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工业化成就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研究

2022-11-23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纲要

徐 鹏

(四川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610207)

近年来,随着党和政府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学界开始探讨思政课程资源如何进一步开发的问题。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教学,学界在地方特色资源、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了研究(1)参杨庆武、曾贝:《梧州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问题研究》,见《梧州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第103—111页;夏清:《融通世界历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与历史研究合题之路径》,见《思想教育研究》,2021年第1期,第117—122页;崔辉:《党史资源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机制》,见《思想政治课研究》,2020年第4期,第46—51页;宋学勤:《百年党史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核心内容》,见《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年第2期,第112—117页;蔡榕津:《红色家书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及路径——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见《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年第3期,第14—17页。。这些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70多年波澜壮阔的历史性成就尚未充分纳入思政课程教学体系。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在学生中加强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改革开放史等的教育,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工业化成就可以为思政课尤其是《纲要》课教学提供历史资料。为此,我们需要积极探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工业化成就融入《纲要》课教学的有效路径。在具体教学设计中,《纲要》课教学要结合实际,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工业化成就充分融入教学内容。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工业化成就融入《纲要》课教学能够充实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实效性

《纲要》课是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一。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大学生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情况,领悟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进程的内在规律,领会历史和人民何以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自2005年设置以来,这门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良好效果。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为进一步做好《纲要》课教学工作,我们需要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性成就中发掘教学资源。

在《纲要》课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把课程教材体系转化为课堂教学体系。教材体系以论述为主,偏重宏观叙事,诸多代表性的历史细节没有被吸纳进来;革命性内容较多,经济建设方面的内容相对较少。就是说,教材内容主要集中于政治、革命与战争等领域,而经济、社会、思想、文化等领域的内容显得相对薄弱。在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发掘历史资源,补充整合教学内容。《纲要》课具有浓厚的史学色彩,体现历史与政治、历史与理论、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特性。《纲要》课教学要有“大历史”视野,着重关注“大趋势”“大事件”“大理论”,不能单纯罗列历史事实和历史人物,要在坚持“大历史”视野或“大历史观”的基础上,科学选取相关史料并通过精心设计运用到教学中,从而实现“知识性与价值性、学理性与政治性、思想供给与学生获得感相统一”[2]的效果。《纲要》课教学要运用历史的教育功能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论从史出”“历史与理论相结合”“以史为据,凭史而论”的原则,不能脱离“历史”讲“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工业化成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重要内容,与《纲要》课教学具有明显的契合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的工业化取得重要成就。1979年,中国已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1949年,中国的工业总产值仅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0%,到了1978年,中国工业总产值已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4%以上,达到4 231亿元,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增长38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冶金、化工、轻工获得巨大发展,产品的数量、质量和品种均得到大幅增加和提高。中国原来没有汽车、拖拉机、化学纤维、电子、航空等产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些产业相继建立并迅速发展起来。通过这一时期的工业化进程,中国工业门类日渐完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为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纲要》课教材(2021年版)有大量篇幅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工业化成就,第八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第二节“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实施”第二目“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中即有相关内容;第五节“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和曲折发展”第四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就”,则论述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工业化成就可以成为串联《纲要》课“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一条线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工业化成就融入《纲要》课教学,有利于进一步坚定大学生“四个自信”,坚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信心。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工业化成就融入《纲要》课教学的路径探索

探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工业化成就融入《纲要》课教学的有效路径,既要遵循普通课程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的一般规律,也要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工业化成就的具体特点,充分关注融入过程的特殊性。

第一,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为《纲要》课教学提供坚实的学理支撑。《纲要》课在教学中既体现“思政性”,又体现“学术性”,要坚持《纲要》课教学中的学术逻辑,推动《纲要》课教学与学术研究的良性互动。故而,《纲要》课教学要以学术研究引领思维方式的转变,将学术研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坚实支撑,以学术氛围强化马克思主义信仰,深植爱国情怀。有论者指出:“如果说思想教育是《纲要》课程教学的宗旨,学术性则是该课程教学的生命之源。教师应当注重对历史资料的分析,注重对近代以来中国的政治演变、经济发展、社会变迁等问题的学术分析。”[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工业化成就融入《纲要》课教学,离不开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工业化成就史的学术研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工业化成就进行深入的、富有学理性的研究,能够有效促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工业化成就融入《纲要》课教学,能够实现价值塑造、能力提升、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为学术研究与思政课教学的有效结合提供理论基础。

第二,选取能够体现“思政精神”与“思政元素”的典型工业化成就融入课程教学,以事实服人,在摆事实的基础上讲道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工业化建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史中具有重要地位。历史虚无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将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割裂并对立起来,用后者否定前者。破解这种历史虚无主义不能单靠理论驳斥和口号宣传,我们需要依靠大量翔实的历史资料来完成破解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化建设不同历史阶段均有大量能够彰显“思政精神”与“思政元素”的历史资料值得深入发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工业化成就融入《纲要》课教学,能够极大地增强《纲要》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与感染力,从而使思政课教学更好地入耳入脑入心,有效破解历史虚无主义。

