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长江岸线整治与产业转型的浦口实践

2022-11-23修楠赵阳

魅力中国 2022年3期
关键词:长江整治转型

1 修楠 2 赵阳

(1 中共南京市浦口区委党校,江苏 南京 210000;2 中国农业银行日照分行,山东 日照 276800)

一、“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提出的现实依据

(一)发展大势:绿色发展成为国际发展大势和世界发展潮流

当前,绿色发展成为国际发展大势和世界发展潮流。21 世纪人类面临很多复杂的挑战,气候变化、资源危机、环境恶化等等。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正在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而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理应选择绿色发展之路,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二)根本大计: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绿色发展”理念位列其中;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美丽”成为新时代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目标;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总书记又把生态文明从“千年大计”上升至“根本大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社会的生动体现。

(三)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人民群众对生态产品的需求更加迫切

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变,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与不平衡、不发展之间的矛盾。生态环境的保护,出发点是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因此,“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也折射出我们党的人民立场。

(四)问题导向:基于长江经济带战略急需完成的一项严峻任务

长江经济带覆盖全国11 个省份,约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21%,但人口和经济总量GDP 均超过全国的40%。2019 年长江经济带经济总量GDP 占全国比重达46.2%,可谓占据全国的“半壁江山”,且增速遥遥领先。依托得天独厚的水运条件,长江岸线经济飞速发展,但由于长期以来,不合理的粗放式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状况形势严峻。

1.水环境问题

根据长江委(长江水利委员会)数据统计,从1995 年到2016 年,长江流域的废污水排放总量增长速度快得惊人。长江日渐失去其“黄金水源”的资质。

2.大气污染问题

长江流域单位面积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强度都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5 至2.0 倍。2011 年,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室内环境与健康分会、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气候组织和郎诗集团联合发起的“长江流域室内空气品质调查”活动,对长江流域主要城市家庭室内环境中的甲醛浓度水平等进行采样分析。调查结果所示,长江流域六座大中城市的室内空气污染普遍超标,从而引发的儿童哮喘问题严重性也非常突出。

3.生态系统格局变化剧烈

农田、森林、草地、河湖、湿地等生态系统面积减少,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持续下降,多种珍稀物种濒临灭绝。非法捕捞、水污染、航运发展、航道整治、螺旋桨产生的噪音等都是长江流域珍稀特有水生生物濒危的重要原因。

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实质内涵

(一)“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是推动执政理念和价值取向的深刻变革

这个转变是观念上的转变,同时也是行动上的转变。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以人民利益为中心,尤其是涉及到人民的长远利益。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这个问题上应该有一个鲜明的回答。所以,从执政理念和价值取向上来说,我们现在不是鼓励新一轮的大干快上,而是越来越多地向生态文明建设这个发展理念上转变。

(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体现了发展与环境的“舟水关系”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因此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长江资源的支持。而当资源的利用超过一定限度,当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达到一定程度,当我们的索取超出了它的承载力的时候,它会反过来制约我们的发展。所以,这个舟和水的关系就是和谐统一。处理的好,那么它一直都是水涨船高的关系,但若处理不好,那就是水能覆舟的关系。

(三)“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需要发展方式和路径的转型创新

不搞大开发,不是不开发,而是不能搞破坏性开发;不是不发展,而是要高质量发展。因此需要探索生态环境既能保护、经济财富又能带来这样一种新的发展方式,实现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所以“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不会再走,那种粗放式的、不加节制的对自然的索取,在今后不再可能,也不再允许。

三、“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浦口实践

2020 年5 月26 日,水利部副部长魏山忠在做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2020 年两会特别节目《央广会客厅》中,把浦口区长江岸线整治作为推进长江大保护工作的两个成功案例之一,向全国观众分享长江岸线整治“浦口经验”。

