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话语标记“绝了”的功能及其形成研究

2022-11-22胡丽珍

保定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外置句法评判

胡丽珍,曾 欣

(重庆师范大学 文学院,重庆 401331)

“绝了”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较为常见的语言表达形式,常见的语义与功能一般是用在形容词后面表示一种程度,如“万玉到这个时候总是有羞惭万分的表情,五官纠聚出一团苦笑,‘大妹子莫看,丑绝了’”(韩少功《马桥词典》),或者单独使用表示一种主观评价,如“绝了,绝了!”(贾平凹《秦腔》)。但是作为具有评价程度语义的“绝了”还有一个话语标记的功能为人所忽略,至今无人关注和研究。那么,这种功能到底如何?又是如何形成的?其形成动因和机制值得探讨。

一、“绝了”话语标记的性质及其功能研究

(一)“绝了”话语标记的性质确定

关于话语标记,学者看法不一。廖秋忠将其称为“插入语”,指出其功能上突显语言片段之间语义转承关系,位置上居于句首,位于主语之前,少数居句中[1]。佐伊基(Zwicky)将句法上具有经常出现在句子开头来使交谈继续;在韵律音质上是独立的,可以通过重音、停顿从上下文语境中分辨出来;在句法上是独立的,不与相邻单位构成任何更大的句法单位等的表达式称为话语标记[2]。弗雷泽(Fraser)把话语标记定义为从连词、副词和介词短语等句法类中抽取出来的,用来标示它们所要介绍的节段与它前面节段之间的关系的表达式。它们有一个核心意义,这种意义是程序的(procedural)而不是概念的(conceptual),对它们更确切更具体的解释还要通过上下文来协调[3]。刘丽艳认为话语标记用以区别其他词类的特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对口语交际信息的依赖性;意义的程序性;句法的可分离性和功能的元语用性等[4]。综合各位学者对于话语标记的认识,我们从三个层面总结话语标记的特征:

第一,语法层面:独立于句法结构,不作句子的语法成分。

第二,语义层面:较少表示概念义,较多表达情感态度意义。

第三,语用层面:具有语篇衔接功能,在人际交往中具有表达言外之意的功能。

我们通过这三个方面来看看“绝了”的话语标记性质。如:

(1)你吃饭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啊?①现代汉语用例如果没有注明出处,都来源于北京语言大学汉语(BCC)语料库网络版。

——绝了!食堂十点半都挤得要死,我没吃就回来了。

(2)哪知过了一周多,与女儿逛书店,又忍不住踅到那书架前,绝了,一册《一寸千思》真还平平躺在上面,只一册。(《人民日报》2000-06-10)

在上述两例中,从语法层面看,“绝了”独立于上下文句子之外,不充当某一个句子的语法成分。从语义层面来看,例(1)中的“绝了”不表示某个事物概念的意义,其主要表达的语义是对“食堂十点半都挤得要死”这种人很多的情况作出主观评价,而且“绝了”表达的是一种反讽的负面评价;例(2)中的“绝了”从语义层面来说几乎没有概念义,是说话人对下文出现的情况的主观评价,表达的是说话人的一种吃惊的状态。从语用层面来说,两例中的“绝了”都具有语篇衔接功能。例(1)中“绝了”衔接了两个话题,前一分句问“吃饭为何如此快就回来了”,对话中并没有直接回答“我为什么这么快就回来了”,而是谈论另外一个话题,说“食堂十点半吃饭的人都很多,我没有吃饭”,等于从另一个角度回答了“我为何回来这么快”。“绝了”在其中起到转换话题的功能。例(2)中“绝了”的语用功能也主要是语篇衔接和话语评价,这种“绝了”也可以删除但不影响句子语义的表达,也不影响语义的连贯性等,如“又忍不住踅到那书架前,一册《一寸千思》真还平平躺在上面,只一册”。因为走到书架前,自然就看到了一本书躺在书架上,上下文非常通畅,但是加上“绝了”之后,“只有一册书”的信息就凸显出来了,所以,这种信息焦点凸显功能同样是话语标记的语用功能。

