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中国体育发展的内外环境分析

2022-11-23鲍明晓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体育发展

鲍明晓

找准行业发展的时代坐标,发现制约行业发展的短板和问题,是推动行业进步的必要前提。《“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提出“通过未来5 年努力,各领域、各项目、各区域实现较大发展、取得重要成果,体育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体育强国的四梁八柱基本形成。”[1]这是一个立足新发展阶段,推动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设定。达成这一目标需要体育全行业努力奋进,更需要对当前我国体育发展的内外环境有一个客观的分析,特别是对当下体育发展中存在的关键短板和突出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1 体育发展外部环境:“两个大局”叠加交互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中国社会进入新阶段各行各业必须共同把握的时代背景和设定新的改革发展议程时必须深刻把握的先决动因。

《国际奥委会可持续战略》开宗明义,“国际奥委会首要使命是让体育为人类服务。作为一个致力于通过体育建立一个更加美好世界的国际组织,国际奥委会坚信体育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们的世界从未像今天这样需要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国际奥委会希望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使体育界成为世界积极变革的推动者。[2]”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相对和平的快速发展期,经济全球化带动了体育全球化,体育与国际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性不断增强,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强大,通过体育建立一个更加美好、更可持续的世界,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国家和体育组织的愿景和使命。同时,体育界和体育人也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体育的发展只能在与外部环境的有效协同、在与其他部门、其他组织的合作和伙伴关系中才能取得更大的进展。面对全面建设体育强国的时代任务,中国体育必须找到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潮流中发展的道路。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3]进入新阶段,开启新征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项事业都必须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动态调整发展坐标、时代任务,确立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统摄下的新的发展战略、时代责任,发掘新动能、构建新机制、创新新模式。中国体育与时代发展息息相关、命运与共。在站起来阶段,体育事业重建国民体育基础,推行《劳动准备与卫国体育制度》,致力于甩掉“东亚病夫”的帽子,打破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外交封锁;在富起来阶段,中国体育重返奥林匹克大家庭,确立以竞技体育率先发展带动群众体育和体育产业跟进发展的战略,在奥运会这一最高舞台上与欧美发达国家全面竞争,并迅速跻身奥运会金牌榜和奖牌榜第一集团,极具代表性地展示了改革开放的中国速度、中国高度,极大提升了民族自信心、凝聚力和自豪感。同时,实施作用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作用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体育产业发展纲要》,使得体育基础功能和多元价值不断巩固和提升,为党和国家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做出了无愧于时代的行业贡献。在进入强起来的新发展阶段,随着社会发展主要矛盾的变化、发展目标的更新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统摄之下的体育发展战略更新、时代任务切换和发展模式迭代,正在成为新征程行业发展的首要和核心议程。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叠加、互动和交融是这个时代最鲜明的特征。一方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催生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另一方面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也在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特别是全球范围内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和不断反复的疫情防控形势又使得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呈现加速演进的态势。进入新发展阶段的中国体育必须深刻洞察和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意蕴和趋势,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不断提升在危机中开新机,在变局中开新局的能力。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新发展阶段中国体育改革发展产生的影响可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深刻影响世界各国体育发展的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重构全球政治经济版图。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移动通信、物联网、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以合成生物学、基因编辑、脑科学、再生医学等为代表的生命科学领域孕育新的变革,融合机器人、数字化、新材料的先进制造技术正在加速推进制造业向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转型,以清洁高效可持续为目标的能源技术加速发展将引发全球能源变革,空间和海洋技术正在拓展人类生存发展新疆域。信息、生命、制造、能源、空间、海洋等领域的这些一系列原创突破,为世界体坛和各国体育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科技和产业支撑,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国家体育发展的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赛道上,中国体育必须牢牢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战略契机,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杠杆培育体育发展新动能,拓展体育发展新空间,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体育运动全领域、全场景、全流程的深度融合,以智能制造、智慧服务为主攻方向推动体育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革故鼎新,创新发展。

二是大国竞争加剧,国际力量对比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将给我国体育发展带来更加剧烈的外部动荡和风险挑战。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主导的霸权秩序终结,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内在动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以及美军狼狈撤出阿富汗又加速了这一进程。素以“世界领导者”自居的美国,在此次疫情的全球防控和中东地缘政治角逐中不负责任的自私自利的表现,正在从根本上动摇欧美国家主导世界的既有格局。与之对应的是,中国作为一个全球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和认可。在此大背景下,大国之间的全方位竞争将加剧,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联合围堵和遏制中国的态势会不断升温,同时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因非经济因素而面临冲击,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将发生深刻调整,世界体坛也不可避免进入动荡变革期。今后一个时期,国际体育组织主导全球体育事务的局面有可能发生改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以意识形态划线,频繁干预国际体坛的事件极可能会不断增多,中国体育可能会面对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应对新的风险挑战,统筹体育领域发展与安全的任务将更加繁重。

