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祖安文化”的危害及治理

2022-11-22许睿杰

宁波开放大学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粗口亚文化暴力

许睿杰,杨 希

论“祖安文化”的危害及治理

许睿杰1,杨 希1,2

(1.安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2.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2)

“祖安文化”是在网络社区广泛传播,以网络粗口、暴力为核心的流行亚文化现象。语言低俗暴力、表意形式隐蔽、年轻圈层偏好等是“祖安文化”的典型特点。作为流行蔓延的亚文化现象,“祖安文化”的风险危害主要在于严重危及青少年网络族群的身心健康、易泛化为圈层群体事件、污染网络生态环境、解构优秀传统文化。针对“祖安文化”进行综合治理需要对症下药,依据其典型特点,可从防、智、疏多个层面展开综合治理。

祖安文化;亚文化;青少年;治理

“饭圈”“黑界”“祖安文化”等是近年来悄然流行于青少年群体中的亚文化现象,流毒甚广。其中,“祖安文化”是以“骂人不带脏字”为典型特征的一种隐蔽网络粗口、网络暴力现象,通常在网络社区扩散,作为一种庸俗文化,具有鲜明的亚文化特征。在对“祖安文化”进行分析研究后发现,作为“网络原住民”的青少年群体,其心智发展水平较低,既是“祖安文化”亚文化现象的创生者、传播者,更是其接受者、受害者。探究“祖安文化”的生成及内涵,揭示其危害,进而对其展开综合治理,已成为亟待攻克的时代课题。

一、“祖安文化”与“祖安人”

“祖安文化”最初诞生在网络游戏的聊天区。目前较为通常的说法是,在网络游戏《英雄联盟》中国服务器“祖安”大区的聊天区中,某游戏主播在游戏操作失误被队友侮辱谩骂后,以一秒十句的超快速度敲字回击,被网友戏称为“电竞钢琴师”,由此开启了“祖安人”谩骂式聊天的独特网络亚文化现象。这一现象迅速在该游戏的所有区服和相关贴吧中传播,并逐渐发展到只要游戏玩得不好、操作失误,整个家族都可能遭到“祖安语言”的“问候”,以至于有人说“在祖安,只有强者才配拥有家人”[1]。而后此类现象逐渐蔓延至其他游戏社区和各大视频网站,在各个网络社区弹幕、评论区等交流平台均能看到类似语言,“祖安语言”开始变得“流行”起来,并日益发展成了“祖安文化”。

究其本质,“祖安文化”是一种以网络粗口为核心的恶俗文化现象。为了不被网络语言自净机制屏蔽发言内容,“祖安人”还将直接谩骂升级为“亲人健康”“猎祖猎宗”等谐音梗、火星文构成的隐秘“粗口”。

“祖安人”是“祖安文化”的主体,他们以青少年群体为主,主要包括游戏主播、在校学生、社会闲散青年等群体。广大的青少年是网络原住民,并随着游戏直播等流行文化侵袭、手机移动终端等技术普及、线上学习等生活方式迭代,全方位浸入网络环境之中,从而更容易接触到“祖安文化”。“祖安文化”起源于游戏中,可以说,数量众多的游戏主播是“祖安文化”的第一代接收者和传播者。一方面,为了让其直播内容跟上潮流,他们将网络中出现的最新语言和表情神态全盘搬入自己的直播中,造就了“祖安文化”的“显性传播”;另一方面,其在游戏直播的过程中也会遭遇到网络语言暴力,这些语言被观众看到后便形成了“祖安文化”的“隐性传播”。网络游戏直播的受众大多是在校学生、社会闲散青年等群体,他们在受到“祖安文化”的影响后,又会以极快的速度传播进入他们的“朋友圈”,导致“祖安人”的数量急剧增多。因此,青少年既可能是发起网络暴力的“祖安人”,也可能是默许网络暴力的围观者,更可能是遭受网络暴力的受害者,甚至于很多“祖安人”恰恰先是成为无辜的受暴者,而后受到“祖安文化”的浸染成为施暴者。

二、“祖安文化”的亚文化特征

“祖安文化”是许多青年人以网络粗口的方式宣泄情绪、释解压力、寻获快感,将实体社会中的暴力迁移到虚拟网络平台,并通过网络进行传播和扩散的新型的网络暴力形式,具有典型的亚文化特征。

