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教育美术教学中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培养策略

2022-11-22陈素娴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创造力幼儿教师想象力

陈素娴

(安徽金寨职业学校 237300)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教育的要求在不断提高,素质教育成为家长关注的重点。而学前教育美术教学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它对于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极为关键。但与此同时,幼儿的好动性和学习认知能力给学前美术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教师需要在维护好课堂秩序的同时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引导幼儿开发美术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学前教育美术教学中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培养现状

1.学前教育美术教学内容枯燥无味

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学前幼儿教师并未将“因材施教”贯彻落实,只专注于完成教学指标。将老一套的教学内容仍旧用于现在的学前课堂,课堂没有创新性,会遏制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有一些学前幼儿教师只注重书本,不与当代社会实际相结合,只一味地让学前幼儿对书本上的各种美术图形进行模仿,而不关注如何让幼儿自行创造,忽略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学前幼儿教师不对教学加入新鲜素材,使得学前教育缺乏新鲜感,学前幼儿对学习失去兴趣[1]。

2.学前教育美术教学形式单一

当前幼儿教师在开展美术教育时,以为课堂就是单纯地画画,从而使得美术课堂单一化。教师只注重画画的形式,没有意识到美术还有其他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可以用来拓展幼儿的创造力。当老师只局限于在课堂上教授画画这一种教学方式时,培养的小孩子也只能拥有局限性的创造力,他们不会再去自己自由发展自己的美术创造力和想象力,他们的美术作品会缺少这个年纪该有的灵气。与此同时,幼儿的美术素养也不会逐渐提高,而是停留在一个基础的水平。这种美术教育形式的单一遏制了学前幼儿的多元化创造,成了学前教育美术教学改革路上的一大困难。

二、学前教育美术教学中培养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定义不再局限于“知识分子”,现在社会更需要的是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人才,光拥有知识还不能够稳稳地立足于目前社会。而人才的培养,必须要从小抓起。学前教育则是培养人才的第一步。它同样也是培育人才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第一阶段。

大多幼儿的思维较活跃,有天马行空之想,在学前教育这一阶段对幼儿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进行培养,对幼儿的成长发展有重要意义。教师可利用幼儿思维活跃这一特性,在美术教学中构建开放性课堂,引导幼儿发散思维、大胆想象,以此对幼儿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进行培养。从相关研究文献来看,学前教育美术教学中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培养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制约了课堂教学效率[2]。

现代社会,各种行业“百花齐放”,无论从事任何行业都能保证基本生活,但若是要成为行业的顶尖人才,那就一定要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幼儿本身思维较活跃,与成人思维有较大差异,他们眼中的世界丰富多彩,想象力丰富,常会发出让人意想不到的言论。从这一特点来看,教师可利用幼儿的想象力,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且促进幼儿的想象力更上一步,以此使幼儿获得发展。在学前教育这一阶段,是培养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绝好时期,对幼儿的成长发展意义重大。创造力和想象力必须从小培养,在学前阶段利用美术教学来培育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为幼儿以后的发展和学习进行铺垫[3]。

三、学前教育美术教学中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培养策略

1.创新美术教学,鼓励幼儿积极参与

在教师开展教学时,教师可以不用局限于课堂的形式,不要将美术教学过于单一化,单一化的美术教学教不出多元化的人才。我们可以将幼儿平时在电视上看到的动画形象,做成传统剪纸,通过具有特色的剪纸活动,吸引幼儿。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观性,所以幼儿能真切地感受到不同剪纸中的不同特性。从而对学习的各种知识产生好奇心。在课堂上讲解剪纸文化和制作技巧,课后可以组织剪纸活动,让幼儿和家长共同完成,这样既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又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一定程度地培养了幼儿的创造性。为了激发幼儿的创造力,教师可以多开展一些作品展览会。具体而言,教师可鼓励幼儿以剪纸方式,剪出喜欢的图案,或者某一动漫形象。在作品展览会上,教师可邀请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创意,以及为何会剪出这样的图案等等。然后再让幼儿相互评比,哪一作品最具艺术性和创造性,并给予创作这一作品的幼儿一定奖励。如此,可估计幼儿积极参与到美术创作之中,对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一定作用。

