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磁共振动态增强联合DWI与经直肠超声引导穿刺在前列腺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2022-11-23吕翔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福州350001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19期
关键词:磁共振良性恶性

吕翔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福建 福州 350001)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磁共振动态增强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与经直肠超声检查(Transrectal Ultrasonography,TRUS)穿刺方法在前列腺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于2019年1月~2021年3月本院泌尿外科收治的87例前列腺占位病变患者为观察对象,并选择同一时期的60例健康体检者为观察对象,在两组受试者知情并自愿参与的基础上,分别对受试者实施磁共振动态增强联合DWI检测以及TRUS引导穿刺检测,比较不同检测方法的结果差异。结果:TRUS引导穿刺结果发现,前列腺占位病变患者中有53例患者检测显示恶性病变,良性病变患者例数为34例;磁共振动态增强联合DWI检测发展恶性病变51例,良性病变36例,组间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同时根据良性病变组、恶性病变组以及健康体检组的ADC数据比较,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不同Gleason评分的前列腺恶性病变患者的ADC数据比较,高危组患者显著高于中危、低危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前列腺病变临床诊断中,磁共振动态增强联合DWI的诊断结果与TRUS引导穿刺基本相同,并且该方法可以更好识别良性病变、恶性病变以及健康人群的临床指标,对于鉴别恶性病变的严重程度、指导临床干预的意义重大。

前列腺病是男性常见病,且随着男性年龄的增长,导致雌激素以及睾酮等一系列指标异常最终造成前列腺增生,并增加了前列腺癌等恶性疾病的发生率[1]。目前在前列腺系统疾病临床诊断中,考虑到本病症的早期症状不典型,常规检测方法容易出现漏诊等问题,而直肠经直肠超声检查(Transrectal Ultrasonography,TRUS)下穿刺活检因为具有检出率高等优点而成为临床诊断的有效方法,但是该诊断方法本身会对患者造成创伤,且检测后患者需要一定的时间康复,所以患者对该诊断方法的依从性较低,依托影像学技术完成诊断,成为医学界关注的重点内容[2]。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磁共振技术出现并成为诸多疾病临床诊断的有效手段,其中增强扫描可以针对病变组织的对比剂分布时间、分布量等弯沉定量分析。同时配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技术可以了解敏感梯度场前后组织的强度变化情况,方便医师进一步掌握其中的微观组织变化情况,具有深远影响[3]。现为进一步总结磁共振动态增强联合DWI技术在前列腺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实施效果,本文以2019年1月~2021年3月接收的8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详细资料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3月于本院泌尿外科收治的87例前列腺占位病变患者,年龄57~82岁,平均(69.04±3.19)岁;受教育时间2~8年,平均(5.82±1.03)年。选择同一时期的60例健康体检者,均为男性,年龄55~87岁,平均(69.42±3.38)岁;受教育时间2~10年,平均(5.96±1.16)年。两组受试者的一般资料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可比较。

纳入标准:①受试者知情并自愿参与;②患者直肠指诊显示为阳性;③影像学检查发现疑似病灶;④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排除标准:①有严重直肠病变或者内外痔患者;②对诊断方法依从性差患者;③合并其他器官功能障碍或者凝血功能障碍问题;④健康体检者的体检结果显示异常。

1.2 方法

前列腺病变患者接受TRUS引导穿刺检查,穿刺前一天实施抗生素治疗,术日做清洁灌肠,并取左侧卧位,通过12针系穿刺法分别在前列腺左侧叶外尖部、外中部及外基底部各穿刺1针,于左侧外周穿刺2~3针。在TRUS引导下,针对超声检查发现的可疑位置做穿刺,将直肠探头转变为凸阵探头后获得同一水平横切面影像学资料,测量穿刺针至前列腺的外缘、后缘距离,在超声下判断穿刺针是否抵达目标位置。本次研究中的超声检查方法为: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生产单位美国PHILIPS公司,型号HD15),取截石位,取避孕套套在探头上之后,经患者直肠进入前列腺内,对前列腺内部做检查,了解内径、横径、边界以及病变情况等;结合彩色多普勒成像结果观察内部血运情况,本次研究中关注疾病异常的诊断标准为:发现前列腺的大小以及形态有明显变化、前列腺包膜隆起或者出现不连续的低回声、边界不清晰的回声结节等,或者内外腺厚度比例≥2.5:1等。

两组受试者均接受相同的影像学检查,磁共振动态增强联合DWI的技术要点为:①磁共振动态增强采用超导型磁共振成像仪(生产单位美国GE公司,型号3.0T),采用8通道相控阵线圈,检查前叮嘱两组受试者适量饮水维持膀胱充盈。经高压注射器将钆喷替酸葡甲胺经静脉团注后,用药剂量为0.1mL/kg,注射速率2.5mL/s,输注结束后用20mL生理盐水冲洗。从注射开始,每隔5s扫描1次,连续扫描8次。设置扫描条件:层间距0.3mm,层厚3.0mm,矩阵272×192,回波时间1.9ms。在扫描期间通过Functiona软件获取TIC(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并完成最大强化程度、峰值时间的数据。②DWI检查方法。在DWI检查中,选择超导型磁共振成像仪(生产单位为美国GE公司,设备型号3.0T),选择EPI模式,其中横轴面的扫描条件为:层间距0.3mm,层厚3.0mm,重复时间3200ms,矩阵参数为256×256,回波时间为84ms;激励次数4,扫描视野400mm×400mm。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以活检结果为金标准,磁共振动态增强联合DWI检查方法生成资料后由三名具有丰富临床工作经验的医师进行诊断,总结患者病症的良恶性情况;对恶性病变患者做Gleason评分,其中评分结果显示<7分为低危型,=7分为中危型,>7分为高危型。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5.0软件,计数资料用χ2检验,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处理数据,在证明三组比较不完全相同后再进行两两比较以t值检验差异,对本组数据做方差齐性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 检查结果

