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通过燃烧调整降低NOx及飞灰含碳量的方法

2022-11-23袁尧

能源与环境 2022年1期
关键词:飞灰细度钢球

袁尧

(福能(贵州)发电有限公司 贵州六盘水 553400)

1 概述

福能(贵州)发电有限公司为2×660 MW 超临界汽轮发电机组,锅炉为超临界参数、“W”型火焰燃烧、变压运行直流锅炉[1]。制粉系统采用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正压冷一次风直吹式制粉系统。煤粉细度按R90=8%、均匀性指数n=1.0 设计[2]。

锅炉为“W”型火焰燃烧方式,采用分级送风的二次风箱,风箱划分为24 个独立的配风单元,每个配风单元由上部风箱和下部风箱两部分组成。上部风箱负责拱上配风,由A、B、C 挡板控制;下部风箱负责拱下配风,分为两层,由D、F 挡板控制。为实现锅炉的低NOx 排放,前、后墙水冷壁还布置有26 个燃尽风调风器,前、后墙各13 个[3]。

由于煤炭市场变化,入炉煤煤质发生较大变化,原性能优化调整方案已不能满足当前煤质的要求。为此,通过对#2 锅炉进行性能优化调整试验,掌握“W”型锅炉的运行特性,为进一步提高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及经济性,以及为#1、#2 锅炉的日常运行操作调整提供数据支撑。

2 现状

现煤质情况较原性能优化实验使用煤质发生较大变化,主要原因为减少入炉煤烟煤掺配。干燥无灰基挥发分由17.18%下降至11.53%;收到基灰分基本持平,为39.26%;低位发热量基本持平,为16 705 kJ/kg。

在机组600 MW 负荷试验工况下:总煤量295 t/h>278 t/h(设计值);运行氧量(省煤器出口)3.0%<3.5%(设计值);飞灰含碳量5.38%>3.50%(设计值);NOx 生成浓度922 mg/Nm3>650 mg/Nm3(设计值);NOx 排放浓度175 mg/Nm3;煤粉细度(R90)7.8%<8.0%。煤粉细度虽满足设计要求,但参考《电站磨煤机及制粉系统选型导则》[2],煤粉细度R90 应小于0.5 倍挥发分,按当前煤质需满足R90≤5.85%,煤粉细度不满足要求。

3 问题提出及分析

(1)飞灰含碳量高,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达3.87%,超设计值1.37 个百分点。主要原因为:①煤粉细度不满足要求,燃尽困难;②煤粉下冲深度不足,未进入下炉膛,火焰中心上移,燃烧行程短;③煤粉着火困难,煤粉燃烧过程推迟。

(2)NOx 生成浓度高,超出SCR 设计脱除量,限制机组带负荷能力,同时伴随氨逃逸高,影响空预器运行安全。主要原因为:①拱下卫燃带区域富氧燃烧;②燃烧过程推迟或火焰中心上移,燃尽区温度高,未达到燃烧后期补充氧量降低NOx 生成量的目的。

4 燃烧影响因素及调整优化

4.1 煤粉细度

改善煤粉细度,着重调整磨煤机钢球装载量及钢球级配。煤粉细度R200=0.19%,超出设计要求R200<0.10%,判断为磨煤机破碎出力不足。尝试添加Ф70 mm 中铬钢球,提高磨煤机破碎出力;同时增加部分Ф30 mm 中铬钢球,增加研磨出力。#2 锅炉本轮优化增加钢球装载量55 t,其中Ф70 mm 钢球17 t,Ф50 mm 钢球17 t,Ф30 mm 钢球21 t(根据B 修钢球筛选结果,Ф40 mm 钢球比例达50%,本轮未添加)。

在优化磨煤机钢球装载量的同时,试验磨煤机料位对煤粉细度的影响。在C、D 磨煤机出力保持50 t/h~55 t/h、控制料位分别为400 Pa、600 Pa、800 Pa 时,煤粉细度(R90)分别为6.70%、4.70%、6.95%。运行中保持磨煤机料位600 Pa,煤粉细度为佳。