2.鼓励教学,鼓励美术创作

鼓励从古至今都是一种激励人心,推动人奋发图强的好方法,没有人不喜欢被鼓励。特别是对于学前幼儿来说,来自老师的任何表扬和奖励都能够促使他们更加喜欢学习。作为一个美术学前教师,可以在平时对行为表现出色和作品优异的幼儿进行一定的嘉奖,鼓励学前幼儿积极进行创作,提升学前幼儿创作的热情。具体来说,美术学前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布置一些小作业,并且收集一些在这些作业当中较为有想法有创意的作品放在以后的教学课堂上进行展示,提升学前幼儿创作的兴趣和信心,并且激发学前幼儿的创作力。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应当积极利用课堂创作激发学前幼儿的美术想象力。例如:教师在指导幼儿绘制“房屋”相关内容时,这时候幼儿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涂色,所以这节课可以让学前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喜好去大胆为所画的房屋进行涂色,充分发挥学前幼儿的想象力,当作品完成后,教师对所有完成作品的幼儿进行表扬,鼓励幼儿在以后的学习中也要积极地进行创作,搭建幼儿美术理论连接美术创作的坚固桥梁,促进学前幼儿形成自主探索,自主创作的好习惯。

3.转变教学理念,增强幼儿教师的专业性

教师作为幼儿学习道路上的主要引导者,其自身的专业性直接决定了幼儿的学习水平。而在当下的幼儿语言教学中,部分幼儿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单一刻板,并未对幼儿的语言学习进行较好的引导,而是以“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幼儿。在此种模式的教学下,幼儿的学习效果甚微。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学前教育中幼儿的语言学习现状,较好地实现幼儿语言水平的提升,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研究分析,并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摸查,关注幼儿群体中的差异性,尊重幼儿的需求,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将幼儿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例如,教师在开展语言教学活动前,可利用小组讨论模式与多位幼儿教师进行经验的交流分享,针对“幼儿的语言学习”提出问题、制订计划、策划方案,创建适合幼儿学习的课堂。此外,教师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职业,因而幼儿教师应善于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条件,寻找适合自己的优质教学资源,如“名师讲堂”。教师可以通过观摩成功课堂教学案例来进行对自身教学的反思总结,给自己充电,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为幼儿提供优质的语言学习服务,做到教学相长,让幼儿的语言学习产生质的飞跃。

4.优化教学课程

(1)科学设置幼儿美术教学的场地

区别其他普通的教学场所,幼儿园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教学设施通常是以颜色鲜艳、趣味性强、富有童趣的建筑为主。在幼儿园进行美术教学活动时,幼儿教师需要注意教室的空间,必须选择空间较大、采光充足的房间作为教室,一方面是为了有效保护幼儿的视力,另一方面是为了给幼儿创造发挥想象空间的学习环境。另外,在教学道具方面,幼儿教师需要为幼儿提供颜色种类多的画笔、质地不一的纸张、形状迥异的绘画用具等,这些丰富的绘画道具能够有效地调动幼儿的绘画兴趣,丰富幼儿的感性认知,从而帮助幼儿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2)最大限度地发挥相关艺术资源的作用

在幼儿园美术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去动物园观赏动物、去公园欣赏自然风景、去美术馆参观美术作品等,通过这些活动来丰富幼儿的知识,开阔幼儿的眼界。另外,幼儿教师还可以定期举行亲子活动,引导幼儿和家长共同参加美术活动,让幼儿能够在家长的陪伴下发现美术的乐趣,从而激发自身的创造力。

(3)积极开展课堂游戏,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

在幼儿园教学中,美术教学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幼儿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幼儿兴趣的培养,引入游戏教学的方式,积极开展课堂小游戏,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引导幼儿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增长见识,提升幼儿的思维能力。同时,幼儿教师需要不断对课堂游戏进行创新,切实根据幼儿的年龄、能力等情况创新设计出不同的课堂游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4)结合色彩教学,为幼儿打牢欣赏的基础