因此,从话语标记所具有的语法、语义以及语用的三个层面的特征来看,“绝了”可以判定为汉语表达中的一个话语标记。

(二)话语标记“绝了”的功能研究

功能语言学主张语言单位的功能主要包括概念功能、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概念功能指的是语言对人们在现实世界(包括内心世界)中各种经历加以表达的功能;语篇功能指的是语言使本身前后连贯、并使语域发生联系的功能[5];人际功能指的是讲话者运用语言参加社会活动的功能。作为话语标记的“绝了”,其功能主要体现在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上。

1.语篇衔接功能

“语篇是在任何语境中以任何形式出现的语言,如两个句子组成的序列,对话录音,会议,采访,小说,剧本等”[5]。语篇是连贯的,这种连贯是显性与隐性的统一,是形式和意义的统一,是静态与动态的统一,是内部机制与外部机制的统一[6]。话语标记能影响前后文的连接和表达某种情感态度,是语篇中的重要衔接手段。语篇表达有时是围绕着一个话题展开,有时是在几个话题间进行转换。话语标记“绝了”的语篇功能体现为转换话题、话语解释和话语总结。

第一,转换话题。在语言表达中,说话人运用“绝了”由一个话题转换到另一话题,如:

(3)——当下大家坐下,又谈起戏来。

——马明说:“戏还有什么说的?绝了!我不爱看白话戏,可这出不一样。

——我爱看这出戏,我愿意天天看。我简直分不清你们在那里做戏还是做真。后来,我自己也变成了焦仲卿,跟你一道发愁发恨。”(欧阳山《三家巷》)

(4)——你回来的时候看到一只猫了吗?

——我看到了。绝了,我刚刚走路走得好好的,路上突然窜出只猫给我吓一跳。

例(3)中,在马明说话之前已经表明了本次谈话的主题“戏”,马明开始说话时也是在延续“戏”这个话题。“绝了”与前后语句没有句法上的联系,但是“绝了”之后马明引出了另外一个话题“这出戏”。“这出戏”不同于前面的“戏”,后面的话语也是围绕“这出不同的戏”而展开的。例(4)中问话人的话题是“看见猫了吗”,答话人先是回答了问话人的问题,而后通过“绝了”将话题转到了“猫是怎么出来的”。

第二,话语解释。当“绝了”后为不同于前面的新话题时,说话人往往会对新话题进行具体的阐释,此时“绝了”也就成为了释因标记,是说话人对新话题的阐述与说明,如:

(5)——他们打架你走开就行了,你怎么也和他们打起来了啊?

——我本来想走开的,绝了,他冲过来就给了我一巴掌,气死我了。

此例中,上句是问话人询问打架的缘由,答句中“绝了”之前是答话人在说本来不想参与打架,而“绝了”之后则是解释自己为何又会参与此次打架,“他冲过来就给了我一巴掌”,所以“我”被气到了。“绝了”在句中具有话语释因的功能,将前后两个分句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三,话语总结。在语篇表达中,话语标记“绝了”可以对前文所述内容进行总结,如:

(6)他接着解释:山面是否披上绿装?田面是否一片金黄?路面是否四通八达?屋面是否新砖新瓦?桌面是否盘碟交错?人面是否喜上眉梢?绝了,这真是考察干部政绩的好办法!(《福建日报》1992-12-20)

例(6)中“考察干部政绩的好办法”是对前面考察干部具体方法的总结,“绝了”既引出这种总结,同时也是对以上方法的一种评判,例(6)也可以表达为“这种考察干部政绩的好办法真是绝了”,把“绝了”提前使之单独成句,更凸显其总结功能。

