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九针火针为主治疗带状疱疹的临证体会

2022-11-22李德根王晓静张艳林张超凤郑亮段鹏媛曹玉霞李永前

Classical Chinese Medicine Research 2022年2期
关键词:火罐火针红斑

李德根,王晓静,张艳林,张超凤,郑亮,段鹏媛,曹玉霞,李永前

1 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 太原030619;2 山西省针灸医院,山西 太原030006;3 江苏省丰县金陵王庄卫生室,江苏 丰县221700。

带状疱疹在临床中比较常见,其主要表现为沿神经分布区的簇状疱疹以及剧烈的神经疼痛。西医学认为带状疱疹是由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潜伏在人体神经节内,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时再度活跃而发病。中医学认为带状疱疹属于“缠腰火丹”、“蛇串疮”范畴[1]。病因病机多为情志内伤,肝气郁结,久而化火,肝经火盛或脾失健运,湿热内蕴,外感邪毒,致经络阻塞,气血凝滞等。本病在急性期是由湿热毒邪相互搏结,瘀阻经络而成。缓解期则是因湿热毒邪损及肝阳,经脉失养所致[2]。

带状疱疹机制已基本明确,其病因多样,西医治疗主要有抗病毒药物、止痛及营养神经药物等西药,中医对于本病治法方法多样,包括针灸、拔罐、小针刀、灸法、中药汤剂、中药外敷等,然而整体疗效不太理想。

临床上,笔者发现新九针疗法为主治疗本病,不仅能缩短疗程,还可降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故对本疗法的理论依据、操作流程及临证思路分析如下。

1 新九针火针为主治疗带状疱疹的理论基础

新九针疗法是由山西省针灸研究所首任所长师怀堂教授带领全所科研人员通过多年的努力,依据《内经》关于古九针的文字记载以及后世绘制的九针图谱,结合自己几十年的中医针灸临床经验,大胆革新改制而成的九种新型针具及针法。该疗法既注重针具的特异性,又强调发挥其整体性[3],形成以“辨证施针,针具配伍”为特点的综合疗法。

新九针的创立与使用过程中,火的应用是一大特色。其中火针疗法,源远流长,《灵枢》中称之为“燔针”“焠刺”,《伤寒论》称“烧针”,《针灸资生经》及《针灸聚英》、《针灸大成》均对此针具有所记载。

新九针中火的应用,一方面体现了在某些疾病上的热因热用,另一方面用针操作时高温消毒,伤口处理完有不出血、不感染的优点,并且临床上应用可以代替灸法,减少了烟雾造成的污染[4]。

2 新九针火针为主治疗带状疱疹的操作规范

2.1 新九针火针为主治疗方案

①火针浅刺病变局部可起到“开门祛邪”以泻实,乃至“以热引热”,使火郁壅滞得泻,即“火郁发之”之意;②火罐吸附病变部位,可起到驱除毒邪、增强泻热解毒的作用,使邪气外泄;③三棱针刺龙眼穴放血,具有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的作用;④毫针常规刺开门祛邪,使壅结的火毒直接外泻,主穴取曲池、支沟、阴陵泉、太冲、丘墟,曲池为手阳明合穴,支沟为手少阳三焦经穴,阴陵泉为足太阴脾经合穴,三穴相配能清泄三焦邪热,健脾化湿;太冲、丘墟分别为肝胆经原穴,可泻肝胆之热。局部选穴以疏通经络气血,促进恢复,根据发病部位进行处方加减。如皮损在脐上区,取期门;在脐下区,加刺关元;在面颧区,加剌四白、睛明,在眼脸区,加刺头维、阳白;在下颌区,加刺颊车、地仓。

2.2 操作方法

①中粗火针 患者取仰卧位或侧卧位,先局部消毒后,左手持碘伏棉,右手呈持笔式持长4cm,直径为0.8mm 的师氏中粗火针,使用火焰外焰烧针尖直至通红,迅速刺破疱疹,可伴随“啪”的声响,以同法速刺相应神经节段夹脊穴,深约2分,以碘伏棉迅速按压针孔,2 次/周,2 周为1疗程。

