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影响与世界意义

2022-11-23陈金山

理论视野 2022年8期
关键词:道路现代化历史

■陈金山

【提 要】十月革命以后,中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进步潮流实现历史交汇,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时代场域。在百年奋斗中,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落后国家实现民族解放的革命新道路,进行了扬弃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现代化新探索,形成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中国实践新样态,谱写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中国新篇章。党的百年奋斗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世界发展贡献了中国力量和中国智慧,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中国共产党是具有世界历史视野的政党,党的百年奋斗也具有深刻的世界历史意义。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出:“党的百年奋斗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围绕这一重要论断,《决议》进一步阐述到:“党和人民的事业是人类进步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百年来,党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以自强不息的奋斗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理解上述论断,需要深入考察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以把握其历史影响和世界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时代场域

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确立,推动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所谓世界历史,就是资本主义国家“采用机器生产以及实行最广泛的分工”,以资本逻辑为主导向世界野蛮扩张,“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的历史。[1]世界历史以生产和交往的世界化为基本特征,它打破了以往各民族发展的封闭状态和交往的地域阻隔,使人类社会发展进入了普遍交往形态,但也因此造成了民族国家间关系的尖锐对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凭借现代工业文明的强势对落后民族国家进行政治殖民、经济掠夺和价值输出,构建起一套完全由西方所主导和支配的世界秩序,从而“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2]。

近代中国的民族危机,正是世界历史进程中落后民族国家遭受西方深重欺压的一个缩影。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的扩张势力与中国传统秩序迎头相撞”[3],闭关自守的晚清政府被西方的坚船利炮叩开国门,中华民族从此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劫难。西方列强凭借军事、政治、经济优势,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强迫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强制操控中国的财政经济命脉和政治军事力量,肆意从中国攫取利益,使中国日益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状态下,“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他们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是世界所少见的”[4]。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社会各阶级进行了艰苦的斗争,尝试了各种救国方案,但在西方列强主导的世界体系支配下,始终未能找到“一条在新的世界中体面地生存下去的道路”[5]。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未能找到科学的思想和先进的组织力量来引领救亡运动。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的胜利,是世界历史进程中的标志性事件,它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将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现实,在实践上成功地回答了帝国主义条件下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如何实现民族解放的问题。这给苦闷彷徨的中国先进分子提供了全新的救国方案,为救亡运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武器,并由此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在十月革命以后,中国的民族解放运动开始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进步潮流实现历史交汇,这构成了我们党百年奋斗的时代场域。首先,马克思主义成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中国的民族解放运动有了科学的理论武器。中国的先进分子是在十月革命胜利的鼓舞下,才真正将目光投向马克思主义的。从此,用马克思主义观察和分析中国社会,沿着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方向和道路前进,并在此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一条历史主线。其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就是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同频共振的过程。这体现在:中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从一开始就被纳入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体系中,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也受益于苏联现代化的诸多经验,同时深刻汲取了其教训弊端,最终才得以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最后,今天我们仍然处在马克思所指向的世界历史进程中。习近平指出:“从世界社会主义500 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6]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增多,时代形势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是世界格局在本质上仍然没有变,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与广大发展中国家贫富对立,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并存于世,并处于长期较量的态势。世界历史发展的方向也没有变,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日益焕发蓬勃生命力,世界历史正朝着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方向发生重大转变,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没有变,实现共产主义仍是我们党矢志奋斗的远大理想。

二、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影响

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成就和贡献,不仅是历史性的,也是世界性的。”[7]我们党经过百年奋斗,不仅成功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而且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辟落后国家实现民族解放的新道路