其一,语言低俗暴力。网络粗口和网络暴力是“祖安文化”的核心。“祖安文化”中包含了大量的人身攻击语言,其语言低俗化、恶俗化程度高,有网友将“祖安语言”的特点概括为“有创意,不单调;够下流,够恶毒”。因此在遭遇“祖安人”攻击时,会让人感到痛苦和不适,甚至可能造成心理的困扰。有文学作家在网络平台上发表其写作的诗歌并与网民进行交流讨论,便遭到“祖安人”的恶意围攻,跟风者复制粘贴“祖安骂”跟帖刷屏。以至于该作家在评论区回复:“这是讨论文学的平台,但不应使用语言的暴力。”并从此停止在网络平台上更新其诗作,同时关闭了评论区。这充分体现了“祖安语言”的低俗暴力不仅使传播者显得素质低下,更会造成接受者的不适和困扰。

其二,表意形式隐蔽。对于“祖安文化”的理解不应简单归于一般的网络暴力文化。在职能部门全面治理网络生态环境的背景下,网络监察技术实现了全面升级,显性的网络暴力、网络粗口无所遁形。在此背景下,“祖安式”的网络暴力凸显出表意隐蔽的特点。追求谐音梗、骂人不带脏字的隐蔽粗口成为“祖安文化”的鲜明特质。这使得运用现有的技术筛查、监管手段对“祖安文化”进行识别与净化变得较为困难。还需关注的是,“祖安文化”表意的隐蔽有着后现代思潮解构权威的意味,背后蕴藏着对社会思潮进行治理与思想引领的课题。

其三,年轻圈层偏好。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约为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网民群体结构中学生群体高达25.4%,占比最高;而10-39岁群体高达73%,占据绝大多数[2]。这一数据充分说明了,我国网民群体以广大青少年为主。而广大青少年正处在“孕穗拔苗”的成长关键期,其人生价值观处于塑造、形成、可变、易变的不稳定状态,极易受到不良文化的影响,让其思想滑向偏颇、错误的危险地带。当前在网络技术不断推动下,隐匿在网络生态中的“祖安文化”会直接渗透到以青少年为主的年轻圈层中,赢得年轻圈层的偏好,成为在青少年群体中广泛传播、影响甚广的亚文化。

三、“祖安文化”的风险危害

“祖安文化”作为流行蔓延的亚文化现象,其风险危害主要在于微观上会侵害青少年网络族群的身心健康,宏观上会污染网络生态环境、解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一)侵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祖安文化”因其低俗暴力的语言特点、形式隐蔽的传播特征,已经成为危害青少年成长特别是思想成长、心理健康的重要风险源。

一是传递错误观念。“祖安文化”崇尚暴力、恶俗、低级,究其根本是蕴含大量错误价值观信息的网络暴力文化,与其说是“祖安文化”传播,不如说是错误的价值观念在泛滥。“祖安文化”中的施暴者、围观者,之所以能够深陷网络粗口狂欢而不能自拔,便在于其内心认同暴力、恶俗、低级的价值观念。二是激发负面情绪。一方面,青少年的认知尚浅,对事物的辨识度不够高,在遇到与朋辈群体的矛盾时,习惯不以事实为依据而是凭借自己的主观判断来发泄情绪、解决矛盾,受到了“祖安文化”影响的青少年群体则会使用其在网络上所学的“祖安语言”,化身“祖安人”对其朋辈群体进行语言攻击。如果长期采取这种沟通态度,双方一旦发生分歧便无法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并且还会加剧负面情绪,对以后的人际关系建构造成不良影响。另一方面,朋辈群体沟通交流中,受到“祖安语言”的攻击很容易造成受害者很大的心理压力,从而使其心理上出现恐惧、孤独、愤怒、低落等情绪,进而影响其自尊心和自信心,更严重的则会导致受害者产生自我伤害和伤害他人等极端情绪和行为。

(二)泛化圈层群体事件

“祖安文化”具有链化传播的特点,大多数青少年在网络生活中遭遇网络粗口等暴力欺凌,最初成为“祖安文化”的受暴者、受害人,而后选择“以暴抑暴”的回击方式,成为施暴者、施害人暨“祖安文化”的传播者,至此受暴者与施暴者、受害人与施害人身份叠加,“祖安文化”也得到进一步的传播扩散。可见“祖安文化”的传播浸染中,青少年往往有着不同的角色身份,且这些角色既可能同时兼任,也可能前后相继,甚至出现链化传递,形成影响更加深远的圈层文化、族群文化。在此意义上,“祖安文化”的深层危害不在于伤及单个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而在于危及其朋友圈、班级群,极易泛化为参与人数众多,涉及面广,控制难度大的群体亚文化狂欢事件。

