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硬化的效果

2022-11-23鄂历晖宽甸县中心医院超声科辽宁丹东1182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19期
关键词:脑血管病中层多普勒

鄂历晖 宽甸县中心医院超声科 (辽宁 丹东 118200)

内容提要: 目的:研究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硬化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脑血管病颈动脉硬化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到本院健康体检且结果没有脑血管病颈动脉硬化的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同时给予100例研究对象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以及颈动脉硬化斑块情况,判断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在临床中的使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左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检测出56个斑块,对照组志愿者检测出6个斑块,观察组的不同斑块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对脑血管病患者的疾病诊断中,可以有效检测出颈动脉硬化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以及颈动脉硬化斑块的数量情况,为诊断出脑血管疾病有重要的作用,为后续疾病治疗提供病情参数。

脑血管病患者的主要发病原因与颈动脉硬化症状存在一定的相关联系[1]。颈动脉硬化主要是由于患者的动脉壁出现了炎症,炎症被当成是免疫细胞,血液内部脂质之间发生反应,加剧血管内部脂质堆积,进一步导致血管内部血液流通受到阻碍,加重大脑细胞的缺血以及缺氧情况,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被广泛应用在脑血管病颈动脉硬化患者的疾病诊断过程中,对患者不会带来身体伤害的同时,经济成本较低,且诊断的结果较为精准,有着很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值得在当前疾病早期诊断过程中推广使用[3,4]。现列举50例脑血管病颈动脉硬化患者以及50例志愿者进行分组讨论,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到本院健康体检且结果没有脑血管病颈动脉硬化的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同期选择收治的脑血管病颈动脉硬化患者50例将其设置为观察组。同时给予100例研究对象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以及颈动脉硬化斑块情况。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32.36~52.39岁,平均(45.91±3.62)岁;观察组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32.55~52.46岁,平均(45.93±3.61)岁。两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其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器为百胜MyLab65仪。超声诊断过程中,检查人员调整仪器的使用参数为频率4.0~13.0MHz。患者在诊断过程中保证仰卧位,且充分暴露颈部,针对患者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起始处、颈外动脉以及左右两侧的颈总动脉分叉处部位进行纵向扫查以及横向扫查,得到两组研究对象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以及颈动脉硬化斑块情况。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操作较为简单,操作人员同样需要规范诊断仪器的操作使用,严格按照其使用说明书进行。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观察研究对象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具体情况,得到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其中,颈动脉硬化斑块可以分为混合斑、硬斑、软斑以及扁平斑。当诊断结果显示其IMT>1.0mm,此时可以诊断结果表示内膜增厚;当诊断结果显示其IMT>1.5mm,此时则可以表示形成斑块。研究人员记录收集到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以及斑块情况,并给予统计学处理。

1.4 统计学分析

相关数据行统计学SSPS 26.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观察组患者的左、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研究对象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比较 (n=50,±s,mm)

表1. 两组研究对象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比较 (n=50,±s,mm)

组别 颈动脉内膜中层左侧厚度 颈动脉内膜中层右侧厚度对照组 0.85±0.06 0.83±0.07观察组 1.52±0.15 1.49±0.17 t 10.398 9.298 P 0.001 0.001

2.2 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颈动脉硬化斑块情况

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的颈动脉硬化斑块情况,得到观察组患者中检测出56个斑块,对照组志愿者检测出6个斑块,观察组患者的颈动脉硬化斑块总数明显大于对照组志愿者的斑块总数。经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颈动脉硬化斑块情况,得到观察组患者的不同斑块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志愿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研究对象的颈动脉硬化斑块情况比较(n/%)

3.讨论

颈动脉属于人体中直径较大的血管组织,其直接连接着肢体与头脑,可以通过颈动脉直接往大脑细胞组织提供营养以及养分,通过颈外动脉中血流的运动向眼、耳、鼻、口腔等五官供能。如果患者的静动脉硬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为血管壁上有斑块形成,血液在流动的过程中受到了阻碍,进一步放缓了血液流通的速度与流量,长时间如此将会导致患者脑组织缺血、缺氧,患者具体表现为思维力下降、记忆力差、目眩以及头晕,更有严重者会导致大脑萎缩,病情加剧,威胁生命健康安全。颈动脉硬化主要发病人群为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病患者,患者年龄越高发病可能性更高,其相对于年轻人,其自身有着更高发病率,其疾病程度也更为严重。如果患者硬化颈动脉同时伴随着脱落稠样斑块以及血流阻塞动脉血管的情况,则证明了其出现脑梗死的风险加大,具体表现为患者瘫痪、语言不清以及失明等症状,一旦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患者将很有能会面临着巨大的生命危险。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或者内膜血栓样属于全身性的严重疾病,可以被归属于大中动脉退行性、增生性疾病,其主要发病原因之一则是动脉弹性减低。老年人随着动脉血管弹性的降低,进一步会伴随出现颈动脉严重硬化并有硬化斑块脱落的情况,导致大脑血管受到阻塞,是我国广大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通常情况,轻度的动脉硬化并不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大脑血液正常供应,也不会在身体上表现出相关的具体反应,且患者在简单的颈部活动后不会出现什么症状。但是,如果没有在早期及时诊断给予干预性防治措施,将会导致轻度的动脉硬化的病情加重,大脑血液供应减少,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会感受到头晕、头痛和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发展为重度的动脉硬化,患者活动颈部,很可能加重脑缺血,致使脑部缺血症状加重,部分患者可能发生“缺血性脑中风”,是造成脑出血、脑血栓、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力衰竭、早搏等症的主要原因。

