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荧幕里的大时代

2022-11-23余是乎

环球人物 2022年22期
关键词:荧幕共情创作

余是乎

与生活同频共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倘若没有认真生活过,没有认真观察过生活,便不可能创作出让观众共情的影视作品。

《人世间》里有句台词形容婚姻与家庭:最重要的是共同岁月。这用来阐述文艺作品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同样恰当。

作为离大众生活最近的艺术形式之一,电视剧不仅是日常的娱乐,也是一面反映社会风貌和历史变迁的镜子——透过小荧幕,看见大时代。在刚刚落幕的第三十三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颁奖典礼上,颁奖仪式令人印象深刻:每一份获奖名单从红色邮筒中取出,寄信的是文艺工作者,收信的是观众,信里写的是丰富多彩的中国故事。

从聚焦房子的《安家》到展现基层匠人精神的《装台》,故事里有热腾腾的烟火气息;从扶贫主题的《山海情》到讲述改革开放的《大江大河2》,故事里有时代浪潮下的悲欢离合;从风云激荡的《觉醒年代》到歌颂共和国楷模的《功勋》,故事里也有为国为民的大爱人生……

作为官方颁发的“政府奖”,“飞天奖”成立已有42年,1981年第一届时,参评剧目不过百集,而如今已超过万集。每一段流光溢彩的经典画面,都构成中国人的时代记忆。第一届,刚刚开始的改革开放大时代给导演、编剧们带来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凡人小事》《女友》《有一个青年》等作品,将目光投向小人物,展现的是转折中的中国社会。1991年第十一届“飞天奖”,《渴望》万人空巷,成为中国生活剧的模板之作——那也是中国电视开始全面普及的时代。上世纪90年代还有一些特别的电视剧,比如第十三届“飞天奖”最佳譯制片《卖花女》。今天很难想象一部译制片拿下电视剧的年度大奖,但当时,中国人正是透过这些作品了解世界,中国也以开放姿态走向世界。

到了新世纪,我们在“飞天奖”的名单里看到了更多新时代的关键词,《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讲的是乐观,《金婚》讲的是重情,《温州一家人》讲的是拼搏,《湄公河大案》讲的是虽远必诛……可以说,中国人民小至茶饭的生活琐事,大到矢志不渝的人生理想,中国电视剧都不曾缺席。

今天,中国电视剧在类型选择、创作手法、营销手段上都达到了历史新高度。古装剧把中国传统文化之美展现给世界,都市剧记录了当代青年的喜怒哀乐和奋斗人生,主旋律更是完成了商业化和艺术性的双重改革,让新时代的“00后”爱上了百年前的“00后”。如今提到中国电视剧,说得最多的就是要接地气、人性化,而观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和审美标准,也给所有文艺创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的方法是扎根人民。”与生活同频共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倘若没有认真生活过,没有认真观察过生活,便不可能创作出让观众共情的影视作品。“飞天奖”上的提名作品、获奖作品,是行业在努力拓宽国剧题材和类型边界的成果,也是对每一位从业人员的鞭策——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最重要的就是“心中有人民”。

猜你喜欢

荧幕共情创作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墙之隔》创作谈
《愤怒的小鸟》飞上荧幕
荧幕主持人 妙趣造型四问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
荧幕魔怪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