对D 磨煤机分离器一、二级折向挡板进行试验,设计9 种挡板开度组合(一级-二级开度):(60°-30°、60°-20°、60°-10°、45°-30°、45°-20°、45°-10°、30°-30°、30°-20°、30°-10°)。试验结果显示,随着分离器一、二级挡板开度的减小,煤粉细度R90、R200 均先减小后增加,最优组合为一级折向挡板45°、二级折向挡板20°。分析原因为随折向挡板开度减小,折向挡板前后差压上升,部分煤粉气流在折向挡板后边缘脱落,不能有效增加周向速度,分离性能下降。

通过制粉系统优化,煤粉细度得到改善,煤粉细度满足R200<0.10%、R90<6.00%、均匀性指数≥1.1;同时磨煤机相同出力(50 t/h~55 t/h)情况下,一次风粉管风速下降,由改善前27 m/s,下降至23 m/s,煤粉浓度上升,利于煤粉炉内着火。

4.2 过量空气系数

过量空气系数增加,飞灰含碳量下降,排烟损失增加,NOx生成浓度增加。为体现经济性,飞灰含碳量折算为机械不完全热损失,以两项总损失作为优选标准。

在负荷600 MW、省煤器出口氧量分别为3.36%、2.80%、2.62%时,两项总损失分别为:8.88%、10.09%、10.24%。试验表明,随过量空气系数上升,两项总损失下降。但随过量空气系数上升,NOx 生成浓度上升明显,超出SCR 设计上限800 mg/Nm3,氨氮摩尔比达1.04,大于设计值0.866,氨逃逸超标,存在堵塞空预器风险。通过提高过量空气降低飞灰含碳量的前提,必须控制NOx 生成浓度。运行中NOx 生成浓度未超标(NOx 生成浓度<750 mg/Nm3),按省煤器出口氧量3.5%~4.0%进行控制。

4.3 一次风旋流强度

降低一次风旋流强度,增加一次风刚性,增加煤粉进入下炉膛深度,火焰中心下降,燃烧行程增加,对减低飞灰含碳及NOx 生成浓度均有利,但可能影响一次风卷吸高温烟气能力,不利于煤粉着火。试验变量为消旋杆插入深度,全部提起为0,全部插入为100%。

在负荷600 MW、插入深度分别为100%、80%、60%、40%时,飞灰含碳量分别为4.10%、4.50%、4.70%、5.20%,NOx 生成浓度分别为725 mg/Nm3、776 mg/Nm3、845 mg/Nm3、881 mg/Nm3。

试验表明,随一次风刚性增强,火焰中心下移,燃烧行程增加,利于降低飞灰含碳量及NOx 生成浓度,消旋杆全部插入为宜。

4.4 乏气风开度

根据理论分析,乏气风开大,煤粉浓度增加,着火提前,利于降低飞灰含碳损失及NOx 生成浓度;但煤粉刚性减弱,燃烧行程缩短。

在负荷600 MW、乏气风挡板开度分别为0、20%、35%、50%时,飞灰含碳量分别为3.88%、4.29%、4.38%、4.45%,NOx 生成浓度分别为752 mg/Nm3、832 mg/Nm3、850 mg/Nm3、914 mg/Nm3。

试验数据表明,乏气风开度增加,飞灰含碳量及NOx 生成浓度均上升。分析主要原因为:随主燃烧器煤粉浓度增加,但乏气风与主燃烧器距离过近,分离后再次混合,不能达到增加煤粉浓度的目的,造成一次风刚性明显下降。运行中,保持乏气风全关为宜。

4.5 D 挡板开度

D 挡板风量较小,与拱部离开适当距离布置,避免二次风与煤粉气流过早混和。D 挡板风量增加,燃烧初期氧量增加,燃烧处于氧化性环境,NOx 生成浓度增加,飞灰含碳量降低。