三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深刻变化,要求体育必须实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大量体育运动是在自然环境中开展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减少体育场所和运动行为的碳排放,倡导低碳发展、绿色发展是当前国际体坛新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政府承诺2030 年实现碳达峰,2060 年实现碳中和对体育改革发展提出的新要求。统筹体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体育领域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特别是利用节能节水技术建设绿色场馆,使用可再生环保材料生产体育装备、器材、服装、鞋帽,倡导绿色户外运动行为,发挥体育组织和运动明星在实践低碳生活和保护环境方面的表率作用等方面,“十四五”时期要有明确的要求,并取得明显进展。

四是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深刻变化,需要我们率先倡导和构建世界体育命运共同体。体育是人类文明之光,是团结世界的重要力量。今天,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量子卫星、人工智能迅猛发展,人类生活的关联前所未有,同时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数量之多、规模之大、程度之深也前所未有。当前,新冠疫情的全球暴发与持续变异重创全球体育: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举办困难,大量体育服务类企业歇业或倒闭,国际体育组织普遍遭遇财政危机,跨国企业和商界名流赞助和捐赠体育的意愿下降,发展中国家参与世界体育的能力严重不足。同时疫情对全球体坛的影响正在从暂时性和局部性逐渐演变为长期性和系统性,全球体坛可能演变成区域性体坛,即以美国为中心的北美体坛、以英、德、法为核心的欧洲体坛和以中国核心的亚洲体坛,全球体育可持续发展将面临重大挑战。面对危局,各国有两种选择,一是利用危机搞大国竞争,玩体育的政治游戏,胁迫国际体育组织以意识形态裁决和行事,破坏国际体坛团结互助的健康生态;二是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直面挑战和困难,主动担当体育发展的国际责任,支持国际体育组织健康有序运作,倡导全球性协作,推动构建世界体育命运共同体,点亮人类文明的体育之光。中华民族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历来讲求“天下一家”,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面对国际体坛前所未有的大变局,中国体育的责任担当将更具价值。

2 体育发展内部环境分析:短板和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了到2035 年建成体育强国的战略目标。也就是说,我们要用3 个五年计划实现中国体育现代化。以这一宏伟目标检视当下我国体育发展实践,找到制约目标达成的关键短板和突出问题,并逐一加以解决,至关重要。

2.1 当前中国体育发展中存在的关键短板

体育现代化是一个持续进化、系统精进的动态过程。从近现代体育发展史看,一个国家实现体育现代化大致会经历准备阶段、起飞阶段、全面建设阶段和巩固成熟阶段。当前我国整体处于第三阶段,正在向第四个阶段迈进。这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阶段,也是系统性变革的关键一跃。这一时期补短板,尤其是关乎全局的系统性短板极为重要。当前我国体育发展中存在以下亟待补齐的关键短板。

2.1.1 思想观念短板

思想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正如小农思想催生不出工业文明一样,保守、狭隘、封闭、自利的体育观也难结出体育强国硕果。对照体育强国建设目标,当前体育界和体育人存在的观念短板主要有这几方面:一是狭隘的金牌至上业绩观。以奥运会、全运会等重大国际国内赛事获取金牌为工作重心,不惜一切代价,动员一切资源追逐金牌,以为国争光之名来消解体育发展的根本任务,致使体育工作不全面、不系统,体育服务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不足。二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发展观落不到实处。受金牌至上业绩观的影响,“群众体育说起来重要,干起来不重要”“体育产业是经济部门的事,我们干不了,也管不了”的认识还十分普遍,精英与大众、普及与提高的协同互促机制不健全,服务于14 亿人的生活体育、家庭体育、社区体育以及服务于提高人的生命质量、生活质量的医疗保健体育、养生健美体育、文化娱乐体育、创业就业体育关注不够、投入不多、发展不足,体育服务民生的意愿和能力都不强。三是封闭保守的小体育发展观。习惯于体育在体育系统内运行,管自己能管的事,只要涉及与其他部门共管的事宜大多退让,致使体教融合、体卫融合、体旅融合不畅,体育主动破圈拓展、协同联动能力偏弱,无法有效行使体育发展的行业管理职能。四是科技引领意识淡薄。全行业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认识不足,相信经验和直觉,习惯于师傅带徒弟,对现代科学技术吸收和应用水平总体偏低,特别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体育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变革的意识和能力不足,体育发展科技含量低,创新发展能力弱。五是绿色低碳发展的理念有待确立。全行业对体育发展的环保责任认识不足,现有体育政策体系和制度规范中鲜有对这一方面的要求。全行业的碳轨迹、碳损益底数不清,节地节水节能的绿色体育场馆、装备设施偏少,户外运动的环保标准和行为要求不明确等。