美术教学中少不了色彩,更少不了对色彩的合理搭配。但是在幼儿美术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幼儿有一个共同的用色彩的误区,那就是喜欢。有的孩子喜欢红色,他画什么都是红色,在欣赏中对红色偏多的画也比较感兴趣。有的孩子喜欢黄色,也是画什么都用黄色,不管是花朵、小草、树叶,还是人物,黄色一定是他们的首选颜色。鉴于此,作为美术教师,就要结合“色彩知识”这一节的内容,教幼儿认识最基础的色彩本质、色彩的不同搭配、色彩的不同的美。如原色、间色、复色,孩子们知识与经验有限,可能不太理解。但是关于红、黄、绿、橙、蓝、紫等,这些直观的颜色他们很容易辨认。教师可以结合一些图画让他们辨认,如花朵、森林、草原、太阳等,让他们感受不同颜色的美。再给孩子们展示两幅不同的画,一幅画有草、有花、有天空,但用的是同一种颜色;一幅画用不同的颜色,花是红的,草是绿的,天是蓝的等。引导其对这两幅画进行对比,看看他们更喜欢哪一幅。显然,孩子们最后都会选择第二幅,因为第二幅不但给不同的颜色赋予了不同的价值与生命,还让它们合理搭配,让画面活了起来。如此,既增强了孩子对色彩的认识,强化了他们的色彩知识,又实现了美术欣赏教学指导的目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5)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幼儿园美术教育

环境是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美术是幼儿园教学中的重要学科。但是,传统的幼儿园教学模式,偏离了培养幼儿艺术修养、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教学主题和目标。幼儿美术教学现状中出现了过分重视美术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忽略了幼儿的创造力培养以及个性的发展的现象。这种教学方式既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又有违时代发展的要求。

创设符合幼儿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的美术教育环境,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和艺术情操,从而为幼儿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另外,创设富有美感的环境,能够集中幼儿注意力,使幼儿始终沉浸于美术活动活跃状态。因此,在幼儿园开展美术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乡土资源,为幼儿营造美术教育环境,全面提高幼儿对美术作品的理解能力和感知能力。另外,教师可以在室内采用因地制宜的方式,为幼儿创设乡土资源活动区域,该区域需要始终对幼儿开放,在该区域中需要布置便于幼儿操作的材料和设施,为幼儿、教师合作交流提供便利。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幼儿园教室的角落或墙壁,展示幼儿创作成果,如此不仅能够营造良好的美术教育氛围,还能够充分激发幼儿园创作欲望。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利用幼儿园楼梯间、走廊等位置,创设浓郁的乡土艺术氛围,可以通过竞赛方式,每周或每月选取幼儿优秀作品张贴在楼梯间或走廊。一方面能够充分调动幼儿创作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为幼儿提供欣赏领地,有利于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艺术熏陶,从而激发幼儿创作潜力。开展美术教育区域活动能够打破传统集体授课形式,使幼儿在亲自操作中认识和了解乡土资源,并提高动手能力。另外,设置美术活动区域,还能够为幼儿创作提供更多机会,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可以自主选择乡土资源,自己确定创作形式,自由挑选合作伙伴,有利于幼儿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下自由创作。为了能够充分满足这一需求,教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幼儿支持和鼓励:第一,保证设置的美术活动区域具有引导性和启发性;第二,保证活动形式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第三,保证乡土资源具有层次性和适宜性;第四,教师需要在幼儿创作过程中给予适当鼓励、夸奖和支持;第五,引导幼儿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作品,从而实现共同进步、协调发展教学目标。

结语

总之,学前教育阶段的美术教学是幼儿美术学习的启蒙阶段,也是幼儿形成审美意识的第一个阶段。它对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每位学前教师都要积极地进行教学探索,努力改进如今并不完善的教育方式,要充分意识到自己对学前幼儿教育的责任,摆正自己的位置。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我们不仅仅只去进行知识灌输,还要在平时不断地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起幼儿美术创作的火花,提升幼儿的美术素养,营造良好的学前教育和美术教学的氛围。

猜你喜欢

创造力幼儿教师想象力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看见你的想象力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想象力
6月,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
物质及其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