2.人际交往功能

语言除具有表达讲话者的亲身经历和内心活动的功能外,还具有表达讲话者的身份、地位、态度、动机和他对事物的推断、参加社会活动、建立社会关系等功能。语言的这一功能称作“人际功能”。通过这一功能,讲话者使自己进入到某一个情景中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推断,并试图影响别人的态度和行为[7]。人际交往功能是语言的基本功能,话语标记的人际交往功能是显而易见的。话语标记“绝了”的人际交往功能主要包括凸显新信息和凸显主观态度。

第一,凸显新信息。话语交际的过程也是信息传递的过程。在交际活动中,说话人将自己所要传递的信息以信息单元(information unit)的形式组织成一定的信息结构,通过语言结构形式表达出来[8]。信息单元可以根据说话人对听话人所持有的知识状态(knowledge state)的假设分成新信息和已知信息。新信息指的是说话人从听话人角度认为听话人不可复原的信息,即上文未提及的事物或者意料之外的事物[9]。“绝了”作为话语标记时,其后往往跟着说话人需要听话人所注意的、此前未曾知道的新信息,因此,它具有凸显新信息的作用。如:

(7)我要不是亲眼所见我都不敢相信,绝了,他一顿能吃四碗饭。

例(7)中“绝了”后面引出“我亲眼所见又不敢相信的事情——他一顿吃四碗”,而“一顿能吃四碗”这一信息相对前面来说是未知的、全新的。加上“绝了”更能使“一顿吃四碗”这一新信息得到凸显。

(8)而另一首丧葬曲《苦伶仃》长歌当哭,一下使人跌入痛苦的深渊。其凄婉揪人心肺,其哀伤在空气中震颤,此时,怕是最刚强的汉子也止不住眼泪刷刷流淌。那唢呐声绝了,让人好半天没有回过神来。走出文化馆,昨日的信天游、今日的唢呐声不断在耳际萦回。(施雪钧《抓把黄土撒上天》,《文汇报》2002-10-06)

在信息凸显中,也可以将要凸显的信息和“绝了”连起来表达,如例(8)的“那唢呐声绝了”,也就是说,下文表达的信息重点是在“唢呐声”,凸显了唢呐声“绝”在丧葬曲的凄婉揪人心,半天让人回不过神,不断萦绕在耳际。其实,例(8)也可以形成和例(7)一样的信息凸显结构,说成“绝了,那唢呐声让人好半天没有回过神来”。而把“唢呐声”提前与“绝了”组合,其实是为了更精准地凸显新信息。

第二,凸显主观态度。话语中或多或少都会含有说话人的主观态度。在互动交际中,除了交流命题内容,说话人还会表达个人感觉、态度、价值判断或者评估[10]。话语标记“绝了”的凸显主观态度功能格外突出,其表达的情感态度主要有意外、愤怒以及欣喜。如:

(9)我听见什么在叫,走过去一看,绝了,两只猫在打架呢!

(10)绝了!你这意思是我帮你还帮错了是吧!

(11)这件衣服我想买好久了,一直没找到。绝了,今天就在这儿看到了。

例(9)中,“绝了”之前的内容是说话人的疑惑——听见什么在叫,“绝了”之后则是说话人发现自己所听到声音的来源——居然是两只猫在打架,这是出乎说话人意料的,此处“绝了”表达说话人的意外之情;例(10)中“绝了”之后的话语可以看出说话人此时处于一种愤怒的状态,“绝了”表示说话人的愤怒态度;例(11)中,“绝了”之后是说话人居然就在这里看到了自己好久没有买到的衣服,“绝了”表示说话人的欣喜之情。当然,有时候“绝了”也不是单纯表达一种感情,如例(11)除了有欣喜之情外,也同时含有意外之情。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话语标记“绝了”在表达说话人态度的时候,必须结合当时具体的语用环境去理解,否则就会产生偏差,由此可见,话语标记“绝了”对语境有很强的依赖性。

综上可知,话语标记“绝了”在篇章衔接上具有转换话题、话语解释以及话语总结的功能;而在人际交往中又具有凸显新信息和凸显说话人主观态度的功能。“绝了”是一个具有多功能的话语标记。

