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地检疫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考

2022-11-22寸福玉

中国畜禽种业 2022年4期
关键词:屠宰场产地屠宰

寸福玉

(云南省兰坪县金顶镇人民政府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671401)

产地检疫工作内容主要是通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观察、病理学分析和在相关实验室检测技术的帮助下在饲养地检疫那些需要运输、屠宰的动物,在此基础上判断其是否患有某些疾病,然后采取无害化处理措施来及时处理那些已经确认患病的动物,而对那些健康动物要出具合格证明百年允许进入流通环节[1]。现如今,随着农业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促使产地检疫工作的开展较之前相比取得一定成就,但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如缺乏完善的检疫程序等。基于此,为了顺利开展动物产地检疫工作,必须结合这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

1 产地检疫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1 产地检疫、屠宰检疫率普遍较低

产地检疫不仅是开展动物检疫检验工作的首要环节,也是一个重要环节。近年来,一些地区已经开展了动物规模化养殖,但在许多基层地区的动物养殖规模依然较小。一个养殖场内受不同养殖时间的影响,动物出栏不统一,给防疫站增加了不少工作量,类似于产地检疫不到位的情况普遍存在。

在农村地区,一些饲养户在不经过任何检疫的情况下就在屠宰场、集市上出售,对于那些动物检疫意识较低的消费者多认为这些动物制品才是最新鲜的,且肉质好、营养价值高、价格合理,但事实上恰恰相反,这些都是一些非常危险的动物产品。带有致病菌的动物制品一旦被消费者购买,极易威胁到他们的身体健康,且还会传播疫病,最终会对整个地区畜牧养殖产业的发展造成严重威胁[2]。

1.2 工作量大、检疫难度大

现如今,家禽、家畜是我国各地检疫的主要对象,主要在于育肥猪和商品鸡,受不同养殖场所、交通情况、散养情况及地理环境的影响,导致各地检疫申报点、检疫人员安排都会存在明显差异。与此同时,随着各地农业经济人口数量的持续增加,通常在尚未制定有效制度的情况下很难严格开展产地检疫工作,相应的极易导致各地报检点在执行力度方面存在明显不同,进而增加动物产地检疫申报难度,还会对这项工作带来的社会效益、社会形象造成严重影响。

1.3 检疫人员综合能力低、设备落后

由于基层检疫人员自身综合能力普遍不高、受教育程度不同,特别是无法全面掌握新《动物防疫法》 中的相关法律法规,导致在实际工作开展中无法满足检疫要求。同时,基层产地检疫中仪器匮乏,许多检疫人员开展工作多依赖眼睛观察,检疫简单、准确性也不高,一般很难有效的检疫寄生虫、传染病。当前,许多动物疫病的临床表现相对复杂,普遍存在交叉干扰情况,实际在进行检疫时若只是通过简单地观察就判断动物健康程度并出具《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评判结果有待进一步商榷。

1.4 动物产地检疫执法力度补强,监督检查

由于动物卫生监督面比较广泛,执法人员自身能力、水平比较低,再加上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动物检疫部门一时无法准确掌握畜禽出栏时间,如禽畜出栏时间缺乏统一性、养殖户逃检、商贩非法运输畜禽等,很难对那些非法运输畜禽的行为进行及时查处。动物检疫员在一些定点屠宰场很难进行严格把关,在这种情况下会放任那些屠宰场在不具备动物检疫证的情况下随意屠宰。还有许多动物检疫人员自身责任薄弱、综合业务能力不高,不重视“六禁六令”责任,在不严格检查畜禽的情况下就出具检疫证明,而这与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相关操作流程背道而驰[3]。

2 问题解决对策

2.1 严格规范屠宰检疫,严防染疫、病害禽畜流入市场

对屠宰场检疫人员有必要严格实行驻场值班签到制,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要求他们必须切实履行自身职责,严抓2个重要环节(宰前检疫、宰后检疫)、严把5 个重要关口(入场验证查标关、宰前检疫关、同步检疫关、检疫出证管、宰后处理管),禁止那些染病或疑似染疫、无证、无免的畜禽入场待宰。与此同时,合理安排稽查队执法人员强化监督、检查屠宰场,一旦发现不合格的畜禽需马上按规定对相关人员进行追责处理。

同时,要求屠宰场必须具备齐全的管理制度、完备的屠宰检疫报表、详细记录,确保能更加规范、深入地开展屠宰检疫工作。强化管理畜禽屠宰经营户,向每位屠宰户中发放《关于打击收购经营染疫或疑似染疫病猪的通知》,就这类病猪本身所具有的危害和查处后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进行详细阐述,这对帮助经营者提高守法意识至关重要。另外,有必要不断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制定严格的监管措施,保证屠宰后肉品的检疫合格率与病害动物、动物产品的无害处处理率均达到100%,为人民群众的消费安全、当地社会的和谐稳定提供充足保障[4]。

2.2 规范检疫程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问题,而动物食品安全已上升到一个全民问题,为此,必须摒弃传统检疫观念,不断规范现有的检疫程序。现如今,为了取得准确性更高、可信度更高的检疫结果,检疫部门就必须全面监控动物生长全过程,且有必要对现有的检疫方式、技术进行不断更新,具体在开展检疫工作时有必要采用现代化、科学化的检疫方法,确保所制定的检疫程序、制度更具现代化、科技化与国际化。

2.3 强化队伍建设与完善硬件设备

动物卫生监督部门有必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一个相对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在特定时间内组织基层检疫人员做好技术培训工作,帮助他们进一步提升自身专业技术,不断规范检疫工作。在相关优惠、扶持政策帮助下,积极鼓励人员到场到户的开展产地检疫工作,采用自由竞争的方式上岗,即“能者上、差者让”,如此一来才能培养出一大批综合素质高的检疫人员,这对检疫质量的提高十分有帮助。同时,为了顺利开展产地检疫工作,如口鼻钳、红外线体温计、听诊器、耳标识读器、兽用体温计等检疫工具设备必不可少,以此才能顺利地将动物所患有的各种疾病检疫出来。基于此,检疫部门必须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积极引入新型检疫设备,确保检疫人员充分掌握新型检疫设备的使用方法,对取得良好的检疫效果,切断动物传染病传播十分有帮助[5]。

3 结语

总之,为了顺利开展产地检疫工作,需要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这样才能让人们放心地食用肉质品。

猜你喜欢

屠宰场产地屠宰
2020年巴西生猪屠宰量创历史纪录
推动产地农产品追溯进入下游流通消费环节
印尼燕窝产地探秘
A special artist—Pigcasso
A special artist—Pigcasso特殊的艺术家
警惕“洗产地”暗礁
“牛魔王”
食物离产地越远越好
生猪屠宰价格信息
法国议会建议屠宰场装监控防虐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