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政治教员为战施教的思考

2022-11-21罗世欣王俊峰

政工学刊 2022年11期
关键词:教员官兵基层

罗世欣 王俊峰

习主席强调,“要把备战打仗作为第一要务,把战斗力标准实打实立起来”。作为基层政治教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牢固树立战斗力标准,立起为战育人的鲜明导向,不但要善于着眼向战育人来培养官兵,更要擅长聚焦为战施教来凝聚兵心,在为战施教中把握重点、破解难点、找准燃点,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对备战打仗的贡献率。

一、瞄准靶心把握为战施教重点

基层政治教员要以备战打仗这个“靶心”为指向,把握施教重点,确保为战施教的“准星”始终瞄准备战打仗的“靶心”。

一是教育内容上突出战味。充满战味的政治教育是培塑官兵战斗精神的“催化剂”。针对一些官兵“不想战、不敢战”的“和平病”,基层政治教员要善于找准病灶,分析病理,通过富有战味的教育进行“靶向治疗”。要把《新时代培育战斗精神实施纲要》同马克思主义战争观、习近平强军思想联系起来学、贯通起来讲,对照战斗精神培育方面突出问题,深挖官兵思想深处“不想战、不敢战”的和平积弊,区分对象引导他们牢固树立想战、愿战、敢战的思想根基。要把战史战例战将和战斗英雄融入教育内容,让官兵在充满战味的课堂教育中学习战争年代我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豪迈气概,激发官兵敢打必胜、矢志强军的信心决心。

二是教育实施上抓住战机。在战争年代,我军教育者的阵地在前线、在战壕、在坑道,正是因为他们不失时机地将教育对接战场,政治工作才能焕发无穷生机活力。实践证明,教育开展不好、思想掌握不清,遂行任务就难以托底。为此,基层政治教员施教不能拘泥于课堂,要抓住时机因敌因时因势开展教育。在平时训练生活中,基层政治教员要将教育课堂延伸到训练场,见缝插针进行微动员、微激励、微点评,主题官兵定、道理官兵讲、困惑官兵解,倡导人人上讲台、个个当教员,兵说兵情、兵说兵理,思想疑惑产生在哪里,教育疏导就跟进到哪里、现实问题就解决到哪里。在遂行任务中,基层政治教员要敏于观察并精准掌握官兵现实思想,灵活运用多种方式开展任务中教育,抓住时机进行战前动员鼓动,树立对敌作战信心,坚定战胜强敌信心,持续激发参战热情。

三是教育方法上讲究战术。战术原指战斗的方法,在政治教育中就指的是教育的方法。《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规定》明确了课堂教育灌输、领导率先垂范、群众性自我教育等八种教育方法,为开展政治教育明晰了基本方法手段。身教重于言教。作为基层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者,政治教员不仅要做好战斗员、宣传员,还要做好率先垂范的冲锋员。首先要集中优势教育资源占领课堂教育灌输主阵地,打好为战施教“进攻战”;其次要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领域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主动拥抱网络使用网络,围绕网络热点、大众焦点、思想难点搞好解读引导,打好网络“防御战”;最后还要灵活运用心理应激、战地竞赛、荣誉感召、实践教学等方法打好“阵地战”,确保为战施教贯穿全时全域全程。

二、紧盯问题破解为战施教难点

发现问题是起点,解决问题才是目标。对于为战施教的基层政治教员来说,只有强化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才能找到为战施教的阻点、痛点和难点。

一是疏通教与战链路不通的阻点。教与战之间之所以链路不通,其关键阻点就在于未能真正立起为战施教理念,没有把战斗队思想、战斗力标准在教育领域立起来落下去。基层政治教员要针对“轮不上、用不着”“脑中无敌情、眼中无对手”等错误认识,以俄乌冲突为例深入解读国际大势、周边局势,突出抓好形势战备教育、战例讲解剖析,引导官兵走上训练场、瞄准战场,做到军事训练进行到哪里、政治教育就开展到哪里,政治教育讲到哪里、打仗思维就延伸到哪里,形成思想过得硬、战场打得赢的备战导向。针对部分官兵思想准备不充分、对实兵演训产生的畏难情绪和思想压力,基层政治教员要善于及时掌握官兵的思想变化情况,做好随机性思想引导工作,保证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演训全时段、全时空、全方位,实现任务训练与官兵思想的无缝连接,做到用战场“审计”教育,用战斗力标准检验为战施教质效,解决好教与战“两张皮”的问题,打通两者之间的链路。

周道先/摄

二是消解教育者受教育不够的痛点。习主席曾在一次军队重要会议上指出“教育者本身受教育不够”的问题。去年颁布施行的《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规定》把“坚持身教重于言教,教育者先受教育”作为一条重要原则。因此,基层政治教员一方面要在理论武装上下功夫,重点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论强军兴军》,跟进学好习主席重要讲话,带头学军事学指挥学科技,主动谋战务战研战,努力成为“两个行家里手”,不断强化为战施教的能力素质。另一方面,要注重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要求官兵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官兵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遇到急难险重任务或者危险时刻要第一个冲上去,当好听党指挥的“举旗人”、能打胜仗的“领头人”、作风优良的“代言人”,以实际行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和感召力。