②火罐 火针治疗后根据皮损面积吸附火罐数只,留罐10-15min,可见淡黄或红色血疱水流出,2 次/周,2 周为1 疗程。

③三棱针 取双侧龙眼穴(于小指尺侧第2,3 骨节之间,握拳于横纹头处)常规消毒,以三棱针迅速点刺,挤出2-3 滴血即可,2 次/周,2 周为1 疗程。

④毫针 选用0.35*40mm 一次性无菌针灸针针刺,主穴取曲池、支沟、阴陵泉、太冲、丘墟,配穴结合发病部位加减,行毫针泻法,每次留针30min,每天1 次,10 次为1 疗程。

2.3 预防调护

痰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经火针治疗后,部分针孔高凸皮肤,轻微发痒、疼痛,均为正常现象,治疗3 天内不沾水,注意局部皮肤护理,保持干燥;饮食清淡,忌食辛辣刺激等[5]。

3 新九针疗法为主治疗带状疱疹临证体会

3.1 先期治未病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带状疱疹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可持续1-4d,甚至更久,前驱症状可表现为低热、烦躁、食欲不振及局部的神经痛、刺痛、烧灼感等。一部分在神经分布区域出现不规则红斑,对于存在以上症状的患者应注意及时前往医疗机构进行临床诊断及相关疾病鉴别;新九针火针为主疗法早期干预可大大缩短疗程,降低后遗症的发生率。

3.2 重视动态平衡

带状疱疹好发于正气虚的患者,初期邪气未盛,病较清浅,而正气虚,此时以祛邪为主,兼顾扶助正气;中期病邪深入,正气渐虚,此时祛邪不可过于峻猛;后期邪气渐衰,而正气未复,当以扶正为主,兼以祛邪。通过把握病情变化,动态调整施治主次。

3.3 重视调护

恰当的调护有利于正气的恢复,邪气的祛除,因此调摄应注重全面,其中包括饮食、睡眠、情志等。应辨证施护,随证而异。如本病多因湿热毒结,治疗期间应忌食辛辣之品。

4 验案举隅

陈某,女,66 岁,主因“左侧胁肋部疼痛3天,伴红斑水疱1 天”于2021 年3 月17 日就诊。现症见:患者平素心情焦躁,3 天前劳累后出现左侧胁肋部皮肤逐渐出现烧灼样疼痛,自以为皮肤过敏,未予重视及诊治,1 天前左侧胁肋部出现片状红斑和绿豆大小簇状水疱,疼痛加剧,夜间尤甚,难以入眠。无发热、畏寒。平素饮食辛辣肥甘。否认外伤史,否认特殊物质接触史。少神、纳差,大便干,小便调。查体:左侧胁肋部散在片状红斑,红斑基础上分布簇集性、绿豆至黄豆大小水疱,疱液清,局部触痛明显。舌红偏黯,苔黄腻,脉弦滑。中医诊断:蛇串疮,属肝脾郁热证,此为湿热火毒蕴结所致,治以泻火解毒,清热利湿。治疗:以中粗火针点刺疱疹局部及T7-T12 夹脊穴;火罐吸附局部以拔出疱液;选用三棱针点刺双侧龙眼穴进行放血;毫针刺曲池、支沟、阴陵泉、太冲、丘墟,期门。治疗1 周后,局部皮损区均已结痂,疼痛较前明显减轻,继续治疗5 天后,患处皮损已恢复,疼痛基本消失,3 月后随诊,局部皮肤恢复良好,未诉疼痛不适。

按语:本案患者平素心情焦躁,情志不遂,易气郁化火,且嗜食辛辣肥甘,易脾虚湿蕴而化热,湿热火毒蕴结外发于皮肤,而表现出“片状红斑及簇状水疱”,采用新九针火针、火罐、三棱针配合毫针综合治疗,可泻火解毒,清热利湿。

猜你喜欢

火罐火针红斑
火针治疗结节性痒疹进展
贴麻后火针剥除术治疗甲周疣*
你是否了解新生儿红斑
针灸结合火罐对30名女大学生腹部减肥的疗效观察
大红斑的特写
火针加艾灸治疗褥疮的护理体会
动气针法结合火罐治疗40例落枕的临床观察
基础研究动气针法结合火罐治疗40例落枕的临床观察
动物身上长了斑
火针加拔罐治疗神经性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