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硬化疾病的早期诊断对于病情控制有着是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常见影像学诊断方式为非创伤性血管成像技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彩色多普勒超声以及磁共振血管成像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属于诊断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硬化疾病的金标准,但是使用过程中会导致患者出现二次伤害;非创伤性血管成像技术也有着较高的诊断精准度,但是患者在检查前需注射大量含碘对比剂,其还存在着电离辐射损伤的安全使用风险;磁共振血管成像也属于较为常见的诊断方式,其有着一定的诊断有效率,但是其诊断结果存在高假阳性。同时观察患者的血管成像图像不清晰,并不能清楚反馈患者具体身体情况,也不能彰显出血管狭窄的具体情况,其使用推广价值不高。近些年来,随着我国超声技术的逐渐成熟与发展,彩色多普勒超声越来越广泛应用与临床相关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由于脑血管病处于特殊部位,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无辐射、无创、成本较低等优势,操作人员不需要过于复杂的操作技巧便可以进行精准诊断检查,观察颈动脉斑块质地、数量、血流情况及斑块分布情况,其得到的结果可以多次反复进行,收集患者动态的血管病变情况,值得在当前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硬化疾病早期诊断过程中推广使用。重点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其是当前临床上十分成熟的影像学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不会给被检查人员的身体带来任何的伤害,可以充分的多次重复使用,且得到的影像学结果精准有足够的辨识分辨率,对疾病的诊断可以提供真实且较为全面的疾病信息[5]。在临床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中,由于颈动脉容易暴露且位置浅,能直接检测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可以得到十分清晰且明确的诊断超声图像,诊断结果较为理想[6]。从图像上,得到研究对象的颈动脉斑块部位、颈动脉斑块大小以及颈动脉斑块形态学特征等情况,还可以明确检测出左、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更为全面显示患者颈动脉具体的变化情况[7]。颈部斑块数量是评估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标准之一,斑块数量越多,形成微栓子和引发脑血管病的风险也越大。翻阅大量的研究文献,可以知道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可以明显得到研究对象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以及颈动脉硬化斑块的情况。本文研究得出的结论,与王南,刘辉的研究互证,证明其自身的研究有效性[8]。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是临床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准之一,随着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加,管腔狭窄,可诱发各种斑块,并进一步加重管腔狭窄,造成供血不足的现象,加重患者的病情。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以及颈动脉硬化斑块情况,观察组患者的左、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中检测出56个斑块,对照组志愿者检测出6个斑块,观察组的不同斑块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志愿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由此可知,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脑血管病患者的效果良好,有利于明确颈动脉硬化斑块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提高疾病检出率。分析其原因是: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较为直观地观察颈动脉血运与血管壁构造,清晰显示出患者颈动脉血管壁情况,图像清晰;医师能通过观察超声图像,了解血管内壁是否存在斑块及斑块大小、数目与位置等情况;同时,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查看病灶及周围组织的关系,与彩色能量图相结合后进行血管成像,观察病灶组织的血流情况,鉴别病灶组织的性质,了解颈动脉硬化情况,从而提高脑血管疾病的检出率,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发生。

综上所述,研究对象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明确患者以及正常群体之间的病情情况的区别,为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疾病早期诊断做出了积极的作用,根据患者以及正常群体之间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以及颈动脉硬化斑块的超声诊断结果不同,提高疾病诊断率,为血管疾病患者后续的疾病诊疗提供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脑血管病中层多普勒
一种溶液探测传感器
急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与动脉自旋标记的应用价值
脑血管病知多少
多路径效应对GPS多普勒测速的影响
进退之间:中小学中层管理者领导力提升
科普一下:脑血管病诊断中CT与MRI的优劣!
企业中层管理团队在运营中的困境与作用
《多普勒效应》的教学设计
脑血管病昏迷患者的基础护理体会
《中层危机》:探讨应对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