二、话语标记“绝了”的形成

“绝了”成为话语标记是比较晚近的事情,它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

(一)动词“绝”+了

《说文·糸部》中将“绝”解释为“断丝”[11],“绝”的本义是一个动词。如:

(12)其折骨绝筋,终身不可以相及也。(《荀子·修身》)

(13)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论语·卫灵公》)

例(12)中“绝”为“折断、断开”之义,例(13)中“绝”为“断绝、用尽”之义。

最初的“绝了”的线性结构应该就是“动词‘绝’+了”。其中“绝”为“断绝、用尽”义,“了”是表示动作的完成,“绝了”表示某种事物已经断绝了。这种用例最早见于宋代,如:

(14)虽饥渴交攻,而花与水皆不可及,已而明甚,前遇双石洞门,欲从右入,恐益远,乃由左户而过,如是者三,则在大洞中,花水亦绝了。(〔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七)

(15)又以尝劾章惇,奏入不报。一日,陛对上谓公曰:“章惇文字勿令绝了。”公唯唯而退。(〔宋〕黄岩孙《仙溪志》卷四)

大数据对政府传统管理理念形成挑战,全面树立大数据意识是政府提高大数据管理能力的关键,是推进政府治理创新的重要条件,当前政府管理部门大数据意识的缺乏,社会公众对大数据认识不足,影响了数据资源的创新应用。①要加强大数据宣传力度,在全社会传播普及大数据知识,自上而下全面提高大数据素养,将大数据理念渗透人们的思想之中,促使社会公众与政府共同树立大数据意识。②要提高大数据培训力度,重点要加强对政府工作人员培训,转变他们传统政府治理观念,培育大数据思维意识,树立科学的大数据治理理念,促进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

上例中,无论是“花水绝了”,还是“文字绝了”,都是表示“某物断绝”“消失净尽”之义。这种用法很多,且一直沿用到现代汉语中,如:

(16)(满生)索性把前日焦氏所赠衣服香囊拿出来,忍着性子,一把火烧了,意思要自此绝了念头。(〔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17)一年下来,全村的绵羊就快绝了种。(路遥《平凡的世界》)

这种“动词‘绝’+了”可以形成“绝了+NP”结构,如例(16)(17),也可以形成“NP+绝了”结构,如例(14)(15)。

(二)形容词“绝”+了

话语标记“绝了”的篇章衔接和人际交往功能中,有一个核心的功能特征就是表达主观评判,这种主观评判既可以从前述“NP+绝了”结构中发展出来,也可以从形容词“绝”作谓语发展出来。从上文可以看到,“绝”从先秦开始就有动词的用法,形容词的用法是在动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从语义逻辑上说,事物断绝了,就是事物缺少了,从这个语义上发展出“绝”的形容词义“独特的、独一无二、极好”等。如:

(18)逢蒙绝技于孤矢,班输榷巧于斧斤。(《汉书·叙传上》)

(19)(桓谭)少好学,徧治五经,能文,有绝才。(〔汉〕刘珍等《东观汉记·桓谭传》)

(21)昔往今来归,绝景无不经。(〔唐〕李白《赠僧崖公》诗)

在以上四例中,“绝”作形容词充当定语,修饰后面的名词“技”“才”“色”“景”。这种形容词后面也能够加“了”,构成“NP+形容词‘绝’+了”的结构,“绝了”充当谓语,陈述NP怎么样了,由于谓语是形容词,同时也就表达了说话者对NP呈现这种形容词所表达特征的一种主观评判。这种使用出现较晚,一直到宋代才偶见用例。如:

(22)风来树动,浪起船高,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种平怀,混然自尽,则此四句颂,顿绝了也。(〔宋〕圜悟克勤《碧岩录》卷一)

例(22)中“顿绝了也”是说前面四句佛经偈颂所体现的顿悟真是非常独特的。“NP+形容词‘绝’+了”结构后世用例一直不多,到明清时期亦不过数例。如:

(23)他外貌已是如此,少年进学,内才毕竟也好,似这样人可是才貌两绝了。(〔明〕陆人龙《三刻拍案惊奇》第三回)

(24)绝妙好词!佩丫头真是丰神独绝了!(〔清〕梁溪司香旧尉《海上尘天影》第三十六回)

(25)你装男子全无女流之态,今改女子妆梳又无男子之形,真是双绝了。(〔清〕佚名《三门街前后传》第一百十六回)

虽然这种结构的“绝了”用例较少,但是形容词“‘绝’+了”更能表达说话人的主观评判,而且形容词作谓语,具有陈述话题的功能,因此,这种结构是话语标记“绝了”的一个来源。如:

(26)这里先把园里景致略一透露,却是可望不可即的。这法子好!绝了。(〔清末〕陈蝶仙《泪珠缘》第二十四回)

此例是目前能够见到的最早接近于话语标记用法的“绝了”,“绝了”煞尾,用于总结前面的内容,符合上文谈到的话语总结功能。其中的“绝”是形容词,表示“极好”“独特”之义。

(三)V+绝了

动词“绝”除了“动词‘绝’+了”所展示的意义外,还具有“竭、尽”之义。该义较早就有用例。如:

(27)凡行军之道,无犯进止之节,无失饮食之适,无绝人马之力。(《吴子·治兵》)

(28)是以松柏箘露夏槁,江河三川绝而不流。(《淮南子·本经训》)

(29)淮水不绝波澜高,盛德未泯生英髦。(〔唐〕李白《赠华州王司士》)

以上三例之“绝”均为“竭、尽”义。例(28)之“绝”,高诱注:“绝,竭也。”这种语义的“绝”可以位于动词的后面充当补语,形成“V+绝了”的结构。如:

(30)王姐夫,你忒做绝了;丫头把门顶了,休放你姐夫出去。(〔明〕抱瓮老人《今古奇观》卷五)

(31)好诗,把他的行径都说绝了。(〔清〕曹去晶《姑妄言》第十二卷)

以上“V+绝了”都是表示“V尽了”之义。这种“V+绝了”结构中的V不仅是一般的动作动词,它还会扩展到心理动词,甚至是扩展到形容词。

(四)V心理/A+绝了

从一般的动词扩展到心理动词和形容词,这个过程其实是“绝了”的一个词汇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绝了”前词语的语义发生了变化,“绝”的“竭、尽”义不能够凸显,而是重新分析成表动作或者性状的一种程度,这时“绝了”的凝固度会不断增加,形成一个类似于程度副词的语言单位,但是它只能位于心理动词或形容词的后面,除了表示程度高外,同时也表达一种主观评判。如:

(32)你们府上也都想绝了,吃碗汤还有这些样子。(〔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五回)

(33)在金陵时,不知怎样就忘绝了。(〔清〕王浚卿《冷眼观》第七回)

(34)我回过念来悔恨绝了,夜间便寻只个自尽。(〔清〕陈蝶仙《泪珠缘》第三十二回)

心理动词不仅可以是单音节的“想”“忘”,还可以是双音节的“悔恨”。“想/忘/悔恨绝了”既可以分析成“想/忘/悔恨尽了”,也可以理解成“非常想/忘/悔恨”。当心理动词扩展为形容词时,“绝了”就只能理解成表示程度高的语义了。如:

(35)众人道:“妙绝了,天然,秦、汉二字,扫、挡两字,也对得好,我们贺双杯。”(〔清〕陈森《品花宝鉴》第三十七回)

(36)众人益发奇绝了。(〔清〕逍遥子《后红楼梦》第三十回)

(37)诗果然好绝了,只不过魁弟弟不配讲这种话。(〔清〕陈蝶仙《泪珠缘》第七十四回)

(38)梦庵大笑起来道:“狡猾绝了。”(〔清〕陈蝶仙《泪珠缘》第三十六回)

(39)陆位明听了这话,骇异绝了。(〔清〕天虚我生《柳非烟》第十九回)