第三,改革教学方法,创新考核方式,打造多元化同步课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落实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统一要求,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纲要》课讲述的内容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对于课程学习主体——学生而言,存在“时空隔膜”,这就要求任课教师要善于使用各种资源,为学生创造可以感同身受的学习情境。2018年4月颁布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明确规定:“从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2个学分、从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1个学分,开展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学生既可以通过参加教师统一组织的实践教学获得相应学分,也可通过提交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相关的实践成果申请获得相应学分。”[4]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工业化成就融入《纲要》课教学,除了在课堂上以讲授法、小组讨论法、直观演示法、随堂练习法、自主学习法等方式向学生传播基本史实之外,还可以走出教室,开展现场教学、参观考察等活动,深入具有代表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工业化成就的“现场”,寻找“理论感”与“在场感”。另外,教师可以采用主题实践教学形式,组织学生撰写文稿、制作PPT、拍摄短视频,并展出优秀学生作品。这些方式能够借助丰富直观的现实场景,通过由眼到耳、从身到心的全方位浸入式教学,使学生在可感、可触中提升对《纲要》课的理解,在“润物细无声”中引发学生的思想共鸣,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工业化成就融入《纲要》课教学的具体教学设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工业化成就融入《纲要》课教学的诸多途径要通过教学设计得到具体化并加以实施,以达到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应围绕如下问题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们如何独立自主建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如何跳出“贫困陷阱”、如何破除苏联模式的窠臼?在第八章第二节第二目“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的教学中,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设计:

第一,问题导入。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当时工业化对于中国的紧迫性,讨论可以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工业状况进行。中国人民对建设工业国的向往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方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面对的是一个 “一穷二白”的烂摊子。我们当时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当时的工业基础极其薄弱,中国共产党迫切希望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工业国。1945年4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指出,在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条件获得之后,中国人民及政府必须采取步骤,在若干年内逐步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5]。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重申,在革命胜利之后,要“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6]。据梁思成回忆,彭真这样说过:“有一次在天安门上毛主席曾指着广场以南一带说,以后要在这里望过去到处都是烟囱。”[7]无论是党的文件还是毛泽东对大工业朴素的认知,所展示的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设一个强大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的愿景。

第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工业化目标的提出。为跳出“贫困陷阱”,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设“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国家工业化目标。我们可以采用“正向的历史演绎”与“逆向的原因剖析”两种方式,来讲解国家工业化目标。“正向的历史演绎”是按时间顺序,梳理国家工业化目标日渐清晰与完善的过程。1956年,刘少奇在党的八大政治报告中提出,中国要在三个五年计划的时期内,基本上建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8]。同年,周恩来在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提出,我国的工业化目标,是要建立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9]。“逆向的原因剖析”是指,教师向学生提问并组织小组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为什么要提出建立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工业化目标?该问题可以分解为两个子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为什么要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为什么要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对于两个子问题,还可以结合历史背景进一步分别分解为“必要性”和“可能性”两个方面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例如,对于建设“完整的工业体系”,苏联提出中国的工业化要采取“经互会的方式”进行,即在社会主义阵营内分工合作,实行一体化生产。苏联建议无疑不利于中国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当时,苏联已完成重工业化,中国若采用“经互会的方式”,则难免面临被迫进行产业分工以至于在工业体系上被边缘化的问题,于是我们做出建设“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决定。

第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工业化的路径。这里可以重点讲解三个问题,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工业化的资金来源、重工业优先发展策略和资源配置。中国没有经历欧美诸国数百年由手工业到轻工业再到重工业的发展过程,因而我们只能主要采取“内源性的工业化方式”。当时,中国工业化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初步建立的国营经济体系、苏联对华援助以及农业工业内部消费基金。中国工业化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这在当时具有历史合理性。同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物资短缺的形势下,为有效调动资源,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计划经济体制成为当时资源配置的必然选择。

第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工业化的成就。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可以采取“数据”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从1949年到1952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增长77.5%,达到810亿元。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我国的工农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67.8%,达到1 241亿元,国民收入比1952年增长53%。在直观数据基础上,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一批先进重工业行业“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一大批过去没有的行业如飞机、汽车、发电设备、重型机械、新式机床、精密仪表、电解铝、无缝钢管、合金钢、塑料、无线电行业等,均大踏步建设起来。教师可以选择如“宝成铁路”的修建等具体案例进行深入讲解。铁路是国家工业化的缩影,铁路里程是衡量一国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宝成铁路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开工并建成通车,宝成铁路南起四川省成都市,北穿秦岭至陕西省宝鸡市,全长668.198 km。宝成铁路的建成通车,改变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局面,为西南地区经济建设创造了重要条件,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基础建设的重要成就之一。随着工业化不断发展,中国逐渐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与国民经济体系。1979年9月29日,叶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宣布,中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已经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四个方面的教学设计突出层层递进的知识点,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工业化目标的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工业化的路径和成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思考、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开展调研、参观访问等方式组织实践教学活动,以增强思政课对学生的说服力、感染力,使他们更加坚定“四个自信”、坚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而奋斗的决心。

四、结语

深入挖掘历史资源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路径。《纲要》课教学应坚持“由史出论”“史论结合”的原则,可以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工业化成就融入《纲要》课教学,既照顾历史整体性又突出重点,将“思政元素”与“思政精神”以“撒盐入水”的形式融入历史资源。这样做既讲故事又讲道理,既揭示历史规律、总结历史经验,又有助于批驳历史虚无主义,培育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思想政治教育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工业化成就融入《纲要》课教学,不仅能够推动《纲要》课教学资源开发,而且可以作为课程思政的素材融入教学,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学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纲要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2021年版)》为什么做?怎样做?做什么?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中国梦教育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融合
篆 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