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洮县春大白菜高产栽培技术

2022-11-22魏小林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2年2期
关键词:临洮县软腐病大白菜

魏小林

(甘肃省临洮县农业农村局,甘肃 临洮 730500)

临洮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定西市西部,是省会兰州的南大门。全县耕地面积7.2 万hm2,海拔1 730~3 670 m,年平均气温7 ℃(最高气温34.6 ℃,最低气温-29.5 ℃),年降水量317~760 mm[1],无霜期80~190 d。2020 年临洮县蔬菜面积达到17 406.6 hm2,蔬菜总产量926 900 kg,总产值9.14 亿元,农民人均从蔬菜收益中获得纯收入1 100 元,蔬菜产业已成为水川区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大白菜又叫结球白菜、黄芽菜或包心白,产量高,栽培容易,适应性广,耐贮运,品质鲜嫩,营养丰富,既可鲜食,又能加工腌渍。大白菜是临洮县早春保护地种植的主要蔬菜种类之一,属于反季节种植蔬菜,春季5 月中旬上市,以味美、色鲜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同时也是菜农致富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2-3]。在临洮县春大白菜种植面积大,主要销往南方各省,其经济效益较高。现将临洮县大白菜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选用优良品种

春大白菜适宜在临洮县太石、辛店、新添、八里铺、洮阳等乡(镇)种植。宜选择生育期短、耐低温、抗病耐虫、优质丰产、耐抽薹品种,如泽春、凯迪尔、君临、超越者、金满田、金凯春等。

2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选择土壤耕层深厚、地势平坦、富含有机质、排灌方便、前茬为非十字花科作物的地块,最好实行2~3 年轮作制度,避免相同的病虫害浸染。

3 生产方式

大白菜通常采用直播,也可以育苗移栽。直播一般采用穴播,每穴播种3~5 粒种子,用种量750~900 g/hm2,育苗移栽用种量450~600 g/hm2。春大白菜一般采用保护地育苗移栽。

4 保护地育苗移栽

春大白菜一般2 月左右育苗,5 月中旬上市;此时外界温度太低,只能在保护地内育苗,然后将苗移栽到有保温设施的全钢架双层塑料大棚内,避免遇到10℃以下的低温,从而降低植株抽薹率。

4.1 营养土配制

营养土用洁净园土7 份,充分腐熟的优质有机肥3 份,砸细混匀后过筛。同时,拌入适量杀菌剂,如多菌灵、代森锰锌等,苗床用药量8~10 g/m2,用塑料包裹严实,堆闷20 h 左右,即可装钵。

4.2 种子处理

包衣种子可以直接进行播种;没有包衣的种子装入孔径≤1 mm 的网袋中,用50~55 ℃温水浸种10~15 min,并不断搅拌,待水温降至25~30 ℃时再浸泡8~10 h,捞出后将表面水分晾干备用。

4.3 育苗

一般在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设施内育苗,可选择营养钵育苗、穴盘育苗等方式进行。

4.3.1 营养钵育苗 将配制好的营养土装在营养钵内(8 cm×8 cm),一次性浇足水,每穴点播2 粒种子,覆土0.3~0.5 cm 后覆盖地膜。

4.3.2 穴盘育苗 选用72 穴的苗盘,装入提前准备好的营养土,轻轻压实。将苗盘从底部浸透水后每穴点播1 粒种子,播种后覆盖厚度0.3~0.5 cm 的基质,将播种完的苗盘紧靠在一起摆放,并覆盖地膜。

4.4 管理

育苗期间温度应控制在12 ℃以上,播种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8~30 ℃,超过30 ℃时及时防风,夜间温度控制在18~20 ℃。经5 d 左右可出齐苗,出苗后及时接去地膜,当有2~3 片真叶时进行间苗,每钵留1 颗壮苗。苗期一般为25~30 d,期间温度最低不能低于8~10 ℃,最高不能超过30 ℃。苗期土壤干旱时,选择晴天上午浇小水,当幼苗长有4~5 片真叶时定植,定植前1 周停止浇水,同时要适当通风,加强幼苗的低温锻炼,增强幼苗的适应性。

5 定植

5.1 定制前的准备

无前茬作物种植的大棚,在年前土壤封冻前扣棚晒地深翻。有前茬作物种植的大棚,在作物收获后将田间的残枝败叶及时清除。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75 t/hm2、磷酸二胺300 kg/hm2、硫酸钾75 kg/hm2、复合肥375 kg/hm2,然后深翻并浇足冬水。早春大白菜一般选择在全钢架双层塑料大棚内定植栽培。