在负荷600 MW、D 挡板开度分别为10%、20%、40%、60%时,飞灰含碳量分别为4.30%、4.40%、4.60%、4.60%,NOx 生成浓度分别为776 mg/Nm3、811 mg/Nm3、890 mg/Nm3、945 mg/Nm3。

试验数据表明,D 挡板开度增加,NOx 生成浓度快速增加,飞灰含碳量小幅上升。分析飞灰含碳量上升的主要原因为:在消旋杆全部插入下情况下,一次风刚性增加,使得一次风与D风靠近,D 风开大影响一次风下冲深度,有抬升火焰中心的作用,燃烧行程缩短。而NOx 快速上升的原因为:一次风下行深度增加,D 风混入过早,未形成分级燃烧,同时抬升火焰中心,燃尽区温度升高。运行中保留最小冷却风量10%为宜。

4.6 C 挡板开度

C 风作为油枪助燃风,考虑C 风与一次风平行。增加C风,利于提高一次风刚性,降低火焰中心,但燃烧初期氧量增加,NOx 生成浓度增加。

在负荷550 MW、C 风挡板开度分别为10%、20%、30%、40%、50%,调节F 风,维持二次风箱压力稳定时,飞灰含碳量分别为3.28%、4.43%、5.13%、5.30%、4.30%,NOx 生成浓度分别为781 mg/Nm3、811 mg/Nm3、832 mg/Nm3、856 mg/Nm3、848 mg/Nm3。

试验数据表明,C 风增加,NOx 生成浓度增加,但飞灰量先增加后略降。分析原因为,增加C 风的同时,为维持二次风箱差压,减少F 风量,F 风风口装设下倾30°导流板,引导一次风下冲,F 风量减少,向下引流效果下降。而C 风风速小于一次风风速,不能增加一次风刚性,造成火焰中心上移,C 风开度大于50%后,C 风风速增加,增加一次风刚性。运行中保留最小冷却风量10%为宜。

4.7 燃尽风占比

通过调整燃尽风门开度,调整拱上拱下风占比,从而达到分级燃烧的目的。但F 风减少,拱下缺氧燃烧,煤粉燃尽困难,同时向下引流作用减弱,燃烧行程缩短,进一步引起飞灰含碳量增加。

在负荷500 MW、燃尽风占比分别为5%、10%、15%、20%时,飞灰含碳量分别为3.53%、3.82%、4.40%、4.70%,NOx 生成浓度分别为889 mg/Nm3、811 mg/Nm3、765 mg/Nm3、713 mg/Nm3。

试验数据表明,燃尽风占比上升,NOx 生成浓度下降,飞灰含碳量上升,与理论分析一致。运行中,在满足脱硝系统运行的情况下(NOx 生成浓度<750 mg/Nm3),减少燃尽风占比,降低飞灰含碳量。但燃尽风占比不高于20%,避免拱下严重缺氧,引起炉膛严重结焦,影响机组安全运行。

5 结论

本次燃烧优化调整,主要解决高负荷飞灰含碳量及NOx生成浓度均高的问题。通过相关实验,总结出一系列燃烧调整经验:经燃烧调整优化后,机组600 MW 工况下,飞灰含碳量由5.38%下降至3.40%;机械不完全损失由3.82%下降至2.73%;NOx 生成浓度由922 mg/Nm3下降至721 mg/Nm3。折算降低发电煤耗3.2g/kWh,按全年发电量66 亿kWh 计算,全年可节约燃煤消耗2.1 万t 标煤,减少尿素消耗1 415 t/a。

猜你喜欢

飞灰细度钢球
飞灰添加量对沼渣、牛粪共堆肥的影响*
垃圾焚烧飞灰在污染物控制领域中的应用探讨
钢球锁锥孔稳定高效加工技术研究
摆动球轴承球与保持架碰撞行为
飞灰无害化让生活垃圾放心烧
准确把握“度” 追求生成“效”
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六度”
钢球磨煤机钢球补充量的研究
健身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