“形容词+绝了”结构中,形容词可以是单音节的,如例(35)(36)(37),也可以是双音节的,如例(38)(39)。“绝了”位于形容词的后面,一般都不会将“好绝了”分析成“好尽了”,也不会将“狡猾绝了”分析成“狡猾尽了”,而是将它们理解成“很好”“非常狡猾”之义。

当然,正是这种补语的位置,理论上还可以将“绝了”前面的成分理解成一个类NP的成分,形成一个主谓结构,因为汉语中,无论是动词还是形容词都可以充当主语,这种分析在句法理论上是可行的,在语义理解上也是勉强可通的。所以,我们把这种结构中的“绝了”看成是话语标记“绝了”的另一个来源。因为按照这种思路,“V/A+绝了”就同前文“NP+绝了”是一样的构成,那么例(26)中的“这法子好!绝了”也就可以解释得通了,因为“这法子好”是一个VP结构,所以例(26)其实就是一个“VP+绝了”的结构,这种结构也可以理解成是从“V心理+绝了”结构扩展而来的,因为“绝了”已经词汇化成一个双音节词,具有程度高的主观评判功能。因此,发展到现代汉语中,就有类似于例(26)这样的结构:

(40)打开盒子,嗬,里边还有一条长长的翠链子,一环扣着一环,从盒盖儿一直连着盒底儿,绝了!(霍达《穆斯林的葬礼》)

(41)他还是不让我讲话,那优美的男高音唱《打虎上山》绝了。(李国文《没意思的故事》)

三、话语标记“绝了”形成的动因和机制

(一)话语标记“绝了”形成的动因

“绝了”的形成有两大动因:一是句法位置的动因,即谓语位置和补语位置的获得;二是语义动因,表示高程度的主观评判义的形成,即主观化。

1.陈述评判句法位置的获得

语言演变的事实显示,任何语言要发生变化,首先必须处于一定的语法环境中。“绝了”要演变成具有主观评判性的话语标记,需要获得一个能够对话题进行陈述的句法位置。动词“绝”和“了”连用充当谓语时,在近代汉语中,绝大部分的用例是构成“绝了+NP”结构。如:

(42)哥哥,留着侄儿,休绝了俺楚家后代。(〔元〕郑廷玉《楚昭王疏者下船》第三折)

(43)告观世音,差二郎来收他,绝了你两家后患。(〔元〕杨景贤《西游记》第十五出)

上例的“绝了+NP”结构中,“绝了”主要是体现其支配宾语的功能,在语义上也主要是表达客观事实,即“断绝或灭绝了NP所表达的对象”,这种语法位置和陈述评判的功能相去甚远,很难发展出话语标记“绝了”。

当然,动词短语“绝了”在近代汉语中也有少数的“NP+绝了”的用例,主要是描述客观的事态变化,如:

(44)见他气绝了,用得力乏,即走到庙里门槛上坐了半晌。(〔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三回)

(45)只有出的气,没有入的气,已自命绝了。(〔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七)

例句中的“绝了”已经获得了陈述功能,但缺乏主观性。前文已经谈到,“绝了”在两种语法环境中更能够发展出话语标记:一种是“形容词‘绝’+了”充当谓语时,如例(24)“佩丫头真是丰神独绝了”中,“绝了”对“佩丫头的丰神”进行描述的同时,也进行了主观评判;另一种是“V心理/A+绝了”句法环境,这种句法环境是发展出话题标记“绝了”的主要结构式。如:

(46)我们四首也算想绝了,再一首也不能了。(〔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七回)

(47)贤婿为何如此打扮?难道果是女子?这也奇绝了。(〔清〕云封山人《铁花仙史》第十六回)

