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肥东县“平安农机”创建主要做法及工作建议

2022-11-22王恩计

农业装备技术 2022年3期
关键词:肥东县农机生产

王恩计

(肥东县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安徽 肥东 231600)

农机安全生产是安全生产的重点领域,是全社会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平安农机”创建活动, 是农业农村部和应急管理部为强化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组织开展的一项重要活动,也是促进平安乡村建设的一项具体行动,为抓好“平安农机”创建工作,“十三五”以来,肥东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尤其是“平安农机”示范县创建工作,将其纳入了县政府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建立了“政府牵头、农机负责、部门配合、群众参与”农机安全长效监管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对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安全生产、保障农村社会和谐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 “平安农机”创建情况

肥东县位于安徽省合肥市东部,县域面积2 181.6 km2,人口107 万,辖18 个乡镇、3 个开发区、249 个村(社区),综合实力位列全国百强县第83位。其中,耕地面积11.7 万hm2,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农业种植模式主要为油稻轮作或麦油轮作两种方式。一直以来,县政府高度重视“平安农机”创建工作。2015 年、2016 年先后创建2 个“平安农机”示范乡镇;2017 年,根据国家和省市“平安农机”创建要求,持续深入开展“平安农机”创建活动,形成了“政府牵头、农机负责、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农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新格局。2018 年,县政府全面启动国家级“平安农机”示范县创建工作,至今已成功创建并命名“平安农机”示范村(社区)228 个、示范户和农机服务组织976 个,推荐并经市验收命名“平安农机”示范乡镇20 个,实现了“平安农机”示范乡镇全覆盖,“平安农机”示范村(社区)占比68%[1]。截至2022 年5 月底,全县农机总动力达80.1 万kW,大中型拖拉机达3 252 台,联合收割机达2 942 台,小型拖拉机超3 万台,水稻插秧机450 台。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83.70%,农机化经营总收入达11.01 亿元。2018 年被授予安徽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县、2019 年1 月被国家授予“平安农机”示范县荣誉称号[1]。通过把控农机安全源头关、执法关、宣教关“三大关口”,实现了农机安全生产全过程监管,农机安全监管制度进一步健全、部门责任进一步明确、群众意识进一步强化,农机“三率”均达90%以上,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至今为止全县未发生重特大农机安全生产事故,有力地保障了农业的安全生产。

2 主要做法

2.1 加强组织领导

县政府将平安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将“平安农机”创建工作纳入政府年度目标考核内容,以政府行文制定切实可行的创建工作方案,成立了肥东县“平安农机”示范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县政府分管负责同志担任组长,县农委、县公安局等单位负责同志担任成员,负责全县“平安农机”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督导等工作。乡镇也积极制定了工作方案,成立了相应的组织协调机构,推动此项工作深入开展[3]。各成员单位紧紧围绕“平安农机”创建目标任务,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积极采取措施深入推进。

2.2 强化财政保障

一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推进工作,逐年落实农机化预算经费,切实夯实了“平安农机”创建的工作基础。2015 年县财政落实预算经费340.810 万元,2016 年落实预算经费757.803 万元,2017 年落实预算经费402.353 万元,为全县“平安农机”创建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二是将农机安全生产和“平安农机”创建工作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有力推进创建工作成效显著。2016 年县财政预算安排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经费40 万元,2017年安排预算资金80 万元,2018 年更是将农机安全生产及“平安农机”创建工作经费纳入县政府年度财政预算,安排县财政农机安全生产专项工作经费20万元、安排“平安农机”创建工作经费220 万元,2019年县财政安排“平安农机”创建资金271 万元,2020年以后每年县财政安排200 万元工作经费,有力保障了农机安全生产和“平安农机”创建工作持续有效开展。

2.3 建立健全机制

根据“平安农机”创建方案精神,肥东县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完善了农机安全生产及责任追究制,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得到圆满实现。一是每年年初县应急局均与乡镇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书,将乡镇的“平安农机”创建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考核内容。二是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要求,严格落实农机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规定,县农机安全监理站分别与农机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机经营维修网点等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书,明确农机服务组织、经营主体等主要负责同志为农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要求农业机械拥有者签订安全生产承诺书。三是乡镇与村、村与农机手分别签订了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了各自工作职责,建立健全了政府牵头、农机负责、部门配合、群众参与、齐抓共管的农机安全生产长效监督管理机制,确保农机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全覆盖。四是2017 年创建了“平安农机”QQ 群,加强“平安农机”创建工作交流与沟通。2018、2019 年县农业农村局(原县农委)分别成立3 个“平安创建”业务指导组,分赴各地开展创建工作监督检查和及时指导,对发现的问题限时整改,2020 年以后转为常态化监管,为“平安农机”创建活动的持续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4 落实重点措施