2.1.2 体制机制短板

全面建设体育强国需要构建一个支撑发展目标顺利达成的体制和机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始终处于一个动态的改革进程之中,大方向是构建一个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的、符合体育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和与之匹配的运行机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加强党对体育工作的领导、健全体育行政管理体系、引入市场和社会力量开放办体育、完善竞技体育新型举国体制、构建群众体育共建共治共享的协同发展新机制。改革开放40 多年来,体育管理体制改革有进展、有成效,但是面对用15 年时间建成体育强国的新战略目标,当前我国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仍然存在一些亟待突破的痛点和堵点,主要表现为:不断向更高层级蔓延的基层体育行政部门大规模撤并带来体育行政管理体系的动荡和弱化,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结合的新型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构建面临多重困境,运动项目协会制改革缺乏顶层设计和配套政策支持,部分实体化运行的单项运动协会职责不清、效率低下、公信力下滑,群众体育共建共治共享缺乏明确的制度安排和稳定的协同运作机制,体育发展的社会动员机制和市场引入机制不健全,打破行政区划,围绕都市圈、城市群的跨区域协同发展的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还未破题等。

2.1.3 动力效能短板

体育强国是一个在体育发展领域能够实现高质高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国家。建设体育强国不仅要求体育发展规模大、空间广,还要质量好、水平高,因此,建设的过程就需要更强的动力,更高的效能。按照体育强国建设标准来审视当前我国体育发展的动力效能,这些方面的不足还十分突出。在动力方面,政府“独轮”驱动体育发展的局面没有改变,政府主导、行政支持、财政保障仍然是当下驱动体育发展的主引擎,来自社会、市场和公民个体的驱动力明显不足,政府、社会、市场、公民四轮驱动的动力体系尚未构建成型。在效能方面,群众体育粗放式发展、竞技体育经验型运作、体育产业自发式生长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体育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水平低,群众身边的场地设施不足,高端专业体育装备国产化率低,体育人才的总量不够、质量不高等,都制约着体育发展整体效能的提升。同时,体育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效能还未充分发挥,体育在成为国家政治影响力、经济生产力、社会亲和力、文化传播力和国民健康力方面还有很大的作为空间。

2.1.4 资源要素短板

全面建设体育强国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要素和更高的配置效率。当前我国体育发展在资源要素投入和配置方面还存在明显的短板,主要表现为,体育用地困难,支持全民健身的公共体育用地划拨不足,支持体育产业发展的土地供给存在政策性障碍;支持体育发展的资金总量不足、渠道单一,借助资本市场给体育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能力低下;体育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人才流动的机制不健全,创新型领军人才匮乏;体育科学研究和应用技术创新薄弱,缺乏国际体育科技创新合作平台;体育数据的挖掘、利用和开发水平低,数据开放共享不够,存在数据孤岛现象,推动体育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动力不足等。同时,在要素配置的机制上,市场化配置的手段、渠道、平台还不健全,利用国外资源、国际市场提升体育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的能力不够。

2.1.5 风险防范短板

全面建设体育强国是针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系统性战略谋划,必须统筹“两个大局”,密切关注体育发展内外环境的动态变化,防范风险,化解危机。当前体育系统对新阶段体育改革发展中面临各类风险的防范意识和能力都显不足,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群众体育项目化、竞赛化发展以及体育消费升级以及水上运动、冰雪运动、航空运动、极限户外运动兴起带来的威胁参与、参赛人员人身安全的系列风险,以及对极端气候、网络攻击、新型传染病、食品生物安全、恐怖袭击带来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缺乏有效的预警、监管和防范的措施和手段。二是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急剧变化带来的体育政治化操弄,部分西方主导的国际体育组织刁难中国,以及敌对势力恶意利用体育明星的行为和语言挑起社会纷争,危及国家政治安全的风险和危害,认识不足,缺少相应的应对方案和系统的防范措施。

