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官“十二畏”

2022-11-23

新传奇 2022年45期
关键词:法度神明圣人

随着从严治党的主基调持续加力,随着不敢腐、不能腐和不想腐三位一体持续推进,如今很多官员已经变得谨言慎行了,这是好事。然而,有敬畏心还不够,更重要的是懂得该敬畏什么,有十二方面可以借鉴。

随着从严治党的主基调持续加力,随着不敢腐、不能腐和不想腐三位一体持续推进,如今很多官员已经变得谨言慎行了,这是好事。然而,有敬畏心还不够,更重要的是懂得该敬畏什么?以下十二方面可以借鉴。

既畏“神明”,又畏法度

敬畏“神明”不是鼓吹封建迷信、唯心主义,而是主张敬畏一种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能感受得到的命运和规律。这是无法抗拒的,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官员作为一个普通的人应常怀敬畏之心。

“神明”无形,法度有形。法度是现实的,是看得见、摸得着,更能切身体会得到的。“法无严不威,无威而不立。”要把自己的一切言行都置于党纪国法之下,一切在宪法下行动,切忌权大于法、权高于法和权重于法。既要防止以言代法、以权代法,又要防止因人废法、因言废法、因事废法和因权废法。

各级官员都应保持对法纪的敬畏,知晓哪些是“底线”不能破、哪些是“红线”不能踩、哪些是“高压线”不能碰。不要心存侥幸,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只要违犯了党纪国法,一定会受到法纪的严惩。

既畏圣人之言,又畏“街头之语”

官员应该敬畏组织,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才能走正道而不会偏航。图为官员与群众座谈,了解民情

圣人乃智慧高超、品德高尚之人,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通人”。圣人之言往往能够指点迷津、指引方向,也常常令人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作为官员能够敬畏圣人之言,也有助于提升自身修养,明白许多为官之道。

圣人之言诚可畏,“街头之语”亦可怕。彭德怀当年常言自己有“三怕”,即怕言过其实、怕出名、怕老百姓骂娘,骂娘就是街头上的“切齿之语”。老百姓咬牙切齿的骂声是心声,也是怨言,它常常出于街头,往往流于闲谈,它最真切、最直接,也最坦率、最可怕。对此,官员更要知敬畏,切不可对“街头之语”听而不闻。

既畏当下,又畏后世

不珍惜现在,就没有未来。对于眼前拥有的东西,不可以不当回事、不去珍惜。珍惜源自敬畏,敬畏更加珍惜。官员应珍惜自己手中的权力,使之更好地为民服务,更好地干出一番政绩来,就是对现实、对当下的敬畏,也是对已拥有的权力的敬畏。

当下可以把握,后世未必缥缈。后世就是子孙后代,就是身后的口碑。人都是重名声、顾名节的,后世一些事情尽管自己未必看得到、听得见,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名声、顾名节是一贯的,是非界线是泾渭分明的。究竟是名扬后世、流芳百世,还是被人戳脊梁骨,甚至遗臭万年?好坏自在人心。多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便是既敬畏当下,又敬畏后世。

既畏组织,又畏群众

一些官员稍有了进步或取得成绩时,口口声声都是自己多么不容易、不简单,开口闭口从来不谈组织的培养和群众的支持。在这些人的眼里、心里,组织和群众的影子都不见了,一点感激之情、敬畏之心都没有了。然而,个人的能力再强,强不过组织;自己的本事再大,大不过群众。

组织和群众是实实在在的一种客观存在。相信组织、依靠组织、敬畏组织,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敬畏群众,才有出路而不会出格,才能走正道而不会偏航。

既畏“公开见报”,又畏“内部通报”

曾经有一种说法,叫“不怕内部通报,就怕公开见报”。说的是有的官员对于内部通报并不在意,因为内部通报相对知晓面窄、知情范围小,而对于公开见报则害怕了,因为公开见报知晓面广、影响性大。其实,内部通报也好,公开见报也罢,说到底都是一种监督和警醒。

对内部通报的害怕,本质上是对组织教育帮助的重视和敬畏,这是应有的态度。害怕公开见报,包括网络曝光、网络举报等,更是识时务者的表现。如今,网络等舆论媒体的监督越来越有力有效,谁不害怕?若不怀敬畏之心,轻则狼狈不堪,重则身败名裂。

既畏家人,又畏身边人

一个人的成长进步或取得成绩,家人是不可缺位的。倘若家人是垫脚石而不是绊脚石,是加油站而不是拖油瓶,是安乐窝而不是招风地,则应该懂得感恩、心存感激。感激和感恩是最好的敬畏。

家人重要,身边人亦如此。身边人与自己经常在一起摸爬滚打,一起同甘共苦、风雨同舟,应该懂得尊重他们,知道珍惜缘分。

家人和身边人都是“密接者”或“次密接者”,既要尊重和珍惜他们,也要时刻约束他们。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家庭事务中,都要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这样,官员才能更加心无旁骛、忠诚坚定、清正廉洁地服务于人民。

猜你喜欢

法度神明圣人
国学赏析
画地为牢
畏法度与能自律
官场圣人范仲淹
官场圣人范仲淹
素养考查有法度——也论2015年全国文综卷高考历史命题特点
岭南那些与水相亲的神明
东京神明 花信精神
法无定法:禅宗法度论的审美意蕴
倘若,这世上有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