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缥缈孤鸿影
——读《苏东坡传》有感

2022-11-23曹春蕾

法治新闻传播 2022年4期
关键词:苏东坡诗词

曹春蕾

“元气淋漓富有生机的人总是不容易理解的。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这是文学大师林语堂在所作的《苏东坡传》序言里的评价,确实恰如其分,毫无夸张粉饰之誉。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学识渊博,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

与生性浪漫的李白、悲天悯人的杜甫不同,苏东坡的词作大气磅礴、立意高远,折射出他纯真高洁的品性和远大志向,即使饱经忧患也没有变得尖酸刻薄、愤世嫉俗,反而更加温和厚道,如同赤子,不忘来时的路,坚定又坚毅地朝着前方踏步行进。

苏东坡身份很多,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坚持己见者,也是浪漫的月下漫步者。他多才多艺,诗文词书画在宋代登峰造极,比其他诗人更具有多面性、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他是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还是新派画家,善画竹木怪石,也是伟大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他是个禀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在生活上,他生性诙谐爱开玩笑,喜欢酿酒也爱饮酒,喜欢与朋友聚会作乐,留下很多感人故事。他的人格精神体现出的进取、正直、慈悲与旷达,千百年来闪耀在中国历史的星空。

苏东坡的文学地位毋庸赘言,《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临江仙》等,无一不是流传久远的千古绝唱。直到现在,他的诗词仍会以各种形式流传吟唱,如歌曲《但愿人长久》由《水调歌头》改成,著名歌星王菲唱过多次:“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欲乘风归去,唯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动听又入心。台湾歌手周传雄的歌《寂寞沙洲冷》,歌名直接取自《卜算子》里的“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有次,女儿要写篇作文,描写到春夜喜雨时,想写雨又不想出现“雨”字,苦于没有符合场景的诗词,我脑海中突然闪现出“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这两句出自苏轼的《定风波》,后面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则更为有名。此词初是写景,后是写情,再到最后写的是哲理:“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真可谓字字珠玑,句句经典,情景相融,令人击节称妙。

苏东坡的词大部分属于豪放派,也有婉约细腻的,精彩纷呈,各有千秋。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式的激进昂扬,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清新雅致,也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哲理格言。他的词作并不以华丽辞藻取胜,却能用直白简单的语句,表达深刻的情感。如思念亡妻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读后令人动容;为小儿子出生作的《洗儿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表达了人父美好真挚的祝愿;还有《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对于家中因贪睡没有给他留门的小侍从,尽显怜爱纵容之意,宁肯自己倚着藜杖倾听江水声,也不忍将其唤醒斥责。

苏东坡少年成名,却一生都处在政治旋涡之间,官场生涯极不得志,特别是在“乌台诗案”后,其仕途历尽艰辛,屡遭迫害,但他能始终保持天真淳朴,乐观豁达,终生不渝。受王安石变法的波及,他从万人瞩目的礼部尚书一路谪贬下放,从京城到杭州、密州(山东诸城)、黄州(湖北黄冈),再一路贬谪至惠州、儋州(海南海口)。曾为文坛领袖的他下过御史台的监狱,为此写下绝命诗:“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一生可谓命运多舛,也正是这些苦难,清冷高傲的青年才俊在岁月的磨砺中才逐渐变得睿智洒脱、淡然豁达。

苏东坡的伟大之处,不仅仅在于其文学成就,更在于他并不耽于饮酒作诗悲春伤秋,而是时时刻刻为黎民着想,处处关心百姓疾苦,稳打稳扎地施政实干,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执政理念。杭州西湖的苏堤便是他为治理西湖而修建,在山东任职期间,为抵御外敌倭寇入侵加固蓬莱阁海防。即使流放到最偏远的海南,他也不懈怠,非常积极地在当地办学堂,教当地百姓诗词曲,深得百姓爱戴。

才情如斯,遭遇如斯,应该如月夜中的惊鸿,孤寂而缥缈,苏东坡却活得极为通透洒脱,没有沉溺于悲天悯人。被贬岭南之时,在写给友人的诗中,他不谈生活艰苦,却称赞起荔枝的美味:“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全然一副乐不思蜀之相。在黄州时寄居于破庙中,他自己开田种粮,仍会与妻子讨价还价,从少量的秣米中偷留出一点酿酒。除了处理公务、饮酒作词、书画题字,他还喜欢研究美食,研习长生保养之术,练习瑜伽强身健体,生活得多姿多彩。他的性格随意洒脱,不拘于小节,还有些赖皮可爱。他曾羡慕米芾的紫金砚台而私扣不还,还嘱托儿子用其陪葬,让同为书法大家的米芾气愤至极,上门讨回,甚至为此写下了字帖《紫金研帖》记录这件事。

人生如梦,每个人的剧本在出生时便定好了,也有数不尽的功课要做,这出戏最后演得如何,只有在幕落时才可以下断语。苏东坡用一生来践行自己的理想抱负,即使命运受挫低至尘埃,也会心存向阳之力,绽放出芬芳的花朵。

可能,渺小的我们没有苏东坡的才高八斗,也无傲立朝堂的政治抱负,更没有世事洞明的超群智慧,但我们也有与众不同的人生剧本,也需要做好当下的功课,不妨也学着试着活得单纯些、随性些、精彩些,笑对坎坷,乐观豁达,成就属于自己的伟大,努力做到此生无憾事。

猜你喜欢

苏东坡诗词
苏东坡突围
苏东坡《献蚝帖》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苏东坡与佛印
关注诗词
《苏东坡·定风波》
苏东坡学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