一是强化宣传教育,增强安全意识。结合安全宣传月、科技“三下乡”、农机及驾驶人年度检审、农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等活动,通过广播电视、微信短信、宣传展板、标语、横幅、警示牌、明白纸、“平安农机”简报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农业机械化及有关安全法律法规、“平安农机”的创建活动等,同时深入开展平安农机“五进”“六个一”宣教活动和农机服务下乡活动[2],让农机安全知识真正进村入户,家喻户晓、人人皆知。2017 年以来,共制作安全宣传展板230 块,悬挂横幅286 条,制作宣传标语、警示牌660条,发放“平安农机”创建工作资料袋1.2 万个、宣传手册2 万多份、倡议书(承诺书)5 万多份以及《致学生家长一封信》《致驾驶员一封信》5 万多份,《农机安全法规与驾驶操作知识读本》200 本,《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登记规定》宣传画500 份。营造了良好的农机安全生产氛围。

二是突出工作重点,强化督促检查。县公安、交通、农机监理等部门加大联合整治执法力度,积极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农机打非治违专项整治行动,行动以宣传教育为主,以纠正违法违章行为为重点,重点查处农机超速超载、违章载人、酒后违法驾驶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在“三夏”“三秋”以及春节等重要节假日期间,进一步强化农机安全隐患检查和排查,组织农机执法人员深入农家场院、田间地头,检查、纠正违法违章作业等行为,切实消除安全隐患。同时,加强农机销售、维修市场的监督管理,与市场监管部门积极联系配合,在“三夏”“三秋”大忙季节来临前,深入农机销售和维修网点开展安全检查,依法取缔无证经营网点,对违规行为限期整改,对无证从业人员及时安排培训。

三是严格技术培训,规范业务办理。以县农机培训机构为依托,严格按照部颁培训大纲要求,加强对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农机具维修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安全生产常识培训,做到时间、内容、质量三保证。严把考试关,对符合申领条件的,按照工作流程予以受理,经过4 个科目考试,合格者核发农机驾驶证;严把检验关,杜绝“关系证”“人情证”,坚持“谁检验、谁考试、谁签字、谁负责”原制,严格执行拖拉机注册登记和牌证管理规定,坚决杜绝超标准、拼装、改装等不合格或手续、资料不齐的农机具登记核发有关牌证;严把档案关,坚决做到人、车档案内容真实、完整,电脑录入信息准确。

四是坚持多措并举,加快“变拖”清零。高度重视,成立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制定印发《肥东县报废淘汰变型拖拉机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通过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和长效治理三个阶段,采取严格准入管理、报废管理、通行管理和加强政策宣传四个措施,配合开展联合执法、举办违章驾驶人安全教育培训班,力争在2022 年底前完成变拖提前报废淘汰工作,实现变拖“清零”目标。截止2022 年5 月底,符合提前报废淘汰可以享受补助的变拖为476 台,已办理注销登记336 台。其中:主动申请提前报废淘汰并拆解报废变拖210 台、申请补助资金245 万元,超过三个检验周期或已达12 年使用期变拖126 台。

五是实施补贴政策,提升装备水平。以补贴政策稳定实施和最大限度发挥效益为主线,认真学习领会《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1—2023 年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精神,利用宣传栏、挂图及网络等各类新闻媒体,对新一轮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进行广泛宣传,制定实施《肥东县2021 年中央财政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方案》,充分发挥惠农政策的导向作用,重点支持薄弱环节、绿色高效农机以及信息化装备等推广应用,推广“皖事通”线上补贴申请,优化服务,强化监督,加快向申领补贴“最多跑一次”迈进,持续提升政策实施精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