(一)主要做法

1.转观念:与长江大保护同频共振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上个世纪末,造船业在浦口桥林江岸如火如荼。这里塔吊林立、机器轰鸣,鼎盛时期造船厂有近50家在此“安营扎寨”,形成远近闻名的“十里造船带”。因造船业的兴旺,当时乌江被称为“金陵造船第一镇”,当时桥林被人们称为“浦口小夫子庙”。但是,每年超百亿元产值、近亿元利税的背后,是生态功能的退化、环境品质的下降,是将原住民与长江生生割裂的痛楚。最明显的变化是,江豚走了,白鹭少了。滨江不见江,近水不亲水,一度成为长江浦口段“生态之憾”。因此,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重要指示精神的号召引领下,2018 年3 月,浦口区委召开专题会议,要求全区上下要增强思想行动自觉,始终坚持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更加自觉地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基本路径。迅速成立长江岸线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分工落实各项任务。这是一次观念的转变,生态保护纳入到浦口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中,与长江大保护行动同频共振。

2.抓整治:推进沿江岸线生态修复

观念变,行动就变。自2018 年3 月份全面开展长江岸线专项整治工作以来,开展专项整治,推进沿江岸线生态修复,推动生态环境向高质量转变。

走一线,亲自抓。区委、区政府领导的高站位统领,为整治工作提供坚强保障。区委主要领导多次深入现场调研整治工作,区政府主要及分管领导每月召开工作调度会,会商会办长江岸线整治工作中的难点问题。

一股绳,聚合力。按照宣讲政策法规,企业自行拆除;企业移走设施设备,政府帮助拆除;对拒不配合整改的依法依规进行整治,狠抓落实。20 多个部门协同联动,合力拧成一股绳:城管备好专业设备队伍,“脏乱差”点一个不留、常态管控;应急管理局、安监、消防请来安全评估专家;区委、纪委全程跟踪督察;城建集团同步跟进,场地一清空后就开建“郊野公园”。

一条心,凝共识。宣传部门连续在报纸、电视以及浦口发布微信公众号、浦口手机台等新媒体宣传整治进展,弘扬长江大保护主旋律;牵头部门、属地街道编发工作简报、制作宣传视频、拉横幅、布展板,提高社会参与度,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态势,化解整治工作中的阻力和干扰因素。

一起干,齐参与。其实刚开始,大家都捏了一把汗,因为这些造船厂大部分是当年招商引资而来,每年贡献近一个亿的税收,整治成本非常高,难度也非常大。争取企业配合,既要讲政策,更要谈感情。浦口想方设法将企业损失降到最低:订单还未完成的,多方协调为企业争取时间;计划异地搬迁的,收集场地信息供企业选择;人员需要安置,经济开发区为失岗职工举办专场招聘会……当然,拆除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但全区上下拧成一股绳,奋进一条心,以“一盘棋”思维尽力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

3.促发展:推动生态财富向物质财富转变

习总书记强调,“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不是说不要大的发展,而是首先立个规矩,把长江生态修复放在首位,保护好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不能搞破坏性开发。通过立规矩,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在坚持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发展适合的产业,实现科学发展、有序发展,高质量发展。”所以推进长江岸线整治是“上半场”,做好绿色产业转型是“后半篇文章”。28.5 公里长江岸线,不仅是浦口最宝贵的生态资源,更是最优质的建设空间。保护利用好这条“黄金走廊”,是浦口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打造“都市圈最美花园”的必答题。

坚持“三色三带”。坚守“见底色”“固本色”“添亮色”的三色治理,浦口江岸的“绿色生态带、转型发展带、人文景观带”正逐步成型,绿水青山既是生态财富,又是经济财富、发展财富。

推动“美丽经济”。围绕“都市圈最美花园”,优化布局“十里造船带”遗址公园、东龙山郊野公园,深度挖掘“草圣书乡”“乌江古战场”“张籍读书台”等历史文脉资源,用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串联“春江十里”,发展“美丽经济”。