5.2 定植

为了防止发生冻害和早期抽薹,应适时定植。当菜苗长出4~5 片真叶,适宜苗龄为25~30 d,生长环境的气温和5 cm 地温分别稳定地通过10 ℃、12 ℃即可移栽定植,定植应选择晴天。一般采用地膜覆盖高垄栽培,垄宽60 cm,垄高15~20 cm,垄沟宽20 cm。“品”字形定植,先脱去营养钵,移栽到土壤已杀菌消毒的垄面上,每穴栽1 株壮苗,并浇足水。具体的标准以行距50 cm、株距30~40 cm 为宜,一般定植52 500~67 500 株/hm2。

6 田间管理

6.1 补苗管理

大白菜定植5~7 d 后观察棚内幼苗的长势情况,发现病苗和弱苗要去掉,并及时补苗,防止缺苗短垄,影响产量。

6.2 温度管理

春大白菜保护地栽培后,早期的温度管理非常重要。棚内温度低于10 ℃时要注意防寒保暖,棚内温度超过25 ℃要及时通风降温。外界气温回升稳定在15 ℃以上时,打开双层钢架大棚两侧的放风口放风。此时,要及时关注天气预报,遇到低温天气及时关闭风口。

6.3 肥水管理

大白菜生长期短,在肥水管理上以促为主。一般从定植到收获灌水3~4 次,结合灌水追施速效肥。在定植后2 周左右结合灌水追施缓苗肥,施尿素150~225 kg/hm2。苗期要控制浇水次数和浇水量,以免大幅度降低地温,浇水后注意及时中耕松土,提高地温,加速缓苗。莲座期、结球始期结合浇水各追肥1 次,每次追施尿素30~45 kg/hm2、磷酸二铵60~75 kg/hm2、硫酸钾75 kg/hm2,同时在莲座期和结球期用1%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追肥1~2 次。

7 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大白菜主要病虫害有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蚜虫、小菜蛾、菜青虫等。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遵循“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科学合理地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并合理控制农药的安全间隔期,结合大白菜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综合防治。

7.1 病毒病

7.1.1 主要症状 病毒病又称孤丁病、抽风病,其在各个生育期均可发病。大白菜苗期发病时心叶产生明脉或叶脉失绿,后产生浓淡不均的绿色斑驳或花叶,并发生皱缩卷叶。成株期发病时在叶背面的主侧脉上产生褐色凹陷的坏死斑点或条斑。发病严重时植株表现矮化、畸形、生长停止、不包心或包心松散等症状,从而失去食用价值。

7.1.2 防治方法 一是因地制宜,选择与栽培季节、栽培方式相适宜的抗病品种。大白菜抗病品种有泽春、凯迪尔、君临、超越者、金满田、金凯春等。二是加强水分管理。大白菜苗期要小水勤灌,不要过分蹲苗。三是加强施肥管理。有机肥作底肥时,要充分腐熟,没有腐熟的有机肥,在高温高湿条件下迅速发酵,使地温升高,有利于病毒病的发生。四是要深耕细作,及时清除田间地头的杂草,发现病株及时拔出。五是病毒病可用病毒A 500 倍液喷雾防治,每隔10 天喷1 次,连续防治2~3 次。

7.2 霜霉病

7.2.1 主要症状 大白菜霜霉病俗称跑马干。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初为淡黄色或黄绿色病斑,扩大后呈黄褐色,多角行或不规则行。空气潮湿时,在叶背面病变部位产生白色至灰白色霜状霉层。叶片正面出现黄色多角形病变,潮湿时叶背面有灰色霉层。

7.2.2 防治方法 一是选抗霜霉病品种或杂交一代。二是晒种。播前将种子平铺在报纸等物体上(严禁与硬化地面直接接触,以免烫伤种子),在太阳光下晒种5~8 h,可以杀死种子表面的病菌,促进种子后熟,改善种皮的通透性,提高种子发芽率。三是适期适时播种,开展轮作倒茬,不与十字花科的作物连茬种植,实行2 年以上轮作。合理密植,适时追肥。前茬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株残体和杂草,并深翻土壤,防止病原残体,减少初侵染来源。四是霜霉病可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 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75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10 天喷1 次,连续防治2~3次。

