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疫病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策略

2022-11-23辛开成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11期
关键词:鸡群鸡舍疫病

辛开成

(玉林市福绵区樟木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广西 玉林 537000)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大众对生活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尤其是在肉类食物方面,需求量更高。而家禽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肉类食物之一,其需求量也随之提高,因此家禽类养殖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导致鸡数量极速增加,疫病的发病概率也在逐渐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疫病防控工作的难度。而鸡疫病一旦发生其传染速度极快,传播范围更广,除了影响养殖户的收益外,也会对人们的健康带来一定危害。因此,了解目前鸡疫病预防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已经成为相关工作的重要内容。

1.常见鸡疫病的种类及发病原因

1.1 常见鸡疫病

1.1.1鸡虫球病

鸡球虫病主要是指球虫在鸡的肠道中寄生而引发的疾病,能够导致鸡体内的器官受到损害。得病的鸡一般会表现出精神萎靡以及食欲不振等。主要是由于肠道内有大量的球虫导致鸡无法有效吸收食物中的养分,病鸡就会因为营养不良而逐渐消瘦下去。

1.1.2鸡白痢

鸡白痢主要由感染沙门氏菌导致的,会通过粪便和鸡蛋等途径传播,多发生于鸡雏时期,严重危害鸡和人类的健康。患病鸡一般会表现出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翅膀下垂、自己蜷缩身体等。

1.1.3禽流感

禽流感包含的种类较多,其中以H5型病毒的发病率最高,一般鸡感染后可以达到90%以上的死亡率。而且禽流感本身的传播速度也非常快,可以在极短时间内造成大面积的鸡群感染,导致大量的鸡死亡,严重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禽流感的病毒还会随着鸡的粪便排出体外,所以,一旦有鸡感染禽流感,就会引发全鸡群的感染。

1.2 常见鸡疫病发生的原因

1.2.1鸡雏选择不合理

对鸡雏品种进行合理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鸡的发病率。因为鸡雏品种不同,其生长的特点和抗病能力也不相同。鸡雏品种优良可以对事物种的营养进行更加充分地吸收,长势快,身体素质更好,抗病能力也会更强。而品质较差的鸡雏则会生长缓慢,抵抗力也会偏低,患病的概率也就随之提高。因此,需要首先选优质的鸡雏。

1.2.2对于鸡舍以及饲料的消毒工作不到位

1.2.2.1鸡舍消毒

鸡舍环境对鸡群的质量有着十分紧密地联系,在建设鸡舍时,需要尽量选择高地势、排水通畅以及通风较好的位置,一旦鸡患病后,需要对其进行及时隔离并设置隔离带,确保与公共场所以及养殖区域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在进行饲养过程中同样需要进行隔离的规划,将的鸡活动区域与居住区域进行划分,做好鸡舍的抗暑和保暖工作。除此之外,还需要对鸡舍进行定期的消毒处理,饲养员进出鸡舍同样需要做好消毒工作,对服装和使用的工具都需要进行消毒处理,以此来避免有外来病菌带入而造成感染。

1.2.2.2饲料消毒

对饲料进行有效消毒能够确保鸡蛋与鸡肉的质量。目前,有很多养殖场缺乏一定的饲料消毒意识,导致鸡疫病频繁发生。因此,需要加强养殖人员的消毒意识,结合实际饲养环境,采取正确的饲料消毒方法,避免污染物对饲料造成污染而出现鸡疾病的情况。

1.2.2.3免疫预防不到位

为避免鸡疫病的出现,需要定期为鸡注射不同种类的免疫疫苗,做好免疫工作,提高鸡群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以此来降低鸡在养殖过程中得病的概率。尤其是类似于禽流感这种死亡率极高的疫病。通过疫苗的注射可以有效起到预防作用,养殖人员需要根据鸡实际的生长情况进行疫苗接种。

1.2.2.4对患病鸡诊断不及时

在鸡的养殖过程中,一旦发现鸡行为出现异常,需要马上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隔离,并及时交由专业人员进行诊断。在遇到比较罕见的疫病类型时,需要进行多次实验确保检查结果准确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方式。确诊以后的鸡需要立即进行隔离处理,避免疫病蔓延造成更大的损失。在治疗鸡白痢时,需要对鸡进行药敏测试之后,才进行大面积的用药。