上例中的“绝了”具有表示程度深的主观评判功能,至此就具有了向话语标记继续演变的极大可能。

2.“绝了”语义的主观化

语言的主观性是指说话人在所用语言中表现的“自我”成分,即说话人在语言使用过程中表明自己的立场、态度以及感情。主观化则是指语言为表现这种主观性而采用相应的结构形式或经历相应的演变过程[12]。主观化是一种“语义—语用”的演变,即“意义变得越来越依赖于说话人对命题内容的主观信念和态度”[13]。

“绝了”作动词短语,其后所带宾语为客观存在的事物时,如例(42)至(45),是不带主观色彩的。当动词短语“绝了”充当心理动词补语的时候,如例(46)的“想绝了”,“绝了”对“想”进行补充说明,“想”本身就是心理动词,对心理动词进行补充说明,“绝了”含有说话人更多的主观评判性。特别是当“绝了”位于形容词后,如例(47)的“奇绝了”,“绝了”是对形容词“奇”的程度进行补充说明,具有更多的主观性,“奇绝了”相当于“非常奇特”之义。因此,从“NP绝了”发展到“VP绝了”再发展到“AP绝了”,其实也是一个主观化的过程。

(二)话语标记“绝了”形成的机制

话语标记“绝了”形成的机制主要是类推扩展、重新分析机制和句法外置。

1.类推扩展和重新分析

类推扩展是指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将某些用法移用到相邻或者同类的成员身上。在类推扩展的过程中往往带有重新分析,因此我们将两个机制一起进行探讨。“绝了”的形成过程中就具有这样的特点,“绝了”最初就是动词“绝”和“了”的线性连用,构成“NP+绝了”结构。如:

(48)一气气得头昏眼花,饮食多绝了。(〔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

这种结构可以类推扩展至“VP+绝了”结构,这是因为VP同样可以充当主语。如:

(49)上去要重兑银子,前边五两银子,已输绝了。(〔明〕袁于令《隋史遗文》第十二回)

例(49)如只看“输绝了”好像可以理解成动词加上补语结构,但是上下文整体可以看成“前边五两银子已输绝了”,我们完全可以将这句话重新分析成“前边五两银子已输│绝了”,竖线前面是一个主谓结构充当主语,后面的“绝了”依然是表示陈述的谓语,只是此时的“绝了”所陈述的不是事物,而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事件。“前边五两银子已输”可以看成是例(48)中简单名词“饮食”的一个类推扩展形成的。语言能够类推扩展,就是因为在具体的语用环境下,可以根据前后成分搭配的变化,顺应语言成分之间的搭配关系而作出重新分析。“饮食绝了”就是“饮食完了”,即“不再饮食了”之义,而“输绝了”就是“输完了”之义。这种一般动词搭配“绝了”还能进一步类推扩展至心理动词。如:

(50)我竟爱绝了他。你可爱他?(〔清〕花月痴人《红楼幻梦》第九回)

“爱”是心理动词,与“绝了”搭配后又体现出与一般动词搭配不一样的特点,搭配心理动词更多地凸显“绝了”的深程度义,“爱绝了他”已经不能直接理解成“爱完了他”,但是可以从这个语义理解出“爱他爱到完了”义,能够重新分析成“我非常爱他”,由此“绝了”不断凝固成一个固定的成分。由于心理动词既含有动词的一些属性,又含有形容词的一些属性,所以,“V心理+绝了”是可以类推扩展出“形容词+绝了”结构的。如:

(51)众人一闻此言,各皆鼓掌,称妙绝妙绝了。(〔清〕何梦梅《大明正德皇游江南传》第三回)

(52)老兄,你切莫把他平日的那番侠烈认作他的得意,他那条肠子是凉透了,那片心是横绝了!(〔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

发展到“AP+绝了”结构是“绝了”成为话语标记的关键阶段。试比较下例与前文的例(26):

(53)照这样说,他的诗定好绝了。(〔清〕陈蝶仙《泪珠缘》第二十九回)