7.3 软腐病

7.3.1 主要症状 大白菜软腐病又称烂葫芦、烂疙瘩、水烂等。田间发病多从包心前期发生,开始在叶柄基部由内向外扩张产生水渍状的病斑,逐渐腐烂。发病初期植株外叶在烈日下萎蔫下垂,而早晚还可以恢复正常,随着病情的严重,植株外叶下垂平摊地面,早晚不能恢复正常,内叶和叶球外露,根茎和叶柄基部腐烂,散发恶臭味,并有灰褐色黏稠物流出,严重时整株死亡。在天气干燥的情况下发病组织经日照后会失水变干,呈薄纸状,紧贴叶球。

7.3.2 防治方法 一是选用抗软腐病的品种。二是开展轮作倒茬,不与十字花科的作物连茬种植。三是垄作种植。起垄有利于排水防旱和根系的生长发育。大白菜移栽前15 d 左右应深翻土壤后起垄,一般垄高15~20 cm。四是加强水肥管理。有机肥要充分腐熟,严禁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要勤灌水,每次灌水不宜过多,严防大水漫灌,最好采用沟灌或滴管。五是加强田间管理。发现病株要及时拔出,并妥善处理。六是软腐病可用72%农用链霉素3 000~4 000 倍液喷雾防治,每隔10 天喷1 次,连续防治2~3 次。

7.4 蚜虫

7.4.1 危害特点 蚜虫喜在叶面光滑、蜡质较多的十字花科蔬菜上刺吸植物汁液,造成叶片卷缩变形,植株生长不良,影响包心,并因大量排泄蜜露、脱皮而污染叶面,还能传播病毒病,造成的损失远远大于蚜虫的直接危害。

7.4.2 防治方法 一是蔬菜收获后及时清理残植败叶,铲除杂草并带出田外集中处理。保护天敌昆虫。二是选用20 cm×25 cm 长方形黄板诱杀蚜虫。一般要求粘虫板下端高于作物顶部15~20 cm 为宜,悬挂密度为450 片/hm2,板面以东西向为宜。三是可用50%抗芽威可湿性粉2 000~4 000 倍液均匀喷雾防治。

7.5 小菜蛾

7.5.1 危害特点 以幼虫剥食或蚕食叶片造成危害,1~2 龄幼虫在植株叶面取食叶肉,仅留下表皮,在菜叶上形成透明的斑;3~4 龄幼虫可将菜叶取食造成孔洞或缺刻,严重时菜叶被吃光,仅留下叶脉,从而降低产量和商品价值。

7.5.2 防治方法 一是大白菜避免十字花科蔬菜周年连作,以免虫源周而复始发生。对苗田要加强管理,及时防治,避免将虫源带入。二是大白菜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将残株老叶深埋沤肥,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及时深翻土壤,破坏生育空间。三是小菜蛾具有趋光性,成虫发生期在菜田安置频振式杀虫灯,从而诱杀小菜蛾成虫,减少虫源。四是覆盖防虫网。大白菜的整个生育期在栽培设施的放风口选用20~22 目防虫网进行覆盖,切断虫源传播途径,能有效防治小菜蛾危害。五是可选用1.8%阿维菌素2 000 倍液喷雾防治。

7.6 菜青虫

7.6.1 危害症状 1~2 龄幼虫在白菜叶背啃食叶肉,留下一层薄薄的表皮,3 龄以上的幼虫食量很大,可把叶片吃成孔洞或缺刻,影响白菜正常生长和包心,严重时叶片全部被吃光,仅剩下叶脉和叶柄,造成绝产绝收,其伤口还易导致白菜发生软腐病。如果幼虫被包进叶球里面,就在叶球内取食,同时还排泄粪便污染菜心,致使白菜商品价值降低。

7.6.2 防治方法 一是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在田间安置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二是清洁田园。大白菜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和废弃的残株败叶,并集中妥善处理,地块进行深翻,从而减少虫源。三是可选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500~2 000 倍液喷雾防治。

8 及时采收

8.1 采收

一般定植后60 d 左右、叶球达到7~8 成紧实后就可根据市场的需求陆续采收上市,防治后期高温引起软腐病等病害和抽薹现象的发生。采收过程中所用的工具要清洁、卫生、无污染。

8.2 清洁田园

采收后要及时彻底清除残留遗弃的尾菜叶和田间杂草等,并进行无害化处理,保持棚内清洁,从而减少菌源和虫源。

猜你喜欢

临洮县软腐病大白菜
不同叶菜类蔬菜品种对软腐病的抗性
Hechi:A Land of Natural Endowment
歼敌
陆上丝绸之路
星火燎原
河南周口水果市场上猕猴桃软腐病主要病原真菌鉴定及防治研究
临洮县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分析
伊犁地区蝴蝶兰软腐病病原体的分离与鉴定
早熟大白菜新品种新早59
大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