组织成熟的工人阶级,在现代大工业充分发展的中心城市通过武装暴动夺取政权,这是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经验。这一经验对当时包括中国在内的落后国家民族解放运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中共二大上,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社会现实,深刻认识到“加给中国人民(无论是资产阶级、工人或农民)最大的痛苦的是资本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的封建势力”[8],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就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并由此确立了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根本任务。但受到“城市中心论”影响,在建党以后很长一段时期,党的工作重心是在大城市开展工人运动,尝试依靠全国性工人运动取得革命胜利。在大革命失败后,党的领导人瞿秋白、李立三和王明等先后犯下“左”倾错误,力图在重要城市举行武装暴动,打开革命新局面。然而结果却是革命经历反复挫折,革命力量遭遇重大损失。事实证明,在当时的客观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不可能像俄国十月革命那样通过首先占领中心城市来取得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党迫切需要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在艰难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中,我们党在理论上不断深化认识,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应中国革命实际的新道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深刻认识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独特国情,即“微弱的资本主义经济和严重的半封建经济同时存在,近代式的若干商业都市和停滞着的广大农村同时存在,几百万产业工人和几万万旧制度统治下的农民和手工业工人同时存在……”[9]。因而,将革命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通过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土地革命,开展工农武装割据。经过二十八年百折不挠的浴血奋战,最终实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国性胜利,极大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民族争取解放的斗争。这条革命新路是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道路的新探索,开辟了落后国家实现民族解放的新道路,为中国走向社会主义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扬弃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实践探索

1949 年3 月,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要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为实现这一目标,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夕,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形成了对扬弃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有力探索。其一,通过“三大改造”变革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建立起与资本主义完全不同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经济制度基础。其二,把握历史主动,扬弃苏联现代化经验和教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开始编制“一五计划”到其后开展大规模工业化,我们党充分借鉴苏联“公有制+政党主导+重工业优先”的现代化模式。1953年2月,毛泽东在全国政协一届四次会议上号召:“应该在全国掀起一个学习苏联的高潮,来建设我们的国家。”[10]此后不久,中共中央决定组织党员干部专门学习《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第九章至第十二章内容,系统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1953 年开始的“一五计划”,在苏联直接的经济和技术援助下快速推进工业化。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预定目标,奠定了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与此同时,苏联模式的弊端逐渐暴露,引起了中共中央的警惕和反思。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毛泽东强调:“共产党人对于共产主义运动中所发生的错误,必须采取分析的态度。”[11]不久,他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对苏联模式的利弊深入分析后,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方针,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建设新思路。其三,在批判中学习和超越资本主义文明。毛泽东指出:“我们不搞资本主义,这是定了的。”[12]但在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并不排斥对资本主义某些进步方面的合理利用。他提出,不仅要学苏联的经验,“一切国家的好经验我们都要学”[13]。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完成社会主义革命,“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我国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的经济基础”[14]。在如何超越资本主义的问题上,党中央也有诸多思考。毛泽东设想用几十年时间超过美国,甚至提出用十五年时间超过英国。但其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证明,片面强调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并不能在短时间内解决经济技术落后问题,超越资本主义还需要经历较长的历史时期。1962年1月,毛泽东在“七千人大会”上反思到:“中国的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要使生产力很大地发展起来,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一百多年的时间,我看是不行的。”[15]后来的社会主义实践证明,毛泽东的这一认识是科学的。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探索形成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中国实践样态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最大实践成果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形成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中国经验。这一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样态,有着鲜明逻辑。一是以对世界历史主题的新判断为前提。中国共产党人以其深刻宽广的世界视野,从总体上判断时代主题已由“战争与革命”转向“和平与发展”,提出:“现在世界上真正的大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16]这一判断不仅对“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能不能和平稳定发展”问题进行了解答,而且为实行改革开放提供了决策依据。以此判断为依据,我们党将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注重把握和利用好发展战略机遇期,坚持改革开放,与世界同频共振、共同发展,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二是以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为基础。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进行了系统总结,既客观指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也深刻揭示了党所犯的“左”的错误。邓小平强调,犯错误的根源还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认识不清。立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党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思考和长期的实践探索,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和“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时代问题给出了有力回应,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重要论断,坚持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制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三步走”战略,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基本追求,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三是以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为鉴戒。邓小平曾指出:“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17]党中央再次强调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立足中国实际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苏东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巨大挫折,在国际舆论唱衰社会主义的历史论调下,我们党保持政治定力,清醒地认识到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不代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社会主义前途依然光明,始终强调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始终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体现了深刻的历史主动与历史自觉。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谱写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中国新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站在历史新方位,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创造性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了以“十个明确”为体系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实践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在十三个方面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21 世纪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历史性成就和变革的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从根本上说,这是我们党深刻把握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不断深化对“三大规律”认识的结果。对世界历史发展趋势,党的总体判断是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但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危与机同生并存,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立足重要战略机遇期定位,我们党深刻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以伟大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社会革命,使中国共产党这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得以保持旺盛活力;深刻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深深扎根于中国实际,把握社会主要矛盾根本变化,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引领人类进步潮流,给出“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世界之问”答案。