2.1.6 科技引领短板

科技支撑、科技引领是体育强国建设的关键引擎,是实现体育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关键支撑。近年来科技在支撑我国体育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增强,全行业的科技意识和运用科技手段解决体育实践中关键问题的能力也有明显提高,但是面对体育强国建设目标,当前体育发展在科技引领和科技支撑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补齐的短板。一是对新科技革命的成果了解学习不够,这些成果向体育运动实践的转化和应用缺少预研和初试的渠道和平台。二是中层理论建构不足。新科学技术成果在体育领域应用,离不开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体育统计学、体育工程和材料学等专业应用基础理论的建设与发展,缺少这些“中层理论”,新科学技术在体育领域的应用就没有转化的桥梁和中介。三是理论和实践“两张皮”的现象依然存在,理论工作者找不到实践中的科学和技术问题,实践工作者又提不出具有创新意义、战略突破价值的科技需求。同时,“训、科、医、教、保”一体化的高水平训练基地和体育科技创新中心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四是体育领域信息化基础设施差,体育全领域、全场景、全流程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水平低。

2.2 当前中国体育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除了以上6 个方面的短板之外,当前我国体育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是当下体育发展面临的新制约,也会影响体育强国建设,必须下决心着力破解。

2.2.1 “体教融合”知易行难

体教融合是促进我国青少年健康成长和重构体育发展战略基础的重大改革事项。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已经对体教融合的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作出了全面部署,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也在积极推进,贯彻落实。但是受长期体教分立的影响,体育部门如何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全面提升面向全体学生的学校体育发展水平;教育和体育部门赛事体系如何整合;青少年运动员一条龙培养体系如何建立,以及如何保障体校教师在职称评定、继续教育等方面享受与当地普通中小学校或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同等待遇和薪酬;如何在大中小学校设立专兼职教练员岗位制度,明确教练员职称评定、职业发展空间;如何落实教育、体育部门联合建设高水平运动队等方面,均在操作和落实的环节存有部门利益纠葛,知易行难的问题还十分突出。

2.2.2 “体卫融合”缺少有效的端口

体卫融合是健康中国国家战略实施的重要环节,是体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和生命质量的必然要求。《“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共建共享,全民健康为战略主题,明确要求卫生计生、体育等行业要主动适应人民健康需求,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近年来,国家体育总局与国家卫健委在体卫融合方面加强了互动,但整体上制度化安排、体制化协同的机制还不健全,特别是在融合端口的有效衔接方面还没有明显进展,主要表现在:社区医院与社区体育健身中心缺少互动;居民的医疗数据与健身数据、体检数据与体质测试数据没有整合;以运动为手段的治疗康复服务和产品定价难,无法纳入医保;运动处方的医学地位不明确,基层医务人员缺少运动知识和技能培训,缺少针对青少年、妇女、老年人、职业群体及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运动健康促进计划,以及包括体育医疗、体育康复、体育保健、运动营养品开发在内的运动健康促进产业发展滞后等。

2.2.3 竞技体育优秀后备人才“全线告急”

优秀后备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从根本上决定着一国竞技体育发展所能达到的成就水平。面对2035 年建成体育强国的战略目标,当前我国竞技体育不仅要保持优势项目的长盛不衰,还要实现弱势项目的全面振兴,而优秀后备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是制约目标达成的最主要、最关键的因素。一方面体育部门主控的基层体校全面萎缩,带来优秀后备人才产出主渠道效能锐减。从我国优势项目成才经验来看,现在乒乓球、跳水、举重、射击、体操等优势项目的奥运冠军几乎全部出自传统的少体校系统,目前受多方面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基层体校的萎缩仍在持续,若任由发展,今后不仅弱势项目会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后备人才短缺,优势项目也会同样遭遇后备人才的青黄不接。另一方面,尽管学校、社会机构、职业体育俱乐部也在培训后备人才,并且由于这些机构的加入,全国在训青少年的人数并未减少,但同样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这些机构目前还难以产出高质量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主渠道萎缩和新渠道难在短期内有高质量产出,会带来竞技体育优秀后备人才全线告急。特别要指出的是,后备人才培养是有周期的,2035 年的奥运冠军就在现在5-10 岁的孩子们中间,如果现在我们没有一个相对健全和完善的体系发现他们、系统培养他们,就会错失最佳的时间窗口,带来的损失也将难以弥补。

