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圆环病毒的流行、诊断与防治措施

2022-11-22田翔龙

中国畜禽种业 2022年4期
关键词:圆环猪群仔猪

田翔龙

(江苏省射阳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224300)

近几年来,我国养猪业发展迅猛,在国内掀起了一波养猪热。但猪传染性疾病仍然是制约猪场规模化养殖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猪圆环病毒即是猪养殖中常见的传染病之一,被归为国家二类动物疫病,由于猪圆环病毒具有一定的潜伏期,不易被发现,而养殖者往往缺乏经验及专业诊断知识,这种情况会造成场内猪群的大规模感染。感染2 型猪圆环病毒临床症状较多,通常会造成猪群大量死亡,且非常容易出现反复感染的情况,给养殖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1 猪圆环病毒的流行病学

1.1 病原微生物

引发该病的致病原为猪圆环病毒(PCV),经过变异演变,现今有猪圆环病毒1 型(PCV1)、2 型(PCV2)、3 型(PCV3)和4 型(PCV4)4 种。猪圆环病毒为单链环状DNA 病毒,直径在17~22nm 之间[1],无囊膜。其中1 型不具有致病性,4 型尚未确定是否具有致病性,PCV2 是当前猪圆环病毒病的主要致病源,常见的有PCV2a、PCV2b 和PCV2c 三种基因型,各基因型的致病性尚待研究。该病毒无血凝性,能在健康的细胞中增殖,感染后的细胞会表现出不同的病理变化。猪圆环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能力比较强,碘酒、氯仿等多种有机消毒制剂均不能将其杀死,其在pH=3 的强酸性环境中依然具有活性,并且对温度不敏感,在75℃的温度下仍然可以存活15min,并保持感染性。但猪圆环病毒对氧化剂的敏感性较强,使用过氧乙酸或高锰酸钾等消毒液可以有效防止该病毒的传播。

1.2 流行趋势

研究表明,猪圆环病毒病多与其他传染病发生混合感染,其中与猪蓝耳病的混合感染比较常见。猪圆环病毒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特性,一般呈地方性流行,有些地区在秋冬季节发病率会比较高。因母原抗体和应激等因素差异,不同日龄的猪感染后发病率与死亡率也有明显的不同。一般情况下,40~120 日龄的仔猪感染病毒后临床症状比较严重,8~12 周龄患病率比较高。猪感染圆环病毒后均会发生皮炎肾炎综合征,总体发病率较高。伴有其他传染病继发和混合感染的死亡率高达80%~100%。通常猪群接触病毒1 周后即可在其血清中检测到阳性抗体[2]。

1.3 传播途径

致病性强的PCV2 可通过病猪粪便、鼻液等分泌物排出体外,污染周围环境致使其他猪只感染。在规模化养殖场中由于养殖密度过大,饲养环境恶劣,使得猪的免疫力降低,加之猪群之间的移动,致使猪群容易发生猪圆环病毒病。怀孕母猪则通过胎盘垂直传播给仔猪,导致初生成长率极低。患病猪和隐性带毒猪是主要传染源,其中带毒种公猪可通过交配将病毒传给母猪,造成场内疫病大规模流行,是比较危险的潜在传播途径,在养殖过程中应提高警惕。PCV1 虽然不致病,但依然会产生血清抗体。

2 临床症状

猪圆环病毒病多发于8~18 周龄的育肥猪,症状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消瘦、呼吸困难等,还有患猪表现为贫血、黄疸、腹股沟淋巴结症、腹泻及明显的肤色苍白。出现数日持续40~41℃的低热,通常爆发为急性型,患猪在几天中死亡,一些患猪则转为慢性病,发育缓慢,体质较弱。猪断奶后多系统衰弱综合征(PMWS)与2 型猪圆环病毒病的发生有关,多出现于6~8 周龄的哺乳期及保育期的仔猪,感染PMWS 的病猪死亡率可达50%以上,患病仔猪出现呼吸困难、急促等呼吸系统障碍性病症,食欲出现明显的下降,严重者食欲废绝,并且伴有腹泻发生,被毛杂乱无光,出现渐进性消瘦,有的患猪体温升高,对仔猪生长发育造成严重的影响,耐过后的患猪多表现为发育不良,成为僵猪;2 型猪圆环病毒还可以引起繁殖系统障碍疾病,导致怀孕母猪早产和产死胎,尤其是妊娠后期非常容易出现流产情况;2 型猪圆环病毒引发的皮炎肾病综合征(PDNS),患猪主要表现为背部、后肢、臀部皮肤等处有大量出血性梗死,有明显的隆起,并且呈现红紫色,会留下疤痕和斑块,病猪体温升高,行动不稳,有的可见跛行,但该类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对较低。

3 猪圆环病毒诊断

3.1 剖检病变

病死猪剖检可见全身性淋巴结肿大,间质变宽,淋巴细胞的数量大量减少,单核吞噬细胞转变为多核细胞。肺部出现塌陷、硬化水肿、斑点及实变等病变特征,肝脏病变明显,肝细胞的功能严重受损,有时还伴有支气管炎,心脏病变表现为心肌肥大,出现多个变色病灶。若有早产胎儿可见其全身性出血,剖检见肝脏明显充血,心脏肿大,且伴有纤维素性或坏死性心肌炎。皮炎肾病综合征则主要表现为间质性肾炎及坏死性皮炎。通过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症状及剖检病变可初步判断为猪圆环病毒。

