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邵飘萍故居:走近“铁肩辣手”名报人

2022-11-23焦杨

北京支部生活 2022年10期
关键词:报馆办报京报

文◎焦杨

1. 京报馆旧址32号院

位于西城区魏染胡同的京报馆旧址(邵飘萍故居)建成于1925年10月,由邵飘萍和吴鼎共同组织设计建造,整体由一幢坐东朝西的近代二层木质结构楼和两个附属四合院组成。其中西院30号院为报馆办公区,东院32号院为邵飘萍居所,呈现“前社后居”的功能布局。

在魏染胡同一片青砖灰瓦的院落中间,一座民国时期风格的二层楼房,颇为醒目,门楣上赫然镌刻着三个大字:京报馆。这里就是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前哨阵地——京报馆旧址,也是邵飘萍故居。2021年6月1日,京报馆旧址正式面向公众开放。

馆内设有“百年红色报刊”“京报与京报馆”“邵飘萍生平事迹”三个常设展览,以“一人一报一馆”为核心资源,讲述传奇报人邵飘萍的办报历程和新闻救国史,回顾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展示党的新闻事业发展历史和北京地区报业发展情况。

“具有热情理想和优良品质的人”

时光倒流104年,那时的中国正值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帝国主义侵略掠夺、封建军阀连年混战令国家遍体鳞伤。1918年,32岁的邵飘萍辞去《申报》驻京特派记者一职,决心自己办报,以笔为枪,宣传真理、抨击邪恶,唤醒人民的觉悟。

同年,邵飘萍促成北京大学成立了新闻学研究会,并被蔡元培聘为新闻学研究会副会长及导师,为青年学子传授采访办报知识,这是中国新闻教育的开端。学员中有不少人是中共早期的领袖级人物,如毛泽东、高君宇等。

1925年春,经李大钊、罗章龙介绍,邵飘萍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借助记者的特殊身份,为党组织获取大量重要信息。

1926年4月,反动军阀张作霖、张宗昌部攻入北京,大肆抓捕屠杀进步人士。白色恐怖中,邵飘萍没有退缩。他说:“现在别人不敢讲话,所以我不能跑。我要写,我要说,死也要讲!我舍生取义,死不择音为人民,无遗憾!”1926年4月24日,邵飘萍被捕。4月26日4时30分,邵飘萍被押赴天桥东刑场,从容就义,年仅40岁。

邵飘萍用短暂的一生诠释了自己新闻救国的理想。毛泽东同志曾高度评价邵飘萍是“具有热情理想和优良品质的人”。直到牺牲,邵飘萍的共产党员身份都没有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亲笔批复确认邵飘萍为革命烈士。1986年,中共中央组织部经过调查核实,正式确认了邵飘萍的中共党员党籍。京报社社长不为人知的中共秘密党员身份终于公之于天下。

2. 京报馆旧址邵飘萍生平事迹展

铁肩辣手办京报

走进报馆大门,前方影壁上自右至左镌刻着四个大字:“铁肩辣手。”1918年10月,邵飘萍创办《京报》,亲手写下“铁肩辣手”四个大字,悬挂在编辑部的墙上,与报社同仁共勉。《京报》主张言论自由、新闻救国、唤醒民众,讲求新闻的时效性,注重时政报道和评述,敢于针砭时弊,成为民国时期北京具有很大影响力的报纸之一。

1919年5月,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国内舆论哗然。邵飘萍及《京报》对五四运动起到了直接推动作用。5月3日晚,作为新闻学研究会导师、京报社社长的邵飘萍在北京大学法科礼堂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大声疾呼:“现在民族危机系于一发,如果我们再缄默等待,民族就无从挽救而只有沦亡了。北大是最高学府,应当挺身而出,把各校同学发动起来救亡图存,奋起抗争!”次日,3000余名学生走上街头,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揭开了中国近代历史上新的一页。五四运动爆发后,《京报》连续发表《外交失败第一幕》《速释学生》等文章,以强有力的舆论声援学生和各界的反帝爱国运动。

1919年8月,因屡屡发表批评政府腐败的文章,《京报》被查封,邵飘萍被迫出走日本,受聘于日本大阪《朝日新闻》。在日本期间,他认真研究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十月革命后的俄国社会状况,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写成《综合研究各国社会思潮》和《新俄国之研究》两部专著,简明扼要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重大意义,同时指出研究社会主义应时时勿忘中国实情。

1920年,邵飘萍重返北京。9月20日,《京报》复刊。经过在日流亡期间对俄国的研究,邵飘萍在思想上有了一次重大飞跃。这对他确定复刊后《京报》的办报思路产生了重要影响。《京报》开始向传播马克思主义转变,以崭新的面目成为北方地区最令人瞩目的革命舆论阵地之一。

1922年-1924年,《京报》先后刊发《马克思纪念特刊》等专题报道。此时,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立,邵飘萍与北京的共产党组织成员交往甚密。《京报》积极配合党的活动,凡《京报》宣传有关中国共产党人的重大活动,或介绍马克思主义和苏俄的文章,邵飘萍都亲拟标题、安排版面。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刊物《向导》周报创刊后,每一期的详细目录都在《京报》上以广告形式刊登,并配有热情洋溢的文字加以推介。《京报》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宣传阵地之一。

猜你喜欢

报馆办报京报
“政治家办报”概念的百年演化与话语创新
“文本中的文本”:晚清时期新报中的京报
朱俊杰:湖南农民 集报第一人
报馆在中国新闻教育缘起与演进中的双重角色(1912—1949)
近代重庆地方政府的报刊出版活动
清朝传播政策的价值取向及评价
全国结婚率“五连降”
报上花花世界报下戚戚小人
丹麦:“办报”帮流浪汉生存
浅析张东荪的文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