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了母亲的微笑

2022-11-23何运文

工友 2022年6期
关键词:兄长种田生产队

文_何运文

母亲已经离开我们十八年了。她目不识丁,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勤劳、节俭、温和、善良。母亲的言传身教,使我明白,劳动是光荣和美丽的,靠辛勤劳动养活自己,无论做什么、吃什么、穿什么都不觉得丢人。

我出生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祖祖辈辈居住在江汉平原,家里姊妹众多,兄弟成行,主要靠母亲种田维持一家生计。从我记事起,母亲给我的印象,就是每天勤扒苦做、忙忙碌碌。春耕秋收、栽秧割麦、挖河打堤,凡是农村的活计,母亲都能干。她白天干农活,晚上也不闲着,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缝缝补补,纳鞋底,做棉鞋。那时家里穷,衣服鞋棉袄总是哥哥们穿破了,母亲缝补后,弟弟们接着穿。儿时最高兴的事情,莫过于穿着母亲做的新鞋,特别温暖又倍感得意。即使到了晚年,年近八十的母亲还每天帮弟弟家里喂猪放牛。

母亲常常告诫我们兄弟,做人要善良、懂得感恩。她常给我们讲一些善恶有报的故事,内容往往是某人做了善事,自己或者后人得到了福报。儿时家虽贫穷,凡左邻右舍、亲戚朋友有什么困难,母亲总是力所能及地给予帮助。一碗米、一勺油、一羹盐,现在看似微不足道,但在物资匮乏的时代往往最能见真情。

母亲虽然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但她的叮咛和嘱托,我一刻也不敢忘怀。为了母亲的微笑,我会一直谨言慎行,做到对党忠诚、一心为公。

我读高中时,父亲已经去世,长兄长嫂早早成家,已经有一儿一女,也以种田为生。尽管家里十分困难,母亲仍督促长兄长嫂供我读书。我牢记母亲的叮嘱,学习十分用功。付出终有回报。1986年夏,我以优异成绩考取华中师范大学,是我们那儿的第一个大学生。母亲十分高兴,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邻居们东家3元、西家5元,凑钱让我上大学。母亲告诫我说,上了大学,不要忘了党、学校和乡亲们的这份恩情,要知恩图报、懂得感恩。我把左邻右舍资助我的每一笔钱,都记在本子上。

参加工作后,每次回老家,我都会去看望邻居和长辈。有一年天降大雨,加之排水不畅,我们生产队(村小组)农田全部被水淹渍而受灾。我得知这一情况后,积极争取相关部门支持,帮助生产队重新修建涵闸,自己也掏出三千元现金交给生产队长(村小组长)支援抗灾。年事已高的母亲坐在家门口,看着忙忙碌碌修建涵闸的工友们,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母亲没有上过一天学,但她朴实的话语中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母亲常说,“做人要做一个好人”“走路要走正路”“做官要做一个好官”。1996年夏,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母亲十分高兴。她微笑着对我说:“入了党,就不同于普通群众。一个党员,说话做事,要有党员的样子,要吃苦在前,做群众的榜样。”“你有出息,我就高兴,千万不要给我丢脸。”面对各种诱惑时,我都会想起母亲的叮咛,提醒自己抵制诱惑,不要辜负母亲的期望!

母亲虽然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但她的叮咛和嘱托,我一刻也不敢忘怀。为了母亲的微笑,我会一直谨言慎行,做到对党忠诚、一心为公。

猜你喜欢

兄长种田生产队
塬上千阳(外一篇)
田农吟
浅析生产队政治夜校对农民的影响
多谢兄长
耕地种田也能成为风景
一起去种田
迟到(1)
生产队的那些日子
悼兄文
为革命而种田 用革命精神种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