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城市的职能演变特征

2022-11-21王淑慧侯玉霞刘雅轩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区位商职能部门经济带

王淑慧,侯玉霞,2,刘雅轩

(1.桂林理工大学 旅游与风景园林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2.桂林理工大学 广西旅游产业研究院,广西 桂林 541004;3.新疆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乌鲁木齐 830000)

一、引言

在丝绸之路的发展与演变过程中,沿线各城市的产业分工与协作关系发生了变动,其城市职能也在不断发生变迁。城市规划要依据优势产业以及优势资源,才能促进发展模式向高质量转变[1]。因此,有必要研究城市群的城市职能结构、结构特征及其时空变迁[2]。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城市的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3]。2015年,国务院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标志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4]。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由此可见,国家和政府对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给予高度重视。因此,从城市职能角度入手,有利于了解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城市职能现状特征,为激发其活力,制定差异化城市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目前,学术界对城市职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国外学者对城市职能的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美国华盛顿卡内基研究所地球物理实验室奥隆索(Aurousseau,1921)对城市职能进行了一般性描述[5],因分类标准取决于每个调研者对所调查城市了解的深入程度,故其主观随意性较大;美国地理学家纳尔逊(Nelson,1955)进一步深化对城市多个主导职能的研究,并对专业化职能进行测度[6],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城市的情况;英国地理学家卡特(Carter,1972)从地理经济学角度出发,将城市职能划分为中心地职能、特殊职能和交通职能三类[7];美国地理学家哈里斯等(Harris,2014)将美国605个大型城镇分为十类,然后对每个城市进行平面式描述,并按照主导职能的指标将其中八类给予明确分类[8],但最终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国内对城市职能研究起步较晚,最早对其研究的学者周一星等(1988)通过实证调研,提出城市职能三要素理念——城市职能专业化部门、职能强度、职能规模,对研究、发展城市职能有很大的指导作用[9];还有学者运用城市基本部分测算模型、纳尔逊(Nelson)城市职能分类法、区位商、对应分析、城市专业化部门相似度和城市基本/非基本比率等方法,基于规模效益、职能强度和职能多样性三要素,对京津冀城市、粤港澳大湾区、长江中游城市群等的发展阶段、规模等级、职能类型、职能演变特征、形成机理及动力因子进行动态分析[10~14]。通过文献梳理,从研究方法看,经历了传统的数据指标体系向多元化演变;从研究动态看,正经历城市职能结构的静态研究向动态研究特征转变;从研究区域看,大多数学者对城市职能的研究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区;从研究内容看,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集中于产业集聚、进口贸易、旅游发展等方面[15~17],尚未有学者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城市与职能结构结合起来,探讨其职能演变特征。基于此,本文将运用区位商和纳尔逊(Nelson)城市职能分类法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城市的变化特征进行探讨,以期为其职能优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二、数据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和数据来源

作为21世纪中国重大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战略,丝绸之路经济带对促进中国完成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18]。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选取上海、重庆、西安、兰州、银川、乌鲁木齐、郑州、成都共8个核心城市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19~20],从定位来看,这8个核心城市构成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的重要支点和空间载体。根据国务院2014年发布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将8个核心城市划分为3个梯队:第一梯队是成都、重庆、上海三个超大城市;第二梯队是郑州和西安两个特大城市;第三梯队是兰州、银川和乌鲁木齐三个大城市。2008年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第10年,且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故选取2008年为研究基期;因部分基础数据缺失,可获取的最新数据截至2018年,故选取2018年为研究末期。数据来源于2009年和2019年《中国统计年鉴》、各省市统计局发布的《统计年鉴》。

(二)数据处理

出于对国民经济行业和就业人员数据衔接完整性的考虑,数据处理如下:第一,行业整合。原始数据中城市经济活动分为20个行业,删除城市非主要职能“农林牧渔业”和数据不完整的“国际组织”行业,将其他内涵相近、相关性较强的行业进行整合,最终得到城市矿业职能、工业职能、建筑业职能、交通通信职能、商业职能、金融业职能、房地产职能、科研管理职能、社会服务职能、行政职能、其他服务职能等11项职能指标[13,21]。第二,就业人员选取。西安、兰州、银川、乌鲁木齐、重庆5个城市取城镇就业人员数,成都、上海、郑州3个城市取全市就业人员数。

(三)研究方法

城市职能是指一个城市在地区、国家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和所承担的分工[22]。为本城市以外区域的需要服务的部门,为基本职能部门;为城市内部需求创造收入的部门,为非基本职能部门。参照周一星等(1988)提出的城市职能三要素理念[9],即用城市职能专业化部门、职能规模、职能强度来分析城市职能的演变[23]。

1.城市职能专业化部门分类

根据核心城市的经济基础,用区位商来确定一个城市的基本职能和非基本职能。区位商若大于1,则表示某城市的该部门专业化程度高于背景区域,是该城市的基本职能部门。专业化程度越高,则区位商也就越大,竞争力也就越强;反之则亦然。计算公式为:

式中,Qij表示i城市j部门的区位商;nij表示i城市j部门的就业人员数;ni表示i城市就业人员数;Nj表示背景区域j部门的就业人员数;N表示背景区域就业人员数。