六是及时报送信息,加强应急处置。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肥东县重特大农机事故应急救援和处置预案》,连续多年组织开展全县农机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演练活动,进一步检验农机事故应急救援的组织、指挥和快速反应能力,增强对农机事故应急救援和处置预案的熟悉程度和处置能力。同时,将农机事故纳入安全事故上报体系,建立24 h 应急值班制度,公开事故发生及违章举报电话;制定农机安全事故月报制度,逐级上报农机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整改情况、农机事故及处置情况;与公安、交通等部门建立信息互通制度,按时互通拖拉机登记及检验、驾驶人证件发放及审验、农机道路违法和交通事故等情况,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沟通,推动“平安农机”示范县创建工作深入持续开展。

3 存在的问题及有关工作建议

肥东县在创建“平安农机”示范县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一是思想重视度仍不够。部分乡镇仍没有将农机安全生产摆上重要位置,认识不够,重视不够,督促不力,持续性不强;二是安全生产检查、宣传开展次数较少、农机安全生产会议、培训的通知、记录、签到、图片等基础资料不扎实;三是创建档案材料整理不规范。农业机械及其驾驶人台账内容未能及时更新、相关创建活动资料收集不完备、档案材料归档不规范;四是个别乡镇农机站具体负责创建工作人员变动频繁,不利于工作的有效衔接与开展。为巩固“平安农机”示范县创建成果,下一步建议:

3.1 深入开展农机安全执法行动

严格依法行政,切实履行好“两规定”“两规范”及《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农机安全生产联合检查与执法行动,严厉查处和依法打击各类农机违法违规行为。重点查处联合收割机、拖拉机等农业机械无证操作、酒后操作、违章载人、超载超速等违法违规行为,以及农业机械违章作业、安全设施不全、带病作业等情况,严防农机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3.2 深入开展农机安全整治行动

深入开展农机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治行动,重点排查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财政保障机制、农业机械驾驶、操作人员安全教育和培训等制度和机制的建立与落实情况;排查农机车库棚、修理场所等基础设施有关安全情况;排查联合收割机、拖拉机等农机的登记、年检,以及农机驾驶证件申领、核发和年度审验等情况,对无牌行驶作业和不按时参加年度检验、驾驶和操作人员无证驾驶(操作)等现象进行严肃处理,努力提高联合收割机、拖拉机等农业机械及其驾驶操作人员的“三率”,切实消除农机事故隐患。

3.3 深入开展农机安全宣教活动

结合“安全生产月”“农机安全隐患排查”等活动的开展,将《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及“两规定”“两规范”等宣传作为农机安全生产的“纲”,进行深入广泛宣传。同时,加强农机安全监理人员业务知识和能力培训和提升,提高农机安全执法人员的综合能力和素养;积极利用广播电视和微信短信等各种媒介、农机安全宣传片和警示教育片,对广大农机驾驶和操作人员进行日常安全教育和宣传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安全生产能力和意识。

3.4 加强农机安全法制体制建设

深入贯彻执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农业机械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 16151-2008)等农机安全法律法规及有关国家标准,认真落实检测和安全技术要求;严格按照省农机监理业务登记“工作规范”进行业务操控,确保全县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3.5 加强农机生产安全保障能力

积极向政府汇报、沟通、协调,争取重视以及支持,将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各地政府的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形成强大工作推动力。完善农机安全生产督促考核制度,将农机安全生产工作与其他日常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检查;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宣传发动,加强财政经费保障绩效考核和结果运用,有效推动农机安全监理装备和设施建设,为提高农机安全监管和服务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础。

3.6 加强农机安全监管队伍建设

根据农机监理的机构职责职能,合理设置工作岗位,做好监理人员的职责分工;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明确乡镇农机员的工作职责,分步骤、有目的地组织和开展好农机执法人员培训,加强他们的思想道德、业务知识和法制理念教育,提高履职尽责能力;严格按照《农机安全监理人员管理规范》等规定,全面落实检验、考试、事故处理“三员”持证上岗制度,切实规范农机监理人员管理;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实行首问负责、限时办结和责任追究等制度,推进农机监理人员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水平,推动农机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肥东县农机生产
物联网管大棚 防寒生产两不误
智慧农机护航小辣椒种出新花样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王小虎:“土”专家与“新”农机的不解之缘
轻简小农机解决设施蔬菜大问题
阿宽的生产小组
开办“包公家宴职工食堂”安徽肥东县擦亮廉政品牌
注意注意!吸管来袭
农机购置补贴的绩效分析
关于肥东县新型城镇化的调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