例(53)一般可分析成“他的诗[定[好[绝了]]]”,即“他的诗”是主语,“定好绝了”是谓语,谓语中又是一个状中结构,即“定”为状语,“好绝了”是中心语,而这个中心语又可以理解成一个“形容词+补语”的结构。但是,当我们看了例(26),发现例(53)也可以分析成“他的诗定好,绝了”。之所以会形成例(26)这样的结构,其中有一个重要的机制就是句法外置。

2.句法外置

通常所说的外置(extraposition)是指一些语法成分没有出现在通行的位置上,而是被置于该位置之后。戴曼纯、高海英就曾指出“主语外置”“定语外置”“介词短语外置”以及“补语外置”四种外置情况。这种外置指的是语言序列空间排列上的右向移位的一种句法操作,并没有改变句法成分之间的语法关系。句法外置是从核心句法成分(谓语)向非核心句法成分(补语或状语)的句法移位,这种移位改变了句法成分在句中的语法位置[14]。我们认为话语标记“绝了”的形成也有一个句法外置的过程。这种外置的过程与其他学者所说的有所差别,“绝了”是真正的外置,从句内成分外置于句外,“绝了”单独成句,是对前面整个句子所表达的内容进行主观评判。上文例(53)演变成例(26)的表达就是一个句法外置的过程。句法外置的形成主要是出于语义表达的需要,是信息焦点凸显的需要。我们知道,在没有标记的情况下,信息焦点都是遵循靠后原则的,一般是旧信息在前,新信息在后。例(53)中“绝了”本是形容词的补语,它右向后置之后,“绝了”可以成为一个述语,“绝了”前整个内容可以看成是一个话题,对话题进行陈述和主观评判,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意见,都是需要凸显的信息焦点。再对比以下例子,我们就会对句法外置看得更加清楚。如:

(54)这曲儿也被他唱绝了,还有风流过他的吗?(〔清〕夏敬渠《野叟曝言》卷三)

(55)他把那支纯朴的民歌唱绝了,是我这辈子所听到的气势最为磅礴的演唱。

(56)这首曲子由他唱,绝了!

(57)我也哭了,这戏演的再加上音乐,绝了!

例(54)(55)都是“V+绝了”,当语用需要对整个事件进行评判的时候,“绝了”就容易形成外置,这是对动作评判发展到对事件评判的一种句法反映,如例(54)“唱绝了”是对“唱歌怎么样”的动作评判,例(56)的“绝了”是对“他来唱这首歌”这件事情怎么看,其中也包含了对歌唱得怎么样的评判,但除此之外,还包括了对整个事件其他环节的关注,因此含有更多的主观性。话语标记“绝了”形成后,若想对一个完整事件进行主观评判,“绝了”是可以外置的,如例(57)。当然,“绝了”作为话语标记的大量使用还是更多在现代汉语口语中。

结语

跨层结构“绝”+“了”的线性排列在宋开始出现,最初这种“绝了”一般构成“NP+绝了”和“绝了+NP”结构,由前者类推扩展出“VP+绝了”结构,甚至进一步类推扩展出“VP心理/AP+绝了”结构,这使得“绝了”获得了表示程度深的主观评判功能,这种“绝了”进一步主观化,为了凸显信息焦点而发生句法外置,这样,话语标记“绝了”就形成了。话语标记“绝了”在近代汉语中极少见,只有个别用例。话语标记“绝了”的大量使用是到现代汉语口语中才有的现象,其在具体的语境中具有话题转换、话语解释和话语总结等篇章衔接功能,同时又具有凸显新信息和凸显说话人主观态度的人际交往功能。现代汉语中,不同发展阶段的“绝了”都在继续使用,而话语标记主要是在口语中使用更加广泛。

猜你喜欢

外置句法评判
环境史衰败论叙事的正误及其评判尺度
柬语母语者汉语书面语句法复杂度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句法二题
《空间句法在中国》段进、比尔?希列尔等(著)
诗词联句句法梳理
评判陌生人的两条黄金法则
雷电3接口 笔记本叫板台式机的底气之源
无外置缓存设计饥饿鲨推出TL100系列入门级SSD
笔记本福音AMD也推外置显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