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肉羊养殖效益的关键技术

2022-11-22张玉纯张争劲邱良伟

中国畜禽种业 2022年4期
关键词:公羊肉羊养殖业

张玉纯 张争劲 邱良伟

(江苏省睢宁县畜牧兽医技术指导站 221200)

近年来,在广大消费者驱动下,我国羊养殖业发展良好。为了有效提高养羊经济效益,充分满足现阶段市场对羊肉产品的需求。养殖人员应加大对羊养殖关键技术的学习和使用,通过定期培训,不断提高养殖水准,为我国羊养殖业及畜牧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现阶段,我国羊养殖业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在促进羊养殖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导致养殖经验少和养殖技术水准低的现象,养殖户难以获得预期回报,极大限制了我国羊养殖业的发展。因此,本文主要对羊养殖业存在的问题及提高羊养殖效益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 养殖技术

1.1 养殖场地选择

养殖场地可直接影响羊的正常生长发育。因此,养殖户应选择合适的养殖场地,并做好羊舍建造和管理工作。通过加强日常管理,减少致病菌的大量滋生,从而为羊群正常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环境。不同饲养地区养殖人员应根据羊自身的生长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场址。通常应选择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建立养殖场,这样可保证养殖场周围空气质量良好。其次,养殖场的建立应远离居民生活区域,还应与其他养殖场间隔一定的距离,避免互相影响。养殖场的选择应考虑交通是否便捷,运输是否方便。另外,养殖场应选择在草场、水源充足的地方建设,可极大程度地降低水资源和牧草资源的运输成本。同时,养殖场的建设应远离环境污染严重的工厂区域,如化工厂、农药生产厂等,从而有效保证空气和水资源优良。除此之外,养殖场的建设还应考虑通风及采光情况,羊舍内应配备各种温度控制设备,从而为羊群提供卫生、舒适的生长环境。

1.2 品种选择

羊养殖的关键技术除羊舍选址和建造外,品种改良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基层养殖人员由于过度轻视品种改良工作,导致养殖场内羊群自由繁殖,引发整体品质下降,养殖经济效益也逐渐降低。因此,养殖户应注重优良品种的引进。优良品种特质主要以生长速度快、出栏早、肉质好、效益高等为主。通过将优良的公羊与本地母羊进行杂交繁殖,从而有效改善羊体品质[1]。另外,养殖人员也可选择非本群的优良公羊与本群母羊进行杂交,从而改善羊群品质。但在选择过程中应选择没有直接血缘关系的公羊,从而更好地保证羊群品质。整个改良过程对不适合做种公羊的羊只应进行及时淘汰,避免羊群内出现滥交等现象。

2 存在的问题

2.1 品种选择不当

不同品种羊其适应能力和生产性能有巨大的差异。羊品种直接影响羊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做好羊品种选择对养殖效益有着根本性的影响。如早熟肉羊屠宰率高达65%以上,而普通肉羊屠宰率仅达到40%~50%。基层养殖人员由于不了解相关品种特点,只是以本地羊为基础,从而导致在养殖生长周期变长,生产性能及繁殖性能降低,进而引起养殖效益提升缓慢。

2.2 饲养管理不佳

目前我国羊养殖业主要以规模化养殖和基层散养两种模式为主。其中,基层散养的养殖成本较低,无特殊管理且回报率较高。但基层养殖模式下的肉羊品质较低,销售价格偏低。而在专业化养殖模式下,羊产品品质较高。但由于饲养技术水平较低,基层散养方式远达不到规模化养殖的需求。因此,造成投资与收益比例失衡。另外,养殖人员由于忽略日粮营养配比,一味追求经济成本,导致饲料中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搭配不合理。粗饲料含量多,精饲料含量少,造成羊生长发育迟缓,饲料利用率低,出栏率低等现象。

2.3 防疫技术不足

在羊养殖过程中,疾病防控至关重要。疾病传染性通常可将其划分为传染性疾病和普遍疾病。传染性疾病对羊群健康威胁较大,其具有发病时间短、传染性强等特点。一旦治疗不及时可造成羊群大规模死亡,从而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而普遍性疾病主要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导致的。养殖人员由于忽略日常管理,导致羊群机体代谢失调,进而引发一系列疾病。该类疾病不具有传染性,但若未及时进行治疗也可造成羊群死亡,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除此之外,养殖人员由于缺乏专业的防疫意识,在日常饲养过程中未定期进行寄生虫驱除、环境杀菌消毒及疫苗接种等工作,从而增加疾病的发生概率。

3 解决措施

3.1 科学选种

羊品种直接影响羊产品的品质和生产性能。因此,养殖前养殖人员应合理筛选品种,从而有效提高后期养殖效益。对于新品种的培育,养殖人员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通过引进优良的品种,同时采取相应管理措施,确保机体健康。种公羊应选择躯干较长、精力充沛、健壮、雄性特征突出的公羊。另外,还应定期对检查种公羊精液品质,及时淘汰不合格的公羊,保证整个羊群的繁殖能力。母羊应选择体重大、泌乳性能强,繁殖力好的个体。母羊群体应尽量保持自繁自养,减少外部引入,从而降低疾病的发生概率。另外,养殖场内还应推进人工授精技术,改善繁殖性能。

3.2 完善饲养管理

肉羊饲养模式应逐渐从传统的散养模式向规模化养殖过渡。养殖人员在饲养前应深入学习养殖知识,提高养殖经验和养殖水准,熟练掌握羊各个阶段的营养需求。针对不同生长阶段配制营养均衡的日粮,通过科学饲养提高羊肉品质。另外,还应注重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的添加,确保质量营养价值全面、丰富。针对不同时期应注意粗饲料的添加。同时还应注重牧草优化,改良牧草,满足羊的营养需求。其次,羔羊的饲养管理应保证初乳充足,做好日常温度控制,及时给予适量的青草或青干草。做好断奶及断奶后的日常管理工作,避免出现断奶应激[3]。

3.3 做好防疫处理

在羊饲养过程中,饲养人员应做好疫病防治措施。以预防优先、防治结合为主要防治原则。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及疫病防疫历史,深入了解当地的高发疾病种类,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另外,养殖人员应做好养殖场及周边环境的卫生清洁工作,通过定期杀菌消毒,切断传播途径,保证羊群生长环境良好。夏季应做好通风工作,防止舍内有害气体大量堆积,影响机体健康。冬季做好保温工作,通过增加保温设施提高舍内温度,防止出现冷应激。除此之外,饲养人员应对羊群食欲、运动量、排便等方面多加观察,并做好详细记录。一旦发现异常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并做好相应的隔离工作,从而降低疾病大规模爆发。

4 结语

综上所述,做好羊群品种选择、场址选择、饲养管理措施等工作,有效提高羊产品品质,进而增加养殖经济效益。规模化养殖是现代羊养殖的主要模式,规模化养殖下由于饲养管理水平不一致,从而导致羊群饲养管理不规范、产品品质不均等现象发生。因此,饲养人员通过提高业务水平,加强日常饲养管理,针对不同阶段提供相应的营养供给,进而为羊群正常生长发育提供基础,促进我国养羊业的不断发展。

猜你喜欢

公羊肉羊养殖业
提高种公羊繁殖力的几项措施
养殖业如何应对饲料成本高企
论养殖业“减抗”背景下无抗替代品与畜产品安全
提高肉羊繁殖率的综合性技术措施
风雨与机遇相伴!2021年甲鱼养殖业能否在危机中迎来涅槃?
肉羊养殖技术探讨
生态畜牧业肉羊养殖技术
冰岛公羊育种要“看脸”
肉羊快速育肥综合技术
公羊触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