本文研究发现,两种检查方法在前列腺病变良恶性评估中的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资料见表1。

表1. 良恶性评估结果(N=87,n)

2.2 受试者的ADC值比较

根据健康体检组、恶性病变组以及良性病变组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ecient,ADC)值比较,健康体检组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P<0.05),良性病变组高于恶性病变组(P<0.05),相关资料如表2所示。

表2. 受试者的ADC数据(±s,×10-3mm2/s)

表2. 受试者的ADC数据(±s,×10-3mm2/s)

组别 n ADC值健康体检组 60 1.82±0.19良性病变组 34 1.64±0.13恶性病变组 53 1.15±0.10 F 25.362 P 0.001

2.3 不同Gleason评分患者的ADC比较

根据低危、中危与高危三种Gleason评分患者的检查结果发现,三组患者的ADC数据存在差异(P<0.05),资料如表3所示。

表3. 不同Gleason评分的ADC数据比较(±s,×10-3mm2/s)

表3. 不同Gleason评分的ADC数据比较(±s,×10-3mm2/s)

组别 ADC值低危 0.76±0.24中危 1.29±0.16高危 1.60±0.09 F 43.305 P 0.008

3.讨论

前列腺疾病已经成为泌尿外科的常见病,也成为影响男性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临床上常见的前列腺疾病主要包括前列腺增生以及前列腺癌等,两种疾病的早期临床症状几乎无差别,因此容易出现误诊、漏诊等,活检作为临床诊断的金标准,但是往往会因为创伤等问题而无法保证患者依从性[4]。而随着相关学者的研究发现,前列腺增生以及前列腺癌在DWI上有显著的信号特征,这也为前列腺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了新的方向[5,6]。

在本次研究中,本文针对磁共振动态增强联合DWI与TRUS引导穿刺两种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展开分析,从本文表1的数据可以发现,两种技术在疾病良恶性的鉴别中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这一结果提示磁共振动态增强联合DWI可以取得TRUS引导穿刺活检相同的检查结果。同时表2数据证实,健康人群与前列腺良性病变、恶性病变的ADC值存在差异(P<0.05),同时表3发现低危、中危、高危患者的ADC值分别为(0.76±0.24)×10-3mm2/s、(1.29±0.16)×10-3mm2/s、(1.60±0.09)×10-3mm2/s,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在临床上Gleason评分作为前列腺癌的常见分级系统,通过ADC值做病理分级后,进一步论证了在磁共振动态增强联合DWI检查中,可以发现不同类型前列腺癌在DWI上的信号特征,且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在ADC图上呈现出差异,可以作为临床诊断与鉴别的重要依据[7]。同时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可知,不同良性肿瘤恶化恶性病变患者在影像学图像上会出现明显的差异,其中随着时间的延长,会导致前列腺恶性病变信号强度下降,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与肿瘤血管粗细不均匀等现象有关,并且从良性、恶性患者的分布检测结果中可以发现,两组患者的血管通透性存在明显差异,这也可能是影响检测结果的重要因素[8]。而结合患者的检测结果可以发现,前列腺疾病良性组患者的图像多为“流入型”,且不同疾病类型在TIC曲线上存在差异,这一结果证明在临床上通过识别患者的TIC曲线可以作为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9]。而前列腺疾病的早期症状无明显变化,在临床上有较高风险发生误诊,所以在临床检测中可以通过EPI序列来观察细胞内外水分字扩散运动,并根据病灶ADC值等对癌细胞做定量分析,这对于提高疾病检出率具有重要依据。且相关学者在研究中也证实,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等疾病在ADC上存在存在明显的差异,尤其是前列腺癌患者的收缩期血流速度与阻力指数更高,这种差异也可以作为诊断的重要依据,这是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10]。

综上所述,在前列腺疾病临床诊断中,磁共振动态增强联合DWI的诊断方法具有可行性,该方法在良性与恶性鉴别中的诊断结果与TRUS引导穿刺相同,并且可以有效鉴别前列腺癌的不同疾病类型,满足临床干预要求。

猜你喜欢

磁共振良性恶性
中医疗效评价中常用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小剂量左甲状腺素对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效果及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分析
一种磁共振成像谱仪数字化发射系统设计
基于同伦l0范数最小化重建的三维动态磁共振成像
探讨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肿块良恶性鉴别中的诊断价值
CT和磁共振用于颈椎病诊断临床价值比较
力挽恶性通胀的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逝世,享年92岁
良性甲状腺结节需要治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