三、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世界意义

当前,从资本主义文明中催生出的社会主义文明历经曲折,正逐渐引领世界发展新方向。党的百年奋斗创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也日益彰显深远的世界意义。

(一)党的百年奋斗为世界发展贡献了中国力量和中国智慧

几百年来,资本主义文明释放的巨大生产力大大推动了世界发展,但其主宰下的世界秩序却呈现出极大的不公和动荡。战争和冲突、政治殖民和经济掠夺构成了其基本特征,塑造了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世界对立格局。百年前的中国在列强环伺下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经过党的百年奋斗,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社会生活全方位进步。近几十年来,7.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18]。中国不仅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百年目标,而且正阔步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占据世界人口近1/5的国家,中国的发展进步相当于世界上1/5的发展进步。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中国也为世界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做出新的贡献。在经济上,我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从2006 年开始,连续15年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30%。“一带一路”倡议的全面实施,更是带动了世界各国发展共赢,“使全球贸易额和全球收入分别增长6.2%和2.9%”[19]。特别是2020 年以来,世界经济在新冠疫情冲击下严重衰退,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为全球经济的企稳回升带来了积极的溢出效应。在国家间关系上,我国始终坚持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坚持不称霸、不搞对抗、不进行制度和意识形态输出,向众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道义支持、经济援助、疫苗援助等,展现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在国际治理上,中国是世界和平的维护者、国际秩序的建设者,尊重并维护现有国际秩序,在气候变化、减贫、反恐、网络安全和维护地区安全等各领域发挥积极作用,为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二)党的百年奋斗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资本主义文明开创了由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发展道路。但在“西方中心论”的叙事下,西方现代化模式被夸大为后发展中国家走向繁荣的唯一模式。“现代化”成了“西方化”的代名词,成了具有历史终结性质的社会发展道路。党的百年奋斗则从实践上破除了对西方现代化的迷思,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相较西方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符合中国国情、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和超越价值。这一道路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理想,以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为保证,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从规模上讲,这是超多人口、超大国家的现代化,其难度历史上从未有过。从内容来看,“五位一体”整体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深化了人类社会关于现代化的实践规律。从制度而言,新型国家制度、新型政党制度、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等,为现代化的有序推进提供了稳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秩序。从方式来看,它不是殖民主义、霸权主义的侵略道路,而是和平自主的发展道路。上述特征,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创造性,标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新特质。

(三)党的百年奋斗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在现代化进程中,既要加快发展又能保持自身独立具有相当难度。诸多后发展中国家因种种原因未能打破西方路径依赖,在直接移植西方经验时出现水土不服,因而经历各种阵痛。其表现大致可归为四类:一是落入“中等收入陷阱”,走向“发展滞胀”;二是社会混乱失序,转向文化复古甚至“原教旨主义”;三是严重两极分化,财阀和寡头控制国家;四是遭受经济殖民,沦为西方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与之相比,中国共产党经过百年奋斗,既取得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又始终保持了国家独立。其中最根本的经验在于,探索形成了适合本国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的发展道路。首先,坚持独立探索与吸收借鉴相统一,没有简单套用他国发展模板,而是立足国情探索建立了适应发展需要的现代化制度和治理体系;其次,坚持科学理性规划与合理分步实施相统一,既保持了“谋五年,看百年”[20]的战略一致性,又制定了有效的分步实施路线图,使发展有条不紊;最后,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相统一,通过中国共产党这一主导性政治力量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将改革发展风险控制在社会可承受范围内,最大程度避免了政治混乱和社会失序。实践证明,中国的发展经验给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重要启示和全新选择。

猜你喜欢

道路现代化历史
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之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道听途说
运筹70年,中国道路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