(三)污染网络生态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建设“天朗气清的网络空间”。“祖安文化”恰恰是导致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的重要污染源。据调查,像“祖安文化”此类亚文化在各大短视频网站评论区词语使用率达到0.8%,几乎每100个词中就有一个低俗词。在不同网站的低俗词语使用程度也不尽相同,例如某短视频娱乐频道评论区中,某一低俗词语在抽查的500万字中就出现了4.1万次[3]。而近来流行的动辄问候家人“安康”的“祖安文化”,更如“山体滑坡”,将互联网语言的水准拉入低谷。一些网络自媒体创作了大量以“祖安文化”为主题的文字、视频,甚至开始传播基于“祖安文化”的校园暴力行为视频。例如某网络直播平台主播在与其他主播发生冲突时,煽动自己的粉丝,带动大量青少年群体前往对方的直播间,用极为恶毒的侮辱性语言对其他主播进行言语辱骂和人身攻击,这些“祖安语言”具有很强的隐蔽性,狡猾地绕过了相关网络直播平台设置的敏感词屏蔽功能,未能受到相关网络平台的有效监管。同时,部分网络平台为了创造话题、吸引流量,明面监管、背地放纵,甚至暗里助推“祖安文化”的流散,加大了网络空间治理的难度。

(四)解构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被誉为“礼仪之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强调“文明”“友善”。“祖安文化”的流行使得不文明的语言、对他人的攻击在青少年群体中成了一种“潮流”。青少年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身心尚未成熟的阶段便受到此类亚文化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可能会导致其对优秀传统礼仪和核心价值观的不在意、不认同。一旦青少年在网络生活中接触或目睹网络粗口、网络暴力等“祖安文化”,便极易习得“祖安人”不良言语习惯和暴力行为模式。各种评论区中常见的由复制粘贴“祖安骂”构成的“粗口矩阵”就是鲜明例证。行为惯性使然,很多“祖安人”还会将虚拟社区中的暴力行为,迁移至现实生活中,滋生偏差行为。在日常生活、与人交往中出现言语粗鄙,甚至打架、斗殴、抢劫等现实暴力行为。这就体现出“祖安文化”作为一种网络亚文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解构。

四、“祖安文化”的治理策略

“祖安文化”作为一种流行的网络亚文化现象,其治理需要对症下药,依据其典型特点,可考虑从防、智、疏等多个层面展开综合治理。

(一)建立健全行为规范,修建“防”护沟

从法治角度看,出台相应法律法规对网络暴力行为实行精准打击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德国早在1997年制定《信息和通信规范法》,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制定网络成文法的国家[4]。美国在2006年“梅根事件”①后,出台了《梅根梅尔网络欺凌预防法案》,制定了严厉的民事赔偿规则,此外还设置了网络预警和网络监督中心来防范可能出现的网络暴力事件。2020年8月,我国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了《关于联合开展未成年人网络环境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针对“饭圈”“黑界”“祖安文化”等涉及青少年不良网络社交的行为和现象进行了初步治理。但网络亚文化的治理需要保持常态化,应不断提高对网络亚文化开展综合治理的思想站位,从行为规范层面加强法治建设。既要看到网络亚文化对青少年思想行为的消极影响,对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阻碍;又要做到在现有治理措施的基础上出台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网络暴力的防范意识,约束广大网民网络暴力行为;还应加快构建网络法律法规体系和涉事平台自查自纠机制,引导青少年网民的正确行为,保持网络平台的“清”与“净”,进而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

(二)引入数据分析拦截,开通“智”能眼

技术社会背景下,应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新技术在“管网”“净网”方面的积极作用。“祖安文化”多藏身于评论板、聊天区、弹幕矩阵中,具有一定的场域偏好。这就提示监管部门、网络平台等应针对性地加大对于各种网络评论、聊天社区的技术监管。近年来,网络暴力的技术甄别手段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留言评论基本实现了先审后发,弹幕、短视频等即时评论也在《网络短视频平台管理规范》《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等文件颁布后实现了先审后播。目前看,我国网络治理已经具备基础的审查、甄别技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祖安文化”多表现为隐蔽粗口,就是为了规避网络技术审查的网络暴力升级。这就提示技术监管需将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对“祖安文化”进行深度学习,查核需要重点关注的“祖安人”名单、“祖安社区”IP,升级拦截“祖安病毒”网络扩散的智能眼。此外,技术监管还应发挥“祖安舆情”的预警机制,一旦出现规模化的“祖安事件”,要及时展开监管预警,展开舆情应对,避免恶性热搜事件的发生、发酵。