2.2.4 体育产业步入瓶颈期

2014 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若干意见》以来,我国体育产业步入了快速发展期,社会资本大量进入体育产业,投资和消费两旺,产业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都有了大幅提升。然而,快速发展也带来了投资过热、市场监管滞后、安全事故高发,特别是叠加新冠疫情暴发,疫情防控常态化等非常规干扰因素,致使当前我国体育产业整体处于一个盘整期,表现为投资增速下滑、大量中小型体育服务企业息业或倒闭、体育竞赛市场萧条、职业体育俱乐部投资人退出联赛、赞助商和供应商续约难度加大,以及地方政府承接体育赛事的意愿下降等。同时,体育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态势明显,线下与线上融合、现实与虚拟叠加的数字体育经济新业态发展迅速,但这些融合发展、创新发展还处在探索阶段,业务模式和盈利模式还待完善。如何突破当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瓶颈期,推动体育高质量发展,是又一个必须下决心破解的现实问题。

2.2.5 全行业集聚资源的能力不足

全面建设体育强国需要汇聚全社会的力量,调动方方面面的资源,推动体育发展的共建共享。面对更高的发展目标,当前体育行业集聚资源能力不足是一个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中央政府带头过紧日子,各级政府拨付体育事业的公共财政投入不增反减,新冠疫情引发经济下行、隐性失业增加、消费紧缩带来体育彩票销售额下滑,获取的彩票公益金也相应减少,财政拨款和彩票公益金作为支持体育发展资金来源主渠道面临持续增长的瓶颈。体育“破圈”发展能力不足,“体育+”和“+体育”无突破性进展,通过融合发展、协同发展获取社会资源的平台、手段和能力不够。新冠疫情和疫情常态化防控引发体育产业波动和衰退,体育从市场获取资源的能力下降。同时,新冠疫情以及由此引发的国际环境的剧烈变动,也使得我国从国外获取各类资源的难度加大、成本提高。上述这些因素的叠加与交织,使得当前我国体育发展资源不足的问题变得十分突出,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2.2.6 部分体育机构遭遇公信力危机

体育是覆盖全人群、全社会的公共事业,各类体育机构是带领和组织人民群众开展体育运动的核心中枢。这些机构是否具有足够的公信力是决定其能否正常运转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行政化的体育管理构架中,体育机构主要是政府行政机构和隶属政府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其公信力基本等同于政府公信力。改革开放以来,单一的行政化体育管理框架被打破,体育事业单位改革、运动协会实体化改革、基层体育社团注册管理办法改革以及体育产业快速发展,大量体育市场组织涌现,体育组织结构呈现多元化。但,部分在改革中转型的体育机构,特别是国家级运动项目协会,职责不清,定位不准,实体化自主发展能力低下,新当选的协会领导人缺乏必要的组织管理能力,缺少规矩意识,急功近利,搞“圈子”文化,致使协会的声誉和公信力不断下滑,难以行使行业管理职责,也很难赢得其他社会机构和市场组织的支持和协作。

2.2.7 体育发展面临的非传统风险不断增加

以往体育发展面临的风险主要是参与体育活动可能遭遇的人身伤害风险和组织运营赛事可能面临的技术风险、监管风险和经济风险。当下,世界正处于非传统风险高发的时期,极端气候、网络攻击、数据造假和失窃、新型病毒和大规模疫情暴发、地缘政治冲突等已经替代战争、经济危机成为全球面临的最主要风险。这些不在常规体育发展风险之列的非传统因素,正在改变体育发展的风险序列和应对方略。同时,大国竞争加剧、体育意识形态化回潮,维护体育界和体育人的政治安全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今后,体育发展面临的非传统风险还会不断增加,统筹体育发展与安全将会变的越来越迫切。

3 “十四五”体育改革发展应关注议程

“十四五”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阶段,也是全面建设体育强国筑基蓄力的关键阶段。基于当前我国体育发展的内外环境分析,特别是着力破解当下制约我国体育发展的短板和问题,这10 个方面的改革发展议程值得重点关注,具体为:围绕生活体育构建更高水平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体育全领域、全场景、全流程数字化再造工程;优秀后备人才主渠道建设与体校改革;基础大项和集体球类项目系统提升工程;体育发展主责功能区、特色功能区和示范区建设;职业体育政企合作的新机制;体育发展的生态责任;非传统体育风险防范策略;中国体育荣誉体系建设;体育促进共同富裕的理论机理和实践路径。

最后需指出的是全面建设体育强国不是一个理论推演的过程,而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新发展格局下,体育服务国家战略的需求和空间更大,体育改革发展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更重。全面建设体育强国,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两个大局,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化改革创新,不断开创体育事业新局面。

猜你喜欢

体育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2016年最佳体育照片
我们的“体育梦”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我们究竟来自哪里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