2.鸡疫病防护工作的防治原则

2.1 预防原则

在鸡疫病治疗过程中,养殖户需要形成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理念,始终将预防工作作为核心内容。做好相应的疫病防护工作能够有效地降低养殖场鸡群患疫病的概率,同时也可避免大面积大规模鸡群死亡的情况出现。第一,坚持为养殖场的所有鸡群进行常见疫病的疫苗注射原则,降低鸡群的患病概率。第二,坚持为养殖场进行药物消毒原则。定期在养殖场中进行大规模的药物消毒,将可能潜藏的病毒和细菌消灭掉,以此来消除鸡群潜在的疫病风险。第三,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方法。坚持以先进科学的管理模式开展疫病的防护工作,做到条理明确,使养殖场能够做到资源利用最大化。

2.2 用药原则

在鸡群用药方面,养殖人员需要坚持不用药、少用药、用好药以及用对药的原则。在用药时主要是选用免疫疫苗,为养殖场的鸡群及时注射相应的免疫疫苗能够有效控制鸡群的患病概率。一旦鸡患病后,养殖人员需要对鸡的症状进行仔细分析并做出正确的判断,确定使用的药物准确无误。在选择正确药物之后,需要合理控制药物的用量,切勿使用过量,一旦使用过量尽管能够在短期内起到控制疫病的效果,同时也会好埋下更大的安全隐患,而且,鸡群体内大量药物的残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坏鸡的品质,一旦人类食用后,极易出现更大的危害。最后,需要养殖人员使用正规厂家的药品,坚持用好药。尽管好药需要投入成本也会相对较高,但是更有利于养殖场长远地发展。

2.3 消除疫病影响原则

在鸡疫病得到控制之后,养殖人员还需要做到消除疫病影响,这也是鸡群发病后最重要一项处理工作,鸡群疫病虽然得到有效控制,但是并不代表整个养殖场内的鸡疫病隐患就已经完全消除,在这个过程中所产生的病毒和细菌依旧存在。因此,需要养殖人员对整个鸡场进行最后的消毒和清理,用消毒水进行全方位的消毒,以此来消灭潜在的病毒隐患。

3.鸡疫病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肉类的需求量也随之提高,尤其是在鸡肉方面,需求量和质量的要求都在提升,要求相应的养殖人员不仅要加大对鸡群的管理力度还要避免出现疫病而对鸡的产量和肉质造成一定的影响。目前我国在鸡疫病防治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旧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

3.1 鸡疫病的防治意识相对较为薄弱

目前我国鸡类养殖逐渐走向规模化,但仍有部分小规模的养殖场所存在。一般在中型或小型的养殖场中,养殖人员的疫病防控意识和技术都相对比较缺乏,只是在疫病出现后才被动的采取相应措施,缺乏预防疫病的意识,在盲目扩大养殖场规模的同时没有配备相应的防治设施,从而导致鸡疫病频繁发生。同时在疫苗接种方面,养殖人员也并没有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科学的疫苗接种,常会出现接种不合理或者接种时间不准确的情况,而一旦有疫病出现,通常会采取自行处理的方式,并没有及时向上级报告的观念,无法从源头对疫病进行控制。还有部分养殖人员在对病鸡进行处理时并没有按照相应的要求,只是随意丢弃,甚至还会有将病鸡通过一些不正当的方法卖给商贩的情况出现,对食品安全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

3.2 饲养管理模式不合理

饲养管理对鸡群的发育和整体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而目前大多数鸡类养殖地区都存在着饲养管理不恰当的情况,尽管能够减少部分养殖成本,但是若发生疫病则会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鸡的养殖过程中,由于养殖密度较大,鸡群之间的接触比较密切,在一定程度上为病毒的传播提供便利条件。在部分鸡舍中,对于区域的划分十分不合理,鸡群的活动空间不足,通风以及光照的条件也不理想,导致在鸡舍内会有大量有害气体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鸡舍的污染程度。除此之外,在鸡群品种引进方面,由于管理不合理,把控不严格,常会有带病品种混入其中,使得在鸡群混养以后出现疫病传染的情况出现,对其他健康的鸡群带来一定危害。

3.3 疫病防控工作落实不到位

防疫部门主要负责落实相应区域内的基层防疫工作,向所负责区域内的养殖人员普及和推动养殖技术,以此来促进整个养殖业的稳定发展。但是目前我国部分地区的防疫部门在工作中也会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鸡疫病的防治工作落实。部分基层的防疫工作人员对待工作积极性不高,没有对负责区域内的养殖人员进行科学的管理,对于养殖场可能存在的潜在疫病隐患没有做到及时发现并处理,工作模式更加趋于被动化,难以获得良好疫病防控效果。同时,防疫人员对于疫苗的发放和管理方面也不合理,使得养殖人员对于疫苗的相关知识了解不足,严重影响疫苗接种的效果。除此之外,部分地区的防治设备相对较为落后,无法有效管理和检测出鸡疫病的发生原因,同时对潜在的疫病隐患也无法做到及时发现和处理。

