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电大开放教育课程全网化学习效果影响因素的分析与研究
——以中国文学基础课程为例

2022-11-23唐艳华刘永辉

科技资讯 2022年23期
关键词:全网学习效果学习者

唐艳华 刘永辉

(1.新疆广播电视大学 新疆乌鲁木齐 830049;2.昌吉广播电视大学 新疆昌吉州 831100)

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着现有的教育模式[1]。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互联网+教育的广泛融合,基于移动设备终端和全网一体化课程教学平台的全网化学习开始成为一种新的学习形式,这种学习形式是依托教学平台集教学、评价、管理、监督于一体,能打破时空限制,有效缓解在职成人学员的工学矛盾,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新疆广播电视大学(以下简称新疆电大)近年来致力于全网化教学实践,在已建成大批网络课程和培训专兼职教师网络教育教学技能的基础上,又分批建设网络微课程,并建成疆电大一体化在线学习平台,经校本部试运行后推广全疆电大系统使用,尝试将所有专业省开选修课、试点专业所有课程推行全网化教学,以构建最终实现“互联网+终身教育”的教育服务新模式。至2021 年,全网化学习已开展一年多,这种学习形式的效果如何、影响其学习效果的因素又有哪些,等等,都是值得关注与研究的问题。基于此,该文基于新疆电大一体化在线学习平台(以下简称学习平台),以中国文学基础课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师生平台教学与学习实践数据统计分析,找出影响全网化学习效果的各类因素,以优化和促进全网化教学。

1 全网化学习概念界定

全网化学习,即全网络化学习,是基于信息技术和网络产生的学习,是指依托在线学习平台构建的学习环境,任务驱动式围绕课程内容使学习者开展学习、活动、测评等全过程网络化课程学习并实现意义构建、习得知识和发展技能的过程,也即学员开展的课程内容学习、学习互动讨论活动、学习评价、学习支持服务与监督等一系列学习行为与结果都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最终有效地完成规定的课程所有学习过程并获得相应学分。全网化学习是对开放教育固有学习模式的重大突破,能够有效打破时空限制,解决工学矛盾,最大化地实现自主学习,满足成人学员“不脱产、不离岗、随时学、随时考”的学习需求。同时,全网化学习能够真实地记录学习者在使用学习平台时所留下的登录、浏览、交互、测试等各类可查找的活动,能真实地反映学习者在线学习的全过程,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空间。

2 研究设计

为研究新疆电大开放教育课程全网化学习效果及影响因素究竟是什么,该文以选修中国文学基础课程学习的2020年秋季、2021年春季及2021年秋季这3个学期,共计3 413 名学员,全网化学习课程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查找文献法、访谈法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期通过不同学期课程学习活动及成绩的相关数据分析,发现全网化学习的影响因素,为后续课程资源建设、课程教学设计、支持服务完善、学习平台建构及评测、教学水平和效果提升提供依据。

3 研究数据的提取与分析

3.1 中国文学基础课程简况

中国文学基础课程是新疆电大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主要介绍中国古代到当代文学的基础知识,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文学整体观,最终具有一定的文学鉴赏水平和文学修养。该课程从1999年开设至今从早期的线下面授教学形式发展到当前的全网化在线学习,考核方式从纸质考试到如今的线上综合试卷测试。目前该课程平台栏目的设置依据身份的不同而设置(见表1),有利于教师的教与管理以及学生的学。

表1 中国文学基础课程平台界面栏目设置情况

3.2 选课学员的基本情况

从平台选课学员的基本情况看(见表2),从年龄情况来看,25~40岁占绝大多数,41~55岁和18~24岁分别占少部分,这一比例说明学员大多数都已成家工作,在实际中会存在工学矛盾,与他们学习中投入的时间与精神相关。从地域分布看,学员来自新疆南北疆,分布较为广泛,从城市到乡镇都有。

表2 2020年9月~2021年12月中国文学基础课程选课学员情况

3.3 中国文学基础课程期末综合测试成绩情况

该研究选取了中国文学基础课程2020 年9 月至2021年12月共3个学期的学习成绩数据(见表3)。从表3 数据中可以看出,选修该课程的学员每学期人数都在1 000 多人,2020 年秋季学期不及格人数为468人,及格人数758人,而到2021秋季学期不及格人数已下降至255人,及格人数898人,及格率上升了16%;从分数段来看,学员学习成绩以60~70分与81~90分两个分数段人数变幅最大,从2020秋季学期到2021秋季学期,前者从119人下降至53人;而后者从136人一下跃升为340 人,增幅极大,并且平均分从54.68 上升至68.13分,平均分上升了11个百分点。这些数据和变化说明全网化学习有助于学员的学习,能够有效提升学员的学习成绩,使大多数学员能够获得优良成绩。

