,依次拿出不同数量的小棒,并用语言解释自己的想法。

预期效果:课堂活力、趣味、吸引力与魅力增加。学生通过参与游戏活动,产生强烈的阅读热情,提高学习兴趣,全身心投入算式阅读中,锻炼阅读能力,加深对1 ~ 5的加法的理解。

(二)创设联想情境,提升学生思维水平

阅读不单单是通过眼睛提取信息,还需要在看的基础上思考,是看和思考结合的过程。低年级小学生虽然思考能力有限,但拥有无穷无尽的想象力,思维十分发散,思考时不拘小节。教师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时,可以根据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創设联想情境,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散思维,结合现实生活或实际经历大胆想象,这样既有助于学生提高数学阅读能力,也有利于他们数学思维水平的提升。

例如,教授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位置”板块的“上、下、前、后”时,教师可参考以下方式,引发学生的联想,培养其数学阅读能力。

[案例4]教师创设情境,讲解“上、下、前、后”。

出示课件:明明和妈妈一起去逛商场,饮品店在2楼,玩具店在3楼,饮品店在玩具店的下面,玩具店在饮品店的上面。

创设情境:出示大型商场楼层结构图。

引发联想:教师带领学生阅读课件信息,进行“回想一下你们和家人逛商场的时候,什么是上楼,什么是下楼”的引导。

落实阅读:学生先是回忆了逛商场的实际生活经验,根据自己对上楼和下楼的理解把握上与下的位置相对关系,理解课件中“上面”与“下面”的含义。在这一过程中,小学生初步建立了“数学是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明白可以在数学阅读中运用生活经验。

(三)满足表达需要,发展学生阅读能力

低年级小学生通常性格活泼,具有旺盛的表达欲,教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时,应使课堂满足其个性化表达需要。而且表达与思考、理解相辅相成,学生可以通过踊跃表达说明对阅读材料的认识与困惑,这样也便于教师掌握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情况,有利于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

例如,教授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购物”板块中的“认识人民币—简单的计算”时,教师可以设计例题“小小商店”,并根据“粗读—细读—精读”的高效阅读规律,设计朗读、对话、复述环节,层层递进地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使其形成“带着问题阅读”的良好学习习惯。

[案例5]讲解例题“小小商店”

环节1:朗读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玩具飞机、足球、魔方的价格。

环节2:对话

教师发挥引导作用,紧扣朗读环节,以“玩具飞机的价格是几元几角”等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促使学生仔细阅读、思考例题中每一个物品的价格,使其充分把握题干中的数学信息。

环节3:复述

教师向学生提出复述例题文本的要求,学生需以“我读到了……”的形式向教师详尽解释在阅读中获得的信息。

(四)注重“读画结合”,形成良好阅读模式

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中,教师同样需要明白,与其追求教学活动之快,不如追求学生阅读理解之准。为此,教师可以提醒学生以圈点、勾画、批注等方法提高阅读理解准确度。事实上,观察低年级小学生数学学习行为,教师可以看到,大多数学生存在涂涂画画的习惯,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这一习惯有效利用起来,形成“读画结合”的数学阅读模式。

例如,教授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6 ~ 9的乘法口诀”板块中的“表内乘法”时,教师选择通过圈点、勾画、批注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理解能力。基于学生所勾画的信息,教师指导其列出“2×2”“4×3”等算式,使学生加强对阅读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提升数学阅读能力,以提高解决简单数学问题的能力。

(五)提供操作机会,丰富学生阅读感受

相较于其他年级学生,低年级小学生更注重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体验感。因此,教师要培养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应根据学生体验优化教学过程。

例如,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板块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提前渗透轴对称思想,并为学生提供剪纸的机会,鼓励学生根据教材中“剪一剪”的提示动手操作。学生剪纸时,需要经历对折、画线、剪切等过程,由此学生可以深入地感受轴对称特点,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形成“在阅读时动手操作”的意识,这可以为学生日后通过“操作+阅读”理解更丰富的图形知识奠定基础。

结语

小学低年级的数学阅读包括对数学符号、文字、图表的阅读,是对数学语言中信息的提取、分析与思考,直接关系着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与运用。教师应当根据小学低年级数学教材的语言特点,观察低年级学生的阅读现状,分析影响学生数学能力发展的因素,然后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数学阅读能力培养,传授其阅读与思考方法,监督他们养成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以此保障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效果,让学生在优秀阅读能力的支持下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静.培养低年级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初探[J].小学教学研究,2014(08):13.

[2]宁乐.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数学阅读能力[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28):150,137.

[3]吴春霞.如何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J].小学教学参考,2015(09):37.

猜你喜欢

人教版算式小学生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怎么写算式
好玩的算式谜
基于历史中“人”的历史叙事——以人教版《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为例
一道加法算式
一道减法算式
人教版“两极世界的形成”商榷
我是小学生
新人教版《逍遥游》中几处标点符号误用例说
人教版选修七核心词汇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