(三)加强教育关怀投入,组建“疏”导渠

主动开展“面”上的思政课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5]。面对“祖安文化”为代表的新式亚文化侵袭,大中小学思政课应当主动在课堂主渠道中增加相关法治理念、道德规范教学内容,为青少年建立起科学正确的信仰体系。既要注重对“祖安文化”的危害性进行直接揭露;又要教导“祖安文化”的识别方式;还应从价值观念层面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充分利用思政课主渠道的集中性、权威性,加强对青少年网络道德和网络素养教育,实现规范青少年的网络行为的作用。

积极开展“点”上的心理疏导。“祖安文化”作为流行的亚文化现象,已然具有现实传播性,造成了相当数量的施暴者、围观者、受暴者。这些烙印“祖安人”标签的不同类型的青少年,既是“祖安文化”传播链的关键点,也是可能将“祖安文化”从线上引入线下的扩散点。在心理学视域下,无论是受暴者还是施暴者、围观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风险。针对此,一是需要在学校系统中进行全面排查高风险人群进行主动的走访、疏导工作;二是可利用学校心理健康中心,依托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举办网络暴力主题的团体辅导小组,展开群体辅导;三是可利用“树洞”等线上咨询通道,接受匿名的疏导工作。

全面开展“线”上的关怀引导。网络是“祖安文化”的源发地,也自然是相关治理应当主动占领的战略重地。这需要社会主流媒体、学校官方媒体充分发挥“两微一端一短”等构成的融媒体矩阵辐射能力,推出“阳光跟帖”“地坪线”等专题专栏,积极跟踪网络暴力事件并进行理性分析,善于采用动漫、短视频等青少年欢迎的形式展开“祖安文化”批判与教育。与此同时重视网络文化内容生产与形式创新,既要紧追热点创新形式,也要多生产青少年感兴趣的互联网内容,在内容输出中实现价值观输出,于潜移默化中实现思想的引导与教育。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6],当代青少年群体是被党和人民“充分信任”与“寄予厚望”的一代人,在充分关注“祖安文化”与其他网络亚文化给当今社会和青少年群体所带来的危害的同时,也应对这些危害作出积极的应对,不断提高对网络亚文化的治理水平,畅通网络育人渠道,为时代新人的培养提供天朗气清的网络空间。

①.美国一名13岁的少女梅根·梅尔(Megan Meier)遭遇网络暴力,因不堪忍受网友的恶毒辱骂在家里自杀身亡。该事件再次暴露网络暴力对青少年的巨大威胁。

[1] 易艳刚. “祖安文化”与脏话狂欢[J]. 青年记者, 2020(15): 57.

[2]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DB/OL]. [2021-01-03]. http://www. cac. gov.cn/2020-04/27/c-1589535470378587.htm.

[3] 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8)[R]. 商务印书馆, 2018: 155-157.

[4] 艾蔼. 青少年网络暴力问题及应对研究[D].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2018:28-29.

[5] 习近平. 习近平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N]. 人民日报, 2016-12-08(01).

[6] 习近平. 习近平回信勉励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N]. 人民日报, 2020-03-17(01).

On the Harm and Treatment of Zu-an Culture

XU Ruijie1, YANG Xi1, 2

(1. School of Marxism,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Anhui 241000, China; 2.School of Marxism,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China)

Zu-an culture is a popular subcultural phenomenon that is widely spread in online communities, with online foul language and violence as the core. Vulgar and violent language, concealed ideographic form, preference of young people, etc. are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of Zu-an culture. As a popular and spreading subcultural phenomenon, the risk hazards of Zu-an culture are mainly to convey wrong ideas, stimulate negative emotions, and breed deviant behaviors on the one hand, which seriously endangers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growth of adolescent online groups, and on the other hand pollutes the online living space.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Zu-an culture requires the right medicine. According to its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can be considered from multiple levels of prevention, wisdom, and relief.

Zu-an culture; Subculture; Youth; Governance

2021-11-10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项目“人工智能伦理前沿问题研究”(AHSKQ2019D124)

许睿杰,男,安徽当涂人,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信仰、青年亚文化现象;杨希,女,安徽当涂人,安徽师范大学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后,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青年亚文化现象。

G416

A

1672-3724(2022)02-0029-04

猜你喜欢

粗口亚文化暴力
反性别暴力
亚文化是个筐,你可别啥都往里装
面对亚文化:客观看待,积极转化
主持人语
暴力的班长
把脉“腐败亚文化”
暴力和痛苦
“疆独”暴力袭击我驻外使领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