2.城市职能规模分析

将各城市与全国平均水平职能指标进行比较,以各行业就业人员数来反映核心城市的职能规模变化。

3.城市职能强度分析

本文采用纳尔逊(Nelson)城市职能分类法来衡量城市的职能强度,记作F。研究对象的11个职能部门就业人员的算术平均值和标准差,分别记作M和S.D。以高于M+1S.D作为城市主导职能的标准,以M+0.5S.D、M+1S.D、M+1.5S.D、M+2S.D及M+3S.D表示城市职能的强度[12,14]。

为了不与背景区域的实际情况相背离,选取M+0.5S.D~M+1S.D为“一般强度”,M+1S.D~M+1.5S.D为“中等强度”,M+1.5S.D~M+2S.D为“较强强度”,M+2S.D~M+3S.D为“极强强度”,极强、较强、中等的职能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城市的显著性职能。计算公式如下:

三、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城市职能演变特征

(一)城市职能结构演变特征

1.整体特征

由表1可以看出,核心城市整体职能分类结果:与2008年相比,2018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城市基本职能包括交通通信、商业、房地产和其他服务职能,非基本职能包括矿业、工业、建筑业、金融业、科研管理、行政和社会服务职能。在基本职能部门中,与2008年相比,2018年商业职能部门区位商增幅最大,上升值为0.47,交通通信职能有所改善,其他服务职能部门的区位商下降幅度最大,下降值为0.35;在非基本职能部门中,行政职能部门区位商增加的幅度最大,增加值为0.25,其次为矿业职能部门,增加值为0.17,建筑业职能部门的区位商下降幅度最大,下降值为0.46。

表1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城市整体职能部门区位商

由表2可知,从整体上看,除金融业和社会服务职能之外,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城市其他9个职能部门行业就业人员比重变化趋势与全国保持一致。交通通信、商业、其他服务职能行业就业人员比重增加值分别为0.88%、4.45%、0.95%,均高于全国就业人员比重增加值,其中商业职能增长显著。

表2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城市和研究区域行业就业人员比重对比

2.各城市特征

由表3可以看出2008年到2018年8个核心城市基本职能和非基本职能之间的演变历程。

表3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城市区位商和职能演变

第一梯队中,2008年与2018年成都的商业、房地产和其他服务职能区位商均大于1,因此,三者为稳定的基本职能,且商业和其他服务职能比较突出,交通通信区位商分别为0.98和1.32,由非基本职能向基本职能转变;重庆稳定的基本职能包括商业和其他服务,且都比较突出,2008年与2018年房地产区位商分别为0.83和1.18,由非基本职能向基本职能转变,交通通信区位商分别为1.00和0.93,由基本职能向非基本职能转变;2008年与2018年上海的交通通信、商业、房地产和其他服务区位商均大于1,因此,四者均为稳定的基本职能,其中商业和其他服务职能比较突出。

第二梯队中,郑州稳定的基本职能是商业,其他服务由非基本职能向基本职能转变;西安稳定的基本职能有商业和其他服务,其中商业职能比较突出,交通通信由基本职能向非基本职能转变。

第三梯队中,兰州稳定的基本职能是商业和其他服务业,其中商业职能比较突出,交通通信由非基本职能向基本职能转变,房地产由基本职能向非基本职能转变;银川稳定的基本职能也是商业和其他服务,其中商业职能比较突出,交通通信和房地产由非基本职能向基本职能转变;乌鲁木齐稳定的基本职能则是交通通信,商业、房地产、其他服务都由基本职能向非基本职能转变。

总体来看,城市规模越大,其职能结构的稳定性相对越高,而规模小则反之。在城市职能构成中,交通通信和房地产职能在基本职能和非基本职能之间转变的情况较多,对城市化和经济增速的变化比较敏感。

(二)城市职能要素演变特征

1.城市职能专业化部门演变特征

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城市整体的专业化部门来看(见表1),与2008年相比,2018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城市中具有竞争力的专业化部门数量有所下降,由原来的5个降至4个,除交通通信和商业外,其他的基本职能部门的专业化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整体水平仍较高,因此,这四个基本职能仍属于稳定的基本职能;非基本职能中,矿业和行政职能的专业化水平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2.城市职能规模演变特征

从城市职能规模部门来看(见表4),2008年与2018年,在基本职能中,成都、重庆、上海、郑州、西安、兰州和银川的商业职能规模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除第二梯队的郑州和第三梯队的乌鲁木齐外,其余6个城市的其他服务职能规模均比较突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房地产职能规模在第一梯队城市的成都与上海较大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一梯队城市的上海与第三梯队城市的乌鲁木齐的交通通信职能规模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非基本职能中,矿业职能规模只有第三梯队城市的银川高于全国水平;科研管理职能规模在第三梯队城市较为突出;建筑业职能规模在第一梯队城市比较突出;在工业、金融业、行政和社会服务职能规模方面,8个核心城市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表4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城市和全国行业就业人员比重对比

表4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城市和全国行业就业人员比重对比(续)