表3 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学期中国文学基础课程成绩情况

4 全网化学习效果影响因素分析——以中国文学基础课程为例

4.1 影响全网化学习效果的主观因素

4.1.1 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学习效果相关性分析

全网络教学平台作为呈现和传播知识内容以及师生、生生互助交流的平台,如果在注重教学过程管理中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就能使师生实现较好的融合,进而提高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习效果,反之则不能。认知负荷理论认为个体在加工接受外界信息要素总量是有一定的阈值,一旦接收到信息数量超过这个阈值,就会导致个体认知系统超载形成认知负荷,从而对学习的效率和效果造成影响。中国文学基础课程内容涵盖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时间跨度长,内容非常丰富,这就要求教师制作网上学习资源应避免对文字教材简单重复,须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突出课程重难点,提炼教学内容,减少或优化学员学习中的记忆负载,尽可能地处理关键学习资源,从而提高学习效果。比如:中国文学基础课程微课导学资源设计了课程“学什么、怎么学、怎么考”的相关内容,但在学的问题上,主要侧重于解决学哪些课程内容,缺乏老师对学生实在具体的指导意见,缺乏帮助学生制订适合学员自己的学习计划、内容以及利用学习资源的方式方法的引导。由此,学员在进入课程栏目后学习易存在盲目性,点击学习资源往往显得随意,这不但激不起学员的学习兴趣,还极大地打击了其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要做到精心设计教学各个环节,如人际互动环节与教师对学员学习的指导等。通过对学员参与实时辅导和答疑活动情况看,参与人数非常少,往往都是辅导教师在自问自答;访谈中师生也一致认为该教学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学员更希望该类活动更具设计性,更有吸引力,而不是永远的你问我答或者是教师在唱独角戏。因此,教师精心准备的课程教学设计能够一定程度上影响学员的学习行为,进而影响学习效果。

4.1.2 学员学习自主性、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相关性分析

众所周知,课程全网化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学习者为主导的,其学习效果也与自身学习自主性、学习动机等较传统教学更为密切。据平台学习行为统计结果显示,大部分学员的登录与浏览学习资源基本集中在期末考试前或者在学习任务截至日期前,而学习相对认真,自主意识和学习比较自觉的学员往往可以根据任务安排按期完成。通过访谈了解到,部分学员学习缺乏积极性,自主意识较弱,只能在班主任或课程教师的监督催促下完成学习任务;还有一部分学员甚至既不学习也不参加考试,从中国文学基础课程3 个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情况来看,这部分学员的成绩不及格占比比较大。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学员在课程学习中最关心的是课程考试能否顺利通过拿到课程学分,却并不太关心是否学到知识。可见,学员学习动机大多以结果为导向,其学习效果大多数是课程成绩及格,获得课程学分和文凭,体现出成人学习的务实性和目标性。另外,全网化学习是属于驱动任务式学习,对学员学习的自主性要求更高,要求按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一旦错过时间就无法按期完成任务从而得不到相应成绩。自主性学习越强,其学习效果相对就好一些,这一点从最终的课程学习成绩得到反映。大多数成绩优良的学员都多次登录课程,积极主动学习完成各项任务,最后获得学分与拿到毕业证书,这两项与学习效果有着显著性关系。

4.2 影响学习效果的客观因素

4.2.1 学习资源系统性与学习效果相关性分析

就中国文学基础课程来看,该课程布置在一体化学习平台的学习资源有25 个微课视频、教学文件、文本辅导资源、PPT 课件等,这些资源已融合了文字、数字、图标、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符号系统来表达和呈现知识,并通过一定的教学设计把课程资源中的知识分类、学习焦点、呈现方式、关联性、学习互动等内容进行重新分析与设计,并与课程学习进度关联,实现课程资源系统化[2]。但是这些资源的系统性还远远不够,从学员访谈中发现,学员希望改进网上学习资源,虽然已有微课视频资源,但这些资源并没有涵盖课程所有重点知识,缺乏外部知识拓展,对网上资源满意度相对不高,有些资源还是原教材内容,设计性不强。就其内容而言,中国文学基础课程主要讲授远古直到当代的中国文学发展过程和成就,通过对中国文学基础史上有突出贡献的作家和他们的长篇作品或作品集的研读,使学员了解中国文学基础的基本知识(包括文学思潮与文学现象)和主要成就,学习该课程主要是增强学员文学知识和提升文学修养,为此,学习资源越新颖、越有趣、越系统合理,那么学员对课程的参与性与学习效果就越好。