3.2 实验室诊断

可使用血清学诊断、病原学诊断及变态反应等常用实验室诊断方法进一步确诊猪的传染性疾病。通常使用血清学检验猪圆环病毒,包括间接免疫荧光法(IIF)、ELISA 方法、PCR 法和ISH 法。IIF 法通过兔抗猪圆环病毒和PK-15 细胞内的猪圆环病毒反应,可有效区分1 型和2 型的猪圆环病毒,检测成功率为97.14%,适用于大规模猪圆环病毒抗体的检测;ELISA 方法可以有效检测猪血清中的抗体水平,成功率可达99.58%,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PCR 法则更为简便,通过引物扩增带毒分泌物或粪便等,可快速确诊猪圆环病毒;ISH 法可用来检测病毒核酸,但无法区分1 型和2 型病毒,不具备特异性,通常用来分析病理或检测病料[3]。

4 猪圆环病毒的防治措施

4.1 加强饲养管理

断奶仔猪容易发生猪圆环病毒的感染,需要重点关注3~4周龄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工作,做好相关疾病预防措施。加强仔猪环境管理,尽量在30 日龄前后断奶分群,将母猪转舍,原舍饲养仔猪,并对饮食、饮水分配合理控制,防止争斗发生应激,减少传染病的水平传播。根据不同阶段猪群的营养需要合理搭配日粮,添加适量维生素和矿物质,严禁饲喂变质、发霉的饲粮,保证生猪自身健康,有较强的自身免疫力抵抗疾病。定期开展全面消毒工作,并减少饲养环境中应激因素的出现,关注温度变化,做好保温、降温措施,哺乳仔猪舍内温度最好维持在26~27℃之间,并且控制好猪舍内的相对湿度。保证圈舍良好的通风,保证猪舍内的空气质量良好,避免猪舍内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超标,影响猪群健康。严格控制猪群合理的饲养密度,可以有效降低病原的积聚。

4.2 提高养殖环境卫生水平

饲养环境的好坏对猪群健康生长非常重要,较差的饲养环境容易引发生猪出现应激反应,进而诱发猪圆环病毒病及其他多种疫病。因此,在饲养过程养殖人员应重点做好饲养环境工作,保持场内较好的环境卫生水平。每天对猪舍及场内进行清扫、消毒,保证养殖场内干燥、清洁,场内应配好2~3 种不同种类的消毒制剂,定期对全场、进出车辆及来往人员开展消毒工作。科学分栏,尽量保持一胎一栏,不同生长阶段的猪群实行全进全出制,有条件的猪场还应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将病原微生物的滋生与传播几率降到最低。养殖场内应定期开展病毒检测工作,及时检出隐性带毒猪将其淘汰,对病死猪应进行深埋或焚烧等无害化处理,避免造成其他健康猪只感染。

4.3 提升养殖人员的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过硬的饲养人员是生猪养殖各类疫病防控工作的核心要素,猪场应重视对专业养殖人员的引进与培训。养殖场可根据本场实际情况积极引进养殖、疫病防控等多方面的人才,并定期开展培训专题为场内的工作人员进行充电,通过开办专场讲座,邀请养殖专家为工作人员培训。通过科学、系统的知识学习,让饲养人员从科学养殖出发,控制好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做好对易感动物的免疫接种,以及疾病诊治等各环节工作,加强对猪圆环病毒病、蓝耳病、猪伪狂犬病及猪瘟等较为常见、危害性较大的猪类疫病防控水平。

4.4 做好疫苗接种工作

合理的疫苗接种可以有效降低猪圆环病毒的发生。一般在母猪配种前3 周进行1 次免疫接种,到产前35d 前再进行1 次免疫强化。仔猪一般于2~3 周龄进行1 次免疫接种,然后间隔2 周可再进行二免。对种公猪进行疫苗接种可降低场内猪圆环病毒病的传播概率,可在公猪配种前1 个月左右进行1 次免疫,过2 周后可再进行1 次免疫强化,最好每半年进行1 次免疫。疫苗接种后应进行猪群抗体水平监测,对抗体水平较低的猪只应进行补免,保证免疫接种效果。在疫苗接种过程中做好消毒工作,每头猪接种后及时更换针头,避免出现交叉感染。

4.5 患猪的药物治疗

目前,研究人员尚未发现治疗猪圆环病毒病的特效药物,猪圆环病毒病多与猪蓝耳病、猪瘟及猪伪狂犬等疾病混合发生,给诊断治疗工作造成一定的困难。对发生继发感染等病情严重的患猪可直接淘汰。对发病症状较轻的患猪应及时隔离治疗,可在饲料添加0.2%的清温猪肽,连喂7d 进行治疗。或肌肉注射黄芪多糖、头孢噻呋钠等;或者肌肉注射其他抗生素类药物,1 次/d,连用3d[2];对出现皮炎的患猪使用过氧乙酸淋浴治疗,对出现咳嗽、体温升高等症状的患猪可以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和VB12进行对症治疗。对其他健康猪只应做好防治工作,密切监测其健康情况,一旦出现发病情况及时隔离治疗,并对同圈猪只进行检疫,至少隔离2 个月才能继续混养。

5 结语

综上所述,猪圆环病毒的变异性及传染性都比较强,在养殖中较为常见,潜伏期比较长,不易发现,给诊断与治疗造成一定的困难。为降低该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在养殖中做好饲养管理、疾病预防工作非常重要。养殖者应做好圈舍定期消毒工作,保证适宜的温湿度与良好的通风条件,确保猪的生长环境舒适,从多方面入手,有效防控猪圆环病毒病的发生。

猜你喜欢

圆环猪群仔猪
如何做好猪免疫前的评估工作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圆环填数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春季仔猪白肌病如何防治
仔猪强弱悬殊 要及时调整
秋冬季仔猪保暖措施有哪些
注意预防仔猪腹泻
猪圆环病毒病的发生、诊断和防治
巧剪圆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