总体来看,核心城市的众多职能规模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有的甚至高出数倍,如2018年,兰州和全国商业职能就业人员比重分别是34.41%和6.41%,上海和全国的其他服务职能就业人员比重分别是13.47%和3.56%,因此,兰州的商业职能规模是全国水平的5.37倍;上海的其他服务职能规模是全国水平的3.78倍。

3.城市职能强度演变特征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城市符合经济活动的4种职能强度的演变特征见表5。

表5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城市职能强度

成都保持了建筑业职能相对稳定,工业职能强度提升,商业和其他服务职能强度有所降低;重庆的工业、建筑业和房地产职能强度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表明其产业结构逐渐趋于多元化;上海在保持工业职能强度不变的同时,弱化了交通通信职能,积极推进金融业、科研管理、房地产和其他服务发展;郑州的工业职能逐步优化提升,矿业、建筑业、金融业、科研管理、行政和社会服务职能有所弱化;西安在维持商业职能相对稳定的同时,强化了矿业职能,弱化了工业和科研管理职能的发展;兰州的科研管理职能强度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商业职能强度下降了一个等级;银川在弱化行政和社会服务职能的同时,积极推进矿业、金融业、商业和房地产职能的发展;乌鲁木齐维持金融业职能强度不变,行政、社会服务和交通通信职能强度呈现较大程度的增强,受宏观经济和国家政策的影响,房地产和科研管理职能强度下降。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对丝绸之路经济带8个核心城市2008年与2018年的职能结构和职能要素演变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在城市职能结构演变特征中,从整体来看,与2008年相比,2018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城市的基本职能包括交通通信、商业、房地产和其他服务职能,非基本职能包括矿业、工业、建筑业、金融业、科研管理、行政和社会服务职能;从各城市来看,城市规模越大,其职能结构的稳定性相对越高,在基本职能和非基本职能之间转变的情况较多的是交通通信和房地产职能,二者对城市化和经济增速的变化比较敏感。

在城市职能要素演变特征中,第一,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城市中具有竞争力的专业化部门数量有所下降,矿业、工业、金融业、科研管理、行政、社会服务、交通通信、商业、房地产、其他服务均属于稳定的职能。第二,核心城市的众多职能规模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有的甚至高出数倍。第三,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城市职能强度变化特征差异性较大,每个城市在保持发展自身优势职能强度的同时,也在积极拓展其他的职能部门。

(二)建议

第一,制定差异化战略重点。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中,各核心城市应该秉承差异化竞争的战略,避免同质化发展,根据城市自身的资源禀赋和职能现状制定不同的战略重点,发展优势职能部门,提升城市优势职能和竞争力。成都、重庆、上海、郑州、西安、兰州和银川要继续发展商业、其他服务的职能,提升其综合竞争力,实现经济稳步增长与可持续发展,同时使其他的职能部门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全面提升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城市发展水平,推进城市化高质量发展。乌鲁木齐继续发展行政、社会服务和交通通信等较有优势的职能部门,西安要依托商业和矿业职能部门,银川要不断推进矿业、金融业、商业和房地产职能部门的发展,成都和重庆要依托工业和建筑业职能部门,优化职能结构,增强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提高城市经济发展综合质量与竞争力。

第二,打造多类型产业链条。依托国家级政策及核心城市所处地位,打造不同类型的产业链条,实现城市职能互补网络。西安、重庆、上海和郑州分别位于中国中西部交界处、西南部、东部沿海城市与中部地区,要素集聚能力强。要打造要素集聚主导型产业链,应加快发展交通通信、其他服务、交通运输、住宿和餐饮等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形成开放的产业体系,加强与其他城市的职能部门分工协作,发挥其经济腹地的作用。成都和乌鲁木齐应塑造成能源矿产资源改革试验区和西部地区的区域商务中心,打造区域开放主导型产业链,建立特色优势产业部门基地,创新开发合作模式。银川和兰州应打造区域开放主导型产业链,重点开发矿产、石油、天然气等特色资源等生产性服务业,利用资源开发收益投入其他的职能部门,形成良性循环的产业链条。

第三,促进空间协调发展。空间协调发展能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总体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利用。核心城市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支点,应把上海、成都、重庆、西安、兰州、乌鲁木齐、银川、郑州打造成面向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国际化大都市,加快形成以上海大都市圈、成都和重庆为中心的成渝都市群、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以兰州为中心的兰西城市群、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天山北坡城市群、以银川为中心的平原城市群、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同时积极推动其他城市发展。随着核心城市自身发展实力的增强,城市群之间实现合理的分工,可以形成以核心城市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多中心网络化”城市空间格局,全面提升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城市发展水平,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城市形成密集的城市职能联系网络的步伐。

猜你喜欢

区位商职能部门经济带
一条江的嬗变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之路
陕西呼应长江经济带
检察版(十)
基于区位商的合肥市产业结构分析及主导产业选择
文化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
关于如何做好电力企业职能部门的员工绩效考核管理
基于区位商法的新疆现代农业产业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基于“管理创造价值”理念下的职能部门绩效考核的几点思考
区位商视角下丽水市优势产业分析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新疆教育人才培养