4.2.2 微课视频的教师角色与学习效果相关性分析

微课视频是全网化学学习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国文学基础课程现有视频资源基本没有出现教师本人的角色。微课视频教学内容尽管能体现出教师的教学设计,但缺乏真人教学的体验感。如果在视频中有教师的亲自讲解,就能够使学员感受到一对一教学的情景。教学过程中师生是时空准分离,要体现教师的影响,就要实加强各类教学资源中教师角色的呈现方式,让教师无处不在,使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学员和资源充分互动,以保证教学过程的有效开展,进而积极有效地影响学习效果。视频资源添加教师形象角色对学员学习过程和效果的存在正向影响。在教学视频中呈现教师角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二者的相互作用会促使学习者进行知识建构[3]。中国文学基础课程微课视频资源其内容属于记忆性的知识,有研究表明,学习陈述性知识类型的微课学习材料时,有教师形象嵌入状态下,有利于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记忆,从而提高学习数量;有利于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整体而言,教师形象呈现的作用对于陈述性知识类型的微课学习的学习效果影响较大,教师形象的嵌入促进了学习者对于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提高学习效果[4-6]。在对学员访谈中发现学员也希望微课视频资源呈现教师形象角色,因为这也符合学员的学习习惯以及学员学习认知构建过程。

4.2.3 全网化学习平台监控功能的强弱与学习效果的相关性分析

相较于传统教学,在全网络学习环境下,学习中师生因准时空分离特点使得网络学习具有便捷的同时也失去相对应的实时监控机制,学员的学习完全依靠学习者自身自主意识和自律性的强弱,而且目前课程全网络化学习是以任务式学习为主,要求学员完成规定的任务即可,但这种模式也存在一个很大的缺陷,即在虚拟环境下,并不能判断学习者就是其本人,即使期末综合测试也是如此,因此对学习者最后的学习成效究竟如何,则无法做出肯定准确的判断。没有较好的监控机制,只能靠自觉,从这个角度来说,平台学习与测评系统需要强化监控性。

5 结论与建议

自新疆电大推行课程全网化学习以来其总体情况良好。这种学习模式为学员提供了便利的学习环境、多样的课程资源和灵活的考核方式,有效解决了成人学生的工学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满足了学员个性化学习需求。但我们也要看到影响其学习效果的因素也有很多,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将这些影响因素避免和消除,具体建议如下。

5.1 加强和优化课程教学设计,建设优质教学资源,使其具有系统性

应加强课程教学设计。平台上开展全网化学习课程的教学设计越优良、交互性越好、教学资源越精良并具有系统性,越有利于学员的学习,其学习效果就越好。另外,平台学习平台内容设置的交互性越好,学员的学习兴趣就越大,而且学员的学习自主性越突出,主动获取的知识越多,学习的效果便越好。因此,学校要加强平台教学内容的设计,有明确的课程目标和学习进度安排,课程资源数量既适宜又要多样性,内容结构既突出重难点但也有体系性,避免单一性的教材翻版和简单照搬。

5.2 重新定位教师形象角色,加强学习指导与服务

相较于传统教学,全网络化学习是通过互联网开展的,师生准时空分离,学生更加需要来自教师智力和情感心理等方面的支持与帮助。所以,教师的指导与引领功能并没有弱化,相反要加强并重新定位教师的角色,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更加专业有益的服务和指导,以便提升学习效果。

5.3 端正学习者学习态度,强化学习自主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学生的学习态度决定了网络课程学习的效率,是决定网络课程质量的重要因素。电大各级办学单位加强对学生学习教育,使其能正确地认识学习,树立学习是提高自己能力的意识而不仅仅是学分和文凭。研究表明,在以自主学习为主的网络课程中,学习自主性越强,学习动机更为纯粹,其网络教育学习效果越高。学校可结合学生自身情况,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和帮助学生规划课程学习进度,引导学生适应全网化学习环境,强化其学习的自主性。

5.4 完善学习平台功能,尤其是监控功能

平台管理者应进一步完善平台学习与交互功能,例如:增强学习平台讨论模块功能,增加讨论区内学习者能互相对发言内容或帖子进行点赞及加精等操作;支持提供如微信等社交软件般具有即时提问回答交互功能,提高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灵活性。同时,加强平台的监控功能,增加身份验证功能,要及时开启平台已有的人脸识别功能,保证学习与考试者为学生本人。

猜你喜欢

全网学习效果学习者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唐宫夜宴》火遍全网的背后
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双十一带货6500万,他凭什么?——靠一句“把价格打下来”,牛肉哥火遍全网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莲心宝宝有话说
电力系统全网一体化暂态仿真接口技术
王天戈首支中文单曲《心安理得》全网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