4.提高鸡疫病防治工作效果的策略

4.1 加强相关养殖人员的鸡疫病防治意识

养殖人员作为鸡疫病发生概率的主要影响因素,需要加强自身在疫病防控方面的意识,提高养殖人员与相关防疫部门的配合度,以实现防疫工作的有效落实。在对鸡群进行日常的管理过程中,需要加强对鸡群的观察力度,对鸡群的整体发育情况进行合理地评估,一旦发现有异常情况的出现就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对其进行干预,以此来保证不会有疫病蔓延的情况出现。作为防疫部门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及时与养殖人员进行交流和沟通,根据养殖场的具体情况协助养殖人员制定出合理的鸡疫病防治方案,并按照方案严格执行,确保防疫工作有序进行。防疫部门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借助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等信息平台进行鸡疫病防治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养殖人员可以借助平台积极学习最终的防疫技术和理论知识,以此来提升自身的疫病防治能力。另外。养殖人员还需要积极配合防疫人员的工作,促进鸡群养殖能够得到健康长效地发展。

4.2 改善鸡群饲养环境和方式

鸡群成长环境对于鸡群的健康十分重要,在鸡舍的选址方面需要尽量选择光照充足、通风良好、背风的位置,无论是在夏季还是冬季都能够保证鸡舍温度正常,避免因为温度变化而对鸡群带来的刺激。另外,在选择养殖场所地址之前,需要向当地防疫、兽医、环境等相关部门提交申请,确保养殖场选址的合理性。在养殖过程中还需要控制好鸡群的密度,根据鸡舍的实际面积对各区域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一旦饲养的密度过高就会对通风带来一定影响,导致鸡舍内部空气中含有的氨气过多,容易对鸡群的呼吸道带来影响,从而加大鸡群患呼吸道疾病的概率。对于规模化的养殖场,需要为鸡群配备自动化的清粪设备以及饮水设备,同时还可以在鸡舍外围设置绿化带,一方面绿化环境预防疾病,另一方面还可以避免鸟类等的危害,以此来提高鸡群的饲养环境质量。另外,在再对鸡群进行饲养时,还需要注意应该尽量选用农副产品或者青饲料,以此在降低成本投入的同时还能够提高鸡肉的品质。除此之外,还需要根据鸡群的发育情况搭配一定合理的饲料,补充鸡群在发育过程中所需的微量元素,从而使得鸡群的身体素质得到有效提升,提高鸡群的自身抵抗力。

4.3 加强对药物和疫苗预防的重视程度

药物预防作为鸡疫病预防的方式之一,可以分为西药和中药两种方式,需要把药物研磨成粉末再放入鸡群的饮用水中。而疫苗对各种疾病都可以做到有效地预防,可以保证鸡群健康成长。对于1日龄的鸡需要注射马利克氏病疫苗,采取皮下注射的方式。而4日龄的鸡则需要使用新支灵,18日龄鸡则是要用法倍灵。通过各种疫苗的接种能够为鸡群健康发育提供基础保障,提高雏鸡的存活率,同时在注射疫苗时还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根据鸡的种类和日龄选择适合的疫苗,确保疫苗能够发挥其最大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鸡群养殖过程中需要加强对疫病防治的重视程度,否则会对鸡群的发育带来一定影响。而随着社会对肉类需求量不断提高,大众对鸡群疫病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各防治工作相关人员通过对目前鸡群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开始从鸡群疫病防治意识、饲养环境和管理方式以及疫苗的接种等方面加强措施,以此来改善我国鸡群疫病防治工作质量,为鸡群的健康发育提供基础保障,从而为大众提供健康优质的鸡类食物的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养殖人员的经济收入。

猜你喜欢

鸡群鸡舍疫病
影响鸡群均匀度的原因及改进对策
宋代疫病防治中的问责与监督*
基于动物疫病检测信息的随机模型分析
鸡舍救无人机
喂鸡
画里有话
别请狐狸建鸡舍
鸡场免疫失败的原因及注意事项
鸡群日常的观察与应对
鸡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