三是破解教育针对性不强的难点。教育想真正走心入脑,精准是前提和关键。全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集训展示的精准授课教学法,就是解决问题的钥匙,也是下步施教要努力的方向。力求针对性强,前提和基础是充分了解掌握战士的活思想。要针对不同官兵性格,着眼不同任务类型,动态掌控官兵真实想法,区分思想问题、现实问题,哪些问题需要面上教育疏导,哪些需要一对一谈心化解,教育需要哪种形式,是开门见山还是旁敲侧击,都要因人而异。要落实精准施教,实行分层教育,努力探索人员分层次、内容分类别的方法路子,因人施教、因材施教,既要克服一刀切、一锅煮,又要防止听得懂的不想听、听不懂的不愿听。探索“从学生到老师”的路子,让训练达人走上讲台、精武明星介绍经验,使官兵充分认清军人的舞台在战场、军人的价值在打赢,走活群众性自我教育的路子,蓄力打造铸军魂、长知识、解疑惑、正品性的新时代课堂,最大限度画出为战施教同心圆。

三、贴近官兵找准为战施教燃点

找准为战施教燃点,关键在于贴近官兵、依靠官兵、发动官兵,在共同发力中烧旺为战施教“炉火”。

一是精准对接,满足官兵需求。满足官兵需求的前提首先是要知兵所需,唯有如此,才能使为战施教的“供给侧”有效对接官兵的“需求侧”。一要找准兴趣。基层政治教员可以利用强军网、问卷星APP、官兵恳谈会等多种形式,重点围绕官兵在备战打仗中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调研,通过分析梳理掌握官兵的兴趣点关注点,然后对症下药、靶向施教。二要注重互动。基层政治教员在为战施教过程中不是“你讲我听、你说我记”的单向输出,而是需要通过抛出问题引发思考、角色互换互谈感受的双向互动方式,让官兵主动参与进来实现教学相长。三要手段灵活。日常教育中,把“规定动作”做到位以后,还要在“活”上大胆创新,精心组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宣讲红色战斗故事,常态化开展“和平积弊大起底大扫除”“战斗力标准大讨论”等活动,把“自选动作”做出彩。遂行任务中,大力宣扬英雄模范先进事迹,持续抓好战斗精神培育,不断激发官兵打仗热情。

二是以小见大,推动教育走心。习主席强调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一要善抓细节。基层政治教员为战施教要从细微处着手,从身边人、身边事讲起,把其中蕴含的大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善于把马克思主义战争观、毛泽东军事思想、习主席关于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这些大道理贯通于小故事之中,以官兵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浅出讲出来。二要善接地气。基层政治教员说话要接地气,多讲官兵“听得懂”的通俗话、“记得住”的鲜活话、“跟得上”的流行话,使授课内容反映时代特色、符合官兵喜好,把大小道理、正负能量、正反启示掰清讲透,真正拨动心弦、激发共鸣。三要善讲故事。基层政治教员要将历史典故、英模故事、人文经典烂熟于胸,做到信手拈来、取其精华、寓事于理,用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鲜活事例,让官兵心悦诚服、受益终身。还要善于挖掘练兵备战中的典型事迹,在施教中通过树立典型、宣扬事迹,让官兵在这些鲜活教材中学有榜样、练有标杆,最终由“红一点”变成“红一片”,实现为战育人的目的。

三是拓展空间,增强施教体验。部队不是密闭空间,基层政治教员要敢于过好时代关,让为战施教插上信息翅膀。一要拓展教育渠道。要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学习强军、军职在线等主流权威平台,并时时关注小众平台,打破教育时间空间的限制,对正确的观点充分汲取拓展,对错误的观点严正批判。拓宽为战施教渠道,推动实现部队动态分散条件下和遂行任务中教育不断线。积极开展话题式、点评式、情景式、访谈式教育,丰富延伸“微阅读”“微讲堂”“微电影”等活动,充分吸引官兵参教务教积极性。二要用活网络手段。要把集声图文于一体的科技手段融入授课环节当中,把深奥、抽象的东西转化为真实可见、图文并茂的形象呈现出来,探索“网络+教育”“视频+引导”授课形式,让直播课、慕课、云课堂等走进官兵,用新潮手段抓住官兵眼球。注重“反客为主”,鼓励官兵以主角视角参与活动、参与视频制作、参与备课授课,打造主角光环的示范作用。三要增强沉浸体验。青年官兵是“网生一代”,对教育体验要求高。要主动借力智慧教室,通过科技赋能,融合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技术,灵活协调资源,确保官兵参与度和教育资源利用率,增强为战施教的沉浸感,让官兵在虚拟战场、人机对战中受到教育熏陶,让为战施教更有乐趣、有意思、有意义。

猜你喜欢

教员官兵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基层在线
军校新教员岗前培训的策略探讨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校长问题
海军官兵守卫在海防一线
晚安,教员先生
走基层
我们是光荣的军校教员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