发展“数字经济”。蓝天碧水为“生态请柬”。浦口聚焦“地标性产业高地”,紧紧围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南京市主导产业,加快沿江经济转型的步伐,台积电、华天科技等行业龙头发挥磁铁效应,总投资约数百亿元的南京国际软件质量总部基地项目落户浦口高新区,助推浦口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实际成效

1.数字可鉴浦口“江岸之变”

自2018 年初至2020 年底,浦口区47 家占用企业全部完成整治,拆除船厂30 家、混凝土企业6 家、砂场21 个,收回企业违规占地1504 亩,拆除龙门吊、破碎机、盾构机等设备300 余套,拆除建筑物13 万平方米,清除水泥地坪、砂石地坪等150 万平方米,复绿面积约170 万平方米,完成恢复生态岸线约11 公里。

2.光影记录长江“旧貌”“新颜”

拆除后立即复绿,“刮骨疗毒”历时两年多,长江浦口段28.5 公里岸线焕然一新。原正屿船厂变成了舟营公园,原永华船厂变成了东龙山郊野公园,原港务码头变成了驷马河公园,形成“百山林海、春江十里”最美山水廊道。曾经的机器轰鸣、尘土飞扬已满眼“绿被”,尽展滨江之美,尽显生态之优,一江碧水再度激荡起崭新的活力。

3.芯片之城助推“绿色经济”

优先把集成电路及其上下游产业安置在距离长江岸线7公里左右的地方,打造集成电路产业集群。目前,总投资约3700 亿元的260 多家上下游产业在这里构筑起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基本实现“设计环节有集聚、制造环节有龙头、封测环节有影响、配套环节有支撑”。

四、浦口实践的启示与思考

推进长江岸线整治与产业转型,这是浦口长江大保护的一个缩影,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生动实践。这一实践贯彻落实了习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对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建设更高质量的“强富美高”新江苏,提供了有益启示。

启示一:推进长江岸线整治与产业转型,必须树立系统思维,做到协同共治,实现整体提升。浦口区深刻认识到长江生态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不能指望以单一的工作措施达到保护的目的。因此系统化推进沿江企业关停、拆除“十里造船带”,恢复绿色青山,发展绿色产业,实现跨越式、科学性、永续性发展。浦口区的实践表明,长江大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采用系统化思维,才能守护好一江清水、长养子孙后代。

启示二:推进长江岸线整治与产业转型,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生态优先,坚定不移走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就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过程。

启示三:推进长江岸线整治与产业转型,必须走好创新之路,没有创新,就没有出路。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一边是传统产能的陆续退出,一边是新兴产业的强势崛起,以当下的视角来看,岸线整治后沿江产业的发展转型,是坚持创新引领、淘汰落后产能、推进新旧动能转化、提升发展质量、以新方式实现新发展的过程,也是浦口创新发展的新起点。

启示四:推进长江岸线整治与产业转型,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共创美好生活。实施长江大保护,归根结底是为了让人民更加富裕幸福,也是回应群众的期盼。通过长江岸线整治,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居民幸福感明显增强;通过产业转型,带动群众就业,居民增收明显。长江岸线的整治过程也因此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拥护、深度参与。浦口的实践表明,推进长江岸线整治与产业转型是一项民心工程,必须以人民为中心,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步步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

启示五:推进长江岸线整治与产业转型,必须扛起实干担当,坚持“实”字当头,“干”字当先,苦干实干、久久为功,唱好新时代“长江之歌”。浦口长江岸线整治与产业转型,是坚持实干担当、寸步不让抓保护、片刻不停促转型、让产业转型“转”出一片发展新天地、让长江岸线成为绿色生态经济岸线、最终实现腾笼换凤、涅槃重生的过程。而这一转型也用实践证明,发展与保护是辩证统一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猜你喜欢

长江整治转型
启东市南阳镇唱好专项整治“三部曲”
浅析土地整治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水中大熊猫”群在长江出现啦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整治号贩子须强化医院责任
“四优四化”,河南农业转型进行时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长江之歌(外二首)
长江图(外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