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彩的活动”作文导写

2022-11-22吴文超

红蜻蜓·高年级 2022年11期
关键词:导图思路题目

吴文超

同学们,看到这样的作文题目,你是觉得容易呢,还是困难呢?如果我是你们的话,我会反问提问的人:“你想让我怎么写呢?”在我看来,作为高年级的学生,仅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记一次活动,把活动的过程写清楚、具体,这是容易的。在这基础上,再用点面结合的方法记录活动场面,是有一定难度的。不过,这点难度肯定难不倒大家,接下来,咱们开始今天的导写之旅吧。

第一步:确定“活动”

你可以采用这几种方法做好第一步。

1.找一个你喜欢的角落,安静地回忆。

2.翻翻手机相册

3.问问自己的同学、朋友、家长

虽然《多彩的活动》是写给别人看的,但一定得是你最想和别人分享的活动。这个活动不一定非得场面宏大,不一定必须精彩激烈,不一定有许多人共同参与,但一定是每当你想起这个活动,你都会觉得有许多话要说。写这样的活动,才有可能打动人。

第二步:寻找“记忆”

你可以采用这几种方法做好第二步。

1.翻翻手机相册,根据画面内容,选择几张最想和别人分享的。如果有条件,可以把它们打印下来,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摆放。

2.在你喜欢的角落,安静地,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回忆整个活动的过程。遇到最想和别人分享的画面,可以反复回忆,回忆当时的环境如何,发生了什么事,人们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表情如何,你心里想了什么……

第三步:记录“线索”

这一步很重要。

如果你认真完成了前两步,你还需要认真地完成下面的表格。

在完成“最想分享的画面”时,千万不要只写活动内容、发生的事情,要根据你的回忆,多记录“当时的环境如何,发生了什么事,人们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表情如何,你心里想了什么”。

第四步:整理“线索”

到了这一步,你的习作准备工作已经完成一大半,就差“点睛之笔”。所以,这一步很关键,咱们需要做两件事:

1.一看,在内容上保证“点面结合”。

请你仔细看看记录的每一个画面,是不是既描写了单独的人物在活动中的表现,也描写了许多人、甚至所有人参与活动。前者是“点”,后者是“面”,二者都有了,在内容上就是“点面结合”了。如果没有,那就有针对性地完成前三步。

尤其要提醒大家,单独的人物不一定非得是你自己,可以是参与活动的任何一个人。

2.二想,在思路上做到“点面结合”。如下图:

我们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来完成这一步,帮助我们理清思路。

第五步:完成习作

相信现在的你应该已经积累了不少素材,理清了思路,还等什么呢,按照之前的记录单和思维导图,开始写初稿吧。

第六步:拟好题目

也许你觉得直接用“记xxx活动”最简单、省事。吴老师建议大家把“记xxx活动”作为副标题,自己根据某个最精彩的画面或者特别的活动意义,重新拟定一个有新意、吸引人的题目,更能吸引同学、家长、老师的眼球,激发他们想读一读的兴趣。

吴老师这里有一些不错的题目,分享给大家,希望能给你们带来一些启发:《再游xx 公园——记xxx 活动》《我们终于赢了——记xxx 活动》《友谊万岁——记xxx 活动》《我发现自己长大了——记xxx 活动》。

第七步:修改

写完后,自己先读一读。

首先要做到文从字顺,检查检查文章中是否有错别字或病句。

其次,做个有心人,看看自己的文章中可不可以再添加一些修辞手法,一些心理活动描写,为文章增色。

最后,吴老师再送你一个“小锦囊”: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画面,试着添加一小段“环境描写”,用来衬托当时的气氛以及你的心情!

同学们,虽然疫情暂时阻碍了我们出行的脚步,但是,只要我们用心回忆、记录、整理,你会发现生活中的“精彩活动”依旧无处不在,有许多活动都值得写下来与大家分享。请拿起手中的笔,分享你参与的精彩活动吧!

猜你喜欢

导图思路题目
学会思考,尊重每一道题目
不同思路解答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思维导图在历史知识复习中的应用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拓展思路 一词多造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
第6章 一次函数
我的思路我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