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情境体验导学策略,提升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

2022-11-23葛丽丽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29期
关键词:导学法治道德

葛丽丽

(广西南宁市滨湖路小学 广西南宁 530028)

所谓情境体验导学指的是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预设一定的情境,请学生参与,并且引导学生对于相关场景和情境进行实际的感受来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知识印象的一种特殊性的教学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会单纯为学生介绍枯燥的理论知识,而是通过情境体验的方式来满足学生的兴趣和表现欲,令道德与法治课堂更加具有生动性、互动性、趣味性,营造积极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素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运用情境体验导学五种策略,采取再现式情境体验教学、任务式情境体验教学、问题式情境体验教学、试误式情境体验教学、模拟式情境体验教学等各种方式来优化教学手段,提升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为学生带来更加积极的学习体验。

一、基于再现式情境体验导学活动,促进学生社会认知能力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终身学习、孜孜不倦,于教学言行中,以德育为根,落实立德树人之目标,基于再现式情境体验导学活动,立足于相关问题,关爱学生,立足实际,观于内心,促进学生社会认知能力的提升,同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精神思想、德育品质。再现式情境体验,即将生活中的事例、情境再现于课堂中,有利于强化学生的情境体验,便于教师顺势而导,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例如,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实际教学时可以创设必要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引导学生基于具体的对话问题来进行相关的思考,这样有助于锻炼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思维,激发学生对自己言行的反思能力,进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1]。如六年级上册的主要教学知识如下所示:引导学生基于生活实际来感知生活中法律的尊严,并且体会自己身为公民的义务和权利;引导学生对国家机构以及相关政策进行有效的了解,最终落实到法律保护公民健康成长这一点上;切实帮助学生体会到法律对于他们的保护和维护,提高学生知法守法,依法维权的能力和素质。再现式情境体验导学活动适合的主题包括爱家乡、爱祖国、爱父母、爱老师同学、爱班级、爱自己等。如,在教学“我们受特殊保护”时,结合校园冲突产生恶果的案例,为了提升学生爱自己且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意识,教师可要求学生四人一组进行表演,让学生围绕“冲突和伤害”这个话题进行演绎。一组表演时,其他小组要思考这些冲突是如何发生的,在冲突过程中给其他人造成了哪些伤害,究竟是谁的过错,有什么样的解决办法。相较于传统的为学生进行知识灌输的教学方式,采取再现式情境体验导学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对于当时问题情境的了解兴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均能够积极参与到整个表演活动中来。通过具体的情境再现,笔者引导学生在遇到类似问题时,可以第一时间选择报警和呼救,拿起法律武器进行维权和自我保护。无论是表演的学生还是观看的学生,均能够在整个情境再现的氛围中对于冲突问题爆发点解决策略,以及如何利用法律武器来进行维权和自我保护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知。

二、基于任务式情境体验导学活动,促进学生求真务实意识

创设情境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在组织学生体验不同的情境时,教师要结合教材引导学生,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分析问题,逐渐使其养成道德与法律意识,让其学会用理性、客观的态度分析事情。在当今时代,科技、信息、教育、经济、文化均飞速发展,信息碎片更迭而至、更新不断,身为一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我们运用任务式情境体验导学策略,立巨人之肩,读德育思想,品教育真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提升学生的德育品质、爱国精神、文化素养,促进其综合素质进步。任务式情境体验导学学习是一个延续性、延展性、探究性、综合性的过程。不同的教师在引导学生求真务实进行深度学习时,通常会给予学生一定的支持和引导,通过预设一定的内容和具体的任务式情境体验技巧,来激发学生的深度学习兴趣,提升其整体学习的指向性、目的性[2]。例如,在讲述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课程中,“感受生活中的法律”“宪法是根本法”的具体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出与自己生活相关的法律规则,以及这些规则有哪些用处。教师可以给学生进行技巧和渠道上的提醒,让学生从电视、电脑、生活场景中检索和搜集生活里的法律法规,基于各种渠道找生活中的法律规则。另外,教师要为学生布置任务:请学生思考自己在这些途径中看到过具体的法律法规。同时,教师还应当组织学生基于相关的情境,进行切实体会。如,在教学“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时,笔者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一个关于“醉驾闯红灯不遵守交通法律规则”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进行不同的角色扮演,情境内容是一名行人过马路时发现一辆汽车闯红灯追尾了,报警说“对面车子追尾发生车祸了。”不一会儿,医护人员和警察到达现场,警察负责维护现场秩序,医护人员进行现场救治,市民过来围观。交通警察维持秩序指挥交通。最后经过调查,发现是其中一名司机在喝酒后依然行车酒驾闯红灯,没有遵守交通法律规则,酿成了追尾前车的惨剧。警察将肇事司机带回了警局做笔录,并且将伤员送往了医院。整个故事告诉我们,每名声司机应当遵守交通法律规则,拒绝酒驾,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教师让学生根据描述进行角色表演,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塑造自己扮演的角色,以此来增强故事的内涵。另外,学生通过扮演了解生活中如果发生车祸应该拨打“110”,需要就医拨打“120”,逐渐形成自我安全意识。让学生自己思考法律规则的价值和必要性,才能培养学生法律规则遵守意识,使其加强自觉性,同时懂得如何对待生活中不守法律规则的现象。

三、基于问题式情境体验导学活动,深化学生政治认同理念

问题是能够激发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与探究的,因此大部分的教师在开展课中教学活动时会善于用到问题和问题串引发学生的思考。比如,很多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便会设置问题,进行问题导学,落实问题式情境体验导学策略。另外,教师会通过创设特定的情境,用开放式问题启发学生体验、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相机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发展学生的“政治认同”核心素养,深化学生政治认同理念。不同教师所采取的问题式情境体验导学策略,体现了教师对于课堂的综合性把握及驾驭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梳理必要的学习思路,提高学生的政治认同理念,在思维引导、方法提升等层面给予学生足够的支持。例如,在讲述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一课,“公民意味着什么”“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具体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公民参与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活动的情境,让学生实际体验自己身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鼓励学生在参与人大代表选举的过程中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维护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和接触的公共社会事务参与权。同时为学生设计如下问题:请思考我们身为公民对于国家和社会意味着什么?我们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有哪些?在我们的权利和义务受到挑战时,你会怎样维权?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并且承担自己的义务呢?基于问题式情境体验导学活动进行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目的就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究问题,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并且,学生在开放性的课堂情景模拟中受到教师的教学引导,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能够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最后,除了安排表演创设情境,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观看一段视频,从中发现问题。例如,在讲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知识时,教师可以播放生活中公民进行维权的视频及经典电影片段,然后让学生总结观看视频后的心得,分享自己的看法,从而深化学生政治认同理念,激发学生爱国情感,锻炼其遵守公民义务且实现有效维权的能力。

四、基于试误式情境体验导学活动,促进学生公共参与意识

人们都会犯一些错误,在具体的生活和实践过程中,通过不断地试错和体验来纠正自己错误的理念与行为,探索正确的行为举止方式。因此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当给予学生必要的试错体验。例如,在讲述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家机构的课程内容里,“国家机构有哪些”“人大代表为人民”“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的细节知识时,教师可以基于试误式情境体验导学策略,为学生创设试误式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通过体验、反思改变已有的认识和判断,发展科学精神,提升道德修养,培养守法用法的习惯[3]。如,在讲述“国家机构有哪些”的知识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国家机构我知道”“国家机构问答对对碰”的情境游戏活动,组织学生分为正反两方,一方进行提问,另一方进行回答。在一定时间后,双方进行角色交替出题者,变换为回答者,引导学生在学习了本部分知识后,对于国家机构的各种类型以及相关作用进行有效的理解。教师可以请学生思考,自己在遇到各种不同的问题时,应当寻求哪些国家机构的帮助。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更大的试错和发挥空间,当学生回答错误或者遇到问题选择错误的国家机构后,以记分的形式为学生进行有效判断。允许学生出错和试错,但是也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问题,给予其正确的回答和讲解。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试误式情境体验导学活动中,教师是教学辅助者的角色,促进学生公共参与意识的提升,请学生进行自主选择和试错,增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趣味性。这种具有辩论性、游戏性、互动性、情境性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运用试误式情境体验导学法,教师主要是配合学生完成情境任务,可以激发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兴趣,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五、基于模拟式情境体验导学活动,强化学生法治意识水平

模拟式情境体验导学活动能发挥学生的课堂主导性,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与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不谋而合。模拟式情境体验导学策略让学生体验到教学主体地位,通过有意识地创设一种充满道德冲突的现实情境,让学生置身情境当中,揣摩、体会各种社会角色的责任,探寻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法治观念,培养尊法守法行为习惯,实现良好的社会性发展。相较于传统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形式,基于模拟式的情境体验导学活动能够引导学生模拟相关的问题情境或生活情境,在具体的情境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意识以及综合素养[4]。例如,在讲述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的课程,以及相关的“我们受特殊保护”“知法守法,依法维权”的详细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以及所闻所见,模拟必要的情境体会法律的尊严性以及重要性。还可以组织学生以“·315报道了不合理的消费问题与黑心厂家,此时,我们如何通过法律维权”的问题为视角进行情景模拟。具体的情境内容为某个消费者在商场中购买了一箱火腿肠,但是拿回家打开后却发现里边严重变质甚至生出小虫,因此拨打了·315热线进行了举报。相关法律部门极为重视这一问题,能够守护和尊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鼓励消费者拿取法律武器进行维权,对其如何保留证据、进行报警、与超市进行沟通等问题进行了解答。最终在法律的帮助与指导下,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了维护。这一情境关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切身利益,很可能就是学生生活与成长过程中所会面临的问题。相关情景模拟能够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鼓励学生拿起法律武器进行积极的维权。最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关于宪法的知识,深化学生对于我国法律知识的理解程度,只有当学生意识到宪法是根本法,以及国家制定法律规则是为了减少冲突、维持稳定后,就能认同宪法的尊严和法律的存在,也会自觉遵守法律规则。

结语

综上所述,想要落实情境体验导学五种策略,积极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课堂教学,就需要教师将课程根植于学生生活,通过呈现学生生活中具有教育意义的典型事件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体悟,提升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为学生明理、守法、践行做铺垫,进而实现“从情境到素养的摆渡”,为国家培育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导学法治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法治护航 让“游河南”更惬意
法治护航 守护生命之源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我是小导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